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国美学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与其当代价值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主题:中国美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8

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与其当代价值,该文是中国美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智慧哲学传统和美学和中国美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中国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文/郭昭第

摘 要: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在对以建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作为宗旨的知识美学、技术美学进行反思的同时,有必要重新发现和表彰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美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智慧美学乃至智慧哲学,其核心精神是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明白四达的智慧.中国美学有着充分阐发发明本心学术宗旨,及全面表彰人类本心和事物本源真如状态自然澄明的智慧哲学传统;有着推崇无美无丑乃至非二非不二思维方式,及全面颠覆近代以来主流美学非此即彼二元论思维模式和权力话语体系,彻底根治游移不定、鼠首两端学科顽疾的智慧哲学传统;有着崇尚大制不割研究方法,及用周遍含容的智慧观察世界,关注人类无所执著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的智慧哲学传统.其最突出的当代价值,是在以西方文化取代东方文化、用多元文化冲淡乃至取代西方文化霸权之外,为人们提供了与这种多元文化主义相类似的寻找一种最具有包容性而非排他性的文化以取代有着严重排他性倾向的文化,借以与其他文化共生共存的第三种思路.

关键词:中国美学;智慧哲学;学术宗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当代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智慧美学的世界视域会通研究”(12YJA751018)阶段性成果.

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在对以建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作为宗旨的知识美学、技术美学进行深入反思的同时,有必要重新发现和表彰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美学曾作为落后文化遭到人们的冷淡乃至否定,但近一百年过去了,人们发现西方美学似乎并没有像当初想象的那样能医治百病,倒是包括中国美学作为一种智慧哲学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美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智慧美学乃至智慧哲学,其核心精神是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明白四达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确实有着西方所没有的发明无所执著、明白四达的本心的学术宗旨,平等不二、非二非不二的不二论思维方式和周遍含容、大制不割的研究方法.所有这些使中国美学传统在当代越发彰显出其独特价值.

中国美学有着充分阐发发明本心学术宗旨,及全面表彰人类本心和事物本源真如状态自然澄明的智慧哲学传统.

有些学者将审美境界作为人生较高境界或最高境界,这可能受了西方美学传统的影响.中国美学很早就认为生命的终极目的不是审美,也不是张扬德性和知识,或反德性和知识,而是发明本心.如孟子有谓:“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245可见生命的终极目的不仅是审美,更是发明本心,通过发明无所执著的本心获得生命的自由解放.这种本心并非别的事物,也非某种外在知识和德性,而是人人与生俱来的本心,是人们无须后天执著本来便有的原始本心,即老子所谓“见素抱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孟子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慧能所谓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心之最大特点为无所执著.老子所谓“执者失之”,孔子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所谓“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惠能所谓“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等都是对无所执著本心的阐释.无所执著的具体表征是心体无滞,如老子所谓“圣人无常心”,及杜光庭所释“圣人无心,未始有滞也”,庄子所谓“大知闲闲”,郭象所释“达者无滞于一方”,《坛经》所谓“去来自由,心体无滞”.人们可能认为儒家有所执著,其实执著只是君子的人格特征,真正的圣人同样心体无滞,如孔子“无可无不可”,孟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等.

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的核心内容是无所用心乃至圣人无心.老子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慧能所谓“能除执心,通达无碍”都是对这一核心内容的阐述.人们可能怀疑孔子和孟子不会提倡无所用心,其实孔子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孟子所谓“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都明确表达了这一点.至于僧肇所谓“圣人无心,生灭焉起”,成玄英所谓“圣人无心,随物流转,故化与不化,斯安任之.既无分别,曾不概意也”,禅宗所谓“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更是如此.人们强调本心乃至无心,正是回归本心,在最基本层次不执著于德性和知识,在较高层次不执著于反对德性和知识,因为无论认为美在德性和知识,还是主张美在反对德性和知识,都将二者对立起来,都受制于二元论思维模式,不可能真正周遍圆融.真正周遍圆融的智慧既不执著于迷信,也不执著于反对,只以本心观照世界,如慧能所谓“智慧观照,内外明澈,识自本心”[31333.王阳明对此有更具智慧哲学传统的美学阐述:“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7】68也许王阳明这一阐述,正是基于慧能所谓“道由心悟”[3J359.朱熹对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1334所作的“学问之事,固非一端,然其道则在于求其放心而已.盖能如是则志气清明,义理昭著,而可以上达,不然则昏味放逸,虽日从事于学,而终不能有所发明矣”[11334的观点也如是.所有这些都可看成对美在发明本心,美在无所执著、平等不二本心的自然呈现和裸露的具体阐述.中国美学将人人与生俱来的无善无恶、无美无丑、无真无假,乃至平等不二的本心作为智慧乃至道的阐述,也见于印度美学.印度美学同样不将德性和知识或反德性和知识作为智慧,而是将用智慧观照自己内心的太阳,发明本心作为智慧的本原.

