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刘彭芝:我为教育这件大事来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3

刘彭芝:我为教育这件大事来,该文是教育类论文例文和刘彭芝和大事和教育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师德教育论文教育杂志社医学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文 本刊记者 李鲁山

刘彭芝,原国务院参事,现任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彭芝干了一辈子中学教育,熟悉热爱她的学生们,都说刘妈妈除了侠肝义胆,她还有一颗大心脏,赤诚敦厚又温润如玉.

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这是刘彭芝担任校长后提出的人大附中学生培养目标,这16个字,是她最看重的育人理想.

从青春年少培养而成的“数学思维”,不仅丰富了刘彭芝的人生底蕴,也帮她历练成独特的性格——很多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恰恰是她思辨推理破题的主战场.

光阴悠长,当数学思维升级为管理科学时,刘彭芝主持学校教育改革的优势凸显无余.她能抓住教育的关键元素,爱师生,重信任;知人善任,团结一切力量.

在重大问题分析决策上,她理智果断,善解疑难杂症……这样的综合优势,让校长刘彭芝的求索和境界都超越了她的时代.

刘彭芝对待自己,很多人都说这叫“严苛”——每天不到5小时的睡眠,甚至梦中的场景都是工作.50年过去了,每天超16小时的工作,让她的职业生涯翻番,超过了100年.

“工作狂人”的角色,让她经常处在“三不”状态:有觉不能睡,有饭不能吃,有家不能按时回.

刘彭芝是中国基础教育界的传奇人物,她的教育人生是女性教育家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是思想家唤醒心灵的温情对话,也是一部充满隽永回忆的生命典籍.

卓越与领跑

卓越与领跑是校长刘彭芝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生的故事.

1997年6月28日,在担任副校长8年后,在选举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任命刘彭芝为人大附中校长.上任后的第5天,她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宣布:要将人大附中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学.

世界名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的标准很高甚至很苛刻,要来证明一靠实力二靠数据.除了具备世界一流的师资、校园硬件和教育管理水平,还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营造出独特的学校文化.虽然当时人大附中在北京已是一所重点中学,但距离世界名校还有较大差距.

有了创建世界名校的目标,刘彭芝率先开启了人大附中“领跑”模式.在她看来,校长是最好的“领跑者”,一个教育团队能否实现全面卓越,校长的卓越思维和示范带头能力非常关键.

担任校长后,刘彭芝经过慎重而超前的思考,最先进行的是课程改革,她调整必修课,丰富选修课,突出特色课,增加校本课程比例,她通过课程改革,创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刘彭芝广泛引进人才,率先在国内建立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艺术、心理、计算机等多专业的“名师团队”和“硕士团队”“博士团队”,带动整个学校向科研型、探索型方向发展.

面对学校“人”“物”两条线,刘彭芝分别在干部队伍建设、道德教育、教学改革、超常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三高足球”体教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十大领域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的教育发展之路.在刘彭芝超乎常人的“领跑”下,人大附中十年间实现了超常的发展,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名校.

在奔向世界名校的路途上,每天都是新起点.

多年来,刘彭芝没有休息日,没有寒暑假,她说:“我已经没有‘我’了,我的生命已化作无数个细胞,洒在人大附中的校园里,融入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中.”

春秋交替,当学校改革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坚实的时候,2012年成立了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实现了国内基础教育界的又一项改革.

总校作为一个教育集团,成员校中有新建校,合并校、托管校、联谊校,有公办校、也有个别民办校,有高中,也有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刘彭芝心中,担任总校校长的任务,一是把人大附中的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的经验更好地直接传输给其他学校;二是总校负责协调各成员校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最终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说,名校与名校长的示范是推动所有学校和校长投身教育改革实践的强大动力.他们也用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应当怎么做,不要怎么做;他们更以自身的榜样,点燃人们教育改革的热情.

创新与学习

刘彭芝喜欢琢磨新事物,她的脑海中,每天冒出的新点子、新思路常让她着迷.她发现,一旦将有价值的创新成分汇聚到一起形成合力,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会产生明显的优势.她曾把自己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新理念总结为——不断地思考与寻找,不断地寻找与变通;在变通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形成决策.

她认为这是教育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

刘彭芝多年坚持“可持续创新”,这让她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刘彭芝的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在人大附中真正实现了落地生根.

不仅如此,刘彭芝在人大附中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践.

