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乡土文化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与特色乡村建设中乡土文化复兴策略和实践以高州市镇江镇为例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主题:乡土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5

特色乡村建设中乡土文化复兴策略和实践以高州市镇江镇为例,本文是乡土文化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和高州市镇江镇和特色乡村建设和乡土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乡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1 项目背景

高州市镇江镇是广东省5 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之一,当地物产丰饶,其中野生水稻和马铃薯入选2008 年奥运会专供食品,故有“奥运农业、五谷镇江”之说.除了农业之外,高州市镇江镇人文底蕴非常深厚.境内发现古文化遗址20 余处,其中东汉至明代的聚落遗址5 处;宋宣德年间修建的古井1 口;清代同治帝的“昭武都尉”诰封碑1 座;宋至清代的古窑址10 多座,出土一批古代陶瓷器物(见图1),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素有粤西“陶都”之美誉.明清时期高州窑受景德镇窑影响明显,以生产青花和青白釉、单色釉瓷为主,尤其是在南塘镇白坑、长山岭等地生产的青花瓷器为粵西主要日用瓷.值得一提的是,晚清以来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高州府为了进一步发展瓷器制造业,开办了瓷业学堂,教授瓷器生产技术,并“设厂于县南十里秋林”作为实践基地,专门生产瓷器,这些瓷器最大的特点是在底足或器身落有“高州府瓷业学堂”“高州瓷校高州府瓷业厂”“高州府官工厂”等款识,成为晚清以来独树一帜的地方官窑.

但是,高州市镇江镇现存古窑址20 余座,无一受到保护,碗窑古窑址占地约0.67 hm2,周围无护栏、无警示牌,村民可自由出入并随意挖掘.该镇现有陶瓷厂10 家(含红砖厂,见图2),其经营状况堪忧,主要表现为这类企业资源消耗大、污染大、劳动密集、盈利能力低;生产工艺落后,从业人员断层;产品陈旧附加值低,受众面小;陶厂与当地生产生活基本脱钩,失去了手工艺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优势.而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并行,镇政府决定将古窑文化的挖掘与应用纳入新农村建设中,为此成立了项目组,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 复兴传统工艺的几个误区

对于传统工艺的复兴,“复”是手段,“兴”是目的.今天,传统工艺复而不兴者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一是把特点当优点.了解特点形成的原因很重要,特别是一些失传的工艺,必有其致命弱点,不了解就依葫芦画瓢,容易掉进陷阱.二是感情用事,爱屋及乌.高古、拙朴!其中多少是文人的意气?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精神的是文化的活,物质的是技术的活,虽不能对立但不等同更不能错偏.“用”是超越一切的工艺本质[1].能走进百姓生活才是生存发展的唯一标准,买卖是最好的传承.三是复需考据,兴靠应用.对于设计创新的成败,社会大众是评委,关系其切身利益,不能用文化人的情怀,而是要审时度势,通过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努力,切实了解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的可能性和途径.

要复兴传统手工艺,就必须先恢复农村自身的经济链,进而恢复对传统工艺的文化自信.自给自足一度被认为是落后生产力的表现,但手工艺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近销售,是最低碳、可持续发展程度最高的生产方式之一,也唯有形成因地制宜的文化载体,才能构建出鲜明的文化特色.

3 设计策略

“粤西陶都”的总体规划框架如图3 所示.

3.1 钉钉子——文献研究和田野考察

抓住古窑址这一核心文化元素,在田野考察中挖掘和研究残片,从工艺、器形、使用方式入手,摸清高州瓷在当地经济生活中曾经扮演的角色.碗窑是高州市镇江镇古窑址中体量最大、历史最久远的一座,项目组专家亲赴碗窑古窑址考察和研究性采集,得到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初步判定碗窑建于宋,停烧于清末民初,窑体依山而建,属龙窑,长度近百米,产品以碗、碟、灯盏、油壶和罐等民用器物为主,多施黑釉.同时发现了青瓷、白瓷、青花瓷等残片,应该是仿制同期的北方著名窑口产品.碗窑产品做工精致,口足干净利索,交代清晰,胎体轻薄匀称,拉坯技术纯熟,而且造型有比较明显的地方特点.其中青白瓷原料外来,现有陶瓷厂已经不再烧制.在烧的产品主要有粗陶钵、无釉红陶罐、绿釉陶罐等,在建设中对这类产品进行了设计与运用.并通过政府采购的拉动激活陶瓷厂进行工艺升级的内在动力.