中国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通为一、人与万物为一体,一般并不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既不强调美在主体,也不强调美在客体,或主客体的有机统一,而是强调心物不二,如柳宗元认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叶燮也认为:“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而神明才慧本天地间之所共有,非一人别有所独受而能自异也.”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美学执著于本心或物象,如王阳明有这样的阐述:“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在中国美学看来,事物的真如状态无美无丑,如杜光庭对老子“复归于婴儿”之婴儿有这样的阐释:“婴儿者,未分善恶,未识是非,和气常全,泊然凝静,以喻有德之君、全道之士.”王弼对老子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不善,斯不善矣”有这样的阐释:“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苏辙也这样阐释道:“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为长,而有长于我者临之,斯则短矣.方且自以为前,而有前于我者先之,斯则后矣.苟从其所美而信之,则失之远矣.”[1”释德清同样阐释道“意谓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观,本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之迹.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别取舍好尚之心,故有美恶之名耳.然天下之人,但知适己意者为美,殊不知在我以为美,自彼观之,则又为不美矣.譬如西施颦美,东施爱而效之,其丑益甚.此所谓‘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道信亦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心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同样,人的本心也无美无丑,如慧能所谓“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其实所有人本来都是自由解放的,仅由于有所执著和取舍才被束缚,如商羯罗所谓:“自我无缚本自由.”陆象山所说:“人心本来无事,胡乱被事物牵将去.”真正使人不能自由解放的只是人自身的各种感觉、观念、思维乃至知识经验等.有些基督教、伊斯兰教信徒将人自由解放的希望寄托于上帝或真主,其实真正能使自己自由解放的只能是自己.对此佛教有着较透彻阐述,如佛陀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实际是提醒人们:佛应使一切众生得到解脱,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因佛陀获得解脱,真正使人获得解脱的只能是他自己.这便是佛不度人人自度的意思.同样,要实现美的自由解放,归根结蒂得依靠人们自己放弃一切执著.只有破除一切执著,才有可能真正获得自由解放,而且即使破除执著也不应成为一种执著,否则同样导致束缚.

中国美学如儒家崇尚圣人,道家看重圣人乃至神人、真人、至人,佛教信仰拜佛,虽具体描述不同,都将无所执著、周遍含容、明白四达作为其人格理想.中国美学崇尚的圣人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上帝或真主,也不是非得经过艰苦卓绝的修行才能达到的人格理想,而是有无所执著、周遍含容、明白四达的智慧的人;中国美学崇尚的圣人并非全知全能的上帝,更不是有终极觉悟和绝对自由的神人,只是无所执著乃至顺任本心的普通人.圣人之所以成其为圣人,在于无所执著,顺任本心,回归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对一切事物不取不舍.惟其如此,中国美学往往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君子之学甚或士人之学的圣人之学性质.诸如孟子、慧能,乃至陆象山、王阳明、王夫之、马一浮、熊十力都充分彰显了这一智慧哲学传统.虽然他们对本心的阐释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都肯定一切事物及其规律存在于本心,源自本心.王阳明不仅将本心阐释为更明晰的良知,且将其作为衡量圣人、贤人乃至不肖之人的标志,认为:“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7】280这即是说,一个人如能自然而然发现乃至张扬本心,其实就能臻达圣人境界,如勉强发现乃至张扬原始本心,就是贤人,如执著于妄想识见不愿意发现乃至张扬原始本心,只能是不肖之人.如果说美的终极目的是自由解放,那么没有比无所执著乃至无所用心更能使人方便快捷地走向自由解放的了.且圣贤之所以成其为圣贤正因无所用心.“圣贤意识到他的‘我’,通过其支配他的判断的力量,指引判断或者悬置判断,从而确保内心自由的完美,确保不依赖所有事物.但是,这种内心自由非任意的自由;它只有在关照自然或灵性中——至少在怀疑主义、在批判理性的情况下——适合自己从而超越自己,才可能是坚定不移的和无懈可击的.”

回归本心,无所执著、通达无碍,也可能是古希腊至少是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苏格拉底一再声称,他自己一无所知,没有什么可以教人的,人们必须思考自己,并且通过自己发现真理,“唯一的知识存在于来自内心的个人发现”[16J29.色诺芬的回忆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并不像其他大多数哲学家那样,辩论事物的本性,推想智者们所称的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天上所有的物体是通过什么必然规律而形成的”[1714,“他制止了许多人的犯罪行为,引导他们热爱德行,给予他们希望”,但“他并没有宣称自己是这样的一位教师”.可贵的是,苏格拉底也主张任何事物本身无所谓善恶,只是在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时才有善恶可言,任何事物在其本身也无所谓美丑,事物之美必须从其用处方面加以考虑.有谓:“一切事物是既美而又丑”,“对它们所适合的东西来说,都是既美而又好的,而对于它们所不适合的东西,则是既丑而又不好的”.遗憾的是这一最富于智慧哲学传统的美学观点却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由于知识化乃至学科化而缺失.怀特海不无遗憾地指出:“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西方美学乃至哲学虽以爱智慧自居,但其所谓智慧只是一种知识和德性,往往与善相关,如苏格拉底和《圣经》所称道的只是上帝的一种特权.现代哲学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亚里士多德的束缚,如海德格尔便有“真理的本质,亦即无蔽,由一种否定而得到彻底贯彻”.“真理在本质上即是非真理”,“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实际已触及平等不二与自然呈现即澄明的问题,以致有“这种嵌入作品之中的闪耀就是美”的观点.

