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遗产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和媒介融合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6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该文是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媒介融合视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播类论文例文.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融合教育论文媒介经营和管理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 媒体融合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快餐式、碎片化的问题.文章从媒介融合的传播特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出发,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方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传播方式的差异性,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快”与“慢”、“全”与“特”、“外向”与“内敛”等诸多矛盾.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不应仅停留在表象化特征的传播,还应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景式呈现和深层次传播,把浅层次的互动传播与深层次的整合传播结合起来,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呈现其外在形态的同时,呈现其内在“气质”.

关键词 媒介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3-0168-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是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在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关注的热点.基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巧借各类媒体的传播优势,这就要求在遵循客观传播规律的基础之上,挖掘和探索新媒体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之间的契合点,综合利用不同的媒体渠道、整合不同的媒体优势,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1 媒介融合现状及其传播特征

媒介融合,也称为媒体融合,是伴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而发展起来的、在全球新闻界兴起的全新传播业态.我国的媒介融合,主要是指媒体内部及媒体与媒体之间的融合,即通过植入新技术、新业态或对不同媒体进行重新整合,在改造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新的传播媒介.新媒体的横空出世,直接促进了我国传媒产业进入到“融合发展”的模式之中.

在新媒体平台搭建方面,澎湃新闻、无界新闻、九派新闻等平台纷纷上线;在传统媒体延展方面,诸如央视、新华社以及人民日报等重量级主流媒体纷纷以开发了自身的专属媒体App,实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在平台入驻方式上,“两微一端”发展势头强劲,其以鲜明化、碎片化的信息方式增强了文化传播的便捷性;在新闻传播载体上,更是“百花齐放”,图文、音频以及视频等传媒手段交互使用,使得传媒过程更加鲜活.

媒介融合一定程度上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其本身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传播的全新特征.

1.1 “ 快”

与传统媒介相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传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快”,信息从产生到受众接收的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时事件,都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终端上.同时,受众本身也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只要有意愿,任何一个受众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随时把发生在身边的信息几乎同步发布出去.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收不再以“时”为单位计算,而是以“分”乃至以“秒”来衡量.

1.2 “ 全”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已经不再是报纸、电视、广播、网页等某一种单一方式的传播,而是多种形式的“协同”传播,即传播手段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受众所感受到的,也不再是视觉、听觉的分别单一体验,而是视觉、听觉甚至嗅觉、体感的立体式、综合性体验.这个“全”还体现在信息生产方式上,即通过“厨房”等形式,将内部人力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实现生产要素集成,加快信息快速共享和流通.

1.3 “ 交互性”

新媒体的产生使得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有了互换互通的可能,信息接受者借由新媒体平台也可以称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参与者,一方面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与喜好选择接受和发布消息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随时对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不顾受众感受的“灌输式”的传统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提升受众体验”的多元化尝试已经成为媒介赢得传播力、影响力的制胜法宝.

1.4 “ 外向性”

新媒体时代,是以拥有的“粉丝”数量、流量的大小来衡量影响力大小的.因而,提高自身“粉丝”数量,成为新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吸引眼球、引起关注为竞争手段.这就决定了新媒体的“扩张性”“外向性”.也正是这种“扩张性”“外向性”,使得新媒体容易产生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短视化倾向,这将悄然而深刻地对新媒体的传媒公信力产生影响.例如,人民网近来点评了“自大浮夸”的网络文风:新媒体为搏出位、吸眼球所撰写的自我夸大、自我膨胀的种种宣传,其出发点固然是爱国,但是客观上却给国家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及其特征

随着精神文明的极大丰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如下.

传播组织形式方面,有自发传播和有组织的传播两种形式.自发传播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单位或个人的“单兵作战”:即通过拍摄主题宣传片、制作宣传品、实地展示等方式面向公众展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组织传播是依托特定节点的“整合传播”,主要是在“文化遗产日”等相关时间节点,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发布政府公告、策划线下集中展示活动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宣传.

传播工具方面,主要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宣传和推送的动态性宣传,但目前的“一事一报”的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缺乏连贯性、系统性.

传播内容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注重“外在因素”的介绍和传播,如表演形式、传统技艺、传统礼仪等,在传播中,着眼于其“外在”特性,而对其所包含的“内在因素”挖掘不够,因此在呈现和传播中带有鲜明的“碎片化”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其自身呈现出的特性紧密相连,根据不同特性,需要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无固定形态、流变性较强、并在民间的世代相传中呈现出了“慢”“特” “内敛”的特性.

第一,“慢”.以民间表演艺术为例,精湛的传统技艺礼仪、曲艺杂技,均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打磨,是长期文化积淀和演变的结果,这与新媒体追求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反差.因此,这也启示我们,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应当保持耐性和耐心,不能一味图快求新,以短时间内博取眼球为最终目的.如果试图通过“快”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势必是浅尝辄止式的碎片化传播,难以实现真实、完整的全景式呈现.

第二,“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质就在于它的稀缺性、唯一性.从时间上看,它是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有的表演技艺、传统音乐、美术书法等文化形式;从空间上说,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所独有,而不被其他地方所拥有的独特的传统礼仪、节庆民俗等文化现象;从属性上说,它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或一个家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保留下来的自身所掌握而不被其他人所掌握的特有的表演技能、独特工艺、独特手艺等文化现象.正因为如此,才凸显出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宝贵价值,进而凸显出其存在、保护和传播的价值.

