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绿色发展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醉美*谱新篇湖南林业践行绿色纪实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绿色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醉美*谱新篇湖南林业践行绿色纪实,该文是关于绿色发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和发展纪实和*谱和新篇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绿色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绿色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中美关系论文题目绿色环保论文绿色科技杂志

湖南的绿,是一片醉人的绿,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绿.

翻开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图,湖南以59.64% 的森林覆盖率,成为中国绿色最浓的板块之一,从湘资沅澧四水到洞庭湖,碧水在流淌; 从武陵山脉到罗霄山脉,绿色在生长.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战略地位,力度之大,频次之密,成效之多,前所未有.就此,湖南林业也满怀迎来了绿色发展的期.

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里,湖南林业成绩斐然.无论是国土绿化、产业增效还是管服改革、生态文化传播,绿色正成为湖南最生动、最耀眼的颜色.敢为人先的湖南林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将绿色发展的湖南实践谱进了*大地的乐曲里,写进了美丽中国的篇章中.

生态建设提质调优走好“绿色道路”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大力推进的新时代,在历届厅党组的共同努力下,湖南林业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举措,青山绿景已然成为湖南的亮丽名片.但即便如此,省委书记杜家毫对林业部门还是提出了更高的绿色发展目标,即“让山头地块既要穿上‘衬衣’还要穿上‘棉衣’”.为此,湖南林业紧紧围绕加强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镇添绿等主题,育出了绿水青山,提升了生态容量,实现了森林资源培育由数量扩张向数质并重、更注重提高质量效益转变.

在隆回县荷香桥镇树竹村口的山坡边,原本寸草不生的小石包上,如今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柏木,微风吹过,树叶刷刷响,仿佛在宣告一种生命力的顽强.

隆回县曾是中国西南“石漠”的桥头堡,石灰岩丘陵山面积7.9万公顷,其中岩石裸露30% 以上的“重度石漠”有3.3 万公顷,像一座座火焰山分布在隆回县南部15 个乡镇.

县林业局总工程师肖时平说:“为攻克石山造林这一难题,我们做了上百次的对比试验,终于从50多个树种中筛选了柏木、枫香等一批适宜树种,并摸索出定点放样、大穴整地、换土栽植、挑水保湿等特殊栽培技术.”

树竹村的变化,是湖南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石头山也能变成花果山.

“十二五”期间,湖南林业坚持以“一湖三山四水”为主线,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骨干,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等生态脆弱地区治理,构建起了森林、城镇、村庄有机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城乡一体的生态安全屏障.至2016 年底,湖南完成林业治理任务8.46 万公顷,治理县市区森林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过去的“不毛之地”现在重新恢复了植被.

现在的三湘大地,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要扩大森林面积,更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湖南林业人真切的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两条狗,一把镰刀,一个手电筒,会同县林科所白土冲林场护林员唐自田准备上山巡林子.他守护的林子是全省杉木遗传研究重要的科研基地.

1981 年会同县决定在白土冲进行杉木良种筛选,培育高产杉木原种,林科所先后在广坪等12 个乡镇300 多万株杉木中,精选出323 株作为优树,编号建档,订立优树管理制度,为繁育优良杉木品种打下了良好基础.

老唐的辛苦和坚持没有白费,通过30 多年几代科研人的共同努力,基地已选育出优良无性系52 个,收集杉木优树132 个,增产效果达30% 至57%,每年还可为国家提供良种1500 公斤以上,造林增益可达1 亿元以上.

有关专家表示,“在森林面积持续增长土地受限情况下,通过森林经营抚育,培育大径材林是很好的生态建设方式.”正是这一个个护林员的守护,一个个科研基地的努力,才让湖南森林提质经营初见成效.

湖南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切实加强新造林和未成林地管理,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造林质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茅.全省以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多树种混交造林和珍贵树种造林,优化了林种树种结构,增强了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了林地生产力.5 年中,全省投入森林抚育资金83.5 亿元,开展森林抚育经营250.4 万公顷,培育无节良材34.4万公顷,实施优材更替4.4 万公顷,落实木材储备林基地22.3 万公顷.全省乔木林分每公顷蓄积量由2010年的47.25 立方米提高到2015 年的53.4 立方米.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惠及110 个县市区、184 个国有林场、44 万余名林农和林场职工.科学经营森林的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林业工作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共识.