所谓美是自行遮蔽的平等不二本心的自然敞开和澄亮,也就是本心的真如状态,乃至宇宙间一切事物真如状态的自然裸露和呈现.因为无论本心的真如状态,还是万物的真如状态都善恶、美丑平等不二,所以说美是人本心真如状态的自然呈现,其实也便意味着肯定了美在万物真如状态的自然裸露.或更具体地说,所谓美就是无所执著、平等不二智慧哲学精神的自然呈现和裸露.王阳明的阐述与海德格尔有某种相似之处.所谓平等不二本心就是自行遮蔽着的存在,只要这种遮蔽乃至障蔽不复存在,本心便自然明澈澄亮.也许只有平等不二本心的真如状态和事物的真如状态才始终是美的,且对任何人任何事物来说都是美的.所谓“美是难的”结论,不过因为他们太过执著于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的分别.正由于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并不执著于诸多二元分别和取舍,也不执著于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的建构,且将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看成人类本心真如状态和事物真如状态,看成美的本体,反而找到了始终不变且对任何事物都美的属性.惟其如此,中国美学传统将发明无所执著、心体无滞的本心作为一切美学乃至思想的宗旨,强调回归道家复归于婴儿的婴儿之心,儒家仁义礼智根于心的赤子之心,禅宗自性清净之心或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引导人们不再执著于真善美与假丑恶之类分别和取舍,从感觉、观念到思维方式,从美在德性和知识、美不在德性和知识,美在无善无恶、无美无丑的人类本心和事物本源的真如状态,最终达到心体无滞、来去自由、明白四达的生命境界.也许终日吃饭而不执著于吃饭、终日做事而不执著于做事,才真正是具有美的智慧哲学精神的自由自在的人的标志.

中国美学有着推崇无美无丑乃至非二非不二思维方式,及全面颠覆近代以来主流美学非此即彼二元论思维模式和权力话语体系,彻底根治游移不定、鼠首两端学科顽疾的智慧哲学传统.

亚里士多德尤其近代以来西方主流美学往往执著于非此即彼二元论思维模式,游移于理论资源方面西方美学与东方美学,思想基础方面本质主义美学与反本质主义美学,思维方式方面二元论思维与不二论思维,学科视域方面哲学学科与心理学学科视域,核心内容方面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对立与和谐,研究对象方面艺术美与自然美,认知方法方面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等诸多命题的分别和取舍,以致总是存在顾此失彼、偏执诸多伪命题的学科困惑和顽疾.中国美学却并不执著于美丑分别和取舍,也并不斤斤计较于美的对称、匀称、合乎比例或和谐之类形式表征的阐释,也不执著于所谓美丑对举或化丑为美乃至以丑为美之类,更不执著于诸如优美与崇高、肃穆与荒诞、悲剧与喜剧之类审美范畴的分别与取舍,往往如老子强调“美之与恶,相去奚若”[2J48,庄子强调“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4137,及郭象所注“虽所美不同,而同有所美.各美其所美,则万物一美也”等.虽然罗丹强调化丑为美,其实只是化生活丑为艺术美,但不混同生活美与生活丑之间的分别,虽然波德莱尔强调以丑为美,也不混同美丑界限.中国如《庄子》强调臭朽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朽腐,则是基于美与丑、神奇与臭腐平等不二、“通天下一气”的认知,显然有平等不二的不二论思维方式的特点及智慧哲学性质.

在中国美学看来,美的思维的根本特点是对美丑为二、有空为二、二与不二为二诸二元论思维方式的突破,且每一层面的突破都可能分别形成诸如美丑不二、有空不二、二与不二不二等更高层面的不二论思维方式,也形成对所有这些不二论思维方式的超越与重构,乃至诸如美丑为二与美丑不二平等不二、有空为二与有空不二的平等不二、二与不二为二与二与不二不二的平等不二.从根本上讲,作为美的思维的不二论思维方式常常是最周遍无碍的递进式否定和超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自由解放性质显而易见,如方东美有这样的评价:“可见二元论之硬壳,终于凿破矣!同时,不二之理想,更由中道佛学显扬之,以臻乎精神无上自由超脱解放之境.”口”实际上也不是所有不二论思维方式都具有至为周遍无碍、自由解放的性质,至少过于执著于不二论与二元论的分别可能导致另一形式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因为只有真正周遍无碍的不二论思维方式才自由解放,任何执著于二元分别的形式上的不二论仍是二元论.美的精神之根本是对各种不同层次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无所执著,当然也包括对各种层次表面的不二论思维方式的无所执著.要使美的精神真正因无所执著达到自由解放,最根本的要依靠于思维方式的自由解放.