——创新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完备课程体系,开设了200多门选修课,开设法、德、日、韩等10多种第二外语以及英语物理、英语数学等18种英语学科课程,形成具有人大附中风格的“课程超市”;

—— 创新建立以“研究性学习”“创造发明课”“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少年科学院”等为载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超过千名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创造发明比赛和科技竞赛中获奖;

——创新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选拔超常儿童进行早期培养,不仅在数理逻辑方面,许多孩子在语言、创造力、艺术、体育、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有超常的天赋,需要开发培养,为中国未来杰出人才打基础;

——创新建立各种旨在发展学生潜能的团队:学生足球队、围棋队、桥牌队、国际象棋队、交响乐团、电子轻音乐团、合唱团、舞蹈队等多次在世界和国内各类比赛中荣获冠、亚军;

——创新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个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校开通远程教学;第一个成立科技虚拟实验室;第一个建立中学生汽车模拟驾驶教室……

——在美国创建了普林斯顿数理国际学校,仅用3年时间取得认证,得到很高评价,获得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输送了第一批高水平毕业生.

这些创新成果,都与校长刘彭芝永葆青春、怀揣梦想、终身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特质紧密联系在一起.

多年以前,在接受央视原主持人敬一丹采访时,刘彭芝坦言要做的事很多,但最想做的事是学习.

当年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再到人大附中副校长、校长,刘彭芝的秘籍之一,是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来学习锻炼.

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说:“刘彭芝的数学教师经历,有助于她发现学生学习成长中的规律,做教师使她贴近学生,不断接触各类学生,获得了对教学、教育的亲身体验,并不断对教育的本质获得深刻的认识.”

刘彭芝说,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校长是组织、指挥学习的人,作为中学校长,要学的知识很多,最要紧的是形散神聚,百虑一致,培养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大德,提高分析和解决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的能力.

在校长的位置上,刘彭芝特别注重学习,她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各行各业成功的管理学习;不仅向国内学习,而且向国外学习.

她走访芬兰、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学名校,全面寻找办学差距;利用在美国访问的机会,独闯杰佛逊科技高中,与校长会谈,学习对方最有价值的育人理念,提前进行课程改革尝试.

多年学习新知的能力和习惯,让刘彭芝的观察力和思辨力远超常人.

办好基础教育关系着“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两对矛盾体.她体会最深的,是当代教育传承和创新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从源头设计出更适合中国学生的新课改方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她心中最重视的,一是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是如何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这是人大附中的立校之本,也是学校育人实践的核心要素.

几年前,美国麻省州立大学校长威尔逊先生率团来人大附中参观访问,他由衷地称赞道:“我到过世界上很多中学、小学,人大附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学校.”

爱与大爱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刘彭芝用一生的教育实践,证明了这句话字字是金.

在刘彭芝看来,教师有了真爱,才能实现对生命、对学生的尊重;有了爱与尊重,校长和教师才会想方设法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爱孩子,把一颗心捧给学生,是刘彭芝一生的实践,也是她心智世界的朗朗乾坤.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人为万物之灵,世界上还有什么工作能比培养人的工作更重要、更伟大?”刘彭芝动情地说.

爱学生的刘彭芝,从当年为一个班学生的成长到后来为全校学生的成长,倾注了海量心血.这些年,很多人大附中的毕业生,专程从国外、国内各地回母校看望刘彭芝,见到自己想念的亲爱的校长,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说,正因为刘彭芝对教育这份事业心中有爱,才能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才能视教育为生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如子弟;才能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物,无私奉献,鞠躬尽瘁.

爱是做人的本分,不是一时冲动;爱是长久的承诺,不是作秀表演.

对于人大附中的教师和学生们,校长刘彭芝爱的故事精彩不断,他们说几天都难以讲完.

“别认为自己没有前途,从来就没有人比你特殊.天赋是每个人心中的主,你和我都有通向罗马的路.”这是李天行创作的歌曲《天赋》中的歌词.曾经,他是一个那么平凡的学生,连能否考上大学都成问题,前途一片迷茫.

直到在人大附中的校园里,他才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从小不曾受过音乐专业训练的他,立志走一条音乐的路,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

“ 孩子在哪方面闪光,咱们就应该往哪方面引导.搞艺术没什么不好,只要孩子有追求,有梦想,我们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刘彭芝做起了李天行家人的工作.同时,她还成了李天行最坚实的后盾.他想去参加电视台歌唱比赛,她特批他停课去练歌;他想报考音乐院校,她就找来专业的音乐老师辅导他.

