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看电影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回看电影《林家铺了》:跨时代的艺术呈现谈小说《林家铺子》的改编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看电影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回看电影《林家铺了》:跨时代的艺术呈现谈小说《林家铺子》的改编,本文是有关看电影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林家铺子》和《林家铺了》和看电影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看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看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意林杂志订阅电影文学期刊电影杂志意林投稿

摘 要:电影《林家铺子》由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较好地还原了原著中江南水乡小镇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以及“一?二八”事变后小城镇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尽管小说创作和电影改编时社会政治背景不同,但编剧夏衍以其非凡的艺术天赋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成功将小说《林家铺子》改编上映并使之成为“十七年时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为其后的文学作品改编提供了新的视野.从时代主题思想转换、人物形象塑造、细节呈现几方面分析小说《林家铺子》改编为电影后的差异化艺术呈现.

关键词:《林家铺子》 小说 电影 差异化

茅盾创作于1932年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讲述了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浙江杭嘉湖边上一个江南小镇的社会面貌、经济状态,以及挣扎在此的小工商业者在遭受各方压榨后不得不失败破产的悲剧命运.*了资本主义侵略下中国小城镇的经济危机,并辐射到与之密切相连的大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境况.夏衍早在1933年就曾把茅盾的小说《春蚕》改编为电影剧本,接着本打算改编《林家铺子》,却因听说已经有一家电影公司把它列入摄制计划而搁置.[1]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夏衍将《林家铺子》改编为电影剧本,后由水华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电影《林家铺子》被选为“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展映影片之一在全国上映.显而易见,电影《林家铺子》不论是其思想性还是其艺术水准,在当时都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民间的肯定和赞扬,堪称十七年时期电影艺术巅峰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将小说《林家铺子》改编为电影的时代已是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大跃进”年代,改编后的主题思想要反映新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状况,影片视角效果要消除小说原作由于时代变迁而在观众的思想感情、心理感受上所形成的差距,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体现阶级分析等,这都给改编带来了难度和风险.当时曾有人担心,在我国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反运动之后,改编小说《林家铺子》这样以描写解放前中小资本家受压榨破产为题材的作品,让资本家来当“主角”,可能要冒风险.在影片《林家铺子》1959年上映后时隔五、六年,赞扬之声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取而代之的是批判之声:“影片《林家铺子》对资产阶级是极力美化,对劳动人民则刻意歪曲,它掩盖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真正关系,抹煞了阶级和阶级矛盾”“它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必然起到模糊阶级意识、麻痹革命斗志的毒害作用,我们必须对它进行严肃的批判!”[2]这种“批判”之声如今看来值得商榷.只有将原作小说《林家铺子》和作为剧本的《林家铺子》还原到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考察,才能发掘出原著作者茅盾和编剧夏衍不同时代的诉求差异,进而分析小说《林家铺子》改编为电影的差异化艺术呈现.

一、不同时代语境下原著与电影所承载的不同社会内涵

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其“社会剖析小说”的扛鼎之作——《子夜》,直至1932年底完成.在这期间,茅盾曾两次回到家乡浙江嘉兴,回家后的所见所闻和故土情结促使他创作了散文集《故乡杂记》以及三部短篇小说《小巫》《林家铺子》和《春蚕》.茅盾曾在《<子夜>跋》中说到:“我的原定计划比现在写成的还要大许多.例如农村的经济情形,小市镇居民的意识形态”,[3]《子夜》偏重于对都市工商业的描写,而他原计划的农村、小城镇题材便自然转移到了同时期的几部短篇小说中.《林家铺子》用客观平实的笔调触及作者感同身受的故土,叙述一个江南小镇农村经济日渐凋敝的境况、小工商业者纷纷破产的不幸遭遇,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性异变和淳朴乡村社会的断裂等.加之“一?二八”事变这股抗日浪潮的迸发,农村各种矛盾激化,经济危机加剧,作品正是聚焦了当时最为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

时过境迁,创作小说《林家铺子》26年后的20世纪50年代,国内政治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反右斗争的逐步扩大化,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始,要将《林家铺子》这样一部作品搬上荧幕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尽管改编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当时的一股潮流,如老舍的话剧《龙须沟》、鲁迅的小说《祝福》、杨沫的《青春之歌》等在当时都被改编成为电影,但电影剧本的审查依然相当严格.再者,小说《林家铺子》所表达的私营小业主遭受压榨导致破产的主题与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代精神相悖.但夏衍仍然通过巧妙的主题转换完成了改编,“我接受这个改编任务的时候正值整风时期,我曾在党派和工商业者的鸣放中听到和看到过许多工商业界人士的思想动态,我想,针对着这种思想斗争,把《林家铺子》作为一面镜子,让今天正在改造中的工商业者回忆一下过去的那种‘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代”[4].这正是夏衍改编的初衷.

