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思想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与何为自爱儒、道、佛自爱思想解读与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思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3

何为自爱儒、道、佛自爱思想解读与,本文是思想类硕士论文范文跟自爱和思想和思考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师道杂志思想政治工作杂志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摘 要:自爱是来自生命本源的自我之爱.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自爱的思想.文章对儒家、道家与佛家的自爱思想进行了解读,认为自爱是一种积极品质,是个体对自我的主动关注、维护和改善.完整的自爱展现在身、心、社会三个方面,是生理自爱、心理自爱、社会自爱的综合.并且自爱是爱人的基石,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明晰自爱的内涵对正确的实施自爱,对人们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自爱;儒家;道家;佛家

在现代社会,“自爱”已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从字面意思来看,“自爱”即是自己爱自己.但如何把握自爱,如何做才是真正的爱自己,不少人对此是不甚明晰的,这源于对“自爱”概念认知的模糊.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大讲“自爱”这一范畴,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被使用的角度仅多见于女性的洁身自好、自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潮进入我国,受其影响,一些自私自利的行为也被认为是“自爱”.那么,“自爱”的内涵究竟为何?我们应该如何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自己?事实上,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自爱的思想,其以儒、道、佛三家为代表.文章尝试分析儒家、道家、佛家的自爱思想,以试图全面、清晰地呈现自爱的内涵.

一、儒家的自爱

儒家在历史的潮流中起起落落,虽然有过“焚书坑儒”这一类几乎使得儒家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劫难,不过其思想仍然犹如野火中的原上草一般,随着春风轻抚在一夜细雨中翠了一片江南岸.

在儒家以“仁”为核心所构建起的思想体系中,不乏“自爱”思想的存在.在儒学典籍《法言义疏》中有言:“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在《中庸》中亦云:“成己,仁也”.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的主体思想中是包含有“自爱”这一层观念的.不过董仲舒却又如此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在其眼中,似乎是不大赞同“自爱”这一观点的.实则,其“爱人”的原意本是实施“仁”的过程,即“仁”之“法”的要求,并非是单单扼杀“自爱”这一存在.这可以从儒家的主体思潮做分析.

孔孟等人的“仁”的思想都表示了一种“仁者为人”的态度,孔子言立人和达人,孟子言爱人和敬人,从根本上来讲都是在推崇推己及人、推人于万物的行为,即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追求形骸不分尔我的君子之道.从逻辑思维来讲,既然是以仁爱的方式去对待周遭一切,要“敬人”、“爱人”、“立人”、“达人”,反过来对自己也必然是要做到爱、敬、立、达等儒家所提倡的行为,即是所谓“仁者爱人”,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仁者自爱”,两者的关联紧密不分.

在《荀子》中记载: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也.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在上述对话中,孔子考察了自己的三位学生对“知者”(智者)和“仁者”的理解,并作出了评判.其中,在对“仁者”的理解上,子路的回答是:“一个仁爱的人会让自己被人们所爱戴.”子贡的回答是:“一个仁爱的人能够热爱别人.”孔子给子路“士“的评价,给子贡”士君子“的评价.但是颜渊的回答最出色,说:“一个仁爱的人珍爱自己”.此回答蕴含了对个体自身的积极价值关怀,点清了仁的源头─—来自生命本源的内驱力:自爱,弘扬仁心的根本动力来自第一性的私心.由“自爱”衍生出来的利他之心,即由私心而升华产生的爱心,才是有本源可寻的.而正是因为有了本源,这样的爱心才是自我真性仁心的自然流露,才是饱满的、富于生命力的仁爱之心.孔子给了颜回最高评价:“可谓明君子矣!”

再者,从儒家的终极理想来说,施以仁政、仁爱,达到天下大同,是儒家所追求的最终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儒家强调的是“修己”.那么,如何修己?《大学》中讲“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所以,“修己”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修己”过程中,凸显出了儒家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主体精神.这种主体精神,笔者认为,即是儒家自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儒家自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在以“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导向、实现仁爱的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这种自我要求、积极进取之精神.恰如孔子所说,“为仁由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做人应该积极进取,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仁”这一崇高目标,而不是放弃自身努力,遇到挫折就只知怨天尤人.所谓“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当然,此“自爱”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爱人”的境界.因它是建立在仁爱─—爱人的导向下的,自爱是为了更好的施与仁爱,两者是共存并且共同发展的关系.即是“在爱人为他与自爱为己二者之间积极的双向互动、内外交融的*实践中,成己和成人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合外内之道’,一也.”

