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历史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民族历史认同读《羌在汉藏之间》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历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民族历史认同读《羌在汉藏之间》,本文是历史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和《羌在汉藏之间》和认同和民族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杂志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如何写历史论文

《羌在汉藏之间》是一本羌族民族史,同时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全书分三部分,分别从社会、历史以及文化三个方面来解读和*羌族的形成及其历史.作者通过长时段的调查和多层次的探讨,展现了华夏西部族群边界的变迁,以及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

该书撰写于2003年,是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最近十多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从中也可以看出学术界对民族史,以及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的思索方向.

民族史是学术研究的经典课题,无论是集中在中心城市的职业学者,还是遍布中国各处的地方或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都积极地以各种形式从事民族史的写作和探索——当然,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今天民族史知识的复杂,甚至混乱.

和传统的历史写作不同,《羌在汉藏之间》吸收了很多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现代族群理论.除了传统的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再诠释,该书作者还在大量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理论专长,把很多人熟悉的羌族的“民族史”,写成了一个全新的范式.

王明珂教授,1952年出生于台湾,1992年因羌族的历史研究,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为进一步研究羌族,王明珂从1994年开始,利用寒暑假时间,持续到川西北的羌族聚居地区做田野调查.和一些地方性知识分子不同的是,王明珂除了文献和田野知识,还有扎实的现代人文学科的理论素养.在集体记忆、口述历史、族群认同、族群边界这样一些理论、方法的指引下,王明珂逐步构建了他的中国民族史的理论体系.1997年完成的《华夏边缘》,是对羌族和中国民族史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梳理,6年后的《羌在汉藏之间》又从更积极的构建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他对羌族的历史表述.

多面的羌族

要介绍《羌在汉藏之间》这本书的简要内容,我们先从羌族这个话题开始.

羌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同时,她也是个崭新的民族.她古老的一面,从“羌”这个民族称谓,就可以看出.东汉的《说文解字》说,“羌,西戎牧羊人也.”羌,是一个象形文字,是“人”和“羊”的合体,近现的商朝的甲骨文里有这个字,说明在当时就已经有“羌”这个民族或者族群.

不过,不同于历史溯源的那种传统套路.王明珂认为,现代的羌族,与古代汉文献里的“羌”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一个专称,后者是泛称,即被用于泛指居住在华夏西部的游牧部落.

至于现代的羌族,即我们都熟悉的56个民族中的“羌族”,则源于近代的发现,以及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特别重要的一个时间点是1956年新中国的民族识别.通过政府组织的民族识别,通过语言、历史、文化、体质等识别要素的梳理,羌族作为一个单一的现代民族的身份,得到了国家的确认.换句话说,现代的羌族,跟中国很多少数民族一样,其现代的民族学知识,基本都是来自于近百年来的积累.

对现代羌族的基本描述,离不开它的生态背景.一般认为,羌族聚居于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中,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茂县、理县、松潘和地属绵阳市的北川等地.

在上述地区的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他们居住的岷江上游地区地貌多为山沟,盛产林木、药材(比如川贝、虫草等)、菌类和野生动物.羌族村寨多建于缓坡处,寨民在此开辟梯田.农业是羌族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但由于农业获利不多,当地人还向山林“找钱”,即采集菌菇、放羊、养猪、打猎或者采药等.

生态与生计的描述,对理解羌族的族群和文化有显而易见的帮助.一方面,岷江流域的山沟中垂直分布的山田、森林、草场构成丰富的经济资源和立体空间:另一方面,沟与沟之间因高山隔阻,交通困难,这又使得沟中的村寨居民成为相当孤立的人群(北川地区海拔较低,情况较为特殊),进而造成了羌族内部文化和认同的差异.

这种内部的差异,放在更大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观察,呈现出某种“规律”.羌族的西面、北面主要分布有藏族,而东面、南面则主要是汉族.于是,王明珂总结说,羌族,像是汉、藏间的变色光谱,愈往东南,这儿的羌族便愈像汉族;愈往西北去,当地的羌族就愈像藏族.把羌族,及其文化放在汉藏两大民族(文化)系统中看待,是王明珂这本书的一个重要贡献,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们熟悉的“藏彝走廊”这样的说法的回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明珂还注意到羌族内部与性别有关的文化差异.羌族人同时讲汉话和“乡谈话”(羌语),他们内部的语言,不仅有地域性差别,甚至男女的语言使用也有不同.羌族人一般认为男人的词汇多而灵活,这大抵是因为男人可以外出谋生,见识较广;女人的语言则保守而具地方特色.