走进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顺着退耕还林还湿工程现场的方向望去,那是一幅水波涟漪、水草丰美的风情画卷.曾经的稻田如今已换上“湿地”新装,美人蕉、睡莲、再力花、旱伞草等水生植物在微风下尽情摇曳着婀娜身姿,成群结队的白鹭翩跹起舞,骄傲地展示着雪花般的蓑羽,神姿仙态,异常动人.

“这个退耕还林还湿工作,可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我们工程区共33.4 公顷,通过湿地恢复和护岸造林,年净化污水总量就能达到180.94 万立方米,还能净化湘江水质,提高浅水湿地吐纳功能呢!”永州市林业局副局长肖济民特地进行了介绍.

退耕还林还湿是落实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的重要举措,更是全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快速推进生态屏障建设的举措之一.

2016 年,省林业厅成立了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湘江流域8 个市局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推进会,编制了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评估标准.方案以净水、净土、净气为目标,以少动土、好维护、低成本、高效率、易管理、可推广为原则.明确了2017 年退耕还林还湿试点面积为288.9 公顷,2018 年为1040.4 公顷.

目前,退耕还林还湿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湘江流域8 市已完成退耕还林还湿面积共计188 公顷.其中,还林面积42.1 公顷,还湿面积127.2公顷,水塘湿地修复面积18.67 公顷.过去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还有效改善了治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如果说山是城市的脊梁,海是城市的裙裾,那么,那一抹苍翠的森林就是这个城市的绿披肩,留住绿色就能留住城市记忆里的最初的美好,湖南林业在城乡绿化的进程中从未止步.

漫步永州市森林植物园,满园青碧,鸟语花香,树木蓊郁、湖石玲珑.作为永州市唯一的后花园,很难想象,眼前如此美好的风景在两年前还是一片荒山野岭.

郑卫民是植物园的老同志,谈起植物园的建立他感慨万分:“经过治理,这片杂乱无章的荒田和养猪场变成了绿色风景带,环境美,空气佳,市区的人们常常来这里‘洗肺’,这里已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花园地标.”

在园内的绿之恋广场,家住城区的小徐带着孩子正沿路徐行:“这里生态好,公园又大,特别适合孩子玩耍,我周末常常带着孩子来亲近大自然.”说完就忙不迭地将手机对准美景和萌娃,不停地“咔嚓”.目前,森林植物园已初具规模,景观效应突显,节假日、双休日游客如潮,高峰期每日游客突破3 万人以上,年接待游客50 万人以上,已然成为永州中心城区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的一大亮点.

城乡绿化水平的显著提升,给绿色湖南注入了新的活力.

5 年来,湖南林业坚持以主要交通干线绿化为纽带,统筹推进城乡国土绿化,完成“绿色通道”绿化达标和提质改造11 万公里.新建高铁高速等干线道路,做到工程施工与全路绿化同步,一批“最美绿色通道”和“畅洁美”路段成为了展示绿色湖南的新亮点.

围绕“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河渠水系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广泛开展了乡村绿化美化活动.先后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780 个、秀美村庄示范村128 个,绘就了一幅幅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画卷.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绿色创建热情持续高涨.自2005 年以来,长沙、益阳、郴州、株洲、永州、常德等六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长沙、岳阳、娄底、常德、郴州等五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得到了良好构建,蓬勃的绿色也扮靓了湖南城市的美丽容貌.

2016 年,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五大强省”发展目标.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新的伟大征程中,湖南林业肩负着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的历史重担.

下一阶段,湖南林业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科技先行原则,围绕城市绿化提质、森林城市创建、城乡一体绿化、“裸露山地”造林、矿山复绿、湿地保护、绿色通道、森林景观建设等重点工程,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特色鲜明的国土绿化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延伸增效打造“绿色引擎”

伴随绿色发展提质,绿色产业也成功转型升级.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这席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每位务林人的心坎里.让人欣慰的是,湖南林业人在有效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如何“让山成玉林变金”.

