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技术论文例文 和何凯特:许仲敏的艺术场域:叹为观止的技术奇观(节选)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技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何凯特:许仲敏的艺术场域:叹为观止的技术奇观(节选),本文是关于技术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许仲敏和叹为观止和技术奇观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杂志艺术期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1961 年4 月16 日出生于四川绵阳

1983—1987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1989—1992 北京,中国

1992—2004 伦敦,英国

2004—现在 北京,伦敦

艺术活动

2017

国际影像双年展 重庆长江汇美术馆 重庆

2016

十夜之秋林渡射燕 北京

许仲敏个展 白盒子艺术中心 北京

乌托邦·异托邦——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乌镇 浙江

2015

自选方式——1985—1989 四川美术学院自选作品回顾与文献展 重庆当代美

术馆 重庆

2014

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 新疆国际会展中心 乌鲁木齐 新疆

艺术北京公共项目展 北京

2014 上海首届艺术设计双周展 上海浦东世纪公园 上海

2013

交互视象——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Why Not! 上海拍卖双年展 上海世*博物馆 上海

交互视象——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台湾国立美术馆 台中 台湾

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 威尼斯 意大利

主要*

Uli Sigg 艺术* 瑞士

余德耀艺术基金 上海 中国

LVMH 艺术* 法国

White Rabbit 美术馆* 悉尼 澳大利亚

Chaney’s 当代艺术* 休斯顿 美国

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Did Roberts 艺术基金会* 伦敦 英国

Formula 1 F1 赛车艺术* 英国

The Maosoleum 新加坡

红楼基金会 伦敦 英国

铸造艺术馆 北京

波林格尔 英格尔翰(Boehringer Ingelheim) 艺术* 英

国/德国

木版基金会 伦敦 英国

北海道现代艺术博物馆 札幌 日本

克利弗特 查斯(Clifford Chance) 艺术* 英国

吉尼斯(Guinness PLC) 艺术* 英国

三角艺术基金会 英国

北海道现代艺术博物馆 札幌 日本

大阪现代艺术中心 大阪 日本

大英博物馆 英国

何凯特

自我投影── 90 年代伦敦时期的创作

在许仲敏的所有作品中,有几件创作于伦敦的作品显得非常特别.这几件作品看上去更加注重对自我人性进行探索,也更加具有主观性,这些都不再单单属于一个版画制作者的技术范畴.电影和行为艺术能够从二维的表现层面中脱离出来,创造一个多维的经验表现空间,在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他的个人记忆,以及更多过去岁月中的文化和政治语境.这种二维到多维的过程与许仲敏离开中国进入到一个典型跨国环境中的过程十分相似,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国度里,他不得不进行自审,思考自己的位置和身份. 在这些作品中,他对身体和电影的运用,使表演戏剧的经验(多用于行为作品中)和对电影视觉表现力的熟稔联系到了一起.《面孔1997》是一件行为和投影电影作品,其中用到的是一百个不同种族的人的面孔图片.当许仲敏坐到屏幕前的时候,投影会移动到他的脸上,于是,他的脸被其他的脸重新书写或覆盖、或叠加在一起,在屏幕上出现很多扭曲、变形的视觉形象.像这种把他的自我形象置于中心位置的作品,一方面映射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因为它是由多样化的身份构成;另一方面也涉及了自我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关系.当有关身份的具体问题受到更广泛关注的时候,许仲敏近些年的机械雕塑作品与包括《面孔1997》在内的其他同时期作品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在近些年的作品中,许仲敏把身份的意义扩大到一个共性的层面上,即一个普遍认可的对人类本能的疑问:我们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审视着我们自己.

创作于1996年的《最幸福的一天》是另一个使用电影、幻灯片和投影技术制作的作品.在这件作品中,许仲敏把自己的脸部投影与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起时向千万“红卫兵”挥手的图片并置在了一起,以探究在个人观念和意识形态这两个矛盾实体形成的框架里,幸福的概念是什么?作品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一辆头部挂着肖像的火车向观众驶来,这样一个时代偶像的肖像,能够让大量歇斯底里的人从各地涌向天安门一睹伟大领袖的风采,也能够让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心中充满无限的和喜悦.这一场景是对中国“毛时代”的阐释,同时也让人想起电影发展初期的一个著名的画面:一辆火车向观众行驶过来,物体运动的幻觉侵占了观众的实际空间.因此,经过中国当代历史中的这段高度戏剧化的时期,电影和现代性穿越了许仲敏在找寻自我和发展艺术的过程中使用的个人化身份.

