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政治教育方面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儒家仁爱思想与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政治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儒家仁爱思想与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文是关于政治教育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和思想政治教育和儒家仁爱思想和启示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 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存在不足,急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引导、纠正、指引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仁者爱人”这一思想切入,分析了其科学内涵以及其本身的层次性,从关注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探索这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仁者爱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1].仁者爱人思想作为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重要哲学思想中的精髓,本文从这一哲学思想出发,从中探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

恩格斯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2]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宗教教育与等级制度的文化进行了提炼与加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爱人”为其仁学思想的核心,历代君主以这一理念作为政治思想来兴邦治国,并围绕这一思想宣扬做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价值观念.“仁者爱人”语出《论语·颜渊》[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说文解字》中对“仁”的解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4].《汉语大字典》在“仁”的本义的基础上将“仁”解释为“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其核心是爱人,与人相亲”[5].《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仁爱”[6].所以中国人讲仁,仁义的仁,单人旁右边是个“二”,“二”代表别人.就是说爱自己的同时想到爱别人,这是仁;只想到爱自己没有想到爱别人,就不是仁.所以简单来说,仁者就是有爱他人之心的人,这样的人不光会爱自己的亲人,而且会爱天下所有的人.儒家认为“爱人”是一种责任,一种崇高的、根植于人本性的天性,是*道德中根本的义务.

二、仁者爱人的层次性

儒家仁者爱人的层次性很广,归纳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层次性.第一个方面是自爱,仁者的自爱不是自恋、自私、自利,而是自律、自重、自尊.第二个方面是爱亲人,儒家爱亲人的核心是孝悌,孝悌是人伦的开始.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核心在于敬顺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血缘之爱.悌则是同胞之间的手足情,同胞之间互相友爱、互相照顾是仁者所必备的品质.第三个方面是“泛爱众”,《论语·雍也》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即儒家将爱亲人之心进一步升华,推广到爱他人.对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儒家仁爱思想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即统治者要学会爱自己的百姓,体恤他们的辛劳,从而节省民力,让老百姓能够有时间去休养.第四个方面是对天地的爱,儒家将仁爱之心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种广博的爱是最高智慧的体现.《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7]既然天地是万物的父母,更需要仁者心存敬意,本着万物与我一体的思想将仁爱之心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

三、儒家仁爱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以仁者爱人思想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仁者爱人,若把仁者的角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扮演仁者的角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就成为被仁者所关爱的对象与目标.仁者爱人思想的核心是爱人,爱人的中心思想即是以人为本,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以仁爱思想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这里需要首先明确仁者与所爱对象的关系,即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仁者作为主体还是被爱的人作为主体.倘若以仁者作为主体,被爱之人作为客体,被爱之人就失去了其作为人的特殊性,仁者仍然是人,而被爱之人就成了物.反过来,如果仁者是客体,被爱之人成为主体,那么仁者的特殊性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又无法明确体现.所以仁者爱人在实践过程中仁者与仁者所爱之人实际上是一种双边互动关系,两者通过实践活动建立起交互主体关系.而在这种双边互动过程中仁者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发展其尚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分析两者的关系,再代换角色,发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两类群体,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理论总是将学生放在被动的客体地位,单方面强调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被塑造的绝对客体,将教育活动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单向活动.学生需要绝对服从于老师,教育者没有以“仁者”的身份意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本体具有特殊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地位往往被教育工作者忽视,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没有将“爱人”发挥到位,是一种直接、乏味的爱,从而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同时,教育者需要侧重关注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切有利因素培育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

(二)以仁者爱人思想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8]仁者爱人,上文已经阐明仁者与被爱的人之间是一种双边互动互为主体的关系.倘若仁者给予的爱是令人窒息的,是一种强制对方被迫去接受的过程,那么仁者爱人这一思想便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逻辑,更不符合历史.仁者爱人思想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发现探究人的本质,仁者只有在深入认识了解所关爱对象的本质,发现他们的特点,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与途径去帮助别人.正如《管子·霸言篇》所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9]可以说,仁者爱人思想其关注点始终都是以人为主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应该得到教育者的重点关注,一切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的特征[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目的性与指向性十分明确的观念.

笔者认为从仁者爱人思想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21 世纪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成为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过于注重单向性灌输教育,随着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一味地单向灌输教育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反感,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必须在理念上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就是去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思想过于保守,即使知道应该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但在实际实施环节中还是有种种顾虑,例如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教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就像一把枷锁,锁住了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手脚,使其不能放开手脚去教育学生.有了这把枷锁,教育者往往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控制管束学生.第三,随着以互联网为主导的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要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德育培育.互联网上的信息有负面正面,我们的教育对象往往会因年龄、阅历、道德品质等因素的不够成熟造成思想意识上被负面信息所迷惑、困扰,甚至误入歧途.而在这诸多因素中德育培养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最容易切入实际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最易产生教育效果的途径之一.当我们的教育对象的道德修养与品质达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会抵制拒绝不良信息.综上而言,“仁者爱人”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知道怎么去爱我们的学生,从哪些方面去给予他们爱,爱的方式要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做到能真正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以仁者爱人思想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广义上说,指的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11].孔子十分重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仁者爱人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仁者在帮助一个人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最重视的就是所关爱对象所处的环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3]孔子认为人在出生之际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是善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不同的习气染着而有所不同.而影响后天习气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环境.

以孔子为代表的仁者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相比于先天更大的发展的,而后天环境对于这些人的发展十分重要.环境的优劣对于人的影响应给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极大的启发,即教育者应该本着呵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给教育对象提供善的、优质的教育环境.从根本机制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努力构建以学校为教育中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中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三位一体机制的基础,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是夯实基础、矫正不良发展与培养创造人才的核心培训基地,而社会教育环境则是检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实战场地.如何将三位一体环境机制打造好,需要教育者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仁者爱人,从仁者爱人的思想中汲取营养与智慧,高度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同时要找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着力点,根据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从三位一体的环境机制中锁定当前对教育对象思想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

此文点评:上述文章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儒家仁爱思想和启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政治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长征精神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被迫离开江西进行战略转移,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地,总行程达两万五千里 它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

名城名都建设目标下加强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在名城名都建设的目标下,探索如何创新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很有必要 本文围绕名城名都的建设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的“.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路径
【摘 要】高校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的深厚人文底蕴和精神价值,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思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做出相应改革,以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当今时代的人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也不够,但思.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