如今,“金山银山”已然在湖南的山山岭岭落地生根.

森林旅游势头强劲——

由天鹅大桥徐徐前行,伴着蒙蒙细雨,听着东江湖的流水,看着十里格桑花径,雾气袅袅升腾,翠峰连云而起,宛如仙界般美丽,让前来“那山那水”森林营地露营的游客们惊叹不已,纷纷拿起相机,想要留住这旖旎风光.作为全省森林康养第一批试点示范基地,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严守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独特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等资源,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森林康养项目,重点打造度假休闲、徒步旅游、赏花观果、观景探幽的生态旅游产品,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目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已经印发了《关于推进森林康养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97号),组织编制了全国首个省级《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16-2025)》,与北大未名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合同资金30 亿元.全省121 个国有林场、123 个自然保护区、67 个森林公园、31 个湿地公园依托良好的森林、湿地资源开展森林旅游,打造“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等林业品牌,带动了300个乡镇、1000 个村、2 万多户林农脱贫解困,创造了8万多个就业机会,起到了带动林区贫困人口就业致富奔小康的积极作用.

森林旅游蕴藏的巨大财富正在得到进一步发掘.

油茶产业变“摇钱树”——湖南是我国油茶的主产区,2016年,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140.9万公顷,茶油产量达23.4 万吨,产值达300.8 亿元.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发展油茶产业是关键一招”.站在常宁市西岭镇小松柏村大三湘油茶基地上望去,满眼都是果粒饱满、颜色鲜艳的油茶果,山顶上“百亩油茶万斤油,讨了媳妇又盖楼”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建成,当地农民可获得租金和劳务收入,听上去是农民给公司打工,其实是我们给农民打工.”这句感叹是实实在在的心里话.邵阳县白仓镇黄莲村村民莫田清的油茶致富故事就可以证明.

今年60 岁的老莫精气神很足,他开心的向我们说着他的脱贫致富路.“以前呐,家里就靠种点玉米、水稻维持生活,后来听说种植油茶效益好,2012 年在县林业局的帮助下种了2.93 公顷油茶,去年就收取了3000 公斤茶果,榨出了150 公斤茶油,卖了1.8 万元呢!”

这样的例子,不仅在邵阳,在湖南各地比比皆是.

多年来,湖南一直把油茶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作为“扶贫攻坚的利器”着力打造.全省把51 个贫困县中的20 个列为国家油茶重点县,围绕贫困地区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邵阳4 条百里产业带.根据对油茶扶贫成效组织的“回头看”和专题调研,8 年来,湖南油茶产业累积带动扶持37.2 万户贫困户和120 万人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8 年来脱贫总人数800 多万的15%,户平扶持资金1825 元,为扶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

林下经济妙计生金——

绿色健康生活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每个人的现实追求,绿色养生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作为“中国茯苓之乡”,靖州抓住这一机遇,在林下种植茯苓取得突破,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清晨的茯苓大市场内早已热闹喧天,大伙正忙着卸货、筛选、称重、削皮、切片等工序,贵州省锦屏县茯苓种植户杨自成刚刚将一卡车鲜茯苓运到市场,交易完成后,他喜滋滋地说:“多亏靖州茯苓市场多方面的帮忙,这趟生意我赚了2 万元.”

“目前,全国70% 的茯苓都在靖州完成交易,我们年鲜货交易量7.5 万吨,干货3 万吨,初级产品产值11.5 亿元,精深加工成品产值3亿元.”靖州茯苓专业协会负责人王先有介绍说.

靖州在发展壮大本地茯苓产业的同时,通过技术输出、产品回收等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湘、赣、黔、滇、渝、川、桂7 省市区22 个县从事茯苓种植、加工、销售工作.目前,靖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及茯苓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区域.

2012 年以来,湖南就积极探索并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养等种养模式,不仅改变了林业单一木材经营格局,还推动了林业资源效益实现途径的多元化,实现了传统林业生产方式和经营形式的创新,使农民“不砍树能致富”.