王明珂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对我们认识今天女性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的角色,是有益的提醒.事实上,在中国很多地方,不止羌族,也不仅限于语言领域,女性的文化角色,几乎都扮演更加“传统”的一方.比如,民族服饰方面,女性穿民族服装,而男性穿流行服装的情况,就比较普遍.

多面的历史

王明珂对羌族历史人类学式的考察,不同于一般的民族学田野报告.在《羌在汉藏之间》一书中,他花了大量篇幅去梳理和考辨羌族的历史.他把羌族的历史,分为商至汉代、东汉晚期至魏晋,以及南北朝唐宋至明清这三个时期,以分别对应了“羌”的概念的变迁,羌人地带的形成,以及羌人地带的萎缩.不过,作者强调,汉文献中早期羌的概念并不明确,且经常发生变化.

关于羌人地带的形成,是王明珂对羌族民族史的积极构建.他认为,东汉晚期至魏晋时代,中国西部形成了一个狭长的“羌人地带”,即从天山南麓附近、青海东北部以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等地.

显然,这个“羌人地带”地域辽阔,某种程度上覆盖了民族史上“氐羌”系统的各“分支”的民族区域.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有一个氐羌系,他们历史上由西北向西南迁徙,逐步演化融合成今天的彝、哈尼、白、傈僳、纳西、拉祜、基诺等民族.这个说法,并非没有争议.不过如果成立,那氐羌系的民族人口总数就相当可观了.

民族史的氐羌问题,十分复杂,《羌在汉藏之间》一书中,似乎有意忽略这个“羌”的复杂的一面,而是针对今天的羌族,把南北朝和隋唐宋以后的历史,追溯为一个逐步收缩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始于唐代,完成于明清.

王明珂对羌族历史的梳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民国时期民族学者对羌族的“发现”.民族史家,在写历史的时候,通常忽略古代民族与现代民族的界限,而且有意抹掉古代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这种古今不分的状况,是我们今天民族史知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作为现代学者,我们应当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即我们所讨论的当下的民族,是现代学术重重表述出来的民族,它不等于古代民族,这种不同,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古今之别,更是表述主体,以及表述范式的不同.

比如说,古代中国汉文献里的羌人,被描述成华夏的潜在的“敌人”,而自民国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的民族观念的形成,新的羌族已经被描述成汉族的“兄弟”,中国多民族国家中平等的一员.

王明珂显然对关于羌族的新旧知识,有着明确的认识,所以,某种程度上,他积极构建的羌族史也似乎更接近于历史本来的面貌.

不过,羌族的历史,不止存在于文献和学者们的思想中,也存在于羌族群众的集体记忆里.对口述形态的历史的考察,是王明珂特别突出的贡献.在大量的访谈和调查基础上,他对羌族构建自身历史的模式做了总结.模式之一是“英雄祖先”.这样的英雄,有周仓、孟获,也有李冰、樊梨花,以及著名的大禹.像李冰、大禹,原本可能是外来的“拯救者”,但现在也被羌族视为自己的民族英雄.

除了用英雄故事来讲述历史,羌族还有兄弟故事.其模式大概就是把本村或本家族的历史缘起,追溯到一个遥远的祖先,这个祖先又与其他村、其他沟(沟也是岷江流域的地理单位),或者其他家族的祖先构成兄弟关系.这种兄弟故事,不仅解释了历史,也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羌族内部的认同.