回到《林家铺子》剧本,夏衍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林老板恰好就是一个私营小工商业者的形象,正如那些被改造的小资本家曾经的身份与处境一样,“林老板的失败”在当时对劝诫小资本家踊跃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改造中来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时代的变迁让《林家铺子》的关注点由30年代的小说文本到50年代的电影剧本发生了变化,茅盾试图展现的是一个解放前30年代微缩的社会经济图景,而夏衍则更强调塑造林老板这样一个小资本家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从整体到个人,茅盾、夏衍分别赋予《林家铺子》这部作品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社会内涵,凸显了一部作品在社会大背景影响下的双重意义.

二、人物形象的变化

夏衍对小说《林家铺子》进行改编时,从不同时代观众的接受视角出发,对作品中人物做了新的阶级分析,以贴近社会、时代及观众的需求.他在征得茅盾的同意后,首先对林老板的形象进行再塑造.在小说原著中,林老板虽身为小工商业者,但更多呈现给读者的是他被压迫、被剥削的一面,走投无路的他在承受各方欺压的同时,还是想方设法还朱三太、张寡妇的钱,他被赋予了劳动者应有的勤劳与智慧,关爱下属的他还赢得了伙计和老板之间难能可贵的师徒情谊,最终的逃离也是充满了万般无奈,令读者唏嘘.在电影剧本中,夏衍重塑林老板的形象,重点突出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一方面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另一方面又是一个还可以压迫人的剥削者.”“他对豺狼是绵羊,但是他对绵羊则是野狗.”[5]正如影片在一开头的字幕中就明确表示:“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林老板正是上有商会、钱庄、地方军阀的压迫,向下剥削朱三太、张寡妇、陈老板的处于中间的“小鱼”.

从小说到剧本,夏衍在林老板身上附加的“剥削者形象”是如何成功表现的呢?这与另一个人物——陈老七的出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说中,陈老七是林老板的“存户”之一,与朱三太、张寡妇的形象意义相同.在剧本中,陈老七的形象由“存户”变为了林老板的“债务人”,与朱、张同林老板的关系已然不一样.陈老七在剧本中也是一个经营小杂货店的小工商业者,他同林老板的债务关系成就了夏衍对林老板“两面性”形象的定位.当林老板向恒源钱庄借钱未果时,恰巧遇到了陈老七,便想起向陈老七,同样水深火热的陈老七无钱还债,最终被逼无奈的林老板带着伙计寿生在陈老七的小杂货店强行抢走了维持一家人生计的小百货.林老板“剥削者”的形象被陈老七这个人物的存在鲜明地烘托出来.小说中的“存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受林老板压迫剥削的对象,林老板自己也是破产后的受害者,朱三太、张寡妇、陈老七只是顺带遭殃的一群人.但在剧本中,遭受商会、钱庄、上海客户的压榨后,林老板选择将“压迫”转移到陈老七身上,这是一条完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链条,作为中间者的林老板形象,其“两面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改编符合夏衍对林老板这个人物的最初设定:“不把林老板写成一个十足的老好人,不让今天的观众对林老板有太多的同情”[6].直到后来电影拍摄时,夏衍还给林老板的扮演者谢添写信提到:“在当时的情况下,林老板受到的压力的分量比较大一些,他可以压迫人的分量要小一些,要掌握好两方面的分寸.”[7]