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之不二论思维方式既不执著于二元论,也不执著于不二论,认为二元论与不二论平等不二.如果执著于诸如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之类分别的二元论是至为粗浅的知识识解,那么认为美丑、善恶、是非不二,也不是至为透彻圆融的智慧.正由于这种智慧在二元论与不二论之间有所分别和取舍,同样有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偏执和漏失.真正的不二论思维方式既不执著于二元论,也不执著于不二论,对二元论与不二论无所分别和取舍,如《华严经》卷四十一所谓“不作二,不作不二”及卷四十四所谓“非二非不二”.正由于印度美学不二论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中国佛教美学很大程度上彰显出不二论思维方式的优势.吉藏认为执著于不二论,否定二元论,并不是至为透彻圆融的思维方式,因为这种思维方式仍然落入二元论思维模式的分别与取舍之中,仍然因为选择不二论而舍弃二元论陷入片面;真正透彻圆融的不二论既不执著于二元论与不二论有所分别,也不执著于无所分别.即所谓:“二不二是真谛,是复假.非二非不二是中道,此是复中.正言非二非不二,尽有无非有非无,所以正中也.”“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但约方便用异,故有诸部差别.”“至论不二正道,更无别异.”慧能更将不二之性看成佛性,通过凡夫与佛圣、烦恼与菩提、佛法与世间、真如与妄念、定与慧等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点.正由于吉藏、慧能的阐发,使新儒学如马一浮、熊十力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张扬了这一思维方式.

中国美学的真正智慧哲学精神并不对二元论与不二论有所分别与取舍,而是对二元论与不二论无所分别与取舍,认为二元论与不二论的平等不二.如吉藏有所谓“假二不名二,假不二不名不二,入非二非不二中道.”熊十力有所谓:“不二而有分,虽分而实不二.”真正的不二论思维方式实际是对分别与无分别的无所分别与取舍,如《华严经》所谓“无分别是分别,分别是无分别”.有鉴于此,人们可能认为美丑不二正确,美丑为二错误.其实这种执著于不二论与二元论分别和取舍的思维方式仍是一种二元论思维,至少不是周遍无碍、圆融自如的不二论.怀海禅师有云:“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若贵一物,则被一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真正周遍无碍的不二论思维方式应该二元论与不二论平等不二,既不执著于二元论,也不执著于不二论,既不因为偏好二元论或不二论而夸大其价值和意义,也不因为厌恶二元论或不二论而无视其价值的存在.如《大梵奥义书》所谓“无分别,无不分别”,这是因为无论二元论还是不二论本身都无所谓好坏美丑,只由于人们的主观判断才有好坏美丑之类的分别.只有真正放弃了这种执著之心、分别和取舍之心,才真正获得圆融的智慧.《庄子》有云:“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正由于中国美学并不执著于二元论与不二论思维方式的分别和取舍,才在对待一切命题方面显示出不同于其他美学的学科特征:并不执著于理论视域的西方中心主义与东方中心主义、研究对象的艺术美与自然美、思想基础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理论基点的客体实体论与主体认识论、学科视角的哲学视角与心理学视角、核心命题的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和谐与对立等分别,而是将无分别是分别,分别是无分别作为建构其理论范畴的基础.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使中国美学有着西方美学所没有的周遍含容的学术精神及诸多学科优势,能很大程度上彻底颠覆二元论思维模式,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乃至权力话语体系,兼容东、西方美学,重构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以非二非不二为思维方式,以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为基本精神的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

其实西方美学并非都执著于非善即恶、非美即丑的二元论思维方式,至少按照皮埃尔·阿多的阐释,实际存在非善非恶、非美非丑的不二论思维.如其所述:“圣人总是保持与自己的同一和自足(至少对斐洛、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而言),因为外在事物不能干扰他.他认为这些事物不善亦不恶;出于不同理由,他拒绝对它们加以价值判断,因此说它们是无关紧要的.对于斐洛来说,所有东西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无法得知事物是好是坏;我们不能在它们中间加以区别.对于斯多葛派来说,所有不依赖我们的事物都是无所谓的.唯一依赖我们而并非无关紧要的东西,是道德的善—就是说,行善的意图,因为它是善的.所有别的事物本身不善亦不恶,取决于我们用好的或坏的方法使用它们.富有与贫穷、健康与疾病同样如此.因此,它们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圣贤如何利用它们.”如果皮埃尔·阿多的阐述没有错误,人们不难发现西方美学与东方美学在最根本思维方式方面确实存在基本一致的特征,只是由于人们可能过分夸大了某些异质性使其最终变得泾渭分明.如玛克斯·奥勒留指出:“对自然界一视同仁的东西,一定也要一视同仁.因为自然若是对于二者(享乐与苦痛)不是一视同仁,她便不会把二者都创造出来.”这其实与《吠陀经》所谓“无异无衰老,同一难分辨”[29】,商羯罗所谓“自我平等待众生”基本相同.

