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联合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联合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2

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本文是联合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研究生和联合和培养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联合论文参考文献:

联合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生论文生发表论文难吗生毕业论文字数医学生论文

王少会

方 程

杨绍明

【摘

要】本文阐述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目的,指出目前常见的高校主导、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的几种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模式,并分析了联合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模式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课题“基于研究课题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编号:JXYJG-2014-07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0-0032-03

自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良好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逐年增长,培养质量和水平也稳步提高,已为国家经济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高层次人才.然而,随着近些年研究生数量的“井喷式”扩张,具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硬件和软件也出现了缺口.此外,从高校的教育发展定位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院校要加强社会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推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因此,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得到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研究生联合培养运行模式.

一、联合培养模式创建意义

1. 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的途径

目前,全国各高校“以生为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高度统一的.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宗旨,采用联合培养基地等方式,让研究生提前进入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通过实践,有效地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结合理论学识,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是扩展研究生就业渠道的途径之一.因此,从研究生的就业考虑,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学校实验室培养模式,通过联合培养,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联合培养基地的创建为研究生自身的竞争力提升提供了良好平台.

2. 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攻关及人才培养需求

从企业层面来看,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都面临着技术储备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等问题的挑战.为了在同行业中能保持发展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引入新鲜血液,既能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断层问题,又能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攻关提供创新性的思路.联合培养基地的创建为企业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3. 高校研究生培养资源的补充

从高校角度来看,综合素质高,特别是既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又具有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是学校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扩招不仅带来高校教学与培养资源的极度短缺,如研究生导师队伍不足,科研所需实验设备及场地的局限性,高校研究生高质量的“产出”能力正面临很大考验.因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创建正是高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包括企业生产设备、管理水平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等.联合培养基地的创建为高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资金、设备、人才等短缺资源的有效补充.

4.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政府部门执政效率体现

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部门执政方面来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当地政府部门执政效率的良好体现.有些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模式中,当地政府部门在体系中为校企双方搭桥牵线,或是直接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随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政府部门的介入促使传统的“产学研”向“政产学研”模式演变.因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以研究生为主体,通过高校、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协同运作,旨在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为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以及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所构建的.

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构建模式

高校扩招是实现全民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教兴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高校扩招也使教育培养资源出现短缺,如导师队伍不足、负荷超重,科研能力滞后;科研经费不足,科研设备和实验场地缺乏,研究生科研水平下降,社会实践能力弱等.众多因素导致恶性循环,研究生培养水平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校企联合培养正是解决目前研究生培养呈现“瓶颈”现象的有效途径.各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正迅速发展.

1. 高校主导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院校要加强社会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推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联合培养基地,是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立主要是为形成院校—基地管理组织—研究生高校导师—基地副导师—研究生之间的相互联动、协调、沟通的良好局面,使得联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圆满完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体系建设遵循研究生发展规律,通过体系运行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个以地方院校为主导、以企业为依托平台、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多元协同化运转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体系中的院校的人才和企业的产业优势,加强资源共享,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分别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合作创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深圳市某些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通过基地联合培养后毕业的研究生获得了深圳市企业界的青睐,就业形势喜人.

2. 企业主导的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以企业为主导,会同相关高校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前,企业与一院校或多院校对接交流,根据企业自身生产和发展愿景,选择配对院校,形成研发方向共识,达成合作协议,明确技术成果产权分配方案.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立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校地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模式,缓解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和高新技术的需求压力,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统计,目前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近25%的学生已进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学习.随着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的深度合作,进站学习的研究生比例还在逐年提高,研究生工作站也将不断建立.经政府部门组织,高校和企业双向选择,并通过科技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评审后,于2009年5月,首批32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授牌.