而除了以自我进取为爱己,儒家对自我的爱护还体现在其对身体、生命的关爱和对自我人格尊严、名誉的维护上.儒家重生,关注现实人的生命.孔子提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认为危乱之邦,轻易入居,不仅无济于时势,还可能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孟子也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严墙之下”.懂得命运的人,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不会站立在危险的岩体或墙脚下的.他亦说:“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於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孟子觉得对于小桐树、梓树苗,如果人们想要它生长起来,都知道该怎么做,而对于自己的身体、生命,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培养,难道对自己的爱自还赶不上对桐树、梓树的爱吗?实在是太不愿动脑了.荀子更是在《荀子·正名》中说道:“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十分鲜明地提出了对生、生命的重视.相应地,儒家对个人身体极其重视.如《礼记·祭义》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开宗明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儒家对现实身体的珍视由此可见一斑.

儒家还非常珍惜、爱护自我的名誉、人格尊严.认为做人要有廉耻之心,要做到“行己有耻”,这被管子认为是”国之四维“之一,也被孟子认为是作为人的四“善端“之一.做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孟子·尽心上》曰:“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无耻,这就是说明这人已将完全没有自尊自爱之心,也已经泯灭良心了.此外,要维护名誉、人格尊严,还需要做到“行己也恭”.在言行举止方面要得体有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君子不重则不威”,“恭则不侮”,要做到庄重有礼,自然会显现出威严,而不致于遭受侮辱.可见,从外在的形象维护到内在的心理建设,都体现出儒家对自我的珍视、自爱之情.

二、道家的自爱

道家思想是我国起源最早的一种具有灵性色彩的文化.从道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维护中可一探其自爱的思想.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自由、逍遥,注重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它是精神上的自由主义者,追求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精神自由,以超越现实的自我而达于广阔的天地自然.而道家对“不与物迁”、“有主于中”的主张,更令其在精神自由的追求中显示出人类的主体自主性,呈现出人类的自由精神对于外在环境的超越,不为外在环境所约束和干扰的风骨.相应地,道家排斥利用人为的手段来改变天然人性,提倡抛开外在的羁绊,诸如仁义道德、名利地位和制度性的礼乐,进入精神无碍的逍遥境界,让人真正成为人,即达到真人的境界.且道家以为“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即遵循人的天性而行就是“道”,获得这种天性即为“德”,换句话说,人的自然本性的展开与实现就是“道”、“德”.所以,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若改变了人的本性,便丧失了“道”、“德”,而人也就变成了无“道”“德”的人.道家这种对人性本真的维护实质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爱.而这种精神自爱自然地衍生了出道家对于自我本真的接纳态度.老子主张“复归于朴”、“见素抱朴”,提出人要保持和复归于纯朴的本性,发展自己的独特本性,活出本来的真我,而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接纳自己的所有面向,不论是自己的优势还是劣势,如若不然,就等同于迷失了自己、否定了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讲,接纳自己是真正爱自己的开始.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充分地爱自己,才能让心灵能量流通和释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道家思想中对个体的态度不仅体现在顺应的接纳、维护自我本真之外,还体现在对个体独有价值的肯定上.道家认为,人性各异,人各有宜,《老子》第二十九章说:“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因此,高明的圣人应当“去甚、去奢、去泰”,充分地认识和尊重人性的差异,去除过分的、奢侈的以及极端的行为,因性而为.老子认为,在高明的圣人的眼里,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样东西都是有用处的,因此,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故第二十七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天地之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这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值得每个人好好地珍惜,活出真我,成为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天赋的使命,让生命之花更加灿烂!

