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遗产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顾和反思以高被引论文为中心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顾和反思以高被引论文为中心,该文是关于文化遗产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反思和论文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中国文化论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1世纪始为国人熟知,并成为学界热点.自2006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论文借助CNKI为主要数据源,CSSCI为辅助数据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检索词检索出CNKI数据库中引用10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45篇.通过对4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发现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非物质文化保护原则、保护方式、传承人的讨论成为焦点.高被引论文中民俗学人的著述丰富、影响大,但高被引论文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机理的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当下面临外热内虚、低门槛、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范式、没有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等困境,只有提升研究层次、打破学科壁垒、开辟新研究范式才能破茧而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史;高被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 (2018) 01 - 0137 - 07

一、数据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潮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进入21世纪以来的短短10余年间从一个陌生词汇变成热门词汇并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是个饶有趣味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属于新兴的跨学科领域,随着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我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名在中国知网( CNKl)上检索期刊论文,截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检索时间为2017年4月10日.得到论文数据如下.

统计发现最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是詹正发1997年在《武当学刊》上发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作者从法律视角讨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因为当时国内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新词知之甚少,故发表后鲜有学人进行讨论.此后直到2001年5月中国昆曲艺术进入联合国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开始进入学者和大众的视野,相关研究日渐增多.从论文发表数量来看,1997至2005年可以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萌芽期,论文总量为111篇.早期的论文大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质、保护原则和措施进行讨论.2006年至2010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发展期,年均发表论文537.8篇,论文数量呈现飞跃式增长.2005年和2006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节点.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同时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6年国务院首次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自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数量开始进入突飞猛进阶段.201 1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入兴盛期,年均发表论文1035.8篇,远超前一阶段.自2006年后,国务院相继公布了第二、第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省区、地市也陆续公布省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各地申报热情高涨,各级门、科研院校纷纷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不少高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相关课题资助也日益增多.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自2004年至2016年,共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116项,涉及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图书馆学、艺术学、法学、旅游管理、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数量迅猛增加.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数量的飞速增长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已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但论文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是否意味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质量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学科特质在研究深入过程中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成为学人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论文的研究质量和论文的引用率具有相关性,引证是考察学术成果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价值,同时也反映了研究人员在学界的影响和地位.以民间文学为例,引用率居前的论著如顾颉刚先生的力作《孟姜女故事研究》是民间文学界公认的典范之作.①本文拟结合CNK1和CSSCI两大数据库从被引用率视角来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绩,尝试从年代分布、报刊布局、作者群体及研究主题等维度探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而反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困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分析

笔者以中国知网( CNKI) 1978年~2016年和南京大学开发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1998年~2015年的论文被引用数据为数据源,利用计算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等为检索词,以文章的关键词或篇名为检索范围,以197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为检索时间段,检索时间为2017年4月10日,检索出被引100次以上的高被引期刊论文45篇.本文之所以主要依据CNKI为数据源,是因为CNKI是收录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博士论文最广的数据库.另外采用CSSCI为佐证数据源,因为CSSCI是国内公信力最高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索引库,期刊所载论文质量较高,故采用CSSCI为佐证数据源.由于数据库来源所限,本文未能对港台、国外等地区及用少数民族文字发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的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不可避免会有所偏差,但相信偏差不会对论文的统计结果和讨论产生实质影响.检索出的4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被引论文见下表.

(一)高被引论文的年代分布

从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来看,最早的是2003年程大力的《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杨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等概论性论著.2005年至2008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达到37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83.7%.在引用率居前五位的论文中,这一阶段的论文占4篇.可见2005至2008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被引论文产出的黄金期,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大众熟悉,研究步八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这一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数量不多,但得到后续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如贺学君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被引用率高达609次,年均被引率达55. 36次,足以证明是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中的优秀论文.此文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和生态性特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须遵循生命原则、创新原则、整体原则、人本原则、教育原则.民俗学者应坚守学术、现实和人文立场.此篇论文在非物质文化研究兴起之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和保护原则均做了深入分析,得到学界广泛认可.2009年后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不多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员似乎不大引用新近发表的论文,和理工科期刊论文发表时间越近引用率越高的期刊成反比,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性.

(二)期刊分布情况

45篇高被引论文散见于35种期刊,有综合类期刊、高校学报、专业期刊等,其中《江西社会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西北民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和《民间文化论坛》5种刊物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居前,可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35种期刊大多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如《江西社会科学》《河南社会科学》《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等;有的是常年发表民俗学、民间文学、人类学、体育学、法学、美术学、音乐学、旅游管理等学科论文的专业刊物,如《西北民族研究》《民间文化论坛》《民族艺术》《文化遗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人文地理》等;有的是刊物所在单位是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阵地,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详细情况见表4.