相对于媒介融合中的“全”,新媒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并非难事,但通常容易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特”,而忽视内容和价值层面的“特”,因此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缺乏对其核心价值和文化魅力的深度挖掘.

第三,“内敛”.2005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群众生活,形成于传统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气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气质高度吻合,音乐、舞蹈、戏曲、雕刻、刺绣等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内敛气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凝结了手艺人或工匠的数代传承、潜心研究,其本身就是时间、技艺、文化的极其内敛的承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如果能深入、全面、具象的呈现非遗自有的内敛气质和内在底蕴,则能够使受众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价值.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策略

如果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合理、巧妙的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上,将能够有效地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扩散.笔者认为,基于媒体融合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3.1 内容互动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基于各自媒体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也中“各有千秋”,如果两者从各自优势出发,形成良性互动,构建相辅相成的传播体系,或将有力提升传播效力.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在长期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精打细磨”所积累起来的可信度,受接受习惯影响,在年长受众中拥有更高的支持度.

同时,因为非物质文化本身脱胎于历史的沉淀与积累,如戏剧表演艺术等,年长的受众远比年轻受众更多.故而,面向年长受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采用传统的传媒方式更具针对性.而相对应的,新媒体的主要拥趸是青少年读者,其求新、求快、全视角的传播方式很容易被青年受众所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稀缺性”,所以,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对这种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的“外在特性”进行报道更易获得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关注.

综上,比较理想的传播策略,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报道同时作用于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新媒体进行“外在特性”的报道,传统媒体则进行“内在特性”的挖掘,传统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或者深度报道的形式,进行定期传播;而其新媒体平台则可以通过记者、游客、非遗传承人本身等多个传播主体对同一对象进行补充传播、反复传播、即时传播、互动传播,让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满足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层次的需求,通过“集群”效应、全景式呈现,提升传播效率、优化传播效果.

3.2 组织融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可以考虑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性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这也就是要发挥好全媒体的“全”的特点,调动媒体内部新闻生产要素,让受众通过不同的视角获得真实而丰富的感受.

在宣传报道策略上,可以打破传统媒体固有的“采编发”工作流程,把新闻生产要素集合成一个“厨房”,统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题策划、新闻线索通报、布置采编对接,集中化生产相关新闻产品.同时设立“融媒体小组”,鼓励来自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不同新闻生产方式的、具有有不同兴趣爱好的采编人员进行交叉组合,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创作更多新颖的、有价值的、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

在传播端,将不同新闻生产方式所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产品集合起来,汇总至后台新闻数据库,可视需要将其作为基础素材、粗产品进行加工和推广.

相应产品除了通过自身全媒体平台进行立体传播,还可有效利用通过合作媒体和平台进行传播,进而达到几何倍增式的传播效果.在其他传播渠道上,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VR 技术等搭建立体传播架构,除图文、声音、视频传播外,建立和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体场馆、场景集合等,“沉浸式”“体验式”强化受众接受度.

3.3 渠道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还可充分利用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切实提升传播质量与效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集中地凝集为一个“特”字,如何充分展示其特性是值得传播者深入探究的问题.新媒体传播手段的“集成”性能够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的“特”性进行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可以通过文字进行描述,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影像进行可视化呈现,甚至还可以通过VR 技术将无形变为有形.

目前来看,由于不同传播渠道之间缺乏互动和融合,受众通常只能通过文字、图片和影像进行单一形式的了解,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架构”心目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掌握真实的、丰富的、但许多时候又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貌.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利用复合渠道、多元载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已经势在必行.在具体策略上,可做好图片、文件、影像的数字化转化,同时对接宽带无线、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端口,优化搜索引擎、做到全文检索,增强可回溯性,支持流媒体播放,达到图、文、音、像的动态互动效果,通过在线评论、邮件、网站、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解决好信息的单向传播问题,实现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持续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基地或体验馆,丰富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收途径和体验.

参考文献

[1]韩成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评估标准[J].贵州民族研究,2011(2):52-57.

[2]甘世勇,张昆.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广告融合传播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7(10):65-67.

[3]张杰.媒介融合视域下的自媒体传播模式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17).

[4]崔晓艾.媒介融合视域下伏羲文化的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6(6):68-70.

[5]蔡瑞勇.论电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当代电视,2015(11):29-30.

[6]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概括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文化遗产专业范文可作为媒介融合视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播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基于历史和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
中国稻作文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成功表现之一 开展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就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话语体系的民族文化力和国际张力 对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展开历.

媒介融合视域下重大纪念报道的
【摘要】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之际,国内各大媒体展开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报道,形成了弘扬“长征精神”的集体报道行动 本文以一款新闻游戏重走长征路为例,检视媒介融合背景.

校企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外语文化建设以广州工商学院外语文化节为例
校企合作是新常态下时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民办高校提升质量、办出特色的难点与关键点 因此,民办院校应该融合应用型教育理念和企业理念,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集聚学校、企业资.

基于文化旅游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于 森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724000)摘要在社会节奏加快和城市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的时代当中,休闲和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和放松的一种主要方式 而文化旅游作为在旅游当.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