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黄芪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黄芪蚜虫综合防治技术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黄芪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5

黄芪蚜虫综合防治技术,该文是黄芪类论文范文集与蚜虫和黄芪和防治技术类论文范文集.

黄芪论文参考文献:

黄芪论文参考文献 现造技术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摘 要:蚜虫作为黄芪生产中的高发虫害,一直是黄芪种植户重点防治对象.介绍了黄芪蚜虫发生的规律及危害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供广大黄芪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黄芪;蚜虫;防治

1 黄芪蚜虫特征

为害浑源黄芪的蚜虫为同翅目蚜科,主要为苜蓿蚜(Aphiscraccivora).有翅胎生蚜成蚜体长约1.5~1.8mm,黑绿色,有光泽.触角6节黄白色.第三节较长,上有感觉圈约4~7个.翅痣、翅脉皆橙.各足褪节、胫节、跗节均暗黑色,其余部分黄白色.腹部各节背面均有硬化的暗褐色横纹,腹管黑色,圆筒状,端部稍细,具覆瓦状花纹.尾片黑色,上翘,两侧各有3根刚毛.若虫体小,黄褐色,体被薄蜡粉,腹管、尾片均黑色.无翅胎生蚜成虫体长约1.8~2.0mm,黑色或紫黑色,有光泽,体被蜡粉.触角6节,第一至第二节、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黑色,其余部分尾黄白色.腹部体节分界不明显,背面有一块大型灰色骨化斑.若虫体小,灰紫色或黑褐色.卵长椭圆形,初产为淡,后变草绿色,最后呈黑色.

2 分布与为害

黄芪蚜虫在我县黄芪产区各个乡镇都有分布,呈现出老产区严重,新产区较轻,低海拔产区严重,高海拔产区较轻,移栽田严重,直播田较轻,多年生黄芪重于当年生黄芪的为害特点.黄芪蚜虫是一种爆发性害虫,主要为害黄芪、草木犀、苜蓿等豆科植物.多群集于植株的嫩茎、幼芽、花器、豆荚等各部上,吸食其汁液,造成植株生长矮小,叶子卷缩、变黄、落蕾,豆荚停滞发育,发生严重,植株成片死亡.轻者减产30%~50%,重者减产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

3 生活习性

黄芪蚜虫在我县一年发生多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主要以无翅胎生雌成蚜、若蚜或卵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开始活幼孵化.5月下旬进入黄芪田为害,6月上旬进入为害盛期.9月上旬随着气温降低,为害程度下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越冬.

4 发生原因寄规律

4.1 温度

温度是影响蚜虫繁殖和活动的重要因素.黄芪蚜虫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6~23℃,最适温度为19~22℃,低于15℃和高于25℃,繁殖受到抑制.耐低温能力较强,越冬无翅若蚜在12~14℃下持续12h,当天均温回升到4℃时,又复活动.无翅成蚜在日均温2.6℃时,少数个体仍能繁殖.

4.2 湿度

大气湿度和降雨是决定蚜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在60%~70%时,有利于大量繁殖,高于80%或低于50%时,会造成成批死亡,对蚜虫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暴风雨天气常造成蚜虫大量死亡,种群密度下降.天敌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在自然条件下,天敌比蚜虫发生晚,但中、后期数量增多,对蚜虫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生产当中,蚜虫一般会在六月中旬出现,七月中旬如果条件气侯适宜,蚜虫就会迅速繁殖进行危害,每株蚜量可以达到5~30头以上,就要采取防治了,如果再不防治就晚了.

5 黄芪蚜虫综合防治方法

蚜虫体虽小,但其繁殖力大,尤其初秋及春末乾旱季节易猖獗,宜注意天候变化,久旱之下必造成蚜虫族群密度火速增加,宜及时施药防治.防治蚜虫要及早发现中心株.发生初期,蚜虫多寄居植株嫩稍、叶背,容易发现.防治蚜虫有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可区别情况,选择使用.

5.1 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指导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决策依据,具有防治上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是病虫科学防控的基础.按照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认真落实“定人、定点、定时”监测制度,准确掌握蚜虫发生特点和发展动态,根据天敌占蚜量的百分比、气候条件等,提出防控措施和指导意见,及时发布中、短期和临界预报.蚜虫危害高发季节,要在定点监测的基础上,加大调查频次,及时掌握相关数据,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努力提高病虫情报准确率.

