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区域类论文范文检索 与区域教育步入阳光车道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区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区域教育步入阳光车道,本文是关于区域论文范本和阳光和车道和步入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区域论文参考文献:

区域论文参考文献 师德教育论文教育杂志社医学教育管理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王琪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是湖北省西北部最为偏远的国家级贫困县.“穷县办富教育,小县办大教育”,让孩子们共浴教育公平的阳光,是竹溪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人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竹溪县克难勇进、因地制宜,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区域教育发展之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全过程的“阳光教育”.全县在整体推进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基本思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师资力量全面加强;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教育管理全面规范;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内外兼修,造就“阳光教师”

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多渠道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阳光教师队伍”.

一是夯实全县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一方面,通过履职尽责督促检查,进一步强化全县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2016年上半年,全县教育系统累计发放《履职尽责征求意见书》1300余份,《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33000余份,收集整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8类50余条,教育系统工委约谈10人次,问责18人次.另一方面,通过典型引路、榜样示范,选树身边的教师典型,弘扬敬业奉献、精业乐教的竹溪教育精神,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师德典型,如“竹溪最美乡村教师”吕祥华、汪远海等.2016年秋季开学前,教育局组织了“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典型事迹宣讲团,深入全县乡镇学校和县直各学校作巡回报告.

二是坚持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和创新培训机制并重的原则不动摇.“十二五”期间,我们累计引进564名优秀大学生到竹溪从教,通过建立和优化“五级培训”(国家、省、市、县和学校)体系,累计培训中小学(含幼儿园)校长、教师31100多人次.优化了全县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县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实施教师关爱工程,让广大教师安居乐业.三年来,为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竹溪县累计投入2500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530套.建立教师关爱激励机制,对南部山区农村学校教师,在落实农村教师艰苦边远山区津贴、交通补贴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实行优秀教师优先评聘职称、优先选拔到教育管理干部岗位、优先分配教师周转房、优先被选派参加培训、优先评优表模、优先解决生活补贴、优先给予困难救助、优先解决后顾之忧等“八个优先”政策,坚持“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促使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区域整体推进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全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活动,引导教师树立阳光心态、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返璞归真,构建“绿色阳光课堂”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几年来,竹溪县从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入手,着力打造高效阳光课堂.

竹溪一中是最早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课改之前,受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的影响,竹溪一中高考成绩在全市综合考评中连年处于中等位置.2010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课改样本校,以此为契机,学校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克难奋进,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竹溪一中不但高考成绩跻身全市前列,学生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如今已进入“十堰市课改名校”行列.

既然一中都能推行课改,还有哪所学校比一中的压力更大?在学习借鉴一中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启动课改,并建立健全“县教育局—县教研室—中心学校—辖区学校—教研组”五级课改督办检查机制,各学校也相应建立起由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和年级组负责人、教研组和备课组负责人为课改责任人的课改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绿色阳光课堂.

成立教学协作区,以加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城区、乡镇、乡村学校均衡发展,全县实施了整体联动、区域联片、校际联手、教研联合的教学管理“四联模式”,建立了城乡学校对口帮扶、教学管理干部轮岗交流和乡镇骨干教师走教机制,将全县15个乡镇和4所县直中小学划分为六个教学协作区,广泛开展联手备课、联片教研、联校监测等“三联”教学管理活动,探索推行城乡齐动、片区联动、校际互动的城乡教学研究“三动”机制.如今,全县六个教学协作区学校的教学管理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教学资源管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评价、统一组织教科研活动.以强带弱的连片教研及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薄弱学校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较好地促进了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当前,竹溪正积极构建“绿色·生态”课堂,全县中小学校继续协同共建并完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将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绿色·生态”课堂坚持德能并举,更加注重课堂的活力和生命力,更加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更加注重学生的内省和修养,更加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文化人,培育“阳光学生”

培育品学兼优的“阳光学生”,是竹溪区域整体推进阳光教育,是全县中小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阳光学生”的培养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即身心健康、精神风貌好、学习状态好、综合素养好.

为实现“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县教育局一方面出台《关于落实“一个健康三个好”培养目标的指导意见》,并将这一目标细化为若干便于操作的二级指标;另一方面,通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之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把“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们着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加强中小学校文化建设,潜移默化,以文化人,落实培养目标,培育“阳光学生”.

竹溪一中的“黉学文化”、县实验中学的“书院文化”就是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然后加以科学提升,逐步打造成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丰溪镇中心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可爱的丰溪》,帮助学生了解丰溪、走近丰溪,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激励学生为建设家乡努力学习;竹溪县长安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竹趣》,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植物,并以此探究家乡丰富物产背后的地理和气候特点;新洲镇中心学校着力打造“礼”文化,初中部、小学部分别编写了《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县实验小学则以阳光活动为主题,编写了“阳光系列”校本教材.

县教育局将这些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逐步形成校本课程体系,集合成足球、山水竹溪、微电影等八门课程,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助推“阳光教育”的落地和深入发展.如今,球类、书法、绘画、刻纸、石头彩绘、花式跳绳……走进全县各中小学校,这些社团活动开展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016年4月,十堰市第八届中学生田径运动在竹溪召开,竹溪五所学校的学生合作的“阳光教育”体艺素质展演,赢得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赞誉.今年6月,在十堰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学生联赛上,竹溪县实验中学女子足球队夺得全市女子组初中联赛亚军;男子足球代表队在全市20支代表队中跻身前八强.

2015年6月,竹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高分通过省政府督导评估;2016年2月,竹溪县被授予“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荣誉称号.“阳光教育”扎根竹溪城乡,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作者系竹溪县县直教育系统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鄢志勇)

此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区域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阳光和车道和步入相关区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强师固本推动区域教育优质
【摘要】“强师固本”是南通教育加强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它基于南通教育人对教师地位、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教师在“文明延续、文化传承,学生成长、民族复兴,学校进步.

七彩绽放,教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曾经,有这样一首儿歌被广为流传“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 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 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 ”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小学,七彩阳.

以课程建设优化区域教育生态深圳市龙岗区推进区域课程建设概览
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具有区域政策引领、治理规约、专业引领和统整共享四个方面的价值优势,可以有效打破学校课程建设的分散式格局,改变学校“个体作坊式”的单打独斗状态,更好地引领学校.

精心呵护让阳光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教育
摘要留守儿童由于常年缺乏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造成了很多问题家庭监护不力,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缺少关爱,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缺少家庭教育,受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安全教育缺位,生命难以保障 留守.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