(三)高被引论文作者群体分析

45篇高被引论文中,独著论文36篇,占比为80%,合作论文有8篇,访谈录1篇.团队合作情况较少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特点.45篇论文由33位作者完成(只计算第一作者).这些作者大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时间较长,发表论文较多,可以视为核心作者.其中发表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7位,分别是:刘魁立、乌丙安、刘锡诚、苑利、高丙中、萧放和张博.这7位学者可以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高影响力作者.其中刘魁立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多达5篇,CNKI总被引频次达到1 044次,可以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从作者群体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跨学科特征显著.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涵盖面广泛,作者群体呈现多学科参与特质.从高被引论文来看,有民俗学、人类学、体育学、音乐学、美术学、法学、中国文学、管理学、博物馆学等多个学科学者参与其中.我们发现民俗学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贡献突出.在45篇高被引论文中,民俗学者的高被引论文多达21篇,比例高达46.6%,位居其后的是体育学者5篇、旅游管理学者4篇.发文数最多的高被引学者和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均来自民俗学,高被引论文中民俗学者多达12人.从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例来看,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10个领域,涉及10余门学科领域.民俗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有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两大门类,并不占据显著优势.但由于民俗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引进前的1980年代就开始了3套集成和民俗研究的田野调查工作,在非物质保护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很早就介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了民俗学者的智库功能.从2006年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名单中的68人,民俗学者有14人,高被引论文作者中的刘魁立、乌丙安、刘锡诚、贺学君、高丙中均位列其中.民俗学者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与实践为扩大民俗学学科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研究主题分析

从45篇高被引论文主题来看,分布比较广泛,集中在理论探讨、传承人、文化空间、数字化、传统体育、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法律保护等方面.理论研讨方面的论文数量最多涉及保护原则、理论反思、公共属性、本真性、文化圈理论、文化性质等.非遗学者提出的整体性、活态性、以人为本、注重传承人和文化空间等理论观点不仅得到学界认可,还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的理论贡献还被运用到各级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实践中.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总则第四条中规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就有中国民俗学学者的理论贡献.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学科特点显著,传统体育、旅游开发、法律保护方面的论文较多,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逐渐吸引其他学科学者介入.

这45篇论文大多发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国内兴起之时,大多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保护原则、术语界定及传承途径展开,为我国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有的则是从宏观视角出发的基础性应用研究.这些研究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有一定距离,缺乏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机理的典范式论著.

三、文化事象抑或新兴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精神创造,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母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45篇高被引论文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实绩,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面临着提升研究层次、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学科体系的重任.反思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外热内虚、低门槛、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范式、没有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等问题依旧困扰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人.

独立话语体系的缺失、尚未形成研究范式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面临的最大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随着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而产生的新词,在其他国家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没有现存的理论资源可供借鉴.我们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传承人、本真性、文化空间等学术术语也是借鉴其他学科而来,尚未产生有影响的研究范式.尽管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很多学者在着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但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还是一门文化事象之学,离构建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长的距离.困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研究的低门槛性和模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研究热点后,学术成果呈现爆发式增长,不少论著属于蹭热点之作,呈现“新瓶装旧酒”套路,研读相关论著后把已经广为认可的保护原则和特征附加在前人未研究的某地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再结合地域性特征,附带田野调查资料便可拼接成一篇论文.这些概论式研究成果的批量生产也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大多围绕保护进行,在确立了基本的保护原则和措施后,理论升华的重要性已让位于实践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分不开.当政府部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及开发为重要目标时.理论指引也开始让位于保护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一项文化建设抑或是文化运动,对民俗学者而言是危机与机遇并存.施爱东提醒:“民俗学者过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容易导致常规研究的停滞,进而带来民俗研究后继乏力,一旦非遗保护运动落幕,久违了常规的民俗学家们必将进退两难.”周星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为中国民俗学提供了空前机遇,民俗学者应保持文化批评底色,直面中国当代社会的日常现实生活,提高对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解释力.”尽管民俗学者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有一定优势,但优势在逐步丧失,以高被引论文为例,尽管民俗学者的学术成果得到非物质文化研究学人的认可,但其他学科学者积极介入其中后,民俗学者未必能有持续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我们检索2010年后发表的32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被引论文发现: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传承人、传统体育、旅游开发、文化空间、法律保护、综述等成为研究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跨学科特性愈发显著,民俗学者的学科优势不再显著,高被引论文作者群体中,只有刘魁立、黄永林、陈华文、刘晓春、余悦、刘德龙等学者贡献了6篇论文,体育学、旅游管理、法学等相关学科学者日渐增多,学术成果影响力逐渐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质,展望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须不断打破学科壁垒和持续深入调查,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智库、文化批评和生活实践等多重功能,构建新的研究范式方能破茧而生.

小结:本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反思和论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遗产本科毕业论文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造物色彩取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133该文所研究的“民间造物”隶属于非物质文.

关于对永顺县双凤村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现状调查
【摘 要】湘西永顺县灵溪镇双凤村位于永顺县城西南方向九龙山之巅的一处凹地,至今完整保留着古老原始的土家族民风民俗,是中国土家族上千年历史文化的再现和缩影 在建国后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国务院特派民族学.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非遗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财富,其艰难的处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今仍有许多民间珍贵的非遗亟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已进展十几载,高校作为传承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保.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