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科普论文范例 与科普现存的问题与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科普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8

科普现存的问题与,该文是有关科普论文怎么写跟科普和对策和现存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科普论文参考文献:

科普论文参考文献 科普论文科普论文怎么写科普小论文500字科普杂志

王向云

(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南京 210094)

摘 要:三次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学与技术逐渐呈现一体化的趋势.科普作为向社会普及科技的重要手段,是典型的科技与社会需要探讨的课题,是一项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但是现如今我国的科普进展面临着许多绊脚石.无论是科普的主体、客体、介体,还是科普的内容,都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科普;公民科学素养;科普事业

中图分类号:C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27-02

收稿日期:2015-11-10

作者简介:王向云(1991-),女,山西高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技企业文化研究.

科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始就一直在开展的工作,因为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开展科普的终极目标.但是由于我国科普在主体、客体、介体以及科普内容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一、我国科普现存的问题

科普是指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推广科技相关内容,使社会大众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懂更多的科学方法、头脑中有深刻的科学思想并且具备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目前我国的科学普及采取的是一种单向流动的、自上而下式的模式.从事科普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科普记者、科普电视工作人员、科技馆工作者、科普作品创作者、科学共同体以及科学家之外的一部分专家学者.科普客体主要是社会公众.科普介体是大众传媒、科普书刊、科技展会和科技馆.科普内容重自然科学知识而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对科学主体、客体、介体以及传播内容的认识本身就有着很大缺陷.

(一)从科学共同体和公众、大众传播媒介、国家奖励政策之间的关系来看

就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大众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而言:

第一,社会大众对待科普主体认识上存在缺陷.社会公众的认识缺陷和科学共同体自身的认识缺陷呈现出一种“相得益彰”的局面.科学家对自身责任与任务的认识的缺陷和社会对科学家进行科普的需求之间构成矛盾.

一是传统的思维模式一般认为科学家都是处于一个高深领域,他们从事着科学研究,他们的最大成就和最终目标就是获取诺贝尔奖等等.

二是科学共同体与普通百姓之间很少有沟通的时间和机会,当然也可能科学共同体认为他们没有和普通百姓进行沟通的必要性,毕竟他们从事的科研活动和科研领域有着极强的专业性.

三是国家科技的发展需要社会大众的舆论支持,而国家科技相关政策和课题得到公众舆论支持的前提就是科学家专门花时间就一些专业科学知识进行简化并向公众进行普及.

第二,科学共同体和科普传播的媒介有现实矛盾.

一方面,科学家需要能和科普的客体进行更好的沟通,而大众传媒是最好的媒介.因为所有信息载体中,含科技因素最高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可取得最高预期效果的非大众传媒莫属,大众传媒自身具备这样的优势.

另一方面,从事科普事业的大众传媒需要传播效果、轰动效应甚至噱头,并且绝大多数的科普传媒者缺乏专业的科学素养,很多连半道出家都谈不上,这使得科普知识传播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第三,科学共同体的现实利益需求同国家的嘉奖机制存在矛盾.由于目前我国对科学家的嘉奖并不涉及科普方面甚至科普成果,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到对他们的职业前途帮助甚微的事情上.

(二)从科学普及的内容来看

由于对科普本身的含义有着狭隘的认识,因此导致了科普内容普及的不完备性.

第一,普及的科普知识主要是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而没有重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普及.科学知识就是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规律的认识以及总结;科学思想是我们在进行复杂的社会活动时所应该具备的合乎规律和逻辑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是可以指导人们在最有效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成效的一种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既可以给人们满满的正能量,又能在道德上约束、警醒和鞭策人们.而科普有助于推动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可以说科学普及是科技转化成生产力道路上的一个“大风车”.因此科普内容就应该将科技这一伟大力量的四个层面都涵盖在内.

第二,普及的科普知识主要是正面性的,而没有注意到普及科技的负面效应.在科技时代,科技带来的是双重效应.科技造福人类的力量与科技对人类造成的潜在危险并存.比如说我国医疗技术的发达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但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如说核泄漏事件.科学家在建造核电站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宣传核发电的威力,也应该告诉公众潜在的核泄漏的危险.日本核泄漏事件就是个典型.当地震和海啸来临之时,看着核电站爆炸,大家却束手无策.

第三,科普知识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而忽略了人文社科知识的重要性.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方式存在问题.以90后这一代学生为例,我们在小学就接触了《科学》这一门学科,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老师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而非学生的兴趣.高分背后是兴趣的磨灭.老师只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学《科学》的方法就是记忆.学生们在考完试后对不假思索的记忆知识早已遗忘很多.地理和生物这些“副科”知识占据的课时比例很小,并且经常被其他科目的老师占用,来学习“主科”.到了高中,大家才刚刚接触各个学科,又很快进行了文理分班.

第四,科普的内容较为陈旧,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科普的内容过于笼统化,没有更好地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更鲜明的层次划分.很多科普知识都是旧事重提,或者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罗列,只是相对简单意义上的普及概念、方法,而没有注意到普及科学精神、态度、思维等的重要性,缺乏吸引力;有些科普知识专业性较强,没有进行更通俗易懂的简化,就少了一大批受众.

