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传统建筑论文范文例文 和从清代范式到建国新貌传统建筑元素的符号化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传统建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7

从清代范式到建国新貌传统建筑元素的符号化,本文是有关传统建筑自考开题报告范文和符号和范式和新貌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传统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论文范文建筑赏析论文建筑模型论文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李搏宇,佘跃心

【摘 要】 文章探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系列新建建筑中对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方式,通过与清代官式做法规范进行对比,总结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将传统建筑构件和元素抽象化、符号化的现象,并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这些既遵从现代建筑理论又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有益尝试,为中西合璧式建筑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对于当下建筑创作仍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建国初期;传统建筑元素;清代范式;符号化;中西合璧

0 引言

20 世纪 50 年代,受过去长期战乱的影响,国内经济近乎处于停滞状态.为尽快开展国内建设工作,必须配套建造必要的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出于人民寻求心理归属感和民族自信的需要,此时大量涌现的各类建筑物中普遍应用了传统建筑元素;同时,第一代建筑师学成归国,推广西方的现代化建筑理论和技术,也为这一实践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如今,“新中式”概念兴起,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国内建筑界正在努力探索“中国道路”,试图将文化精华融入设计.通过分析历史上曾出现的追求“中而新”的潮流,或许可以为今日的实践提供指导.

1 清代官式建筑做法规范

1.1 木作制度的变迁与定型

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建筑做法曾有两次重大定型.第一次出现在宋代,宋崇宁二年(1103 年)成书的《营造法式》 开创性地订立了 “以材为祖” 的材分制, 出现 “材”这个统一的度量衡之后,大木作做法的规格和尺度有了标准.此后,经历了元代的停滞和明代的再发展.第二次定型出现在清代,清雍正十二年(1734 年),工部颁布《工程做法则例》,定“斗口”为新的统一尺寸计量单位,“从一寸至六寸每半寸分为一等,共计十一等,其他构件尺寸均依照等级计算” [ 1] .

1.2 完全成熟的规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工程做法则例》类似今日的工程规范,书中前27 卷每卷记载一种建筑做法, 例如, 第一卷专门阐述 “九檩单檐庑殿周围廊单翘重昂斗栱斗口二寸五分”做法,第二卷为“九檩歇山转角前后廊单翘单昂斗栱斗口三寸”做法等,每卷均附有建筑横断面图.从 28 卷开始,则是关于不同尺寸斗栱的分件做法、石作、瓦作及工料估算等.

《工程做法则例》虽只记录了 27 种尺寸规范,但可以类推并应用于其余营建活动.各种不同用途、不同等级的建筑,可以选用的屋顶形式、构件规格和彩画类型均有相应规定,加上其中的尺寸要求,使得建设行为有例可循,形式和尺度也固定统一.但《工程做法则例》中只规定了大原则,而没有具体操作细节,如构件卷杀、雕刻及彩画绘制等都没有详述,且上述规范化、定型化做法仅限于官式建筑建造,民间建筑营造多属于自发性行为,并没有统一的规范与管理,其形式基本取决于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因此,通常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

2 建国初期建筑中传统元素运用的新现象

自民国时期起, 对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就从未停止[ 2] ,也留下了中山陵园建筑群等一系列著名的成功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实践,精神上与之一脉相承,但做法有了变化.

2.1 “传统符号”的提炼

从视觉上来说,屋顶和用色是最明显也是最容易被抓住的特征.除了明显可见的构件以外,建筑的空间特征,如建筑群布局形式上的内向型与围合性等,也是一大鲜明特色.梁思成先生曾将中国建筑的特征概括为 9 条:①台基、墙身、屋顶三段式;②中轴对称,多栋建筑环抱院落的平面布置;③木材框架结构;④斗栱;⑤举折、举架;⑥屋顶;⑦用色大胆;⑧构件外露,并稍加修饰作为装饰;⑨大量使用琉璃砖瓦,木、石、砖面上雕刻图案[3] .

在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实践中,传统元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群体布局、“大屋顶”形式和传统风格的细部装饰.不过,屋顶、斗栱和彩画等都已经被高度抽象化,仅作为代表“民族形式”的符号而使用,不再按照原有做法施工,曾经存在的结构和象征意义也有所改变.

