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学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何为城市,怎样文学?关于城市文学的断想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何为城市,怎样文学?关于城市文学的断想,本文是关于文学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断想和城市文学和文学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期刊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何为城市,怎样文学?

——关于“城市文学”的断想

张涛

一、是市井,不是城市

据言中国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主流是“乡土文学”.即便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文学”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或是“城市文学”创作的成就仍抵不上“乡土文学”,抑或对“城市文学”的评价没有“乡土文学”高.凡此种种,至少在我们的批评史视野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关于“城市文学”的批评标准,或者是缺少充足的批评资源与批评经验去面对当下所谓的“城市文学”.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其实不乏有关“城与人”的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批评.例如赵园就曾在《北京:城与人》中,深入分析了“城”与文、与人的关系.也正如赵园所说的那样是要“借助于文学材料探究这座城、这座城的文化性格,以及这种性格在其民居中的具体体现”①.从老舍到邓友梅的创作,虽然都是围绕北京这座“城”来讲述,但这座“城”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旧城”,“城”中的人还远没有过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总体而言,在老舍、邓友梅、刘心武、陈建功等作家的笔下,北京这座城市所展现的还是老北京的“皇城根”文化.

这些讲述“城与人”的文本,并不是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城”与“人”,而是一种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市井文学”.这类“市井文学”侧重讲述的是市井中的人情冷暖、世间百态,往往带有“风情画”“风俗画”的意味.尽管这类“市井文学”讲述的时空均是“城市”,但这里的“城市”仅仅是一个在地理学意义上,与“乡土”相对的一个空间概念.在此,“城市”不具有一种“现代”意义或“文学”意义.虽然有论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关于“城市文学”的定义,“凡是写城市人、城市生活为主,传出城市风味、城市意识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为城市文学.”②但我们去回顾那些写城市、写城市生活的作品,它们所呈现的“总体性”特征,基本没有超出“乡土文学”所能触及的范围.从“乡土文学”向“城市文学”的转变,难的不是空间的变化,难的是文化意识的转变.在我看来,得以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便是传统生活样态的瓦解,城市生活样态的确立,也正如孟繁华所言的“新文明的崛起”.如果没有这一“新文明的崛起”,城市没有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那么所谓的“城市文化”或者“城市文学”,其实质无非也还是“乡村的延伸,是乡村集镇的扩大.城市即使与乡村生活结构(并由此而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不同,也同属于乡土中国,有文化同一”③.

二、“进城”:从城市题材,到城市文学?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大体有三次有关“进城”以及“进城”之后的文学叙事:第一次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新政权的建立,经历了一次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第二次就是“”末期与“新时期”之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加强,乡土中国的人口开始向城市流动;再有就是20世纪末以及新世纪以来农民工进城.三次重要的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上都是单向性的,即由乡土中国向城市的流动.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前两次的“进城”基本上是“空间”意义上的转移,并没有在转移后的空间中构建起与“城市”有关的文化与身份认同,尤其是第二次基本上就是从乡土中国到城市的一次试探,结果还是退回到了乡土;第三次“进城”,是一次彻底的“融入”,是一种既不同于“乡土”,也不同于“城市”的体验.所谓“打工文学”讲述的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纯粹的“市民”,他是一种新的身份,一种新的体验.而这种新的身份与新的体验是由农民从乡土中国到城市后,与“城市”一起派生出来的.虽然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并不完全属于我们所理解的典型意义上的“城市”,但他已经融入现有的“城市生活”中去了.

中国领导的革命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自然革命取得成功后,要从农村进入城市.这种日常生活空间的转移,必然也会影响到文学创作.在“十七年”时期,我们的文学史上就有一些关于“城市”的小说,准确地说应该是关于“城市题材”的小说.尽管一些学者去努力开掘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十七年’中国的城市现代性设计包含了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排除口岸城市原有历史线索的多元性,寻找到城市历史起源与发展中的‘左翼’主导意义——也即社会主义的线索;其次,在城市现代性中,只有其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面才被许可存在;第三,城市的资本主义私人性、消费性的日常生活,必须被‘公共性’加以改造甚至铲除,以保障高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④持此论者,所描述的“十七年”间我们对于“城市”进行改造的进程所言不虚.但其中的核心概念“公共性”,它所指向的主要价值是国家的“工业化”,“工业题材小说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城市文学写作,因为首先,它反映的工业生产是一种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现代性产物.虽然说工业题材小说中很少涉及城市的工业生产的功能,但它却明白无误地彰显出现代城市的工业生产的功能.”⑤我们知道,通常所谈及的“城市文学”,是与工业化的浪潮或进程有关,但“工业化”并不是其终极目标与终极价值.而“十七年”期间的“工业化”进程,所关注的重心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时甚至为了这一目标反而要对“都市生活”或如一些论者所言的“资本主义”日常生活进行改造.如《我们夫妇之间》《霓虹灯下的哨兵》《千万不要忘记》等小说讲述的就是这一类题材.在此,我们需要辨析一个问题,就是“社会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关系.“文学现代性”往往不是与“社会现代性”构成一种同步或正向关系的.“文学现代性”以“‘人’的自由,以人道去和社会现代性发生关系,是沿着人的价值这一线路和社会现代性相应,而不是跟在社会现代性的后面亦步亦趋做历史的工具”.⑥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十七年”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既有的城市生活的改造,从民族/国家抑或“社会现代性”的层面而言,这是带有“历史进步性”的;但就文学更确切地说“城市文学”而言,这样的改造就不具有“文学现代性”,或者说这样一种“反城市的现代性”改造对于“城市文学”的发展来说显然是构成了一种破坏.