截至2016 年,全省林下经济年产值达484 亿元.其中,引导贫困户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有序采集、合理开发、持续发展,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在贫困县推荐认定了22 个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花卉苗木远销全国——

随着各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和空间逐渐加大,对绿化苗木的需求也是在增长.

家住金洞管理区中荣村的杨智慧以前在广东做基建工人,直到2011 年,他听说老家兴起了苗木种植,效益还不错,就回到家乡和父亲两人种上了0.27 公顷楠木苗.通过精心管护,仅仅几年时间,他就将家里的土坯房改建成了小洋房.近年来,金洞管理区致力于“做山水文章,创生态效益”绿色发展思路,不断巩固林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珍贵苗木,楠木产业迅速壮大.

据金洞管理区林业工程师周光卓介绍,目前金洞共育有楠木苗320公顷,年产苗木1000 万株,远销广州、江西等周边省市和本省各地,年产值2000 万余元,帮助区内2000余贫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芙蓉国里花团锦簇,绿苗生长尽现朝晖.

湖南林业始终把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强林富民的重要抓手,每年从贴息贷款、科技推广、生态环境和商品林基地建设等项目整合资金,在花卉新品种研发推广、特色苗木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经过近10 多年的发展,湖南花卉苗木产业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了以长沙县-浏阳市-长沙市雨花区-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为轴的“百里花木走廊”产业带、以邵阳为中心的药用与园艺花卉产业带、以株洲、湘潭、郴州等市州为核心的城郊花卉产业带三大花卉优势生产区.2016 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7.94 万公顷,年销售额53.17 亿元,观赏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64 万公顷,年销售额14.72 亿元,拥有一批“花木之乡”、龙头企业和享誉全国的观赏苗木产品.

让每一片林地资源都成为群众蓄积财富的绿色银行,湖南林业的产业发展举措落到了实处,也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冲突,青山和金山可以实现“绿富双赢”.

管理服务做精做细把好“绿色关卡”

改革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

如何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的成效,是湖南林业一直思索的问题.

加大“放”的力度.

放,即简政放权,打破那些束缚的条条框框,来激发行政工作的灵活度和活力.

多年来,湖南林业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猛药”:

看辰溪林业的变化,镜头之一应该锁定“行政审批服务”上.对此,来自田湾镇的袁晓就深有体会.他原本预留了一周时间用来*木材运输许可证,结果一天就在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办妥了,根本没进林业局的大门.

为进一步提高林业行政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辰溪县林业局将公益林补贴发放、退耕还林补贴发放、林业纠纷调处等3项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和林权证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许可证》*等3 项行政许可项目纳入各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受理并全程.

自“放管服”改革以来,省林业厅向社会公布了林业部门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61 项部门行政权力和19 项部门职责,并将“两个清单”根据职责分工分解落实到各处室,要求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008 年至2016 年间,厅本级行政审批项目从59 项精减至目前的20项,精简幅度达66%,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简化了办事程序、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特别是依托林业政务服务中心和林业电子政务系统,所有行政审批全部实行网上*,审批时间由法定20 个工作日减少到平均7.4 个工作日,提速63%,比省政府规定的13 个工作日减少了5.6 个工作日,提速43%,群众不用进林业部门的门、不用看林业干部的脸色就能完成审批申报的全过程.

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要以“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的自我革命方式,进一步放权于市场,让利于群众.

强化“管”的能力

放权,并不意味着可以“撂挑子、卸担子”,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加强工作中的监管力度和追责方式.

万亩青纱帐,湿地鸟语林,举目四望,洞庭湖烟波浩渺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然而,早在2010 年的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却是一片狼藉,围栏、围网触目皆是.