美学上诸多或美或丑以及美丑并存的观点只揭示了对事物真如状态的一种认识,甚至可能是将人们美丑分别的主观判断强加于事物的必然结果,并不能体现事物的原始真如状态.因为任何一个事物或关于任何一个事物的认识可能存在两个层面司空见惯的形而下层面常体现事物表象,是人们基于司空见惯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对其进行非美即丑式观照和体验的结果,这一观照和体验所形成的只能是关于事物美与丑之类的分别认识和体验;独特的形而上层面彰显的是人本心乃至事物的真如状态,是人们基于不二论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非美非丑式观照和体验的结果.所以没有体悟到大道、万法本来平等的人,一般只能看到形而下的表象层面,并不能进入形而上的本心层面,理所当然也不会将本心所蕴含的道通为一乃至平等不二的哲学智慧加以大张旗鼓宣传和推广;只有深切体悟到道的人才可能在习以为常的差别中看到大道平等的精神,并在这一层面强调大道平等的智慧哲学思想.如庄子所言:“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这也就是说,以道观物的人,能处处发现美的同一性精神,习惯于以物观物甚或以我观物的人,充其量也只能发现美的差异性.如此看来,强调将自我感到对象中去的里普斯,及将心理距离看成美的基本原则的布洛都不可能发现美的智慧哲学精神及其同一性,只有真正的达观者才能发现事物深层的美.如庄子所谓“唯达者知通为一”,苟子所谓“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薄伽梵歌》所谓“世间能胜造物兮,唯人宅心于平等;梵天实无垢而平等兮,故斯人自建于梵天”.这就是说,习惯于以道观物,以不二论思维方式观物,常能发现并表彰形而上的道通为一乃至平等不二的智慧哲学精神,而执著于以物观物甚或以我观物,充其量只能发现形而下的差别,及知识学谱系.智慧的本质其实就是平等不二,无所差别,如商羯罗所说:“知的本质无差别.”应该看到,当人们陶醉于二元论思维模式,将其奉为唯一科学的思维方式,以致执著于用二元论思维模式或不二论思维方式来分析和阐释一切事物及其普遍性的时候,便可能使本来抱残守缺或周遍无碍的思维方式因分别和取舍变得一钱不值.可见,中国美学传统彻底颠覆了二元论思维模式,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乃至权力话语体系,以中国儒释道美学为基础,兼容东、西方美学,重构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以非二非不二为思维方式,以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明白四达为基本精神的中国特色美学理论话语体系,可以使西方主流美学长期以来存在的游移不定、顾此失彼、偏执诸多伪命题的顽疾得到彻底根治.

中国美学有着崇尚大制不割研究方法,及用周遍含容的智慧观察世界,关注人类无所执著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的智慧哲学传统.

中国美学并不执著于对美的分门别类研究,这类研究或执著于诸如对称、匀称、明快、适度等美的实体特征,或执著于人类的审美感知,或执著于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之类艺术美研究,中国美学也不执著于所谓美本质论、美感论和艺术论的专门研究和阐述,而是更倾向于对宇宙万物的整体观照和研究.更具体地说,中国美学并不执著于美的专门研究,以致将其与丑对立起来,而是更关注“道”的研究.所谓道则囊括宇宙间一切事物,无所谓专门的美或丑、艺术美或自然美之类,常常能超越狭隘的美的实体特征局限,将无论美还是丑的事物一并纳入研究范畴.既然认为道“无处不在”,甚或存在于诸如蝼蚁、稊稗、瓦甓、屎溺之中,那么《庄子》的审美视域便有鲲鹏、蝴蝶、游鱼,也有燕雀、腐鼠,有西施,更有驼背乃宙精神,且提倡“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而不是像基督教美学那样为了赢得对宇宙的统治权不惜将自己装扮为宇宙的创造者,如费尔巴哈特别指出:“自然的主宰如果并不同时是自然的创造者,那么,自然从来源和存在这两方面说便独立于它的主宰,主宰的力量也就是有限制的、有缺陷的——因为主宰如果能够创造出自然,为什么不创造出自然呢?——这样,主宰对于自然的统治便只是一种僭篡的统治,并不是合法承继的统治了.只有我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才完全在我的掌握之中.”