3. 政府主导的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校研究生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基地的运作模式是研究生结合所学学科专业和自身特长到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挂职,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一种实践模式.它是为了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由地方政府搭桥牵线、学校申请、挂职单位安排共同完成的多方协议行为.研究生挂职锻炼实践基地的建立,充分调动了挂职锻炼的参与主体(研究生)、教育主体(高校)和设岗单位(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挂职锻炼工作逐步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生挂职锻炼工作自1995年在浙江大学等高校缘起以来,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积极支持和认同,成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中的技术创新热持续升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研究生挂职锻炼的需求不断增长,挂职锻炼工作发展迅速,推出挂职锻炼工作的高校大幅度增加;挂职选派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原先仅派出理工科研究生扩大到理、工、农、医、管理、经济甚至人文学科研究生;挂职岗位的层次更为丰富,有乡镇长助理、厂长助理、总经理助理、科技顾问、局长助理甚至县长助理等等.另外,挂职锻炼的组织工作也在实践中日趋完善,从一开始以乡镇为主发展为以县、市为主,从每年临时组织发展为以县、市为主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

三、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运行现状

1. 主导单位与合作单位的管理权责

如何构建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体制优化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关键是要建立产、学、研、政之间相互沟通有效、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目前,各种联合培养模式中,由主导单位和合作单位共同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委员会.在校企联合建立的研究生实践基地模式中,高校作为主导单位,牵头组建管理委员会,应选派一名院(处)级管理人员和一名专业导师参与组建;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应选派管理层人员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参与决策;有政府部门参与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政府部门应选派沟通协调能力强、对高校和企业较为熟悉的人员加入到管理委员会中.组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商进入基地培养的研究生名额、经费支出措施以及课题来源等事项.

2. 联合培养研究生经费来源及生活保障体系

联合培养研究生所需专项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高校从研究生本身的培养经费中划出一部分;二是企业从研发经费或其他渠道筹措部分经费;三是政府部门在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或企业工作站建设过程中提供的经费支持;四是企业和高校通过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并立项获得的资助.研究生在合作企业学习实践期间,应该严格遵守联合培养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企业和校方导师要求开展课题研究、实习实践以及学位论文等工作,并承担合作方指派的工作任务;高校及导师要加强学生品行及思想教育,关心学生生活,跟踪学生科研及工作进度;企业应重视基地建设,强化日常管理,优化科研环境.

3. 研究生考核指标建立与培养质量监控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培养模式的有力补充,也是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联合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主导方和合作方正在不断地磨合、定位.因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组织机构、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是确保通过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能够高质量“产出”.研究生考核体系包括三个方面:自身评价、高校评价和企业评价,各方对研究生在基地联合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成果产出质量、对企业贡献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结合研究生日常研究合作情况和多方评价结果,联合培养基地管理组织层对研究生综合能力进行系统评定.

通过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或进一步深造情况,高校应进行长期跟踪,建立联合培养毕业生就业与发展动态相关数据库,通过毕业生后续信息反馈,优化研究生联合培养方案.

4. 科研成果分配及保密协议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过程中,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是培养各方较为看重的一个方面.当前,我国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仍在借鉴和发展阶段,因此在产权划分方面还未形成明确的共识,各利益主体基于自身的需要都主张对科研成果的所有权,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纠纷常有发生.科研成果的分配方案不统一容易打击合作多方的积极性,成为制约研究生联合培养深度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何分配科研成果,涉及研究生、企业、高校,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在联合培养中的积极性.目前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专利、论文和科技奖项等,成果分配内容包括署名权、使用权、所有权等,分配对象包括研究生、高校导师、高校、企业导师、企业.

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多方共同协作,因此,必须在合作协议中签署技术保密协议,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应控制知晓范围.此外,在联合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必定会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去,对企业的产品研发动态和发展方向了如指掌.在我国诚信体系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涉及研究生这样的流动群体,对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和发展动态的保密性更为重要.因此加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签署保密协议,强调泄密后果也是研究生联合培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四、结论

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增强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从根本上是解决研究生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缩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期望值差距.联合培养模式是利用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导单位和参与单位的优势资源,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企业实践,使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学洪,金峰,王学军,等.建立校企战略联盟 积极推进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26-27.

[2] 刘云,李阿利.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1):101-104.

[3]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2-48.

[4] 宋平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61-64.

(编辑:王春兰)

归纳上述,上文是关于研究生和联合和培养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联合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联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中职院校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保证培养的人才充分符合社会的各项要求,烹饪院校需要对传统学徒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教学,.

跨专业生能力联合培养模式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故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尤为重要 文章以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目前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导师、学校、个人.

新工科背景下生培养模式和改革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亟需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 然而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在.

构建基于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14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