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高等教育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和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高等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0

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和,本文是高等教育类专升本论文范文跟高等教育和深度和融合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摘 要:信息技术创造性地拓展了教育时空的范围,空前地丰富了学习的机会和教育的途径,相当程度地增加了学习内容的选择,强有力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分析了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探讨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式、技术供给模式、教育评价标准四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等教育;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4-0005-04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为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在各国教育领域被提出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在互联网+的推广下,产生了新的经济模式与教育形态,促进了教育与经济的时代性进展“’.信息技术为当代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促使高等教育成为改革的前沿,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教育理念的转变及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

1 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分析

在过去的十年中,信息技术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把注意力放在培养人一系列能力上,要求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基础能力.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是实践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而且对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信息素养得以提高.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既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使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1 信息技术的应用,高等教育模式呈现开放式趋势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课堂授课方式实施,以“授课”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教与学之间是主从动关系,这种教育模式早已显露出弊病,变革呼声已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途经相当有限,除了教材就是图书馆的几本参考书.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普及,高等教育模式呈现开放式趋势.获取知识途径变得灵活,选择内容范围扩大,学生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学习,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并自我支配学习时间;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就是服务与保障,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服务和其它保障,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过程的自助式教育模式,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于网络进行学习,学校教育亦可面向全社会人员.实施开放式教育.北大校长周其凤提出“共享北大”理念,即让全社会共享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北大正在实施网络公开课工程,将知名教师的课程做成视频放在网上,供全社会共享.

1.2 信息资源的共享,高等教育呈现全球化趋势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局限性,领域已经扩展到校园之外,涉猎全球.高等教育的群体主要是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不同语言的阅读和听辩能力,因此,他们越来越习惯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获得信息和知识.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开放课程(Open Courseware,OCW)项目,开放课程资源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目前有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正致力于本土化世界知名大学的OCW,建立协作联盟,开展资源共建共享,使得很多学习者实现了把知名大学搬回家的梦想,足不出户听各大名校公开课.未来的大学必将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共享性.信息技术已实质性地改变了大学教育的构成,从而改变了学习环境.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网络资源,完成“随时、随地的交互式”学习活动,使学生接受方便、高效的大学教育.

1.3 智慧校园的建设,信息资源呈现数字化趋势

智慧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方便资源的共享和使用“’.高校信息资源的建设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化转变,其中包括学科课程资源、学生、教师备课资源等其他相关教学资源都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学校的资源库中,学校的资源库是一个系统,将按照院系对其中的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教师和学生可共同建设和完善资源库的建设,并且资源库可供教师和学生进行查询与浏览,公共建设智慧校园实现学生的智慧教育.

1.4 信息技术对其它学科的渗透和合作,高等教育的科研、教学、生产呈现一体化趋势

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将是世界各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模式“’.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对于学校教育具有推动作用.大学是一个人才产生的重要基地,利用科学指导理念与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有推动作用.高等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时代的发展,注重将教育的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是教育改革的趋势.

2 信息技术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和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学校、社会和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2.1 信息技术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高校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更专业有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校务管理和后勤服务过程的优化.数字化校园的服务功能如图1所示.数字化校园是在统一的门户和身份认证平台下,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公共信息服务,具有信息共享、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数字化校园以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建成一个覆盖全校的应用系统和统一的数据中心,并提供与其他单位的信息交换,实现全校各部门的管理、交流和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数字化进程;通过校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促进全校各部门的信息化进展,实现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标准化,从而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

2.2 信息技术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为了全面提高高校教学水平,自2003年起,教育部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7年教育部又提出,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再遴选出3 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又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 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建设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相关优质资源共享,使学生获得优质全面的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可利于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好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建立原创版权保护机制,使用监测评价系统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使大量教师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中,进而丰富与完善教学资源,同时保证教学资源的优质与科学性.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信息技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现今社会的发展,使得国际间的竞争趋于对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的能力取决于一个国家人才的素质,取决于这些人才是否具有创新能力.高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就是要担负起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责任.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自身也需要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进行创新,也需要构建一个新的环境以适应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中心,对于培养我国创新人才和国家建设者与社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人才作贡献,而这一趋势无疑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动力也奠定了基础.

