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浅析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与西方媒体关于中拉关系报道的议题设置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浅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西方媒体关于中拉关系报道的议题设置,本文是浅析类有关论文范本和西方媒体和拉关系和议题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媒体投稿数字媒体论文西方经济学论文西方美术史论文

杨春雪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现驻新华社拉美总分社

崔元磊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现驻新华社拉美总分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国却面临着“修昔底德陷阱”(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现有大国,遏制与反遏制最终必然通过战争解决)的威胁①.这一陷阱在新闻传播领域则表现在,西方媒体通过极端地强化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来引导国际舆论,从而达到对中国形象的片面解读,甚至歪曲、抹黑的目的.

面对中国的崛起,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西方媒体通过对报道角度、新闻焦点、新闻取景框架、事实以及信源的选择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看问题的立场和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以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关系为例,五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三访拉美地区,中拉关系在经贸、文化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西方媒体却通过议题设置,试图扭转现实,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在读者心中不断强化.本文通过在谷歌搜索中输入“China, Latin America”,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十四篇西方主流媒体关于中拉关系的报道,尝试对西方媒体的议题设置和实现手法进行分析.

一、议题设置之主题设置

在选取的报道中,有些是评论性报道,刊登在该媒体的评论专栏里;另一些则是基于事实的客观报道.然而,笔者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报道,文章都或明或暗地进行了相同的议题设置——即把中拉关系的友好发展政治化、野心化.如表一所示,西方媒体议题设置的主题在文章标题中一目了然.

笔者发现,在这些报道中,西方媒体对中拉关系的议题设置归根结底在“中国威胁论”上——中国同拉美关系的友好发展,一方面是对拉美经济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对美国的威胁.在上述报道中,西方媒体将这两种威胁细化,设置了众多分议题.其中,有关中国对拉美威胁的攻击论点有三,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一是中国在拉美地区开发资源,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二是大量廉价的中国制造的商品进入拉美地区,掏空当地的制造业,使其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原材料的出口;三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在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巴西、智利等国陷入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威胁则集中于中国“别有用心”的地缘政治目的.有些报道还指明中国此举旨在“美国后院”组建反美势力,并暗示中国对此蓄谋已久,在美国近来对拉美地区放松警惕之时“趁虚而入”.

西方媒体围绕着“中国威胁论”的总体议题,源源不断地设置新的分议题,试图以此来塑造中国“不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久而久之,西方媒体制造的“第二手现实”则易深入人心.

二、议题设置之实现手法

除了在文章的主题上下功夫,西方媒体还在文章的采访、写作过程中煞费苦心,小到一个单词,大到整个段落,以图更好地佐证其设置的议题.通过对信息的取舍、转述和组合,西方媒体将预设的观点和立场隐藏于字里行间,让文章显得有理有据.1.选择“恰当”词语

单词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西方媒体为了更好地实现议题设置,在基本单位的选择上十分考究.例如,《华尔街日报》在文章《中国进一步聚焦拉丁美洲》中选择用“expansion”一词来描述中国的对外关系.该词在经济领域有增长、发展之意,但在政治领域往往指扩张.文章四次使用该词谈及中国,在此列举两句:

There is little internal debate in the Communist Party around the merits of global expansion…(内部对于全球扩张的好处没有争议……)

With the expansion came the same critici Beijing has faced in Africa…(伴随扩张而来的是跟北京在非洲一样受到的批评……)

“expansion”一词的多次运用则潜移默化地引导 读者将中国对拉美的友好关系视为一种政治上的扩张.西方媒体通过对词语的选择,将主观偏见安插在文章适当的位置,力求在细微之处与其议题设置相呼应.2.选取“有用”信息

为了使议题设置显得客观、可信,西方媒体通过信息筛选,将对其有用的信息汇总、整合.例如,下文段落选自《经济学人》文章《黄金机遇:中国国家主席冒险进入特朗普后院》,是西方媒体典型的写作套路:

Almost all imports from China are cheap manufactures. Some Latin American economists argue that Chinese subsidies to their producers undermine domestic industries. A new study published by the Atlantic Council, a think-tank in Washington, concludes that Chinese exports “he had an effect on the region’s deindustrialisation”. As for China’s push to invest in infrastruc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that won’t give us the quality jobs we need,” said Rebecca Grynspan,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Ibero-American Community, which comprises Spain, Portugal and Latin America, at a seminar in Santiago last week.

(几乎所有进口自中国的产品都是廉价的.一些拉美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对生产者的补贴会削弱拉美国家的工业.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对该地区的非工业化产生了影响”.关于中国对当地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的投资,伊比利亚美洲共同体组织秘书长蕾维卡·格林斯潘在上周于圣地亚哥举行的研讨会上说,“这不会给我们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该组织由西班牙、葡萄牙和拉美国家组成.)

仔细分析这段话,第一、二句先是用“一些专家认为”来包装、阐明观点,该观点指向中国对拉美经济的威胁,紧贴整篇文章的中心议题.紧接着,作者找了一项新研究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还不够,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文章又采访了对中国抱有偏见的专家,通过“借嘴说话”再次印证前文观点.

