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大一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和胡大一:大医贵精更贵于诚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大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胡大一:大医贵精更贵于诚,本文是有关大一论文范文例文跟于诚和贵于诚和胡大一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大一论文参考文献:

大一论文参考文献 大一通信工程导论论文大科技杂志健康大视野杂志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12年,他扎根基层,艰苦环境下摸索学习全科医术;70岁,他辗转于三家医院出诊,每月赴山东淄博坐诊;0报酬,他奔波在传播健康教育的路上,倾力推动“慢病防治”.他就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

人物简介

胡大一,1946年7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注重循证医学,倡导以预防为主,构建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是中国循证医学的开拓者.

明代著名中医学家万全曾有语:“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以天地之心为心,视人之子犹己之子,勿以势利之心易之也.”从医之道,需有精湛的医术,更需有精诚的医德.胡大一就是这样一位堪称术、德皆上品的大医.

命中注定 误入医道成就毕生事业

胡大一出生在医学世家,父母都是医生,一辈子从医.“事实上,我选择学医,并非受家庭影响,算是无奈之举,在当年的特殊背景下,政审限制报考专业范围.父母也没有非要我学医的意思,他们只觉得应该上大学,对学什么专业并没有要求.”

像是命中注定,1965年高考,胡大一以河南最高分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如他所言,“人生中,很多时候,不是爱一行干一行,而是干一行爱一行.”虽没将学医当作最初职业理想,但在这一路前行中,胡大一凭着满腔热爱之情,将从医造就成了自己的毕生事业.

刚入校园,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胡大一就开始了在农村基层和各种巡回医疗队中的学医生涯.医疗队去的地方都是偏远地区,北京密云、河北平泉、河西走廊、西藏阿里.条件非常艰苦,胡大一却甘之如饴,“这是我最自豪、最珍贵的一段人生经历.我是城市里出生成长的人,却有着浓厚的基层情节,是因为我知道农民看病有多难,农村无医少药的情况有多严重.

当时,在阿里,连静脉点滴都没有,给药也没有输液泵,我只能通宵不睡觉,数着液体滴下的数来做计量……”

就这样,胡大一在基层一待就是12年,苍茫岁月里,胡大一做的是像赤脚医生一样的全科医生:7次参加中国的合作医疗,上山采药,能认识120多种药;练针灸,能扎的穴位,都在自己身上扎过.也许,正是因为在更贴近泥土的地方成长过,胡大一从医之路才走得如此坚实.

反思医疗 医学的人文才是核心价值

结束了基层医疗服务回到医院岗位工作的胡大一,在1985年,北大医院的大内科分化时,获取出国进修机会,两年后,从美国留学归来正式进入心脏专科.“那时候,北大医院平均一年大约有50个左右心肌梗死患者,而且多数在60岁以上.后来,患者开始越来越年轻,40岁、30多岁的心肌梗死患者开始增加.这让胡大一感觉非常焦虑,“病越治越多,越治越年轻,这不是一个医生的成就感.”

意识到问题的胡大一,从1995年开始,接受北京晚报《登上健康快车》栏目的邀请,走到群众中宣讲健康、呼吁预防.一开始就没再停下,科普教育,他一直做到今天.

“目前国内现状是‘没病的等得病,得病的等复发’.医院越办越大,费用不断增加,治疗效果反而更差.这是因为我们的医疗体制出了问题,国家的生物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服务机制和模式还很落后.我们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的断裂服务链.”胡大一仍在不断思考,寻找突破口,“再好的汽车如果只靠大修是开不长的,若将人比作一辆汽车,也是一样,现在的医疗现状就是只卖汽车不管保养,我们应大办健康慢病的4S店”.不局限于治病的药物角度,胡大一提出“药无服务、人有服务,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需要各方面的服务加持,应当是更全面的‘药物、心理、睡眠、运动营养、戒烟限酒’处方.”

超脱了“病本位医学”的胡大一,已经在以一种更加宏观、整体的全局观,来看待医学,正如他用哲学角度来思考健康所得出的结论,“医学,并不是单纯的生物技术,人文才是它的核心价值.”

自我养生 日行万步路 饭吃八分饱说到自我养生,胡大一坦言,自己也曾在健康的道路上走过“弯路”.“2000年之前,我是个不注意健康的人,拼命的工作,生活没规律,体重一度达到93公斤.后来进行体检,查出了很多超标的结果,着实吓了我一跳.从那时起,我决定改变自己,日行万步路,饭吃八分饱.最终,用了两年的时间成功减重25公斤,身体也变得健康起来.”

