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课程改革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课程改革实践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主题:课程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课程改革实践,该文是课程改革类论文范文素材与舆情和课程改革和大数据背景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课程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大数据杂志课程改革论文有关大数据的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8.06.022

摘 要在大数据的浪潮中,如何培养大数据思维,学习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创新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以“网络舆情”课程为例,试图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将数据思维、数据实践融入日常教学.该课程的主要改革措施有三:一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二是以模块化任务为载体,建构项目化课程;三是线上结合线下,融生动性、知识性为一体.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舆情课程改革

The Practic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ourse Reform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 Zhang Yi

Abstract In the we of big data, how to cultivate big data thinking,learn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apply big data innovation is adifficult problem facing college educators. Taking the "InternetPublic Opinion"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how to integrate data thinking and data practice into everyday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The main reform measures ofthis course ar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cultivateability-orientation, and fully consider the market demand; thesecond is to use the modular tasks as the carrier to construct theproject-based curriculum; the third is to combine the online andthe offline, to integrate the vividness and knowledge.

Key words big data;Internet Public Opinion;course reform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在为《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作序时曾这样说:“现代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中国均是学习者.而在这次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新变革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最小,在很多领域甚至还有着创新和领先的可能.”他说,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拥抱“大数据时代”,就一定会抓住历史赋予中国创新的机会.

在大数据浪潮中,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融入课程,让大数据案例进入课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大数据,使用大数据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舆情”为例,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创新实践.

1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媒介融合日益深入、大数据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媒人才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这一问题的回答权已然掌握在市场、企业手中.

截至2018 年4 月2 日,在百度中输入关键词“网络舆情”,相关网页高达610 万多条;含有“舆情分析师”的网页也多达126 多万条,可见,中国舆情分析市场规模不可小觑.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舆情分析师要求从业者需要具备舆情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同时还需了解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熟悉网络信息安全、用户权益、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能够有效收集、灵活运用舆情数据的结果,准确判断舆情并编制评估分析报告.

对比行业要求,不难发现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个学期的课程是很难达到市场对舆情分析的要求.因此,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所侧重,要围绕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首先,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细分,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点,点到即可,以学生课下阅读的方式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其次,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技术的掌握能力.具体到“网络舆情”课程来说,学生首要的能力当是熟悉相关舆情监测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迅速采集到相关舆情,并对舆情信息进行挑选、归类、加工.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教学的服务性,也即学的最终目的是致用.如何利用软件来生成舆情分析报告?如何提高舆情报告的有效性、可读性?如何对舆情进行研判乃至预警负面舆情?这些核心问题应该在一开始就被摆在显著位置,课程内容也应紧密围绕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

2 以模块化任务为载体,建构项目化课程

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开设时限为一个学期.当前,开设舆情分析等相关课程的高校有:广州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除开设课程之外,部分高校还建有与网络舆情有关的实验室.如湖南师范大学的“新媒体数据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的“谷尼互联网舆情检测分析中心”、浙江万里学院的“网络舆情监测实验室”.各高校的实验室虽名称不一,但都以舆情信息监测与分析为核心任务.我校也不例外,网络舆情监测实验室为课程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曾说:“舆情分析是脑力活,更像体力活,加班加点每天浏览成百上千条网页犹如家常便饭.”因舆情便天然地和大数据结缘.

抛开大数据纷繁复杂的外衣,可以看到其内在的产业逻辑链条是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因此,课程教学的结构将不局限于教材的章节结构,而是将其重新解构,根据舆情分析师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专业能力来设置项目教学.具体操作方式为:首先,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四大模块,分别是舆情信息收集、舆情信息加工、舆情信息可视化、舆情报告写作.其次,在每个模块内部设置若干项目.例如,在舆情信息可视化模块,设置数据可视化概念、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可视化要点、数据可视化作品等四项任务,每个小组的学生领取完成不同的任务.通过网络可得的免费公开数据库,设置专项练习,锻炼学生的图形图表表达能力.

在安排教学进度时,化章节为项目,项目的完成情况即课程的进度.通过不同项目的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又便于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重点、难点,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3 线上结合线下,融生动性、知识性于一体

网络之于舆情,正如皮之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 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 亿,从年龄结构上看,我国网民仍以10-39 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2.1%;其中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全体网民比例为29.7%.

