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产业发展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长三角城市群研发产业和区域特征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产业发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长三角城市群研发产业和区域特征,该文是产业发展相关论文范文和长三角和区域特征研究和城市群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区域经济学论文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产业经济学论文

摘 要:基于熵值模型,综合测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研发产业发展水平,并以区位理论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研发产业的聚集规律和产业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研发产业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上升阶段;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基本呈现“梭形结构”;形成了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市为顶点的三角形空间梯度,研发产业重心主要集中于沪宁一线.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研发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F 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7)02-0053-06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gion Feature of R&D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SHI Rong1,2,WU Weiying1

(1.Business College,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0,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ntropy model,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D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Moreover, based on regional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overed the law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D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was still in the rising stage; the difference of development distribution and region feature was obvious, basically showing “spindle structure”; and the triangular space gradient has been formed in Shanghai, Nanjing and Hangzhou City vertex.

Keyword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R&D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研发作为创新的源泉,在创新价值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随着研发外部化的不断发展,研发活动日益呈现产业化特征,发展势头强劲.国外理论界对研发产业的研究开展较早,Romer等在研究与开发模型中关注研发产业,提出从知识的生产环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1]. 进入21世纪,随着研发产业研究的不断升温,世界知名的研究与开发杂志网络版专门设立了研发产业指引专栏.2000年,美国缅茵州科学基金会资助完成的“缅茵州公共资金用于研发的评价研究”中,首次界定了研发产业的概念[2].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研发产业的研究也逐渐升温,不断推动研发产业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研发产业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集中于研发产业概念的界定,研发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发展现状等定性方面的研究.但与国外研究一样,有关研发产业的定量分析相对不足,这主要与研发产业成为一个独立产业不久,研发产业内涵不易确定以及数据难以获得有关[3].定量实证研究研发产业空间聚集的形态与区域特征,既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强化国家与地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产业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我国发展研发产业最有条件和潜力的地区[4].当前该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研发产业正依托长三角城市体系作为空间载体,逐渐发展成为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鉴于此,引用熵值模型评价研发产业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本文选取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泰州、扬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共计16个长三角主要城市.因收集数据限制,研究暂不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新近扩容的安徽8个城市(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对长三角地区的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把握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特征,深入分析区域内发展差异与内在联系,了解发展优势所在.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决策依据,对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研发产业整体发展程度通常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和产业效益三方面进行评价.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但对于研发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定量测度,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与评价体系.陈云结合上海研发产业的实际数据,构建投入类、产出类、辅助类等三大类评价指标,对上海浦东新区研发产业及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任伟宏和黄鲁成从人力资源投入、经费投入、研发产出、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对研发产业评价的指标选取、确定及评价风险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张战仁从产业发展环境为切入点,从需求、供给、市场制度环境、政策支撑环境、服务环境和信息设施环境等方面构建区域研发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体系,并结合我国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省市的研发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夏海力利用因子分析研究从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研发效果和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研发发展评价体系,对长三角苏州、无锡等6个主要城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王承云从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规律和区域差域的角度,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的显著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张开仁选用企业研发机构数量、技术成果、科研论文和技术市场金额等多指标对沪苏浙研发产业集群进入描述,进一步指出三地研发集群协同创新与联动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充分利用长三角各级政府权威发布的统计数据,依据科学性、可行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原则,结合研究产业发展内涵,将研发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经费投入、研发产出和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源投入主要反映城市的研发产业人力投入的状况,由研发产业从业人数、研发人员本科以上学历比重、研发人员比重构成;财力投入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包括研发总经费、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三方面;研发产出反映一个城市研发产出的最终效果情况,包括研发产业新产品产值、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两项指标;研发创新能力反映一个城市研发产业的创新能力及发展潜力,由申请专利量、专利授权量、研发机构数、“211”工程大学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构成.所选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研发资源清查资料汇编、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各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的专利局网站与科技局网站的相关公报数据.