此外,道家的自爱思想也体现在对生命的尊崇上.道家贵生,把生命的价值放在首位.《老子》言“贵生”、“摄生”、“自爱”、“长生久视”,《庄子》云“保生”、“尽年”、“全生”、“尊生”,《吕氏春秋》曰“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道家的思想里,很多都是讲述生命,生命的过程等等,人要有节制,不能放纵.不要贪图小便宜和不义之财,名和利是很重要,但和人们的生命相比,名利则轻了许多,只需要思考一下便知生命的珍贵.所以道家主张的是生命高于一切,要重视生命的重要性,不能够藐视,更不能随意放弃生命.

道家的思想中,还有一点就是认可人人需要先自爱才能够爱别人,爱自己和爱他人是相互的.《太平经》讲:“夫人能深自养,乃能养人.夫人能深自爱,乃能爱人.有身且自忽,不能自养,安能厚养人乎哉?有身且不能自爱重而全角,谨守先人之祖统,安能爱人全人?”杨朱曰“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养成尊重个人的文化,这样才会让人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尊重,也只有这样人人才能和平相处,天下太平.同时,老子也认为应“自爱不自贵”,自爱而不尊贵自我,不自私地去损害别人,那么,整个社会便能实现自爱.人人自爱便能爱泽人人.

可以说道家的自爱是以自己的生命本身的价值为中心,以生命本来的面目爱护自己、自重,天地之道自然会无所不在的佑生命由生到败,而其中所强求功名利禄等却是扰乱生命出生、成长等的自然平衡,为不可取.即是一种“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道家的自爱思想凸显出对人类精神生存和生命的关怀,是一种独特的人类之爱.

三、佛家的自爱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我国两汉之际传入国内,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佛教的主要教义含有对人世疾苦的揭示、断绝苦果、寂灭为乐的救赎之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在其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与自爱有关的经义.

在《大般涅槃经》卷第五中对爱有“饿鬼爱”和“法爱”、“善爱”和“不善爱”之分,之所以要加以区别,多是为了修行而言.而佛教中的自爱更像是一种自我修行的方式,这在小乘佛教的教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小乘佛教并不讲究普度众人,其主要宗旨在于对自我的修行,通过“戒、定、慧”三学修得罗汉之身.谈及自爱,也是一种对自我意念修行的一种提升之道.众多的小乘佛教佛经典籍都有关于如何自爱的经义.如《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三中对“自爱”有了如下阐释:“若身、口、意行于善业远离诸恶名是爱己.” 《佛般泥洹经》卷下中提到“远恶自爱”;《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三中道“若人自爱身,应修行善业”;《佛说八无暇有暇经》提出“爱护自身者,当除烦恼慢”;《北句经》中还介绍了正确自爱的十二种方法,如“行善”、“持戒”、“勤勉”、“自正”、“调心正体”等.与此相似的是,一些大乘佛教的经书典籍中也有着自爱修行的开示.如《菩提行经》卷第三中提及利他为自爱:“若在于愚迷,自利无不爱;若入利他门,如是为自爱.”《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指出自爱在十善,明晰的指出了十善所在:命、财、妻、实语、和合、正直、柔软、止足、仁恕、正见,及其修行之道.并且在一部分经卷中谈到有违自爱之道的作为.所以佛教中的自爱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一种自我修行的方式,但与小乘佛教有所不同的是,大乘佛教讲“普度众生”,即是通过对菩萨行的修行,以布施、爱语、利行以及同事四种救渡方式帮助众生脱离苦海,以通达西方极乐.而传入中国内地的佛法也主要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在佛教思想中“空”和“色”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讲到“,空即是色.”即是万事万物的本相、表象与虚无而言并没有什么意念上的区别,正如余日昌在研究佛教慈善“三德”中所提出的“佛家认为自己与他人、色与空、死(出世)与生(入世)之间平等无差.”而《大乘义章》中讲“爱怜曰慈,怆恻曰悲.”所以,大乘佛教讲的是一种大义,推及自爱,可以归结于慈悲上,以其度化慈悲之心解释了自爱与爱人、爱己都不存在什么区别,这也是佛教修行上对自我的要求.最终实现真解脱——法爱的境地.