创作于更早时期的《分离的整体》是一件三联幅屏幕的电影录像装置作品,描绘了许仲敏已96岁高龄的奶奶的脸,在这张图片旁边,还有一些从树的照片影射到的早期四川生活片段的图片,那时的许仲敏还是个孩子.在更远的那张屏幕上放着的是许仲敏光着身子在一个狭窄过道里跳跃的图片.这件作品涉及了时间、记忆和寿命的问题.在这里,生命通过年龄、童年,以及肉体存在的方式展现在了观者面前.许仲敏用不同的距离来阐释他作品中的一个主题──生命的循环:奶奶苍老的脸部特写近距离地描述了生命的终点,这些看似陈旧褪色、 残缺不全的图片却好像是以今日的绵阳为背景留下的快照或照片;在第三幅屏幕上是艺术家本人现在的图片,他的身体正处在人生中最有力量的阶段,他那富有活力的*显示着生命的顶峰状态.正像《分离的整体》这一题目暗示的那样,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与跨越是这件作品的重点.

对电影、摄影或录像这些媒介的运用在许仲敏的作品中非常重要.对于艺术家来说,它们为他在西方文明里探索主观论思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介入手段.同时,它们也展示了作品媒介从版画到录像再到摄影的传递过程,这正像他的木刻版画系列所展示的那样,木板上的画面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的视线中彼此交叉、杂糅一处.2001年展出于伦敦的《屋》是一件较晚的作品,用的同样是他热衷的三维形式、科技和文化观念.几百张牌搭筑起了一个大型的立方体,观众只有通过一条缝隙才能窥探到这个密闭空间里的景象──一套中国传统春宫图.在这件作品中诱发的私密性、个人化的“观看”,让我们想起了以前的西洋景,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城市生活和休闲的兴起而流行起来的可视技术──幻灯片.这种游戏产生了一种休闲的途径,形成了城市中产、上层阶级式的生活,并满足了人们在家里或赌场里对的一贯追求.戴安娜·叶对此讲到:“这件作品诱导着观众去思考有关诱惑、隐私、、财富以及命运的问题.”

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在他同时代的很多艺术家中是个典型现象.当时成千上万的人报名考试,导致能够被录取的人很少.1983年,也就是许仲敏参加考试的那一年,与他竞争的是来自三个省份的考生,除去一小部分在学校里就已经被录取的学生,就还只剩下三个名额.他只身一人从绵阳剧团到了极负盛名的四川美术学院,从北京到了伦敦,又从伦敦回到北京,确确实实是一种自我修炼的过程.正如很多中国的艺术家一样,做出这些决定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过人的才华,同时也是因为他们拥有人格和意志力上的那种纯粹的力量.许仲敏进入四川美院的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艺术运动成为一个全国性运动,并开始显露声色的时期,年轻的艺术家群体进行实验性的艺术创作,发表自己的艺术宣言,这就是中国美术史中的“85美术运动”.

许仲敏以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身份加入了“西南艺术群体”,这让他接触、了解到了当时正在四川兴起的新具象绘画.剧场艺术和版画制作的结合把他从类似油画这种主流艺术形式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在表现方式上更具自由,同时也有可能从其它媒介中汲取设计理念,如纺织品.许仲敏在版画中运用的原始主义,恰恰却是一条进入现代主义的途径,这也是这一时期很多艺术家典型的艺术理念,目的是找到跳出现实主义和共产主义叙事结构的艺术表现方式.对原始主义的研究和迷恋是80年代中国新兴前卫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点从许仲敏早期的作品中也可见一斑.

视觉盛宴

自1987年从四川美院毕业后的20多年以来,许仲敏的作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版画、影像行为、装置、绘画,以及我们今天所说的机械雕塑,他均有涉及.其中,创作于2004年的《桥》是他的第一件机械雕塑作品,也正是从《桥》开始的一系列作品,让人们认识了许仲敏.该作品展出于西安,天花板上悬吊下来一件长长的水平雕塑,向前行进的一纵队小人儿十分显眼,他们让观者感觉到这是一支没有尽头的队伍.在中国非凡的工程技艺中,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门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桥不仅是架在河上或山脊上方便人们通过的建筑结构,同时也是一个时间的符号,这也是一直贯穿在许仲敏艺术中的主题.在这件作品中,时钟的嘀嗒声代表着时光的流逝,同时也说明时间亦是一种存在的生命力.许仲敏在作品中清晰地探索了对“时光流逝”这一观念既直接又具有隐喻性的运用方式,在他的艺术发展中,这一点可以看作是深化时间主题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机械化的安置让一列小人儿向前移动,让人有种时间不可逆的幻觉,观者在进入作品的语境中后不得不接受这个幻觉,就像时间一样, 没有人有力量让不断进行着重复运动的小人儿停下来.