中国美学反对用分别的方法分析世界,用分门别类的方法研究世界,认为这样可能割裂世界的完整性,影响对事物真如状态的真实把握.如《庄子》认为那些分门别类的“方术”,“犹百家之众技”,虽“皆有所长,时有所用”,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类似的批评也见于卢卡奇.西方哲学家虽然也曾意识到了整体性的重要意义,如黑格尔认为思维的最完善形式是高度系统的,不仅内在连贯,而且完全和具体,并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凝练为“真理是整体”的思想;黑格尔的这一思想深刻地启发了马克思,使马克思形成了《哲学的贫困》中的所谓“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马克思对劳动分工将人们分割成为“奇形怪状”的“某一部分劳动的自动机器”的思想又深刻地启发了卢卡奇,使卢卡奇形成了“分工中片面的专门化越来越畸形发展,从而破坏了人的人类本性”的思想.遗憾的是西方科学并没有因这些反思停止分门别类的学科化步伐,且在后来所谓跨学科研究中愈演愈烈.科学尤其生命科学常借助分门别类研究来描述生命,虽然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尊重,但由于割裂人类乃至宇宙生命本体的学科化趋势,不仅使生命在被肢解或分割为若干原生质的同时显得异常破碎和模糊,且使科学未能在不同原生质之间联系所掩盖的生命特质之中发现更重要的生命奥秘,以致使人们难以真正破译生命之所以成为生命的真正,甚至导致自以为是的学科偏见和学科敌视.埃德加·莫兰说:“我们知道各个学科愈来愈闭关自守和互不沟通.被研究的现象愈来愈被分割成碎块,使人们难以认识它们的统一性.因此,人们愈来愈多地讲到:‘让我们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但是跨学科性不能掌握各学科并不逊于联合国不能掌握各国家.”也许怀特海的论述才真正触及科学的这一弊端.他说:“如果我们不把自然界和生命融合在一起,当作‘真正实在’的事物结构中的根本要素,那二者一样是不可理解的;而‘真正实在’的事物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构成了宇宙.”可见分门别类的学科化只对那些重复出现的所谓规律感兴趣,对生命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不可还原性、不可逆性的生命现象无能为力,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科学自身的长足发展,同时也割裂了人类乃至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也许以建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作为宗旨的知识美学、技术美学的缺憾正在于热衷分门别类的学科研究,不仅割裂了美的世界图像的整体性,且因为太过关注重复出现的所谓美的规律,以致对生命的自由创化过程中不可还原性、不可逆性的生命现象乃至智慧哲学精神无能为力.

尽管西方基督教美学对宇宙精神作了近乎庸俗化的宗教阐释,但如果拨开笼罩在其上面的宗教外衣,有时也可依稀发现某些宇宙美精神.如爱比克泰德这样写道:“既然世间万物都顺乎自然,各得其所,那么,我们同样能够让我们的心永远与发生的事物和谐一致.”爱默生也肯定“美,就其最大也是最深刻的意义而言,是宇宙的一种表现”.人们应该永远仿效宇宙,至少自信自强的人应该仿效宇宙并张扬这种至高无上的美的精神,充分尊重万物自身生长和发展的规律,尊重万物之本性的美.爱比克泰德这样说道:“每一种动物,如果它可以完成自己的本性,那么,它就是美丽的,[我想,]这么说[应该说]也不是不合理的.既然不同的动物的本性不同,所以,我觉得,不同的动物,其美丽之处就会各不相同.”有博大襟怀乃至虚怀若谷的人必须从宇宙美的精神中体会到相应的智慧哲学精神,充分尊重万物的本性之美,更不能将人自身的意志强加于万物,试图改变万物的本性之美.事实上所有试图改变万物本性之美,只能导致宇宙之最博大精深的缺失,庄子是遨游于大自然并从大自然获得了丰富而透彻的美的精神和智慧的人,也最尊重自然界一切万物的生命本性,且以本性之美作为美的极致的人.所以《庄子》有这样的观点:“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类似的观点也见于爱比克泰德,他提醒人们:“不要颠倒和干涉世界的正常秩序,你要让男人成为男人,女人成为女人,让美的人美,让丑的人丑.因为你不是[一堆]血肉和毛发,你是一个意愿,如果你把意愿弄美了,那么,你也就美了.”既然一切万物有木同个性,同样也有不同的美,人们真正践行宇宙美心量广大、周遍含容的精神,就必须放弃任何人为标准,以更为周遍的态度来对待万物乃至宇宙之美.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宇宙心量广大、周遍含容的精神,及由此精神演化而来的丰富多彩的美.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使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在历史发展全程中历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既然认为大道无所割裂,自然也就不将东西方美学分割开来加以研究;既然认为天道没有亲疏之别,那么对东西方美学也便没有孰高孰低、孰是孰非之类亲疏之别.儒家美学虽然不像道家美学那样明确反对分别与取舍,但还是在汉代及以后广泛吸收了印度佛教美学,至唐朝成功实现了印度佛教美学的中国化,而且不是将西方极乐世界作为终极目标,而是将识自本心,自悟成佛道作为获取自由解放的重要途径.正由于佛教美学的成功中国化,使至其它畸形的人,以及大海,溪流等.相信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及美丑不二,对天地万物一视同仁,赋予天地万物以同等地位和尊严,是中国美学智慧哲学传统的主要特点.老子所谓“无弃人”,“无弃物”,《周易》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32】,成玄英所谓“周悉普遍,成皆有道,慧能所谓“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等都彰显了这一智慧哲学传统及襟怀.