为彻底扭转滥捕乱猎、插网圈湖、采砂挖砾等非法局面,2010年以来,时任西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的梅碧球带领保护区一班人鼓与呼,多次邀请市、县政府领导和人大代表深入保护区实地考察,相继提请汉寿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管理的通告》《湖南省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实现了“依法治区”的重大突破.从此,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一区一法”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十二五”时期,我省林业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林业执法更加规范,科学普法深入开展,林业部门行政决策向科学化、化、法制化迈进,林业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

抓好重点领域立法.近年来,我省先后颁布《湖南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湖南省植物园条例》《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手段率先在全国建立起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立了林业部门对林产品的监管地位、对各级植物园的管理地位、对生态保护的主体地位.目前,我省由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涉林地方性法规已达15 部,由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涉林政府规章已达7 部.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湖南积极探索实施由省森林局统一行使林业行政处罚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过去5 年来,全省共*林业行政案件近10 万起、林业刑事案件1 万余起,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14次,破获重特大案件117 起,收回林地1123 公顷,没收或救护野生动物60 余万头(只、羽),有效震慑了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树立了林业权威,提升了林业地位.

推进宣传教育普法.近年来,湖南林业加大普法力度,通过在执法中普法、在创新中普法、在节会中普法等方式,编印《林业政策法规汇编》,发放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手册、林业规范性文件汇编、湖南省依法行政工作手册等普法宣传资料,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系统和全省的普法先进单位称号,有力传播了绿色理念、法治理念.如“六五”普法期间,湖南省各市州、县市区林业局共编印发放普法资料300 余万本(册)、出动普法宣传车4 万多台(次)、张贴标语横幅20 万余幅、制定固定宣传牌2 万多个,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习中成长.

优化“服”的质量

“放管服”改革有没有效果,最终体现在办事效率的提升上,关键要看林农和林企办事是不是更便捷.走进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林业站,干净整洁的服务窗口,清晰明了的服务流程展示,让前来*采伐证的张欢踏实了不少,经过短时间的程序流程,张欢需要的林木采伐证就办好了.“‘一站式’服务真是太好了,让我省时、省工、省钱,比起以前方便多了.”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农对林业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紧跟发展趋势,岳阳市林业局还结合“一站式”服务建设平台拓宽服务范围,在每个林业站窗口都设立造林绿化、林地测土配方应用系统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服务点,构建了覆盖全市的科技服务网络.

除此之外,郴州市还积极发展智慧林业,打造了护林员管理、营造林管理、森林火灾监控、古树名木管理等信息平台.娄底市、邵阳市、湘西自治州等地在广泛运用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提高了营造林质量.“一站式”服务变“要我服务”为“主动服务”,老百姓都高兴地称之为“暖心”工程.

众所周知,湖南多数林区地处偏远,经济社会欠发达,迫切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林业治理效率,提供多元信息服务,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帮助林农脱贫致富.

一直以来,湖南林业着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努力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

为全面推进“一站式”服务,湖南省林业厅成立了领导小组.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林业局迅速行动,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开展林业站“一站式全程*服务”实施细则.全省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工作部门配合抓、林业站管理机构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

目前,全省共有乡镇林业站1582 个,是全国各省(区)中最多的省份之一.省林业厅先后下发了《关于稳定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中林业工作站管理体制的通知》《关于切实稳定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体制的紧急通知》,特别是在2015 年湖南省委《关于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基层林业站机构单独设置,进一步稳定了林业站机构队伍.

“十二五”期间,全省林业站共争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1300 多万元,争取省级投入建设资金2600 多万元,市、县(市、区)配套投入资金1.9 亿多元.新建和改建林业站站房258 个,维修站房321 个,在116 个林业站实施了标准化林业站建设试点建设.全省性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从46 个增加到49 个,测土配方、行政审批、林权查询、防火监测、公文处理等应用系统不断完善.

文化传播凝心聚力增强“绿色动力”

美景养眼,文化养心.

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湖南务林人在创造一个个绿色海洋的同时,也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伟大的绿色文化和林业精神.

张家界,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不仅以其艳绝全球的独特地貌吸引着八方来客,更把“心中播绿”的责任扛在肩上,真正做到把生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年来,张家界市以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活动.连续18 届成功举办了以“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为主题的国际森林保护节,不仅把张家界神奇美丽的山水推向了全国和全世界,也把“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深植于心,对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家界市还积极举办了绿色节庆、绿色文化进课堂、保护母亲河、国际湿地日、爱鸟周、树木认种认养、古树名木普查等大众公益活动;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设立生态文化长廊,推出了“森林文化科普游”;在桑植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六园”生态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游客深入了解森林资源的形成过程、生态资源产生的巨大价值及保护森林资源的重大意义.