(二)研究方法

熵的概念最早用于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用于度量一个孤立的物理系统偏离平衡态的程度,后由申农将其引入信息论,用以表示系统的不确定性、稳定程度和信息量[5].熵作为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方法,往往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反之亦然.因而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熵值模型,以长三角地区的1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计算各城市熵值并对其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二、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2011年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以上评价方法及计算,可以得出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以及人力资源投入、财力投入、研发产出和创新能力这4项研发产业发展指标的得分和排序,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上海市的研发产业发展水平最高,无论是综合发展水平,还是在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研发产出和创新能力等四个具体方面都远高于长三角其他15个城市. 其余15个长三角主要城市研发产业发展水平也呈现明显的梯度性,研发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综合得分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分别是南京和苏州,南京综合得分虽落后于上海,但也远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很强的研发产业发展实力,与上海共同构成辐射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增长极,其产业的溢出效应将使邻近城市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苏州研发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充分利用其外向型经济优势,随着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研发机构与服务中心的进驻,正初步形成研发产业集群.杭州、无锡得分紧随其后,也表现较强的研发产业实力.而除舟山外其余各城市研发产业虽初具规模,但是在综合实力上仍与上海等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发展不平衡,按各城市综合得分级、分层,明显呈现以上海为中心,南京为次中心的单极研发产业发展区域分布特征.

(二)2014年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运用相同评价方法对2014年长三角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表3):2014年长三角地区16年城市研发产业综合得分排序与2011年相比有了微量调整.综合得分第一的上海市仍是研发产业实力最强的核心城市;南京排名第二,两市发展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其中人力投入与创新能力的增强是主要推动因素;杭州研发实力显著提升,超越苏州位列第三,无锡和宁波仍位于第5、第6位.除此以外,各城市在综合得分排名上也有所调整,其中浙江省绍兴与台州两市得分排序位次上升较快,绍兴由第10名上升至第7名,台州由第14名上升至第10名,其余城市变动不大.经过4年的研发产业发展,整体而言以上海为中心,南京为次中心的单极研发产业发展区域分布特征仍旧存在,但以杭州、绍兴及台州为代表的浙江省研发产业发展活跃,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呈现一定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三、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区域发展聚类分析

根据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发展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5个层次(表4).可以看出,长三角研发产业发展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布梯度,基本呈现发展水平较强与较弱城市数量较少,中等城市占主体的“梭形结构”区域分布格局.

上海和南京是研发产业发展水平最强的城市.这两个城市研发产业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长三角14个城市.其中上海市研发产业发展水平最高,在研发人力和财力投入、研发产出效果、创新能力及潜在发展能力方面都远高于其他城市,这也与其作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地位相一致.一方面,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研发机构、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及科技服务机构密集,近年来更是积极吸引了大量的外资研发机构入驻,逐步形成了研发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上海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为研发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充实的研发资本、巨大的研发市场等要素不断推动上海研发产业发展,进一步确立其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核心地位.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近年来研发产业发展迅速.基于深厚的人文沉淀和科研研究基础,南京在研发人力投入和创新能力方面分值较高,成为其综合评价得分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作为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的研发产业发展,对人文环境和科技研发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杭州、苏州、无锡、宁波是研发产业发展较强的城市.其中苏州、无锡两市是江苏省研发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研发产业发展“沿沪宁线研发服务集聚带”形成一个以研发、设计、创意、金融、会展,以及专业化信息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依托工业园区为载体,研发产业正成为该产业聚集带的主要科技产业门类.当前,凭借良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苏州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陆续进驻,正逐步形成研发集群;近年来浙江研发产业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两区两带”产业发展区位格局,其中“两区”即杭州中心城区与宁波中心城区.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14年杭州与宁波研发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45%和16%,合计占全省研发相关产业增加值60%以上,成为全省研发产业的重点聚集城市.