如果说展现城市生活的“公共性”是“工业题材”小说的主要历史价值的话,那么“城市文学”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就应该是“个人化”的,或是“私人性”的,当然,这种“个人化”或“私人性”的内容与体验,往往也会呈现出某一阶层或某一城市群体的普遍特征.这也可以称之为“城市文学”的“公共性”.在此,我们会发现因为第一次“进城”后所产生的“工业题材”小说与第三次“进城”后产生的打工文学的区别.“工业题材”的小说的核心指向是“工业化”并且在这过程中,是对既有的所谓的“资本主义”的、“消费性”的城市生活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并未能够展现或充分展现“进城”之后的“新人”面对城市生活的切身感受,作为“城市生活”的“他者”,他们在“城市生活”面前,没有不适,反倒是表现出了相当自信的“主体性”.带着革命时代的豪情以及对革命理想的信念,对“城市生活”也进行了一番“革命性”的改造.在这一带有革命性或是颠覆性的改造过程中,不仅既有的“城市生活”的元素受到改造,并且旧有的“市井文学”也被归入“旧文学”受到改造.

第三次“进城”产生的打工文学则与此前的两次“进城”不同,作为“城市生活”的“他者”,他们不仅无力去改造对他们来说陌生的“城市生活”,而且还要带着诸多的不适在这城市“工业化”的流水线上往复作业.也正是这些“城市生活”的“他者”,把在城市中的无奈与不适,用文学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来了——“打工文学”.在我看来,“打工文学”可归入“城市文学”.因为这样的一种文学形态或文学体裁,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学或乡土文学所有过的,它是因为“城市”才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但是这一新文明又是带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的,“这个新的文明暂时还很难命名.这是与都市文明密切相关又不尽相同的一种文明,是多种文化杂糅交汇的一种文明.”然后,造成这种“新文明”的一个主要因素便是融入城市的“农民”或其他“移民”.作为城市的“他者”,他们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新的因素或是变量,“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是这些新移民最大的特征,他们的焦虑、矛盾以及不安全感是最鲜明的心理特征.这些人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生活状态,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多种因素的综合,正在形成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新文明.”⑦

我们所理解的“城市文学”应该是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文学.对此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书有精彩的论述.就李欧梵关于都市文化发生、发展要素的分析来看,上文我们提及的第三次“进城”为城市带来的新的变量或因素,是否对都市文化的发展构成一种积极的因素,现在来看,或许还是一个有待考察的.因为“打工者”并没有与都市文化的核心要素之间构成一种内化的、本质性的关联.另外还有就是“打工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也是判断其是否构成典型的“城市文学”的一个主要标尺.因为就第三次“进城”来说,目前看还只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口迁徙或移民问题.而“打工文学”所叙述的主要还是由这一“社会学”问题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的“打工文学”所呈现的“非虚构性质或报告文学特征”⑧是一目了然的.

三、“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文学”

在当下与“城市”有关的文学中,必然会涉及城市,甚至是以“城市”为主题的,但在这些作品中“城市”只是作为文学的反映物,或者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作品称之为“城市书写”.尽管在这样的文学形态叙述中可能如有学者所说的它“并不局限于城市题材与城市文学形态,它更关心城市所造成于人的城市知识,带来的对城市的不同叙述,以印证于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精神诉求”⑨.但是,在此,“城市”之于“文学”还是一个被反映的“客体”,是一个从“他者”的角度来讲述“城市”的故事,而不是从一个“主体”的角度或者说是从“城市”的视角来讲述的.也正如迈克·克朗说的那样:“小说可能包含了对城市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不能仅把它当做描述城市生活的资料而忽略它的启发性,城市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地,对城市地理景观的描述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因此,问题不是如实描述城市或城市生活,而是描写城市和城市景观的意义.”⑩在当行的所谓“城市书写”中,多半是如克朗所言的是在描写“城市或城市生活”或者是历史上的“城市或城市生活”,而并没有着重在展现“城市或城市生活”的意义.这种文学叙述基本上是属于“文学中的城市”,是一种“反映论”意义上的城市与文学;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城市文学”.■

【注释】

①③赵园:《北京:城与人》小引,1、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计文君:《想象中的城——城市文学的转向》,载《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4期.

④张鸿声:《十七年文学: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达》,载《文学评论》2013年第5期.

⑤徐勇:《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载《山花》2016年第11期.

⑥王学谦:《文学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载《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

⑦⑧孟繁华:《建构时期的中国城市文学——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载《文艺研究》2014年第2期.

⑨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⑩转引自张慧苑:《城市如何被文学关照——198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得失谈》,载《文艺争鸣》2013年第4期.

(张涛,吉林大学文学院)

本文结论,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断想和城市文学和文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网络阅读,如何读?
网络阅读早已普及,而且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其阅读量、阅读的便捷、阅读内容的五花八门,不能不说远远超过了传统阅读 然而,这样的阅读也带来了深层的弊端,负面效应正日益显现 传播信息不实,是当今很多网络文章.

问诊茶营销之二:有名茶,无名品?对话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商学院副院长戴高诺
人物名片戴高诺,畅销书茶叶应该这样卖作者、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商学院副院长、茶叶销售情景式培训导师,曾为华祥苑、武夷星、白沙溪、谢裕大、峨眉雪芽、大业茗丰、川红集团、福元号……著名茶企提供培训服务 说起.

初入西方艺术市场,买什么?
随着卓纳画廊(Did Zwirner)、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西方顶尖画廊相继开设到中国香港香港,中西方艺术市场的融合眼见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这也表明了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市.

皇后吃得比皇上好,行不行?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有趣的上谕,来自你们最爱的四爷——雍正七年五月初六日,上谕尔……所奏在钦安殿为皇后建祝寿道场一事,既经奏闻,则必称奉旨为皇后建祝寿道场 朕思以下敬上为礼,若君上.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