王明珂在羌族地区总结出的“民间”历史的两种模式——英雄祖先与兄弟故事,后来被他扩展为中国古代一般性的历史观.他认为古代的民族史,有两种套路,一种是塑造英雄,一种是把彼此表述成兄弟.为此,他还写了专著《英雄祖先与兄弟民族》(2009,简体版).王明珂的创见的确很有说服力,因为很多我们熟悉的神话、传说,都是按这两种逻辑展开.比如,一个葫芦里出来几兄弟,他们后来就成了几个民族,这就是兄弟故事.至于英雄祖先,在很多民族史诗里,也经常见得到他们的踪迹.多元的认同

王明珂对羌族的研究,还深入到族群认同这个当下热门的研究领域.正如前面提到的,羌族内部有一定的族群差异,而这种差异,又被内部多元的认同现象放大.

岷江流域羌族内部的族群认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被王明珂概括为“一截骂一截”.这个说法,字面意思是,山沟里的羌族人会“骂”上游的人为“蛮子”,而上游的人继续“骂”更上游的人.

“一截骂一截”的表象背后,是生活在岷江峡谷、汉藏两大文化系统之间的羌族独特的认同现象.整体来说,羌族对于跟自己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河流(山沟)下游的汉族,持有正向的价值观.或许也因为这种认同,一些羌族老人,还宣称自己的祖上是从外地迁来的汉人.

这种认同也表现在族群的称谓上.羌族对于自己,以及他们所认同的人,会称之为“尔玛”.有学者把这个视为羌族的自称,但这个“自称”显得有些例外.因为一方面, “尔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另一方面,这个词汇里,“尔”是汉人的意思,所以,“尔玛”更像是一部分倾向于汉文化认同的人,以汉文化为标准,对其他羌族的一种有优越感的自称.

族群认同是很复杂的现象,对很多分布广泛,或支系众多的少数民族,关于它的研究更是人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族群认同,通常都要树立“他者”,这个他者,有时候是其他民族,有时候是本民族的其他支系,甚至同一个支系内部,因为地域、文化、经济生活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不同族群间,也互为“他者”.

民族认同,是不断变化的现象.王明珂的研究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岷江流域羌族的复杂的一面.不过,在最近一些年,特别是2008年后,羌族内部的认同,恐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整体看,中国的少数民族内部的这种认同现象,随着新的民族知识和观念的传播,随着交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的民族文化的塑造,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一体化.当然,另一方面,民族之间的认同,也在交流、交融中,从过去基于文明与野蛮的高低之分,越来越趋向于彼此间的平等与团结.

民族认同,还可以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文化变迁的角度考察.中国的少数民族,无论是羌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正在经历复杂而激烈的文化变迁,所以.认同自然也随着变化.

以羌族而言,随着文化旅游,以及灾后重建的推进,新一代的羌族人(王明珂的调查很多是基于当时老一辈的羌族人)对于民族认同、历史记忆,以及羌族历史的书写,是否已经发生了新的改变?王明珂的《羌在汉藏之间》把民族史的书写范围扩展到当下,扩展到民间,为我们树立了新的典范.在这本书完成之后的10多年,我们期待沿着这样的路径,还有新的有关羌族当下的历史与知识的梳理和反思.民族在发展、变化,历史的探究自然也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赵芳)

该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历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羌在汉藏之间》和认同和民族相关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西双版纳边地的政治和乐土的生活读《水摆夷风土记》
在从石屏去西双版纳的山道上,望着20多人30头骡马,在8个扛的卫兵保护下蜿蜒前行,队伍里清华农业研究所23岁的姚荷生,难掩兴奋之色 他感觉到新奇和有趣,因为所要去的地方,在他(们)想象中是这个样子&l.

读《荆楚民俗风情往事》
周年丰肖炎方新作荆楚民俗风情往事,是浑然一体的笔记体散文,类似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虽然文汇出版社催促,我仍请红安人秦茂厚(66岁),大冶人朱三九(63岁),仙桃人杨保平(60岁)……10多人看了,都.

当神权超越了人权看人们的疯狂和迷失读《萨勒姆的女巫》剧本有感
贾冰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北京市 100000)【摘 要】萨勒姆的女巫其实是一个反映社会现实的剧本,它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这个故事在现在看来似乎有一些不可思议,但是却又是那么的真实 本篇文.

教育不能简单迎合读《两个老师的战争》有感
教育不能简单迎合——读两个老师的战争有感□ 彭建生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首先是育人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理想,追求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