(三)从科普的对象来看

以前的科普忽视了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群体,这是不正确的.科普的对象应该是所有人,包括科学家、专家学者、研究生和博士生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也只能保证他们在所从事的领域比较擅长,但对于其他众多的领域,可能就存在知识盲点,有时候知识盲点会造成很多阻碍.

二、科普应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要号召全民总动员

科普人员要做到多样化,实现各界强强联手,甚至全民化,这是科普的最终目标之一.

政府应该帮助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公众明确科普的真正含义和真正对象;应该告诉社会各界人士,科普是一项全民性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科普事业.

以从事科技行业的商业组织为例.从事科技产品的相关行业就可以不断地创新他们的产品,他们可以造出更多的机器人,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帮助人们劳动,陪人们娱乐,甚至减少孤寡老人的孤独;他们可以造出更好的3D打印机,使得我们的社会制造成本降低、成品效率更高.他们应该用实际的行动来吸引公众对科技的关注度,并且结合着专业知识的主题宣讲,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科学共同体为例.科普者也应该更多地聆听公众的心声,要明白科普活动对他们而言是双向受益,而非单方获利.科学普及与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不但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是互相辉映、融为一体的.没有赫胥黎“斗犬”般的维护和宣传,便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入人心;没有相对论,爱因斯坦及其理论也不可能家喻户晓;如果霍金没有编写《时间简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知道黑洞效应.

科学普及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而不应该是单向流动的、自上而下式的;不应该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受众要向传播者主动说明自己的需求,只有全民总动员,才能早日将科教兴国战略变为现实.

(二)政府应出台科普嘉奖政策并且推动科普真正融入教育事业

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针对科学家以及专家学者进行科普活动、科普创新事业的嘉奖政策,这样才能从实质上推动科普事业的全民总动员.与此同时,将科普活动完全融入教育事业.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科普的力量,不仅仅让国民接受学校专门化的知识,而且应该让科普进入学校教育.学生在校阶段和进入社会阶段都应该学习科普知识,不应该出现基本知识的断层.这样才是更好地贯彻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更好地以实际行动响应全民总动员的科普事业.

(三)植入创新性思维

从事科普工作的各个群体应该将创新性思维深深地植入他们的科普活动中去,让科普活动更加接地气,更受公众的欢迎.不断向典范学习和取经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以大众媒体为例:一些电视节目已经将科普角色渗透进他们的主题.比如《快乐大本营》的“科学实验站”,把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大众面前;《》的魏坤琳教授对科学知识的准确普及以及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口号都是很好的典范;央视10套节目的科普节目做得很好.不同的电视频道有不同的内容和风格定位,科普节目要更多地满足不同观众的吸收能力和喜好等的需求,受众也应该更多地意识到学习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四)科普活动要做到全面性

第一,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不仅普及科技的正面效应,也应该将科技潜在的负面效应告知大众;不仅要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也应该普及人文社科知识.

第二,科普要面向不同的阶层.科普要多层面化,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不同的着重点.需要层次理论充分地说明了人的需求特点.因此根据人的年龄的不同阶段、职业的不同阶段等等,要设计出不同的科普内容.

三、结语

就我国的科普事业而言,在科技与社会这一交叉学科的背景下合理分析科普事业面对的障碍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推动我国的科普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早日将科教兴国战略变为现实;对于社会各个群体而言,每个群体都可以在参与科普事业的过程中涵养自己.

(责任编辑:姚 丽)

参考文献:

[1]丁霞.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实施的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2]余淼淼.试论我国科学普及工作的原因[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李福鹏.科学传播中科学家缺席的原因探析——以“蕉癌”事件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6):64.

[4]朱效民.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11.

[5]朱效民.当前我国科普工作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3(11).

[6]马来平.试论科学精神的普及[J].泰安师专学报,2001(1).

[7]朱效民.科学家与科学普及[J].科学学研究,2000(12).

本文点评,上文是一篇关于科普和对策和现存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科普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科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科普漫画第一人缪印堂
被誉为“科普漫画第一人”的著名漫画家缪印堂于7月31日晚去世,享年82岁 缪印堂1935 年出生于南京,曾在漫画杂志、中国美术馆、文艺研究院……单位工作,去世前任中国科普研究所.

对比翻译行业现状MTI工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出路
张 瑾,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摘 要】通过调查全国15所院校的MTI教学状况和学生职业化培训……,对比翻译行业的需求,考察MTI教学现存的问题 结果显示大多数MTI院校.

2001之后:全球体系新特征兼论现存世界经济体系和地缘政治体系的转型
—兼论现存世界经济体系和地缘政治体系的转型朱嘉明二战以后,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革,20世纪后半叶,伴随全球化和经济自由主义席卷全球,两极格局最终瓦解,而IT领域的技术革命则为新.

那个回答十万个为什么最多的人,不会再写科普了
作为中国资深科普写作者,已转向传记写作多年的叶永烈再度以“科普”的身份亮相时,带来的消息是他不会再进行科普写作了 6月27日,科普作家叶永烈出现在了央视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