5.2 农业防治法

5.2.1 合理选地,轮作倒茬.根据黄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严格选地,选择有黄芪种植地势高躁,海拔1 200~1800m,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渗透力强,坡度在25°,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沙质壤土坡地,前茬宜选禾本科作物莜麦、亚麻科作物胡麻,轮作年限3年以上.

5.2.2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各个环节的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逆性.合理密植,注意株间通风透光,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抗性.留苗8 000株/667m2.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徒长旺长,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夏季封行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体等,有利于蚜虫隐蔽、栖息的场所.冬季来临前清洁田园,将枯枝残叶彻底清理,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虫、卵的数量.

5.3 物理防治方法

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就是黄板诱杀,黑光灯灭蚜、信息素诱杀、银灰膜避蚜等方法灭蚜有效,但鉴于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原因,农户并不常用.

5.3.1 黄板诱杀.利用蚜虫趋的特性,用板诱杀蚜虫;方法是:将纤维板或硬纸板裁成10cm×20cm的长条,涂成橙,再涂上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32~34块/667m2,置于行间,使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或略高.当蚜虫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一般7~10天重涂一次.

5.3.2 利用黑光灯诱杀蚜虫.蚜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把事先制成的黑光灯置于蚜虫大量发生的植物地点,诱杀效果极为显著.

5.3.3 采用蚜虫性信息素来诱杀.把蚜虫信息素(400mL)滴入一棕色塑料瓶中,把瓶子悬挂在园中,在它的下方放置水盆,使诱来的蚜虫落水而死.

5.3.4 利用银灰色塑料薄膜避蚜.银灰色对趋避蚜虫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可在畦埂上铺银灰色塑料薄膜,或在在黄芪上方30cm处,相距10cm左右,纵横拉上宽2cm的银灰色塑料薄膜条,可有效阻挡蚜虫危害.

5.3.5 土法防治.将洗衣粉、尿素、水按1:4:l00的比例,搅拌成混合液后,用以喷洒植株,可以收到灭虫、施肥一举两得之效.

5.4 生物防治技术

蚜虫的天敌有蚜虫的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丁纹豹蛛等.在生产中要对它们甲乙保护并利用,可以引种、繁殖或释放一些蚜虫天敌,通过保护蚜虫天敌,使蚜虫的种群控制在不足以为害的数量之内.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农药,蚜虫天敌的数量在减少.如果这些天敌和蚜虫的比例能达到1:80~100,就可以用天敌来防治,但是如果蚜虫发病重的话,天敌数量还少,用天敌防止效果就不是很好,必须用化学防治.

5.5 化学防治法

5.5.1 药剂拌种.用30~50mL/667m2高巧组合兑适量清水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可以兼治黄芪蚜虫和黄芪病害.

5.5.2 喷雾防治.雨后初晴温湿相宜,十分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因此,抓住雨后初晴进行防治,是最有效的防治时机.防治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与高氯·辛(针剂)混合使用,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667m2,高氯·辛(针剂)2支(20mL),加水混合均匀后喷雾;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量10~20g/667m2,加水混合均匀后喷雾;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用量15~20g/667m2喷雾防治;或40%辛硫磷乳油用量50~75g/667m2喷雾,或1 000倍液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时要注意:一要抓住防治时机,在蚜盛发期进行防治;二是施药的时候,要对准蚜虫发生危害的部位喷药,效果会事半功倍;三是挑选适当的农药,每种农药都有它的防治对象,如果选择不当效果会很不好;四是要轮换用药,蚜虫繁殖力很强,适应性也很强,如果长期单独自使用一种农药,会使大豆蚜虫产生抗药性.

参考文献

[1] 李新贵.黄芪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5,(8):17.

[2] 陈寿刚,王宝辉,陈明珠等.黄芪的栽培与管理技术[J].现代化农业,1997,(7):112.

归纳上文,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黄芪本科黄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蚜虫和黄芪和防治技术方面论文范文.

油菜蚜虫的发生和综合防治技术
罗俊花(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普洱 665602)摘要油菜蚜虫对油菜的危害极大,而且,有经蚜虫传播病毒的可能,严重影响最终种植产量,对此虫害的防治应提高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就油菜蚜虫的发.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稻瘟病在世界发生的概率都比较高,是由于真菌感染所引发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水稻稻瘟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关.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症状、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以预警系统准确测报为基础、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马铃薯晚.

苹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阳谷县林业局,山东阳谷252300)摘要 苹果树是一种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常见果树之一,做好苹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影响着种植效益 因此,本文就苹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