除了林老板和陈老七两人的形象变化外,夏衍对林明秀的形象也进行了改造.在小说中,林明秀是一个担心没有国货衣服穿,被同学嘲讽家中卖东洋货的普通学生,是被林老板和林大娘宠爱备至的女儿.她的性格并没有被茅盾赋予特殊之处.但是夏衍认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林明秀是一个年轻学生,因此,她被卷进这个时代风暴,跟着同学喊喊口号,写写标语,也还是有可能的.”[8]这样一来,电影中的林明秀就成了具有爱国意识的青年学生,较之小说中的她有了一丝“进步性”.夏衍改编林明秀的形象必定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不仅仅是刻画她的爱国学生形象那么简单.在剧本的结尾,林老板带着林明秀乘船逃离了小镇,不同于“林老板两手抱头,在船舱里沉思”,林明秀坐在船头上,被岸上的景物所吸引,不懂得“来日大难”的真实情况,终究还是一个未成熟的孩子.联系到夏衍在《谈<林家铺子>的改编》中说到他本希望在开头设置这样的场面:寿生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公私合营商店的私方经理”,林明秀或许是一个中年的机关干部.虽然这个希望没有付诸实践,但是通过夏衍对林明秀这一人物的形象定位,显然表达了作者对工商业改造中的工商业者的未来的一种期待.

在夏衍笔下,原本几乎贯穿于整部小说的“林大娘的打嗝”被全部取消了.小说中林大娘的打嗝像一串不和谐的音符贯穿始终,反映了情节的跌宕起伏,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通过她的打嗝声,读者可以了解林家铺子的境况好坏,它在暗示林家的命运沉浮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小说提供了新视角.但在剧本中夏衍放弃了这一细节,他认为“在电影里,这可能会对观众引起喜剧效果,而抵消了某些规定情景的悲剧气氛.”[9]

三、电影的细节呈现

夏衍改编的剧本为之后影片《林家铺子》的拍摄提供了直接依据,但剧本不是电影的唯一指导工具,导演的个人意志、演员的表演技巧、美术指导、配乐等因素都构成了对故事的再创造.观众最终看到的影像会与剧本里的细节或多或少存在不一致,与原著有出入更在情理之中.

水华在执导《林家铺子》时,并没有刻意追求表面戏剧性的情节,也没有设置针锋相对的喜剧冲突,而是以含蓄、深沉、隽永的叙事风格贯穿始终,注重细节的真实描述,力求电影展现给观众时保留住生活化与鲜活化.如影片中“林源记”货柜里琳琅满目的货品,相信也让当时观看影片的观众大饱眼福,而货品的丰富也从侧面衬托了顾客寥寥无几.又如影片中明秀加入一群学生抵制日货游行的队伍,这一场景点出了“九?一八”事变后的时代特色;林明秀衣服口袋里掉出的印有日文的粉盒,说明了日本经济侵略无孔不入;水华将小说与剧本中老通宝一家买不起伞改为了买不起帽子,影片中年轻人头戴的帽子已然破旧,时值年关,仍然没有钱买打折的帽子,一家人仅有的收入只够买米,这样的拮据窘状充分说明了农村经济的萧条不堪.

较之小说与剧本,水华还精心设置了一个场景,即关帝庙前的庙会景象.小说对关帝庙前的庙会场面的描述是:

元旦起,是大好的晴天.关帝庙前那空场上,照例来了许多跑江湖赶新年生意的摊贩和变把戏的杂耍.人们在那些摊子前面懒懒地拖着腿走,两手扪着空的腰包,又懒懒地走开了.孩子们拉住娘的衣角,赖在花炮摊前不肯走,娘就给他一个老大的耳光.那些特来赶新年的摊贩们连伙食都开销不了,白赖在“安商客寓“里,天天和客寓主人吵架.[10]

这个场景在夏衍的剧本中也比较简单:

关帝庙前,比较热闹些,一群孩子围着看猴子骑羊的把戏.街边的年画摊上,买面具的、刀玩具的,可是大家只是看,买的人寥寥无几.

(溶入)恒源钱庄的客室,钱猢狲穿着马褂.桌子上的那盆水仙花也加上了几个红纸套.他和林老板及余会长似乎已经谈了很久了.……[11]

但通过水华的精心执导,影片呈现出的这一场景则显得十分热闹,林明秀和女同学穿梭在闹市中,镜头中杂耍、买各种小玩意的摊贩尽收眼底.同时,在这场戏里还安排了卜局长坐在茶楼二层俯看楼下杂耍时,无意中相中了林明秀的桥段.这一场景在小说和剧本中都没有明确的交代,而水华在电影里的巧妙处理为之后卜局长要林老板的女儿嫁给他做了铺垫,使观众更容易理解.