2.2 集中内向型的群体布局

各工业厂区及科研机构等配建的“家属大院”是依照传统形式进行建筑群体布置的一大突出实例.这些职工宿舍区通常为内向型布局,形如扩大化的民居院落,其沿街住宅楼以低、多层为主,围合出宽敞的内部庭院供绿化和居民活动使用,有些住区内配套有便利商店或幼儿园,在内部就可极大满足居民需求(图 1).与其他邻里关系相比,集体住宅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浓厚,其中的住户由于有同事和邻居两层联系,更容易团结融洽.大院模式虽然整体上仍然是内向的,但由于不存在传统大家族的内部阶级秩序,相较之下更加开放,建筑之间也不因区位而有高下之分.

2.3 中西合璧的“大屋顶”建筑

50 年代初,兴建“大屋顶”的热潮从首都北京开始迅速蔓延到全国,一度成为当时最流行且正确的建筑形式.这些仿古建筑大多为公共建筑,囊括了行政、教育、文化、医疗等各个领域.它们的外观具有很多共性,比如采用台基—墙身—屋顶三段式造型,屋顶多为庑殿或歇山顶,也有各种重檐及组合形式,檐下施用斗栱及彩画.有些建筑还会选择在颜色上也贴合民族性,使用朱漆大柱和绿琉璃瓦顶等.据统计,1952 ~ 1954 年间,仅北京新建的大屋顶建筑就超过 400 000m2[ 5] ,至今仍留有大批优秀建筑,如:北京友谊宾馆(图 2)、民族大学、北京体育馆等.很多其他北方城市因地理位置与北京较近,受到其建筑风气的影响,也建造了不少大屋顶建筑,如位于哈尔滨市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办公楼(图 3)等.

50 年代后新建的建筑,结构多用砖混框架体系,不再沿用清代大木作的榫卯连接和步架搭建手法,斗栱很多是石材或混凝土材质的成品,直接挂于墙面,有些甚至只是在墙面上以浮雕做出造型.建筑内部也按照功能和使用需求分割房间,而非只以间架数框定一个大空间.这些建筑的体量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木架结构所能到达的限度,而是完全用现代建筑观念和技术设计和建造.虽然包裹着传统形式的外衣,但毫无疑问都属于现代建筑的范畴,传统建筑元素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巧妙地融入现代建筑结构中.

2.4 仅在建筑上加以中式装饰细节

这一类型在高校中较为常见, 如吉林大学理化楼 (图4)、清华大学 2 号宿舍楼(图 5)等,属于中西融合做法里“中”的部分相对较少的一类,多为模仿苏联风格建造, 横竖向均分为三段或五段式 (即横三竖五) , 平顶,体块方正,线条平直,比例、门窗位置和壁柱、线脚等也遵照西方古典做法. 乍一看, 它们是纯正的舶来品 “洋楼”,但细看会发现,其装饰中充满了中国元素,如在外墙线脚上浮雕祥云卷草花纹,窗棂分格做成花窗式样,栏杆或女儿墙采用砖砌镂空图案,形如传统的石雕栏杆等等.

2.5 其他变化

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彩画历史悠久,施与木构表面,既保护了木材,又起到了非常好的装饰作用.清式彩画常用的有 3 种,等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它们的适用范围、彩画内容及色彩运用等按等级规定执行.迈入新时代后,彩画的等级规定也不再适应社会,龙凤图案的应用几乎匿迹,更倾向于使用抽象纹饰或五角星、和平鸽等符合时代精神的造型.甚至在 1969 年天安门城楼重修时,将原本的金龙和玺彩画改为西番莲和玺,瓦当改用向日葵图案(图 6).当时还曾有视正脊上的龙吻为封建内容,建议改用工农兵或宝塔的提案,但未获得批准,龙的形象被政府承认“是中华民族象征”,因此,至今仍保留原貌[ 6] .

3 建筑中大量使用符号化传统元素的原因分析

3.1 合理性

建国初期,人民在欢庆胜利之余更需要能够寄托民族自豪感和寄予前景美好希望的载体.建筑并不仅仅具有使用意义,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文化意义.政治环境要求建筑须体现阶级性[ 7] ,“只有传统的,中国独有的形式才属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对建设工作影响极大.当时可能的选择有 3 种:①继续采用以前的建筑手段和形式;②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看齐;③探索一条中西合璧的新道路.