中国美学将周遍含容的“道”作为智慧哲学传统的核心内容.老子崇尚“大制不割”和“天道无亲”,《庄子》强调“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往往以涵盖自然美、人生美和艺术美,乃至宇宙万物的天地大美为基本精神.宗白华对此有深刻认识,认为美就是“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协和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就是宇宙万物所蕴含和表现的“生命的内核…‘生命内部最深的动”,及“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也正是基于此,使中国的“美学之范围为自然美、人生美、艺术美、工艺美等”,不仅包括艺术美,更囊括宇宙万物的天地大美,即使艺术美也以彰显天地大美为内核;中国美学崇尚艺术美,但不执著于艺术美高于或低于自然美,甚至将与自然相协和乃至最大限度彰显天地大美作为艺术美的最高境界,至于能囊括天地大美,覆载万物、养育天下的天地之心乃至圣人之心,更是崇尚的审美理想.《庄子》有云:“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夫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囊括宇宙万物乃至天地大美,所彰显的不仅是中国美学周遍含容、明白四达、平等不二的学术精神,更是中国艺术与自然美相协和的至高无上的生命精神,及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根本智慧.中国美学推崇《中庸》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庄子》所谓“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矣”,慧能所谓“于一切法,不取不舍”等周遍含容的宇宙精神,且提倡“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而不是像基督教美学那样为了赢得对宇宙的统治权不惜将自己装扮为宇宙的创造者,如费尔巴哈特别指出:“自然的主宰如果并不同时是自然的创造者,那么,自然从来源和存在这两方面说便独立于它的主宰,主宰的力量也就是有限制的、有缺陷的——因为主宰如果能够创造出自然,为什么不创造出自然呢?——这样,主宰对于自然的统治便只是一种僭篡的统治,并不是合法承继的统治了.只有我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才完全在我的掌握之中.”

中国美学反对用分别的方法分析世界,用分门别类的方法研究世界,认为这样可能割裂世界的完整性,影响对事物真如状态的真实把握.如《庄子》认为那些分门别类的“方术”,“犹百家之众技”,虽“皆有所长,时有所用”,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类似的批评也见于卢卡奇.西方哲学家虽然也曾意识到了整体性的重要意义,如黑格尔认为思维的最完善形式是高度系统的,不仅内在连贯,而且完全和具体,并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凝练为“真理是整体”的思想;黑格尔的这一思想深刻地启发了马克思,使马克思形成了《哲学的贫困》中的所谓“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马克思对劳动分工将人们分割成为“奇形怪状”的“某一部分劳动的自动机器”的思想又深刻地启发了卢卡奇,使卢卡奇形成了“分工中片面的专门化越来越畸形发展,从而破坏了人的人类本性”的思想.遗憾的是西方科学并没有因这些反思停止分门别类的学科化步伐,且在后来所谓跨学科研究中愈演愈烈.科学尤其生命科学常借助分门别类研究来描述生命,虽然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尊重,但由于割裂人类乃至宇宙生命本体的学科化趋势,不仅使生命在被肢解或分割为若干原生质的同时显得异常破碎和模糊,且使科学未能在不同原生质之间联系所掩盖的生命特质之中发现更重要的生命奥秘,以致使人们难以真正破译生命之所以成为生命的真正,甚至导致自以为是的学科偏见和学科敌视.埃德加·莫兰说:“我们知道各个学科愈来愈闭关自守和互不沟通.被研究的现象愈来愈被分割成碎块,使人们难以认识它们的统一性.因此,人们愈来愈多地讲到:‘让我们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但是跨学科性不能掌握各学科并不逊于联合国不能掌握各国家.”也许怀特海的论述才真正触及科学的这一弊端.他说:“如果我们不把自然界和生命融合在一起,当作‘真正实在’的事物结构中的根本要素,那二者一样是不可理解的;而‘真正实在’的事物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构成了宇宙.”可见分门别类的学科化只对那些重复出现的所谓规律感兴趣,对生命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不可还原性、不可逆性的生命现象无能为力,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科学自身的长足发展,同时也割裂了人类乃至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也许以建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作为宗旨的知识美学、技术美学的缺憾正在于热衷分门别类的学科研究,不仅割裂了美的世界图像的整体性,且因为太过关注重复出现的所谓美的规律,以致对生命的自由创化过程中不可还原性、不可逆性的生命现象乃至智慧哲学精神无能为力.