在电影中,林源记与裕昌祥之间的商业竞争也被水华放大.林源记“一律九折”,裕昌祥不甘示弱“八五折大销价”,林老板咬牙忍痛“八折抛货”.水华在拍摄林源记时,不忘给裕昌祥镜头,同行竞争在他的表现下真实自然,影片整体的“工商业”氛围呼之欲出.

此外,片头细节更耐人寻味.电影的开头是在展示故事的发生地,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水乡景象缓缓映入观众眼帘,随着镜头的移动,突然左岸上一盆污水被倒入河中,在镜头的特写中,一片浑浊在水中晕染开来,接着荧幕上出现了故事的发生时间——“1931”[12].导演仅仅用了“一盆污水”就向观众暗示了一个黑暗、灾难的年代,“污水”象征了在当时入侵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被污染的河水就像当时混乱不堪的中国社会状况.

四、电影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与人性关怀

电影作为艺术作品,尊重人性、表现人性是其基本使命,也是其得以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然而十七年期间对人性的判定全然建立在阶级化基础之上.在这样的意识形态导向下,人性被误解扭曲,失去了客观的评价.对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分类“非敌即友”.时至今日,我们显然不能用当初的标准来衡量影片中人性的善恶.影片真实的重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环境下的工商业者生存状况,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林老板”这一类人的不易与无奈.夏衍改编后的《林家铺子》,虽给林老板的形象增加了“压迫者”的一面,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窥探电影所传达的积极的现实意义.小工商业者在社会中虽是财富积累的人群,但在其光鲜的身份背后也有谋生的重重艰辛与困难,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改变,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与影片中林老板的所承受的剥削与压迫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工商业活动中的规则与秩序带给广大该行业中人的挑战和风险却从未间断.夏衍通过讲述一个“林老板”的故事,将同情与关怀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的“林老板”,作品所影射的现实意义值得关注和思考.

注释:

[1]参见夏衍:谈《林家铺子》的改编,《夏衍全集》(第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58页.

[2]文小耘:一部美化资产阶级的影片——批判影片《林家铺子》,《山东文学》,1965年06期,第63页.

[3]茅盾:《<子夜>后记》,《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571页.

[4][5][6][8][9]夏衍:谈《林家铺子》的改编,《夏衍全集》(第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59—560页.

[1]参见夏衍:谈《林家铺子》的改编,《夏衍全集》(第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58页.

[2]文小耘:一部美化资产阶级的影片——批判影片《林家铺子》,《山东文学》,1965年06期,第63页.

[3]茅盾:《<子夜>后记》,《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571页.

[4][5][6][8][9]夏衍:谈《林家铺子》的改编,《夏衍全集》(第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59—560页.

[7]夏衍:《给谢添同志的一封信》,《夏衍全集》(第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56页.

[10]茅盾:《林家铺子》,《茅盾作品经典Ⅳ》,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第466页,第467页.

[11]夏衍:《林家铺子》(剧本),《夏衍全集》(第五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12]参见影片《林家铺子》,水华导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2分35秒—3分45秒.

(马晗敏 甘肃兰州 甘肃政法学院办公室 730070)

上文汇总: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看电影本科看电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林家铺子》和《林家铺了》和看电影方面论文范文.

从戏剧到电影:《林家铺子》在电影纯粹化方面的贡献
1959年上映的水华导演的林家铺子,注定要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电影界的里程碑作品 众所周知,这部作品是以著名作家茅盾的同名小说为基础的,茅盾先生的林家铺子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已然是一座丰碑,后人或许可以.

奇幻喜剧电影《白日梦想家》的多线叙事模式赏析
王昌杰白日梦想家翻拍自好莱坞经典影片梦里乾坤,由本·斯蒂勒自导自演,获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权威奖项 部门经理沃尔特本是一个职场失意者,为了寻找丢失的底片,他踏上了不可思议的旅途,并最终收获了.

花园和救赎评电影《绿手指》
内容提要 电影绿手指(Greenfingers)讲述了英国埃奇菲尔德皇家监狱的几位犯人在监狱里建造花园并在汉普顿宫花展中赢得金牌且荣受英国女王接见的故事 电影通过具体的花园工作展开对人性的救赎 在参与.

当代艺术跨界现象以电影《爱乐之城》为例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新媒介的推陈出新,当代艺术出现越来越多的“跨界”现象,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表现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平面、文字、音频、视频……形式,而是出现两种或多种表现形式相.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