这种“观点+例证+借嘴说话”的模式在西方媒体报道中极为常见.主观观点之后紧跟着例证和直接引语以彰显客观性,让整个段落看起来有凭有据.至此,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界限在读者脑海中开始模糊,西方媒体便成功地将议题设置的观点变成“第二手现实”呈现给公众.3.用“华丽”写作手法混淆视听

西方媒体报道有时还巧妙地将议题隐藏在华丽的写作手法之下,鼓励读者透过表象发掘议题,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在这方面,《纽约时报》常常技高一筹.它往往以特稿写作的形式,加之大量的细节描写,牵引读者层层深入其预设的中心议题.例如,文章《迷失在尼加拉瓜,一个中国大亨的运河项目》讲的是一个中国商人在尼加拉瓜开发运河项目,其开篇第三段中这样写道:

Three times as long and twice as deep as the Panama Canal, it would slice 170 miles across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 — bulldozing through fragile ecosystems, virgin forests and scenes of incredible beauty. It would allow for the passage of the world’s largest ships, vessels the length of skyscrapers that are too big for the Panama Canal.

(该运河长度是巴拿马运河的三倍,深度是其两倍,它将在该国南部横切170英里——推土机将经过脆弱的生态系统、原始森林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秘境.它将允许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通过,这些船只的长度跟摩天大楼的高度一样,这是巴拿马运河所容纳不下的.)

这些细节描写使运河仿佛已经呈现在读者眼前——野心勃勃的中国人正在开发尼加拉瓜的处女地,推土机正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然而,这些栩栩如生的华丽描写却均来源于作者的臆想和猜测——后文提到,运河并未开始修建,该中国公司表示他们需要做更多的开工前研究.

其实无论后文澄清与否,这一段独具现场感的描写已经深深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这个未开工的运河在读者心中已经破坏了当地美丽的原始森林.读者带着这种成见继续读文章,则很容易陷入西方媒体预设的议题中.4.假借“观点平衡”

为确保信息的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就要求媒体对新闻对象进行多元化采访,不仅反映一方的看法,还要反映多方的见解.

西方媒体当然不会忽略这一原则.然而,它们只需在该原则上稍做手脚,就可以巧妙地回避对其议题设置无益的内容.

例如,文章《迷失在尼加拉瓜,一个中国大亨的运河项目》结尾三段写道,尼加拉瓜当地民众对该中国运河项目褒贬不一:

Some still hope it will lift this country out of poverty.

But in Brito and the nearby city of Rivas, those who expect to be displaced are angry. Teresa de Jesus Henriquez Delgado, 31, is one of the residents who used a stencil to paint “Go Away Chinese!” on the outside of her house.

“I will resist with all of my strength when the bulldozers come to tear down my house,” she said. “I will fight until I die. I he to for my children. They can’t take this land from my family.”

(有些人依旧希望运河可以帮助国家摆脱贫困.

但是在布里托和附近的里瓦斯市,那些将因为运河修建而被迫迁走的人很生气.31岁的德雷莎是在房屋外面涂上“中国人走开”的居民之一.

“当推土机来毁掉我的房子时,我将全力反抗.”她说,“我会战斗,直到我死.为了我的孩子,我必须这样做.他们休想把这块土地从我家拿走.”)

不难发现,在这三段中的“观点平衡”实为假平衡.因为支持声仅仅用了11个单词一笔带过,既没有采访案例,也没有直接引语,令人难以信服.文章则是把更多笔墨放在反对声上——不仅采访对象身份明确,还有言辞激烈的直接引语.

在写作结构方面,特稿的开头和结尾处通常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纽约时报》的这篇特稿以反对声作为结尾,最后一句悲愤的引语引人深思.文章以此巧妙地打破整篇文章的观点平衡,将读者的思维落点牵引到预设的议题上.

新闻并非是现实社会的“镜子式”反映,而往往是描绘世界的框架.在国际传播实践中,西方媒体通过上述几种手法设置议题,无疑会使媒介现实与真实现实之间发生更大的偏移,这种偏移如同给公众戴上有色眼镜,使他们不能理性、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发展.

综上资料,这是关于浅析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西方媒体和拉关系和议题相关浅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十九大背景下对外经济报道的议题设置和呈现方式
对于海外受众来说,人事调整、……政治类议题或许是十九大的主要看点 而这些看点之所以受到海外关注,说到底还是其背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变化与趋势引人注目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舆论竞争愈演愈烈,如何设置及呈现议题.

打破沉默的螺旋:卫星通讯社报道手法兼论卫星通讯社和西方媒体涉华报道异同
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有多数人认可,就会越发大胆地传播;而发觉某一观点只有少数人支持,可能会出于防止自己被孤立的心态而保持沉默 久而久之,就会形.

十九大以来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威胁论:特点和趋势分析
自19世纪末期在西方流行的“黄祸论”起,中国被视为威胁这一论调从未彻底消寂 国际上明确形成“中国威胁”概念并被国际学界、媒体界广泛讨论则始于上世纪90年.

他塑视角下涉华国际舆情的困境和应对以美国媒体涉孔子学院报道为例
十九大前后,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印度和日本……在内的国家掀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浪潮,表现在涉华国际舆情由以往对中国军事力量的担忧、外交战略的猜忌不断转向以“.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