我校大学生年龄段集中在18—22 岁.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智力发育、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处于人生中的最佳时期.他们正值青春,充满活力,同时又拥有丰富、复杂、日益深刻的情感世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充沛的好奇心尝试新鲜事物,他们的成长过程和我国的网络发展过程同步,他们是网民群体的主力军.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人际交流方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在课堂中引入学生课下比较关注的当下社会热点舆件,这些舆件既涵盖社会问题也包括明星娱乐八卦.

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年龄集中在19—20岁.通过课堂调查发现,同学们普遍对娱乐明星的关注度较高.2017 年10 月8 日,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娱乐明星鹿晗在微博发文公布恋情,短短一句微博———“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 关晓彤”瞬间有产生了3 万评论和转发.通过简单调查发现,同学们均关注了此事.于是,师生共同将此事件列入关注舆情范畴,在设定的时间段内,通过舆情监测软件,勾勒这一舆件的传播轨迹.同时安排同学们分组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归类、解读,制作可视化舆情分析报告.

2017 年11 月22 日,是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的事件起点,从最初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幼儿在学校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到警方介入、相关涉事人员被刑拘,仅用了6 天时间.这背后,舆情的力量功不可没.如果没有网友的聚焦、围观、评论、转发,事件的解决也许不会如此迅速.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同学们深刻地领略到了舆论的威力.

2017 年12 月20 日,留日女生江歌遇害案正式宣判,凶手陈世峰被判决20 年有期徒刑,判决结果引发网络舆论,众多网友对此进行争议.在课堂中,通过主动抓取江歌案舆情信息,参考舆情报告的写作原则和要求,同学们各抒已见,写作出结构清晰、论点鲜明的舆情报告.

网络舆情由于舆情参与主体的混杂性必然导致信息真假难辨.每年层出不穷的年度网络谣言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活动范围是校园、家庭,社会经验不足,极易轻信网络谣言.针对此种现状,在课堂上,教师列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的2017 年度十大年度网络谣言:紫菜是塑料做的;国家确定4 个全球城市和11 个中心城市;微信头像一年只能修改5 次;鸟巢慈善活动参加者可领5 万元;泸县太伏中学坠亡学生被传曾遭遇殴打;吴京一家都是外籍;人民日报客户端H5 作品“军装照”是诈骗;清华大学迁入雄安新区;颜宁负气跳槽普林斯顿;褚时健去世,并请同学们回忆印象深刻的网络谣言,通过对谣言的传播轨迹进行勾勒,寻找谣言的源头,分析谣言的传播渠道,师生共同探讨网络谣言的危害,同时参考各国对网络信息的规范和监管行为,采他山之石,为净化我国网络环境建言献策.

通过对热点舆件的分析,既勾勒了网络舆情生成演变轨迹、剖析了网络舆件中的群体画像,同时也涉及了舆情主体的形象建构问题.由于选题是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和事件,避免了枯燥讲述所带来的学习兴趣不足问题.

通过以上多种授课形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舆情信息收集能力、舆情信息分析能力、舆情报告撰写能力等,为从事舆情分析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但是,也应看到,由于舆情学与舆论学、社会心理学、大数据等计算机信息科学在学科范畴有交叉,属于交叉学科,如只具备某一学科的知识,将会导致对舆情学理解的片面性,同时也将阻碍对舆情进行深入的解读.因此,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计算机信息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M].盛扬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周蔚华,徐发波.网络舆情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编辑张效瑞

本文总结:该文是关于舆情和课程改革和大数据背景方面的课程改革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课程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和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和分析
郭明飞 陈兰兰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我们已有的社会秩序,从而对社会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强.

大数据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对社会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无论是社交方式、沟通方式、出行方式还是支付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0.

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学术期刊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学术期刊困境以及其影响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认为学术期刊应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数字出版……工具,继续强化期刊内容的前沿性、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和新媒体教育 困境与应对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与新媒体教育具有融合性、数据性、实战性、开放性的特征,但也面临着培养理念模糊、课程设置陈旧、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实践匮乏、教材缺乏……困境,这要求网络与新媒体教育厘清培养理念,.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