尽管西方基督教美学对宇宙精神作了近乎庸俗化的宗教阐释,但如果拨开笼罩在其上面的宗教外衣,有时也可依稀发现某些宇宙美精神.如爱比克泰德这样写道:“既然世间万物都顺乎自然,各得其所,那么,我们同样能够让我们的心永远与发生的事物和谐一致.”爱默生也肯定“美,就其最大也是最深刻的意义而言,是宇宙的一种表现”.人们应该永远仿效宇宙,至少自信自强的人应该仿效宇宙并张扬这种至高无上的美的精神,充分尊重万物自身生长和发展的规律,尊重万物之本性的美.爱比克泰德这样说道:“每一种动物,如果它可以完成自己的本性,那么,它就是美丽的,[我想,]这么说[应该说]也不是不合理的.既然不同的动物的本性不同,所以,我觉得,不同的动物,其美丽之处就会各不相同.”有博大襟怀乃至虚怀若谷的人必须从宇宙美的精神中体会到相应的智慧哲学精神,充分尊重万物的本性之美,更不能将人自身的意志强加于万物,试图改变万物的本性之美.事实上所有试图改变万物本性之美,只能导致宇宙之最博大精深的缺失,庄子是遨游于大自然并从大自然获得了丰富而透彻的美的精神和智慧的人,也最尊重自然界一切万物的生命本性,且以本性之美作为美的极致的人.所以《庄子》有这样的观点:“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类似的观点也见于爱比克泰德,他提醒人们:“不要颠倒和干涉世界的正常秩序,你要让男人成为男人,女人成为女人,让美的人美,让丑的人丑.因为你不是[一堆]血肉和毛发,你是一个意愿,如果你把意愿弄美了,那么,你也就美了.”既然一切万物有不同个性,同样也有不同的美,人们真正践行宇宙美心量广大、周遍含容的精神,就必须放弃任何人为标准,以更为周遍的态度来对待万物乃至宇宙之美.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宇宙心量广大、周遍含容的精神,及由此精神演化而来的丰富多彩的美.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使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在历史发展全程中历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既然认为大道无所割裂,自然也就不将东西方美学分割开来加以研究;既然认为天道没有亲疏之别,那么对东西方美学也便没有孰高孰低、孰是孰非之类亲疏之别.儒家美学虽然不像道家美学那样明确反对分别与取舍,但还是在汉代及以后广泛吸收了印度佛教美学,至唐朝成功实现了印度佛教美学的中国化,而且不是将西方极乐世界作为终极目标,而是将识自本心,自悟成佛道作为获取自由解放的重要途径.正由于佛教美学的成功中国化,使中国美学在儒家崇尚中和乃至温柔敦厚之美、道家美学崇尚虚静乃至淡然无极之美之外,有了空灵乃至妙悟空寂之美.可以说印度美学的成功中国化极大丰富了中国美学精神.20世纪初及以后更热情地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并成功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同样极大丰富了中国美学,使向来热衷于内在超越的美学,有了改造世界的外向力量,彰显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生命力.这两次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典型体现了中国智慧美学东西方美学兼容并蓄、不取不舍的理论襟怀.

中国美学之所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排斥外来美学,主要因为有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明白四达的智慧哲学精神,如苟子所谓“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的周遍含容的智慧哲学精神,老子所谓“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及报德以德,“报怨以德”的平等不二的智慧哲学精神,僧肇所谓“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郭象所谓“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制不出我也,当付之自然耳”,王阳明所谓“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的明白四达的智慧哲学精神.正是凭借这些,使中国美学拥有了整合乃至统一世界美学智慧的能力,不仅对一切自然现象乃至天地大美有无所分割和取舍的统摄,且对人类一切美学智慧有无所分割乃至取舍的统摄.正是这种非同寻常的智慧哲学传统,才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对亚里士多德尤其笛卡尔以来丢失了的苏格拉底“智慧是事物中最美的”,古印度教“智识之菁华为极乐”】,中国道家“绝学无忧”,儒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禅宗“心体无滞,即是般若”等关注无所执著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乃至智慧精神,而不是探索真理、建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的美学传统的重新发现与自觉回归.

也许中国美学的智慧哲学传统之最值得称道的当代价值,是在以西方文化取代东方文化、用多元文化冲淡乃至取代西方文化霸权之外,为人们提供了与这种多元文化主义相类似的第三种思路,这便是寻找一种最具有包容性而非排他性的文化取代有着严重排他性倾向的文化,借以与其他文化共生共存.正是基于这一点,使汤因比认为未来能统一世界且不使世界遭到毁灭的最理想的文化只能是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世界主义精神.他满怀信心地预言道:未来世界的统一,也许一定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而且这种主轴似乎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因为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必定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必须具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只有这种世界统一才可能避免人类走向集体自杀之路.他明确提出:“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也正因为这一点,使中国美学在囊括天地大美的同时,赋予天地万物以同样的生命价值,且通过天地大美体悟宇宙生命精神.遗憾的是,中国人对宇宙最为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明白四达的智慧哲学传统,后来由于“五四”运动乃至西方文化的冲击曾一度受到削弱;西方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明白四达的智慧哲学精神,很早便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化改造明显受到冲淡,后又由于有神论阐述最终淹没于基督教文化.值得庆幸的是,世界美学虽然几经波折,虽然有人习惯于对宇宙美的精神进行宗教学阐释,甚至将对宇宙的崇拜和赞美转化为对某一至高无上神灵的赞美,但所有这些并没有影响人们对宇宙美的精神的富有睿智的思考和反省.

此文评论:上述文章是关于经典中国美学专业范文可作为智慧哲学传统和美学和中国美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国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中国武术的哲学特质与其当代价值
赵海涛(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 要以武术“实然”与“应然”相融合这一哲学特质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哲学特质的当代价值展开讨论 研.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进一步的几个问题
张 弓 张玉能摘要中国当代美学经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60多年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当代美学经过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1950—1960年代的确立期,19.

走出困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田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遭受屈辱,国家也逐渐衰落,无数仁人志士、专家学者都在不懈探索其中的原因以及如何彻底走出这一困局 国家的困境,尤以文化的困境影响最为深远,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深层次的精.

《论十大关系》的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如何准确把握二者关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