在《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中,有如此一句:“持诸所有爱子事,用起慈哀于一切人;以自爱身之德,用哀爱一切.当作是念言:一切是我子,我亦为一切作子.”即是爱予一切人的思想.在《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七中有言:“于他行等爱,利彼不退转;希有非希有,他利自利故.”体现的即是众生平等、平等爱众生的道义.并且在《佛说法集经》中提到“爱一切众生犹如自身.”除了修行路上自爱对自己的要求之外,在将爱施与对象的时候,佛教中并没有存在私心,即是自爱、他爱并不存在任何区别,都是一种并不执着的慈悲.

四、自爱内涵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家对自爱的解释偏向于成己和成人的互动之上,即是“和内外之道”,更为明确则是“正心”、“修身”、“格物”、“致知”等的一一递进,不仅仅专注外在形体的修养,还注重内在思想的提升,正如《孟子》中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道家偏重于个体精神上的逍遥,遵从天性,自然大道,相应的自爱便是以“无为”而辩证回归到对个体本真存在的维护与肯定上去.佛家对自爱的诠释则可说是修行路上的方式方法,主张通过自我修炼脱离肉体苦果以达究竟涅槃.

儒、道、佛三家的自爱思想意蕴丰富、各有千秋,对现今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自爱,并将其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自爱是以爱护自我身体为基础,要关心自己生理上的健康,尊重自己的生命.这主要体现在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中.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丝毫不敢毁已”,同时也是“保生”、“尊生”、“贵生”,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是我们学习、工作、发展自我、服务社会之本.

其次,自爱包括关爱自我的人格尊严、名誉等.一个人要从外在仪表、行为到内在心灵、思想,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做任何有违礼仪、道德和法律规范,会招致舆论谴责和法律制裁的事情等.同时,亦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别人歧视和侮辱自己.即如儒家所言,“行己有耻”、“行己也恭”、“恭则不侮”.它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对自己的存在、权利、价值、主体性的尊重与维护,体现着个体的责任感意识和自我定向、控制能力.作为一种来自于个体自身道德生活的积极性源泉,它推动着人们自觉进行精神建设与道德修养,对我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发挥着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

再者,自爱意味着自我接纳与肯定.这一点非常明显地体现在道家的思想中,道家主张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朴”、“真”,而此“朴”与“真”无关乎好坏、优劣,它是个体本然就存在的特性.所以,真正的自爱是对自己由衷的喜爱,对自己身上的先天的所有特点和客观属性,如相貌、身材、、家庭背景等,不管是“优”的还是“劣”的,都接纳它,尤其是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被评价为“缺点”的方面,不要排斥和嫌弃它们.因为它们即是自己的一部分,不接纳它们就是不接纳完整的自己,而且会产生自我嫌恶的情绪,从而也就不可能自爱.而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加以肯定,欣赏自己,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这样,只有内心接纳了自己、肯定了自己,才能产生对自己的认同感、自信心和喜悦之情,才能谈得上真正的自爱.

当然,接纳自己的缺点不是止步不前,更不是要发扬缺点,而是不批评、不压抑它、不嫌恶它,它的实质是有勇气展示一个完全而真实的自我,让我们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阴暗面,而只有正视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才可能疏导它、纠正它.

第四,自爱还包含着关心自己的成长,积极进取、自我完善.如上所述,自我接纳并不是要就此止步不前,而是让我们从情感上接受现在的自己,不论“好”的一面,还是“劣”的一面.而自爱的人不仅悦纳现在的自己,还关注未来的自己.自爱之人会依靠自身努力,积极进取,有自己的社会生活目标,会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让未来的自己更加完善,并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此即儒家的“修己”,同时也是“为仁由己”、“下学而上达”.

笔者认为以上四点是自爱的核心内涵,分别体现在身、心、社会三个方面,其中,“身”,即生理层面的自爱(生理自爱),主要包含的是对自身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关切和维护;“心”,即心理层面的自爱(心理自爱),主要是对自身不足的正确认识、主动接纳,并肯定、欣赏自身优点和长处;“社会”,即社会层面的自爱(社会自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人格尊严、名誉的关切和保护;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主动改善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实现个体潜能与社会价值.