研发产业发展水平的第三层次,即地区研发中心城市包括江苏的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以及浙江的绍兴、嘉兴、湖州、台州等9座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地区影响力.其中江苏南通、扬州、镇江、泰州位于江苏中部地区,受研发产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市辐射影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与空间;浙江研发产业发展的 “两区两带”区位格局中的“两带”,即包括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在内的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及台州、温州高技术产业带.随着研发中心城市产业溢出效应的不断增加,以上这些城市也将获得研发产业的更多发展机会.第四层次则为研发产业发展实力较为薄弱的舟山市,成为长三角区域内的研发待发展城市.

四、结论与讨论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研发产业最活跃的地区.其研发产业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上升阶段,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区域差异明显,基本呈现“梭形结构”即发展水平较强与较弱城市数量较少,中等城市占主体的区域分布格局.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所具备研发实力的强弱特征,将研发产业这一创新性知识产业与地理空间相结合,客观上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研发产业发展的空间梯度.即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市为顶点的三角形空间发展格局中,研发产业重心主要集中于沪宁一线,上海、南京两市成为发展轴线上两个中心城市,其研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实力较强,是区域研发创新的核心,将对区域研发产业的发展起推动与引领作用;苏州作为江苏省重要经济城市,兼具毗邻上海的良好区域优势,在沪宁轴线上的重要创新城市地位也进一步加强,依靠其发达的外向型经济优势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研发产业发展显著.而随着研发产业溢出效应的逐步加强,地理邻近上海、南京和杭州三角空间发展格局的城市,如沪宁线上无锡、常州,长三角南部城市宁波也将会是研发产业进一步转移与拓展的方向.而其余研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实力较弱的城市,作为接受研发产业辐射与扩散的区域,未来研发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空间与潜力.

近期,国家规划机构发布远景规划,到2030年将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相信以逐步完善的区域城市网络体系为基础,依据巨大的经济腹地所提供的长期与稳定市场需求,辅之于地区政策引导,必将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发产业的不断发展,发展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也将不断演进.因此,区域内各城市应尽快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与区位优势,选择研发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并制定相关激励与配套措施.同时强化区域各城市间的产业协作关系,积极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研发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5): 1002.

[2]Baranes E, Tropeano J P. Why are technological spillovers spatially bounded?A market orientated approach[J]. Regional Science&Economics, 2003,33(4):445.DOI:10.1016/S0166-0462(02)00043-1.

[3]张战仁,杜德斌.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9,23(10):91.

[4]夏海力,贾海成,黄莹.基于因子分析的长三角主要城市研发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1):109.

[5]任伟宏,黄鲁成.基于熵的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109.

[6]王承云,张婷婷.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的空间结构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989.

[7]张战仁,杜德斌.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潜力及现实挑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6):87.DOI: 10.3969/j.issn.1002-6711.2010.06.016.

[8]张仁开,肖刚.沪苏浙研发集群协同创新与联动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4(8):55.DOI: 10.3969/j.issn.1674-6171.2014.08.008.

[9]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9-67.

[10]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47-257.

此文结束语,本文是关于产业发展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长三角和区域特征研究和城市群相关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城市建设和运营安全的守护神
关注民生改善,以科技惠及百姓是上海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出发点 2015年,上海市主动应对科创中心建设的新要求,聚焦民生热点,重点围绕地下空间、建筑施工、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方向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推.

南海邮轮产业的区域合作机制
摘要邮轮产业作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海南省推动邮轮产业加快发展,对于“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一带一路”战.

长三角长租公寓用户群体特征探析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长租公寓已经成为时下最风口的行业 本文在针对长三角主要城市中的品牌长租公寓及其客群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出公寓租赁客群的典型特征,如学.

建世界级城市群,看长三角怎么干
姜微 雷敏 张紫赟 何欣荣 张展鹏 屈凌燕在中国地图上,长江如同一条巨龙,从青藏高原蜿蜒6300多公里直奔大海,长三角就处在这条巨龙入海处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又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