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公园方面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包公园造园要素探析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公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包公园造园要素探析,本文是公园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造园和要素和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三要素学友园杂志订阅论文要素现造技术论文

摘 要: 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198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获评国家4旅游景区.其造园手法吸收了苏州、扬州、徽州园林艺术之精华,体现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通过实地考察,文章探析了包公园的山石、水体、建筑以及植物四大造园要素手法,以彰显其园林意境、园林精神及精湛的园林技艺.

关键词:包公园;造园要素;园林特色

基金项目:校级“古典园林设计”应用性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编号:J10118444009

一、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造景要素是中国写意山水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在一些著作中有诸多记载;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诸说,在《说园》中作者开篇就介绍到“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而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作者在明确园的本质特征后写道“在多数情况下都不外综合运用建筑、花木、水、山石等四大要素来组景造景,所以用一个‘园’字便可概括其余.”所以此次的对于包园的考察,将从这四个造园要素出发对该园进行分析;而对于园又该如何赏析?必定又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在《说园》中作者指道“凡观名园,先论神气,再辩时代,此与鉴定古物,其法一也;然园林未有不经修者,故首观全局,次审局部,不论神气,单求枝节,谓之舍本求末.”所以也遵循这一法,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及小,把握包园的历史沿革,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论与包园的具体实践进行结合赏析.

二、包公园造园要素分析

包公园,简称包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包河区芜湖路,在城东南的旧城墙外侧.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包园占地30.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

1.理水

因沿包河而建,水域面积较大,整体呈狭长带状分布;整体布局上用山和建筑将水域分为了三个部分,以玉带桥跟脚印塘作为中部分隔界线,西边区域主体为包公祠,东边为浮庄,充分体现了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在理水这一要素上,结合了原有水域“包河”这一优势,由于水面辽阔,采用了大面积集中用水的手法,以水包围陆地,形成岛屿,同时也形成了大园包小园的布局,让游客置身其中有“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之感,岛上建筑均形成一个离心和向外扩散的格局,在水域的边界处理上稍作了曲折的变化处理,以及在东边的末端水域突然进行了以一个狭窄、曲折的处理,使其跟前边的气氛迥异,构成一个强烈对比,以加强其趣味性!在水面上则以虹桥,玉带桥和曲桥进行连接过渡,使其达到疏通交通动线的作用又对三个景区进行了空间的界定,而以玉带桥为例,其又能达到借景观景之用,从浮庄流云亭观玉带桥,则有“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之感,从玉带桥观流云厅则有“雁横南浦,人倚西楼”之感,使人在这里成为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达到了人与景合,景因人异的效果!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所达到的诗情画意.

荷香居作为西部景区的主体建筑,设置了小桥流水与曲廊作为过渡,以池水为心进行了向心式布置,这似乎是因为园林中山水不可分割关系而来的吧!在《说园》中作者这样描述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水相依,凿池引水,尤为重要.”所以在西部景区挖这样一池,引包河之水.法则便还是一样“园必隔,水必曲,廊周于水,墙周于廊”,只是因地制宜,一亭一榭,几曲回廊根据实际需要出发!经过荷香居后一直廊通往流云厅,亦是抑景之法!

在“镜中天”亦是集中用水之法,水面由曲桥划为南北两个部分,北边水域面积较大,形成开敞之势,与南边小面积水域形成对比,增加空间层次;直角曲桥的设置,使行者左顾右盼有景,信步其间距程延长,趣味加深;而纵观这一空间,原本狭小的面积,却通过建筑、山石、水、花木间的对比,疏密的搭配,以及空间的灵活布置,使得全园生动,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造园手法,使“空灵”之感怦然而出!

2.叠山(1)水边留矶《说园》中所道的“山际安亭,水边留矶”之法,在在园中有诸多体现.在进人浮庄后分为了东西两大部分,在空间序列上形成了并联的空间序列形式;除镜中天外,建筑都为外向型布置,岛上堆山叠石之法运用较多,同时在临水区域进行罗列石矶,这与其法相辅相成!而在莲舫一景择也是采用水边留矶的处理手法,故作起伏曲折之势.

(2)嵌理壁岩

《园冶》中所云:“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在较小的庭院内掇山叠石,是最为常见的手法,在寄畅楼景区,院中以圆门漏窗做隔,是以框景、漏景之用,院中采用嵌理壁岩的手法,在进入孝肃园后迎面而来的便也是这一手法,将古典园林诗情画意之感描绘的淋漓尽致!