另一件线状作品《隧道》创作于2004年,这是一件由三条隧道组合而成的作品.在这件作品中,很多小人儿在隧道中前行,但是就在这三条隧道本应交汇的地方,却总不能重合或对接,它们永远都在逃避对方,或迷失彼此.从线状作品到圆状作品,许仲敏对此主题的延伸说明了他对“存在的构成”这一问题的兴趣.无论是线形还是圆形,这些我们生存环境中的重要元素,把我们的现在与时间和空间的古老概念联系到了一起.创作于2008年的《时间轮No.1》是一件回归古老样式的作品,一个平置的转轮循环转动,上面画着类似汉代人物的形象,当他们随着转轮转动起来的时候,便产生一种鲜活的动感.在那与历史无关的远古语境中,许仲敏揭示了他一直致力于的对“视觉科技”这一人类文化中的古老话题的解构过程.

作为一种包含繁杂科技的实验雕塑,球状作品是奇特而壮观的.实际上,它们充当了一种物理表现,向我们解释视觉的工作方式.单词spectacle的意思不仅是指与视觉有关的物质,如眼镜,它同时也具有视觉记忆经验的含义.按照起源于14世纪的中世纪英语, spectacle意为“特别准备或安排的展示”,这一单词来源于拉丁文spectaculum,词面意思是“一个展览”,spectaculum这个单词反过来是从 spectare“注视着”和动词 specere“看着”演进而来.用许仲敏自己的话来说,他的作品试图打开“观者在理解层面上的精神、存在论和艺术领域的视野”.正如那些受到循环运动装置激活而鲜活地动了起来的小人儿一样,我们的思维和感觉也通过视觉活动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

生命的旋转、走马灯──奇特景观的缔造者.早在公元180年左右的中国,就有利用光和运动在物体上产生视觉形象的游戏,那时,丁缓发明了第一个最初级的 zoetrope(中国人称之为“西洋景”).zoetrope在希腊词汇里,意为一种通过静止图片连续且快速的运动产生一种视觉幻觉的装置.在中国,人们把丁缓发明的这个能够产生奇特画面的东西称为“走马灯”.灯内点上一个蜡烛或油灯,其产生的热力造成向上的气流,带动着上面的装置转动起来.在装置上有一些透明纸或云母片,其上画有类似一匹马在各阶段的运动图片,如果装置以合适的速度旋转的话,画面上的形象就会在这样一个早期的视觉科技发明里出现鲜活的运动感. Zoetrope在希腊文中意为“生命─旋转”,也称之为Daedalum“魔鬼的转轮”,这个词汇很可能是起源于希腊神话人物Daedalus(代达罗斯),他是一名众人皆知的能工巧匠.

1834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姆·乔治·赫纳在之前的基础上发明了新的版本,后来到了19世纪6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这种光学影戏机成为了一种专利玩具.这种科技早在1700年前的中国文明中就得以发展,在时间上比西方工业化发展要久远的多.除了造纸术、和指南针以外,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同样也是由中国人发明,它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在技巧、科技和美学观的结合下,许仲敏用自己的创造和视角带来了一种“走马灯”的当代样式,从版画上的手工艺到完善且复杂的装置制造,在古代和现代科技的运用下,作品中包含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发展出了自己的内在力.许仲敏作品传递的视觉经验,会引发你对于“看”的思考,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意义.同时,他的作品也会直接激起你的愉悦之情和惊奇之感,简言之,这是一种美学上的体验.

类似这种作品的制作方式,让我们对设计、生产和劳动分工这些在制作过程中最为直接的方面产生了好奇感.只要是大型艺术作品,都要求具有特殊的装置和细致入微的技术部件.对一种神秘性进行再创造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同时需要丰富多样的技术.许仲敏的作品包含了所有能够达到这一效果的必要元素:技巧、技术、过程以及最为重要的“视觉”.

本文点评: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许仲敏和叹为观止和技术奇观方面的技术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诗人于坚:世界为什么需要文学(访谈)
于坚简历 诗人,七十年始写作,八十年始摄影、拍摄纪录片 主要作品有诗集于坚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便条集彼何人斯我诉说你所见……;散文集人间笔记大地笔记暗盒笔记众神之河印度记昆明记……;文论著作还乡.

自传和公传:一九八二(一)
活着的人能不能瞻仰那是大连环境最好的海滨,沙滩干净,海水也干净 在1982年的夏季,它属于一个内部疗养院,用来招待高级官员 我们需要办一张特别通行证,才可以进去 陪我们进去的人指指点点,神秘地说,你们.

自传和公传:一九八二(五)
中国是历史、土地和人一位作家在本国在世界的名声很好,但在中国可能很糟,这样的事例可不止一个 如果非要我说个1982年的例子,可能是美国的欧文·华莱士 那年我在大学校园读书,还没接触到华莱.

沃森花草原记事:我认识的猎人日薄西山(节选)
沃森花草原记事我认识的猎人日薄西山(节选)  鲍尔吉·原野  罕山里住着神,你相信吗  我见到猎人端德苏荣时,他坐在自家炕头用棉被围绕而成的大圈椅里 被子叠成细条,垛成马蹄形状,露出红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