2.4 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在信息化时代要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实现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在新时代的教育形势下,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将会更高,我国对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也及其重视,各地区教育部门也不断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信息技术是优化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是使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教学的关键,这对于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3.1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中指出,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再适用,发展为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班级面授模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的组织形式.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并且可借助于网络与数字化资源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及与他人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具有平等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差异,有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构建师生平等和谐互助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3.2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制约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诸如地理空间、交流技术等不再成为其关键制约因素.与此同时,大科学、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大学 产业 政府“三螺旋”、新的知识生产方式技术变革和市场变革,对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

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功能是继承和传播知识,通过教学活动,培育人才,成为各类专门人才的摇篮.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研究型大学新的社会功能,不仅要继承和传播知识,而且要创造和应用知识,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即不仅要搞好教学,成为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而且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信息技术还将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功能,使之更好地与知识的生产、选择、传播、应用等环节相对应“”.

3.3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技术供给模式

随着教育宽带网络以及教育云基础设施的普及,技术改变了供给模式,正在完成从工具向效用的转变,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商品进行流通““.

云技术的产生,是技术创新的跨越,它改变了传统的技术供给模式,使得技术与物理环境、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融为一体,形成虚实融合的智能生态环境“”.未来,各个学校将投入教育云服务,学校数据和存储服务由各地教育云中心服务,学校将不再建立自己的网络中心或是数据中心,也不需要购置昂贵的设备和系统,也不需要维护人员,只需获得那些信息化服务.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需要自己购买材料去做衣服穿,只需花钱在淘宝上购买适合自己的服装,这样能够大大降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成本.

3.4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教育评价标准

据2004年对20所院校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评价”调查显示,目前有92. 76%的学校在校训中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却仅有3.3%的学校开展了创新素质测评活动汇““.

创新教育评价标准作为高校教育评价的一部分,是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导向,对建立创新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需要创新教育,传统教育评价已成为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建立针对高校创新教育的评价机制.

知识和人才是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基本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应用更为重要,信息化环境下的知识观更强调“怎么做”.因此,传统以知识拥有量和知识运用能力为判断标准的人才观将被素质型人才观所代替.素质型人才观更加注重人才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在信息化时代,道德是人才的灵魂,体力和智力是人才的基础,信息和网络能力是人才的主要特点,而创新能力促使人才产品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

随着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集聚了一大批富有创造精神的中青年,同时多学科的共存、交叉、渗透、融合和合作,正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优势,因此,需要现代化的教育评价标准,推动其发展.

未来的十年,技术要融合于高等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全面服务创新教育评价标准,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Z] 2012-03-30.

[2] 滑培涛,李金龙,开放教育之管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3(3):58-61.

[3] 江永贝,信息技术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EBj

OL]. http://blog. a. com. cn/s/blog

54df59i

wtcr.html.

[4] 于智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J].前沿,2007 (12):67

70.

[5] 马扶广,基于LDAP的数字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

[Jl.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10):32-35.

[6] 张翔,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现代情报,

2003(10):76-80.

[7] 张维全,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看中国大学改革[J].重庆交

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5-18.

[8] 张德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科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

研究,2010(8):61-63.

[9] 张虹波,李玉顺,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及共享机制建设发展现

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 (11):68-73.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Z]. 2010-07-29.

[11] 廖湘阳,面向三个维度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J].中国高等

教育,2010(5):32-35.

[12] 卢铁城,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十大影响[J].中国高等

教育,2001(1):11-13.

[13] NICHOLAS CARR. The Big Switch: Rewiring the World,

from Edison to Google[Ml,W w Norton&Co Ltd,2009.

[14] 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

(2 011- 2 020年)发展规划》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

(5):5-14.

[15] 杨洪青,关于高校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J].河北科技师

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5-69.

(编辑:叶 露)

上文点评,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高等教育和深度和融合方面的高等教育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高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快乐课堂,从学生生活开始谈信息技术课堂和生活的融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中这样定义教育与生活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的确,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幸福地生活,反过来,怎样证明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呢.

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教学融合
【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融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

新时期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和物联网融合的策略
前言在物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再加上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更加趋于实践化、网络化、信息化 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的同时,也促.

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相融合也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英语学科是学生们在每个学段必学的主要课程,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难度也逐渐增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