后来,李天行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入学仅一个学期,他就创作了十几首歌曲,其中大多数是写给校长、老师和同学的.他还先后为人大附中创作了两首校歌.

人大附中初中部的小周是一个富有攻击性的男孩子,脾气暴躁,经常跟同班同学打架且出手凶狠.刘彭芝得知此事后,了解到小周的成长环境复杂,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几次结婚又几次离婚,对小周的精神伤害很大.

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残缺的,如果放任下去,他会危及到社会,自己的一生也会毁掉.为了帮助他,刘彭芝想了多种方法,但他在原来的班级继续上课,同学们人心惶惶,无法一起学习,经过慎重思考,刘彭芝大胆提出新的方案——为小周单独开一个班.

就这样,人大附中历史上第一个“一个人的班级”专门为小周设立起来了,并专门为他配备了各科高水平教师,一切按照标准班级的要求进行授课管理.

在刘彭芝的心中,爱不仅是个人的品德与习惯,也是一个社会的呼吸和血脉,一个民族的品质与未来.在她的人生年轮上,“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教育工作者忘我的追求,而在宇宙万物的范畴,“江流天地外”“丹心向阳开”更是她教育事业的“新我”之意境,“真我”之灵魂.

早在2002年,刘彭芝就将发展的注意力投向了全国,她提出为国家分忧,向基础教育薄弱地区援助的“大公益计划”,先后与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贵州毕节民族中学、河南新密中学、北京延庆永宁中学联合办学,通过专家指导、教师支教、课题合作、师资培训、远程共享等方式,帮助这些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以信息技术为推手,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联盟”,通过网络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接惠及70多万师生,并与内蒙古、河北、广西、重庆及北京郊区等200多所乡村学校开展“双师教学”实验,帮助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学校实现均衡发展.

——区域内托管帮扶,合并管理西颐实验学校,委托管理蓝靛厂中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深度共建,入驻通州三中,建立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人大附中丰台学校、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派出管理团队,形成区域内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联合办学机制,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辐射与共享.

—— 基地实训.从2009年至今,通过承办“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语文班、通用技术班、“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为全国各地培养教育家型校长、专家型教师,为基础教育撒播种子.

奉献,博爱,宽容,无悔,她如此定位人生.

把基础教育做到极致,则是她每天砥砺前行的生命准则.

当年初登讲台,没有人要求刘彭芝怎么做,她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所做的一切,都来自爱的教育,来自对孩子们的尊重和信任.

今天,她依然在校园里忙碌着,跟一批批学生难分难离.其实,今天也没有人要求她怎么做,为教育这件大事而来,成为刘彭芝毕生的追求.

刘彭芝教育思想精粹

★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 教育的本真是育人,育人的本真是立德树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教育使人的心灵净化、教育使人的生命伟大.

★ 我的创新过程新理念是:不断地思考与寻找,不断地寻找与变通;在变通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形成决策.

★ 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与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 我的理想是办一所世界级的精品学校.它是一个文化园、科技园、生活园,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当他们离开学校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时,感觉是幸福的、快乐的、向往的、留恋的、有独特收获的.

★ 熔铸中外教育精华,坚持综合创新,探索未来教育.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大学硕士与教育本科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刘彭芝和大事和教育方面论文范文.

刘百川:国民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健全的国民
刘百川是我国近现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 1926年中师毕业后,刘百川历任东海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扬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江苏省教育厅科员、江苏省大港乡村试验区主任;抗战期间,任四川省教育厅编审秘.

刘文利:做性教育航船的奋楫者
2017年3月初,互联网上一场有关“性教育读本内容尺度大”的舆论风波让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走进了公众视野 事情的起因是,杭州萧山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妈妈,&.

刘德建:星舰指挥官的教育情怀
文/黄齐刘德建福建人,现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1971年7月出生,1995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化学、生物化学专业,是中国最早关注并致力于网络游戏研发的业内人士之一 2016年12.

刘以林:一个创造传奇的人
刘以林是我在鲁迅文学院第四届文学创作进修班时的同学,那期进修班的办班时间是1988年的37月,短短的4个月,留下的却是长长的记忆 那个时候,刘以林的文学创作以写小说为主,偶尔也写诗 后来,刘以林就读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