3.2 借梯子——寻求政策扶持和当地政府、企业的投入

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和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2].

借势新农村建设项目支持,夯实试点建设,让乡土工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光发热,使新农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步发展.形成建设与保护并重、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并行、官民合力、因地制宜的官冲模式.借力广东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的专业支持,通过学术交流、驻地创作、艺术展览等形式打造艺术高地和传媒热点,重树“粤西陶都”文化名片.

3.3 串珠子——构建以古窑文化为核心的产业群陶艺创作基地、陶瓷博物馆、高州市中小学生陶艺教育基地、镇江“碗窑风情”民宿群四大项目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涵盖了不同的需求和消费主体,也会裂变出不同的商业形态.项目群的汇聚使得园区的资源优势得以突显,在粤西地区将独树一帜.其中,高州市镇江镇陶瓷文旅园区业态构成如表1 所示.

4 设计执行

4.1 镇标识牌、乡村围墙美化设计施工

2018 年4—6 月,政府投资,进行镇标识牌、乡村围墙美化设计施工.设计思路是提炼高州市镇江镇标志性视觉符号,设计模块化建筑构件.其优点在于生产施工便利,能通用于各类建筑装饰,易于推广运用.高州市镇江镇主入口原貌如图4 所示,标识牌设计效果图见图5,标识牌设陶瓷壁画展开图和施工图分别见图6 和图7.

4.2 大陶缸项目

以点到面逐步提升村民参与意识,扩大陶艺元素的应用范围.大陶缸是过去农村常见的大型陶器,也是成型难度最高的陶器之一,恢复大陶缸的生产对于复兴传统制陶产业具有标志性意义.如何让大陶缸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主要策略如下.一是提升文化价值:家有一缸,财来四方(储水聚财).二是提升工艺价值.邀请景德镇拉大坯工艺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唤起人们对制陶工艺敬畏之心,这也将是一场媒体聚焦的工艺秀.三是提升艺术价值.对大缸的造型装饰进行全新设计,使其成为公共艺术品;鼓励村民种植荷花、睡莲和养鱼,家家门前聚宝,户户年年有余.

4.3 示范户项目

2019 年3—12 月,政府政策支持和专项补贴,企业投资经营,村民分红.物色两三户实用面积在200 m2左右的民宅(以闲置住宅为首选),进行比较全面的艺术改造.利用当地陶瓷厂生产的建筑构件,如墙砖、瓦当以及空间装饰壁挂、花木培植器皿等.完善内部生活设施、娱乐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每户设计容纳6人左右,每天收益在400~600元,收益由企业与农户按约定比例分配.

示范户项目将带动更多农户腾出房屋改造成民宿,在规划设计的引导下形成陶艺主题的民宿群.与陶艺创作中心、陶瓷博物馆及建国农场AAAA景区互动,形成集群效应.

同时,建立广东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碗窑陶艺研究创作基地;面向国内外陶艺家和陶艺爱好者提驻场供创作服务,策划“粤西瓷都陶艺双年展”,形成文化品牌.

最后,筹建碗窑陶瓷博物馆,联合文物考古部门对古窑址进行保护性挖掘,形成“粤西瓷都”完整的实物证据链.以博物馆为平台,吸引更多研究高州窑的专业学者前来研究,累积研究成果,提升文旅园区品牌影响力.

5 结语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项目组在高州市镇江镇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咨询服务中,因地制宜,将当地的制陶产业、村荣村貌改造、本土悠久的陶瓷历史和区位旅游需求进行统筹考虑,在建设中振兴文化,文化带动产业,形成文、旅、产同步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乡村的全方位振兴.

本文点评,该文是一篇适合高州市镇江镇和特色乡村建设和乡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乡土文化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乡土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乡土文化的实践策略
乡土文化不但具有知识性,并且还具有较强趣味性,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适当合理性的融入乡土文化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来说非常的有利,可促进学生具备更加浓郁的文化韵味 但是,现时期我国教育当中缺少有关乡土文化.

论乡土树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论乡土树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段九东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林业局 江西 赣州 342700【摘要】近年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新农村的绿化和整改尽心大规模的建设,其中乡土树种也成.

民宿产业集群助力承德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策略
李 倩 刘 巍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产业 本文根据承德市民宿产业集群的发展实际情况,对民宿产业集群进行分类,并对承德市民宿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承德市民宿产业集群发展可行性策略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文化政策
摘 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在建设的微观操作层面,文化产业是支撑,文化人才是关键,文化收益是动力,这些要素与特色村寨建设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但在具体实践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