而那些当年用来减肥的好方法,如今也是胡教授养生的小妙招.胡大一掏出了口袋里的计步器,“我天天带着计步器,每天走10000步,如果走不够,计步器的提醒功能就会提醒我.如今,坚持了16年,我现在的体重始终控制在72-75公斤.”

对于日常养生,胡大一总结出了一套“三字诀”:管住嘴,迈开腿.0吸烟,多喝水.好心态,莫贪杯.睡眠足,别过累.乐助人,心灵美.家和睦,寿百岁.

精神传承 坚守爱 坚守奉献

胡大一的母亲,是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胡佩兰医生,当年97岁高龄还在出诊治病救人.她的理念和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深深地影响着胡大一.“其实,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很多话,应该如何对待事业,她都是做给我们看的.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为病人着想,将心比心.”胡大一这样回忆道,“小时候,我跟兄弟几个都给母亲的病号送过饭,甚至我们家的锅碗瓢盆都是放在医院的”,“我母亲手机里存满了病人的电话号码,但是她却要找助理才知道我的.”

中国有古诗句云,“卯金刀后姓氏存,主干成林叶茂深.”2015年10月26号,因在高铁上成功救助一名突发心脏病患者,胡大一的名字在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当被问起,胡大一却轻描淡写,诚然,这只是他“路见而相助”的无数人中的一个.可是正是一点点传承接力的星星之火,让我们看到了胡大一对病人爱的坚守,奉献的坚定,这种力量擎天立地,绵延亘长……

大医寓于“平凡” 润物无声

与胡大一的采访,约在某酒店,见到面才知,出诊一上午的胡大夫下午在此主持会议.采访过半,生怕自己的疲乏影响了受访状态,胡大一点了杯可乐加冰提神,完全不像他平日茶杯不离手.心疼他的拼命,记者在获取基本信息之后,主动结束了采访,希望能给他一点空闲小憩.认真的胡老看出记者的用意,便约记者去其出诊医院继续访谈,于是几天后,记者如约来到人民医院的心脑血管诊室.

与候诊区一位罹患房颤的老太太攀谈,她说自己是胡大夫的老病号了,“我今天到医院有点晚,出诊加号都到9号了,我怕他很辛苦,但胡大夫说我来一趟不容易,能加的都给加.我真的有点心疼他,太辛苦了.”聊天中,她还告诉记者,曾经遇见一个病人说可以医保报销,建议开进口药,但胡大一也不给开,“他跟那个病人说物美价廉的国产药能解决的便不必开贵的,国家的钱也是钱.我觉得胡大一医德很高.”

在诊室看胡大一坐诊,病人进门,胡大一主动跟病人打招呼,像是唠家常般一边询问病情、仔细聆听,一边拿笔写病历、开药方态度和蔼亲切,让旁观的人都放松了下来.对于某些非自己领域或者不方便来找自己的病人,胡大一主动推荐自己的朋友和学生,甚至当场就打电话约时间.

临出门前,胡大一授意助手与患者交换,“您有事情随时给我打电话、发信息,晚上也没关系,我也会经常给您打电话联系的.要是方便加个微信,我给您发一些资料您多看看”.

早上的门诊终于结束,胡大一起身,记者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时间,12点50分,问及胡大一的助手,他见怪不怪,“这很正常,我们曾经从8点开始一直看诊到一点半”.据记者观察,整整三个小时,胡大一连洗手间都没能去,更别说停下来休息.“那下午休息吗?”记者追问,助理迅速整理着东西,“不休息,下午还有会议要参加”.

走出诊室,记者看着胡大一与一个前来咨询的病人,边交谈边向办公室走去.他步伐极快,脚步极轻,却仿佛能看到他每一个踏实的脚印,那是一名医者的坚定与赤诚……

(编辑 成晓瞳)

结论,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于诚和贵于诚和胡大一方面的大一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文王蕾(本刊记者)朱长刚医学博士后,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济仁国医大师弟子,新安中医世家“张一贴”内科第代传人,现任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地方服务中心副主任,安徽省济.

胡大一:心肌梗死过早死亡四重奏
第一奏吸烟,对身体的危害非常之大,重量级文献研究比比皆是 我反复强调吸烟是心肌梗死年轻化和心脏猝死排位第一的危险因素,戒烟最早获益的也是心血管病风险的下降公共场所立法控烟一年,心肌梗死减少3040 可.

胡大一:医疗模式颠倒导致医院越治越忙
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心脏专家之,胡大一有很多学术头衔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但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