(3)堆石叠山、洞壑、磴道做法

《园治》掇山篇中也曾提及:“阁皆四敞也,宜于山侧,坦而可上,便以登眺,何必梯之”.大面积堆山叠石这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体现尤为明显的就是“镜中天”,院中东南边以一曲廊进入主体建筑厅堂,出厅堂北边水面有一小榭,组成建筑群,东北角设一片假山,高低错落;使得以人工堆叠山石的界面和西北边松竹翠柏的自然界面围合所形成的空间感受与建筑为界面所形成的空间感受产生对比,使该空间富有变化和情趣,多了一丝山村野趣之感!而该山在选石上也考虑到所谓“透、漏、瘦”的几个要点,姿态较为优美,在其中设置洞壑、台阶等,将堆山置石这一要素用得颇为成熟,一举多得!

(4)池山、孤赏石

在莲舫景区设一“池山”,是故遵循《园冶》中所记“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但从实际场景而言,不知是比例尺度的原因,还是其它,似乎并没有达到取胜取妙的作用!在孝肃园中心位置耸立一块石峰,体形优美,与荷香居曲廊产生对景;甚是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之意!

3.建筑

包公园内部空间繁多,道路迂回曲折,靠水池旁边具有导向和划分空间作用的曲廊和拱桥,将空间联系起来;另外,舫、榭、亭等观赏性建筑物提供驻足赏景的休憩地点的同时,也可以遮风避雨;其造型无不轻巧精致,还可以提升水面景观层次.对其西部景区,包公祠,其历史比较久远,始建于北宋嘉祐七年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曾一度毁于战火.清光绪八年(1882年),晚清大臣李鸿章独自捐资2800两白银对包公祠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增添了东西两厢房!整体布局以大殿为核心,建设有古典四合院、回澜轩、廉泉、流芳亭等,主要是为纪念包拯而建,所以其对于古典园林中诗情画意手法的运用颇少,主要去构造一个沉稳端重氛围,在这里就不过多诠释;而将其放入包园整体之中,与浮庄一起印证了《说园》中“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的说法!最后,对于全园的最高点——清风阁,构成了园中最大的建筑群,呈对称式布局,通过廉雨轩,明月亭,畅风斋的围合形成了向心式的格局,以清风阁控制全局!使得游者登高可观全园,在园中观清风阁又为一景,来借景清风阁;也如《说园》中所道“无楼便无人,无人即无情,无情亦无景,此景关键在楼.”凸显清风阁之地位;而纵观包园,其运用造园手法颇为丰富,江南园林的气息甚为浓厚,则不失为我们体验学习古典园林的佳处!

4.花木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自然山水公园,常师法自然,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模拟“三五成林”,创造“咫尺山林”的境界.

纵观全园,因包园依水而建,水域面积大,在植物配置上以滨水植物为主,柳树、夹竹桃、荷花为多,浮庄中则以松竹榆柏为主,并伴有较多观果类植物,例如:种有较多枇杷;但总体来说,花木配置给人以横、斜、曲、古、苍、疏、雅之感!

三、结语

“游必有情,然后有兴,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其审美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我囿于学识修养有限,所以其中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而对于古典园林的学习,《说园》中有“识不可不广,思不可不深.”一说,所以在日后的学习中还得多加积累,广读群书,待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8-47.

[2]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5-20.

[3][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治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第二版).

上文点评,此文为一篇关于公园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造园和要素和探析相关公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巴蜀园林的造园手法与特点以杜甫草堂为例
巴蜀园林的造园手法及特点——以杜甫草堂为例张新玉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杜甫草堂作为巴蜀文化纪念园林中的经典代表,其造园手法及特点主要通过山水,建筑,花草.

河北衡水造园记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 实习记者 刘琦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 4 5 岁的司立军过得并不轻松 身为衡水市桃城区彭杜村乡党委委员,“我大年三十、正月初三都在单位,因为吴杜村 ”&l.

造园和造人
每年春天,我都会带学生去苏州看园子 记得之前和北京一位艺术家朋友通电话,他问我“那些园子你怕是都去过一百遍了,干吗还去”我回答,“我愚钝,所以常去 ”在.

山水画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
摘要山水画具有古典韵味,同其他绘画一样,是人们传达思想感情,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媒介,它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两者的发展变化、构景要素、空间处理手法、布局、意境……几个方面出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