而作为自我修行的方式,佛家的自爱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其弟子或信众的要求,但我们仍可从中择得相应的有益思想,为前述三方面的自爱提供途径与方法.就生理自爱而言,佛家虽不重生,但也认为应“正体”,那么如何正体?佛家认为“万法唯心”,“正体”的途径是通过“调心”,通过去除贪、嗔、痴、慢、疑,远恶修善,带来心的健康,而身随心转,健康的心就会带动健康的身体.在心理自爱方面,释迦牟尼佛在偈颂中明确地提出“夫欲爱己者,应当自拥护”,真正爱自己的人,应该自己拥护自己、护卫自己,如何做到?则可用四无量心之基础的慈无量心与悲无量心来对待自己,《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里的众生自然也包括自己.用与乐拔苦的慈悲心柔和地、耐心地对待自己,觉知自我的惯性认知模式和情绪模式,诚实地觉察自己身、口、意的所有活动,以开放的心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对自我过度谴责和抨击,而是慈悲地观照它、接纳它,维护自我内心的庄严,对己的欢喜心便可自然而生.而在社会自爱的方面,《北句经》里有着关于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语句,其所提十二种自爱方法中,第一条为:“自爱身者,慎护所守;希望欲解,学正不寐”,即是一个人欲自爱须求学有益的知识,勤奋努力.并用一去不复返的河流作比喻,指出生命的宝贵,应当珍惜勤勉,是云:“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自爱与爱人的关系上,儒、道、佛均认为两者间并不冲突,并非是非此即彼、相互冲突的.儒家从入世进取、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角度,认为自爱以仁爱(爱人)为导向,爱人以自爱为基础,所谓“仁者爱人”,同时也是“仁者自爱”;道家从人性关怀的角度,认为自爱是爱人的条件,即“人能深自爱,乃能爱人”;佛家从世界本相“空”性的角度,认为我他无二,所以“爱一切众生犹如自身”.虽主张的角度有所不同,但都认为自爱与爱人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自爱是一种积极品质,是个体对自我的主动关注、维护和改善.完整的自爱展现在身、心、社会三个方面,是生理自爱、心理自爱、社会自爱的综合,表现为个体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维护自我人格尊严、名誉,并在接纳自我、肯定自我的基础上,积极进取,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潜能.自爱是爱人的基石,两者皆源于爱的能力,统一不可分.

五、结语

儒、道、佛自爱思想的明析对当下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物质财富获得了极大积累,传统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态度等都遭受了巨大冲击.高速发展的外部世界和进步相对迟缓的精神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迷失在物质享受中,找不到自我,也堪不透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在如此情形下,自爱一如清醒而勇敢的信仰,能够承担起救赎,指引心灵的方向.明了自爱的内涵,正确的实施自爱,可让人们的生理生活、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健康而幸福.同时,这种自爱又非等同于缺乏爱的能力的自私,它是在理智的牵引下的自我关怀以及对成长的呵护,是施与健全的他爱的基石,是“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印证,有利于自我人格的完善.

作者简介:张倩(1979- ),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格与健康.

该文评论:该文是关于自爱和思想和思考方面的思想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李汉俊对儒、道两家思想主张的看法
于美娟(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摘 要李汉俊认为中国应该打破儒家对人们的思想统治,改变之前压抑人性、……级观念的旧道德,学习老子“打破桎梏”,追求自由的&ldquo.

论儒家自爱思想对精准扶贫的理论架构
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正向着2020 年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稳步推进;然而,贫困户面对扶助不自强,非贫困者挤占扶贫资源……扶贫工作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不仅有扶贫制度……客观方面的固有缺陷,更.

绘画中的观看之道和理论视角从陈蕾、何唯娜的画作谈起
随着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了每天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各类电子屏幕中获取海量的信息,但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验却没能在异度空间的交织中呈现出复杂和多样,反而愈加单一和雷同 正如王澍所言在今天,变.

汇通有道访西城区工商联副主席、金融街街道商会会长、汇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冬笑
京根儿汇百川之流于一城,通祥和之气于千里 安坐于什刹海畔的汇通祠,不但见证了京城昔日的商业繁华,也默默展示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汇通”匠心 同样在西城,汇通投资有限公司以&ldqu.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