由于解放以后的社会与封建帝制的时代相差甚大,对于消灭封建残余的诉求又很强烈,照搬旧式建筑并不容易得到心理认可;而且木架结构做法冗杂繁琐,强度和耐久性也比砖和混凝土等材料差,挂瓦苫背等一些落后做法又笨重且浪费建材,从效率、实用和经济方面考虑,第一种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当时的学界共识是我国的新建筑必须从自己的古建筑发展而来,绝不可断绝历史,也不可学习西方光秃秃的方盒子[ 8] ,因此,完全以现代主义为指导思想也是不可能的.于是,便只剩下唯一的中西合璧选项,即以西方的建筑技术手段来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20 世纪 50 年代时,中国因长期以来的封闭统治和战乱,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较为落后.当时,接受了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很多帮助,大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协助建设,中国方面也对他们报以很高的信任.当时,苏联国内推崇的原则是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须具有“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援助专家们将这一思想带入中国,加上他们所理解的中国建筑特征就是视觉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屋顶和鲜艳的色彩等,于是认为中国应该大规模兴建大屋顶建筑.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仿古热潮中,很大一部分建筑都是听从苏联专家的意见而建造的.即使是没有采用大屋顶的西式新建筑,也会加上各种传统装饰部件作为拥护“民族形式”的标志.

屋顶、斗栱、彩画等构件的功能既已被缩减至仅用以代表民族性和象征文化传续,原本依社会等级而定的一系列做法规范也荡然无存,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更多地被简化、抽象化了,趋向于作为符号出现.

3.2 可行性

自 20 年代起,越来越多建筑师留学美国、日本, 接触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教育,并将所学到的现代建筑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带回国内.这些后来被称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人大多出身较好,在传统大家族里出生长大,其中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国学基础深厚,普遍支持中国建筑应采用中国独有形式的观念,而学习的现代建筑知识也使得他们愿意积极推广更加科学的手段来代替“土方法”建造房屋,以使新建筑更加坚固和经济.因此,他们选择西式体量加中国形式的做法是顺理成章的,中西结合的建筑实践得以大量实现.经过民国时期的大量实践,此时再提出“民族形式”,建筑界对这类中西合璧式的做法已经驾轻就熟.

从技术角度来说,木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框架结构,新的砖石混凝土框架结构无非是换用了其他的建筑材料,提高了各方面性能,但结构的力学逻辑没有改变.在这样建造起来的建筑上融入中国特征,不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相互冲突而导致无法相容的现象.一系列的成功案例也证明了西方技术与中国内容的并存是完全可行的.

4 结语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上传统元素符号的大量使用是由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也是中华文化在现代建筑上得以体现的一次尝试性集中实践,创作并留存下了一大批中西合璧的建筑精品,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当下建筑创作仍然具有借鉴作用..回顾、总结当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现代建筑创作实践的历史经验,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对于传统文化,既不因循守旧也非全盘否定,而是努力地将传统的核心提炼出来并随时代而革新,是看待和处理历史文化传统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理念和精神即使在今天也是应该坚持的.

(2)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标准指导建筑创作与实践是必由之路,但在建筑文化与艺术方面,不宜盲目地全盘照搬西方,而是在现代建筑体系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这有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民国时期至解放以后,众多成功的建筑实践都证明了这在建筑创作上不仅是合理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3)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自民国时期一直延续的中西合璧理念在建筑领域的探索亦不应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而应该将这种理念继续推进、发展,与时俱进,以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这种中西结合建筑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总结: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符号和范式和新貌方面的传统建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传统建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湘黔边区侗族传统建筑的本土知识
摘要侗族传统建筑从特定层面体现了侗族的文化特质,本文从侗族的生存区域环境与生活方式、传统建筑的本土知识体系……方面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对侗族传统建筑的本土知识的价值进行重新界定与评价,以助于挖掘和保护侗.

中国传统建筑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式及基本特点就建筑单体的美而言,中国建筑更多的存在于体、面、线、点组合而显示的群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中国建筑的柱、梁、额、析、朽、椽、棋,在宏观上都可以.

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动画场景设计方法
一、动画场景中体现的传统建筑元素(一)动画场景中体现出写实性传统建筑元素 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在场景设计时,会考虑到剧情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将场景处理得更具有写实性 写实性要求在设计场景时,依据.

基于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绘本课程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运用闽南传统文化中饱含着的深刻精神内涵以及丰富底蕴,尤其是闽南传统建筑的精美融入于闽南地区的美术教育,对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