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风筝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探究《追风筝的人》看外国文学中的精神救赎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风筝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探究《追风筝的人》看外国文学中的精神救赎,本文是风筝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中的精神和《追风筝的人》和外国文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风筝论文参考文献:

风筝论文参考文献 追风筝的人论文追风筝的人论文切入点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摘 要:外国文化受到宗教的影响较为深远,在文学表达上经常以精神救赎为核心,阐述主题.其中《追风筝的人》作为这类小说的典型作品,在影响力和销量上都收获颇多.本文从其故事情节梗概入手,讨论主人公从内心挣扎到获得救赎的整个心历过程,对文章在精神层面的表达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国文学;精神救赎;《追风筝的人》

作者简介:刘俊丽(1987-),女,汉族,河南长葛人,本科,许昌技术经济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教育.

[ 中图分类号] :I1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20-124-01

《追风筝的人》的作者是卡勒德? 胡赛尼,1965 年出生于阿富汗的喀布尔.文章使其处女作,属于自传体小说,在2005 年发售以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引起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强烈共鸣.作者通过简单朴实的文笔,为读者们呈现了一个关于背叛和救赎的故事,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一、情节梗概

文章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对故事情节进行描述,主人公阿米尔在阿富汗出生,有一个亦仆亦友的小伙伴哈桑,有一次两人在进行放风筝比赛时,哈桑为了帮阿米尔捡回风筝受到另一个孩子阿塞夫的侮辱,然而此时的阿米尔并没有挺身而出,而是选择了懦弱的闪躲,小说的题目《追风筝的人》也正是由此引出.同时,阿米尔还妒忌着父亲给予哈桑的爱,通过不光彩的手段,赶走了哈桑一家,致使其流离失所.

阿富汗战争爆发之后,主人公随着父亲移居到了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等教育的影响,阿米尔逐渐的为自己童年的行为,产生了罪恶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阿米尔从父亲亲信的口中得知,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在百感交集中,毅然决定奔赴阿富汗,去寻找自己的弟弟,完成自己心灵上的救赎.最终,在历尽艰难之后,也终于如愿以偿,将自己的侄子带到了美国,并实现自身的精神救赎.

二、心路历程

文章表面以整体的时间线为轴,对跨度五十多年的跌宕故事进行平铺式描述,但实际真正的主线是主人公阿米尔的心路历程的转变.

在年少时,追风筝的事件看似是童年的回忆,但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阿米尔没有勇气帮助自己的朋友哈桑,已经在心理留下的悔恨的种子.是对主人公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的一种侧面的写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父亲对哈桑的关爱,不仅让阿米尔产生了嫉妒的心理,更使生长出了悔恨的萌芽.这时,我们的主人公仍然没有选择正确的解决办法,而是通过不光彩的方式,赶走了哈桑,导致少年时代犯下的罪恶.表面上,让自己悔恨、嫉妒的哈桑走了,然而阿米尔的内心却注定不能再次获得平静,倾注用一生的时光来背负与承担,让主人公一直生活在痛苦与挣扎之中.

青年时代,移居美国,远离了家乡,阿米尔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脱离了贫困的生活,但是内心深处却一直留存着童年时的愧疚与不安.迎娶索拉雅就是这一点最好的印证,索拉雅有着十分不堪的经历,但阿米尔仍毅然的决定与其完婚,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摆脱童年回忆的干扰,从对哈桑的愧疚中走出来,但事与愿违,他也并没有得偿所愿,仍然在愧疚中挣扎着.

直到有一天从拉罕口中得知了哈桑的真正身份,尘封的谜团才得以解开,阿米尔更加为自己童年的狭隘、肤浅、懦弱而感到自责.同时,做出了回到阿富汗去寻找哈桑的重要决定,完成自己真正的救赎.

三、救赎历程

在经历了各种不安与挣扎之后,阿米尔终于鼓起勇气,踏上了属于自己的精神救赎之路.在原著小说中,阿米尔实现心灵救赎的过程使十分艰难的,也是在这种艰难的过程中,才能让精神救赎更加的彻底[1].

在到达阿富汗之后,阿米尔得知了哈桑去世的消息,这足以让其悔恨一生,但作者仍为他保留了一丝救赎的光芒.哈桑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索拉博尚在人间,要想弥补自己的过失,必须通过对侄子的爱来实现,这也是拯救自己灵魂的唯一办法.

机缘巧合之下,索拉博正是沦落在当年羞辱哈桑的阿塞夫的手中.这也是作者前后呼应的对比手法,少年时期的懦弱和悔恨仍然存留在阿米尔的心中,与此刻的义无反顾形成了明显激烈的对比,也是阿米尔的成长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为了救出索拉博,阿米尔还要与阿塞夫展开最终的“决斗”,完成这场精神救赎的真正.在与阿塞夫的对决中,阿米尔也因为灵魂的成长而显得“高大”了起来,在进行自我精神救赎的过程中,完成了主人公的蜕变与升华.在决斗中,虽然身体不及阿塞夫,但几十年来的压抑,让阿米尔有着强烈的决心和深刻的悔意,只能胜,不能败.因为一旦失败,补救救不出索拉博,自己的灵魂也会随之彻底死去,所以即使在身体受到极度摧残的前提下,阿米尔仍然以强大的精神力,救出了索拉博,完成了自己灵魂的升华.

完成索拉博的解救之后,本可以获得幸福的阿米尔却被命运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索拉博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竟产生了轻生的想法,使阿米尔害怕不能实现自己的救赎,更害怕侄子就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在最终的祷告中,向真主祈求忏悔,在内容和仪式上彻底的完成了整个的精神救赎.

作者通过对一个人物大半生经历的描写,诠释了精神救赎的心路历程,将人物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为人们讲述了精神救赎真正的含义.也利用故事结构的设计为给读者预留了更加开放的空间,让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品味人生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志欣.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研究概述[J].学园,2017(02):113-114+118.

本文结论:上文是一篇关于风筝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的精神和《追风筝的人》和外国文学相关风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现实主义的网状叙事对《追凶者也》的解读
近些年,以揭露人性为切入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其中,曹保平导演以独具个性的影像风格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2016年上映的追凶者也,令曹保平荣获第八届澳大利亚国际华语电影.

《追风筝的人》中影响阿米尔认知的人物分析
王 琼(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摘 要】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部成长小说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少爷“犯罪”并最终.

《追故乡的人》: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
文等于 禾刀来源等于 新浪读书同许多人一样,熊培云对于出生地充满着无以替代的浓厚情怀 老家江西修水是他的诞生、哺育与启蒙之地,于是老屋、道路、溪流、田野、池塘、山坡、校舍……家乡“地标&r.

《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的象征意义
摘 要追风筝的人,可谓是阿富汗近三十年来第一部时代史诗,整个作品主要就是通过对人性的刻画,进而反映出阿富汗在战争与动荡中的社会现状 纵观全文,“风筝”这个意象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