为了加强对候鸟的保护,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从2002 年开始,岳阳市持续举办了8 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从观鸟到爱鸟,从赏鸟到护鸟,走上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之路.洞庭湖观鸟节更是成为了湖南乃至我国生态文化节庆活动中的一个响亮品牌.

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曾强调,“观鸟节观的不仅仅是鸟,它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观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责任,观的是一切文明人士爱鸟护鸟的生态素养,观的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

“一颗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熟悉的旋律在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唱起,村民们还一起打起了节奏,与演员们一起合唱,现场不断发出阵阵欢笑声,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谈起那次湖南省林业厅首届送文艺下乡的场景,49 岁的村民李秀发至今记忆深刻:“我们保护区村民都住得很散,所以很多村民是一大早起来,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到这里来的.感谢省林业厅对我们保护区建设的重视和关怀,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为丰富林业基层干部职工和林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增强林业行业的凝聚力,湖南省林业厅于2011 年决定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 次.

文艺演出以林区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器乐、朗诵等为表演手段,以林区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颂歌和反映林业生产生活的歌舞为主要内容,力求用林业人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演绎林业人奋斗奉献的故事,展示林业人淳朴豪迈的情怀,抒发林业人对党的热爱,表达林业人对绿色的赤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狠抓林业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就像接力赛一样,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任更比一任强.近年来,湖南林业建设之所以不断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前迈进,还因为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林业典型,正是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有了绿色湖南的如诗画卷.

“我要坚守大山一辈子,死了就埋在山上,永不下山!”这是全国道德模范刘真茂在1983 年对自己许下的誓言.

34 年如一日,刘真茂甘于寂寞与艰辛,坚守在义务护林第一线,自掏腰包建立护林哨所,与偷伐偷猎者斗智斗勇,穷尽一生力量守护了湘、粤、赣三省交界的一块绿洲.有人曾粗略地算过,他靠双腿巡山的总里程达40万公里,足足绕地球10 圈.

站在海拔1400 多米的森林瞭望台上,每隔一小时,用高倍望远镜环顾茫茫林海,观察林区内是否有异常用火——这就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尖子岭高山瞭望员余锦柱每天的工作.

“眼睛望的多远,事业的天地就有多宽,肩上的责任就有多大!”尖子岭60 多平方公里的林海,倾注了余锦柱半辈子的心血和汗水,更演绎着他对护林事业的真诚与信念.

与青山为伴、绿树为友,在每一个山头留下身影,为每一棵树播撒汗水,这就是护林员的生活.而在湖南的大山里,1.1 万名护林员正为了那一抹绿色奉献着如火的岁月.如果说大山是丰碑,那么森林就是刻在丰碑上的赞歌,一枝一叶都记录着护林员平凡却伟大的事迹.他们离山林最近、离人群最远,没有壮志雄心,却始终怀揣着一颗对森林、对自然最单纯又最执著的爱护之心.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站在新一轮的起点上,湖南林业将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举改革之旗,走发展之路,谋创新之举,继续为三湘四水播下绿的种子,孕育绿的憧憬,带来绿的希冀,书写崭新篇章.

此文结论,该文是适合发展纪实和*谱和新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绿色发展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绿色发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开拓谋扬帆启程谱新篇记汝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
神经内科病区是该院重点特色科室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医护人员8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8名,住院医师8名,研究生1名,开放床位156余张,年收治病人3000人次左右 神经.

醉美诗词以昆曲《长生殿》唱词论源磋冉语和译入语的互补性
【摘要】中国戏曲绵远流长,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学者更倾向于关注戏曲唱词的可表演性,如何将舞台表演的内容有效、快速地传递出去,是中国戏曲成功传播海外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百曲之祖的昆曲,其唱词以.

赤山湖,秦淮源头的醉美湿地
赤山湖是南京母亲河,也是秦淮河流域内唯一的天然湖泊,有着“秦淮第一湖”的美誉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苏南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不仅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还有草本沼泽、鱼塘和水稻田.

辩证思维看世界科学谱新篇高校班主任工作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2 011摘要本文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分析了在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