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政治经济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和路径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政治经济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和路径,该文是政治经济学方面本科论文范文跟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大一政治经济学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

(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努力探索新规律,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新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努力解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些问题不可能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获得现成的答案,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济规律.应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方法和世界观,而不是具体的结论,这样才能突破传统的框架和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创新;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6-0019-06

收稿日期:2016-0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历程研究”(13BJL005)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贾后明(1970-),男,江苏盱眙人,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思想史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在当代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上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1]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指明了方向.需要充分认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与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程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不断创新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整体,三者不可分割.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中形成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目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理论特色和发展路径.在当代,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核心内容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充分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性和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与政治革命目标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把经济、社会与政治问题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关注具体经济问题和现象的研究,而是要揭示经济问题或人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本质关系.这样,我们虽然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研究商品经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社会主义经济提出设想,但这一切研究的出发点是服从于无产阶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也要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实践探索成果的理论概括,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任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自信的一个重要体现.

当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拥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特点,这些内涵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和方法有其独立和独特性.其最重要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研究的问题与经济学总体研究的许多基本问题相关联,涉及到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问题的观点如果在经济学领域无法得到实践验证和逻辑论证,就难以在整个经济学领域得到认可,其对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就无法实现,也难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归属于经济学的一种理论与流派,不能不关注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不能不遵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一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没有创造新的名词和概念,没有抛弃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命题和主要方法,而是在批判和超越上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既反映了马克思对前人研究的尊重,也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经济学研究不同于哲学研究,不是对抽象世界的一种描述和主张,不是不可验证的一种思维抽象.只有在经济问题和社会制度分析上进行科学论证,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不科学性,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科学性和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因为经济建设领域的不同政策取向和效果是验证一种理论科学性的最好实践.同志曾经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这是同志对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主要任务的深刻概括,说明和平时期的社会主义应该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工作.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政治问题依旧是如何解决好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就会不断滋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础,而这一基础正是广大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我们在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并没有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是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但是,正是因为其是一个整体,每一个部分遇到的问题总是会给整体带来疑问.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可能是从某一个问题的局部相信的,从而相信了整体.坚持应该坚持整体,但是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最终疑问也可能是从局部开始.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信仰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科学论证和解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首先要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只有对经济问题提出有效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提出比西方经济学更加充分和科学的理论解释,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挥基础和核心作用.

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和作用.西方经济学家也承认,对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性问题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超越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价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断提示和提醒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经济矛盾和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而得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挥了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历史命运,促使资本主义不断变革.虽然这种变革并没有完全达到马克思主义所希望的向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方向,但却促进了整个西方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变革,也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广大无产阶级的命运变化提供了条件.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承担起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不仅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来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包括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中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则和方法来指导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是对经济一般规律的总结,也是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特殊经济规律的揭示.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上,只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不够的,也不能只靠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国家已经用制度保证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社会分配应该交给社会的生产与交换方式来解决,要在社会的协商和经济活动、法律制度中去寻求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合理分配,而不是再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剥夺剥夺者”.社会主义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宏观经济稳定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经济发展性问题,解决办法也有共同之处,都需要不断探索.这就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指导思想之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学习借鉴各种经济思想,总结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经验教训,不断寻求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教条地固守经典作家的部分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命运,就是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汲取各种经济理论和方法,形成自己对现实经济问题科学解决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符号.[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与中国的革命实践和经济建设相结合,分析存在的问题,这一过程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得到指示,而只能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问题作出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尤其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是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研究中得出具体的直接指导.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正视中国经济的落后状态,从中国经济的现实出发,总结中国经济自己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分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等思想.虽然由于后来政治运动对经济工作造成了巨大干扰,这些正确的经济建设思想没有得到坚持和贯彻,但是依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探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更加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1]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要从中国现实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出发,而不是简单地从经典作家的结论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才能面对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与社会新跨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要根据形势和对象的变化,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寻求对经济和社会问题解决的科学途径,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科学理论的价值所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新的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总结,也是面向未来解决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和长远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努力探索新规律,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新思想体系.一种根据实践不断总结而形成的新的理论和思想,当然不同于传统经典的论述,而是不断突破和创新的产物.在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我们曾经犯过教条主义和左倾主义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根源是由于害怕革命和建设的措施和方向背离经典作家的教导而走向歧路,最终无法实现经典作家指明的革命目标.教条主义者习惯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寻求现实革命和建设的依据,认为只有完全按照经典作家的教导和论述才是革命成功的最根本保证,忽视了中国革命所处的现实环境的特殊性,从而产生了把经典作家的论述凌驾于客观问题之上的错误做法.

坚持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的论述,而是从初始目标出发,才会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思想作为一种革命和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作为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把钥匙而不是一间房子.在这里,实践是第一位,经典作家的论述不可能充分解决现实问题,而是应该在实践中摸索和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不是从经典著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而是从现实问题解决的经验与教训中寻求事物发展背后的规律.以实践为中心的探索可能会得出与经典论述不同的结论和结果,而判断这一结论和结果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也不是看其与经典作家的结论是否一致,而是这种新的结论和实践结果是不是与马克思主义包括我们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个一致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者都是为了寻求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形式上或特征上是否符合经典作家的论述.只有坚持这样的衡量标准和实践目标,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充分地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方法而不是教条,而在实践中探索得出的符合革命需要的新理论自然就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成果,就是中国化的产物.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才会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思想,形成自己的道路和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总结,是面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努力寻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就要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道路和经验,形成富有中国思想的新内容和新观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条件,认识到我们是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探索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新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没有按照经典作家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论断,而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新主义的经济纲领,对民族与官僚资本主义区别对待,实行“劳资两利”政策,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推行了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革命进展阶段的经济政策,积累了经济领域的执政经验,为新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总结了前期追求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圆园16 年第6 期“一大二公”的教条主义教训,针对中国生产力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成果.不管是新主义经济纲领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总结形成的,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论述中得出的.新主义经济纲领解决了中国革命阶段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一纲领形成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和中国革命要求实行统一战线和首要解决经济问题的要求,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在新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解决了在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通过对外开放,吸引世界发展成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由此实现了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这些理论发展和政策措施不完全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要求的,但是却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根据实践发展而加以总结形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做出了中国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从整个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角度来论证这些成果的价值与意义,并结合中国当前依旧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研究如何在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经济理论学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还要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封建经济和文化又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文化与社会特点使得中国发展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色.中国人对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是传统儒家的追求,传统文化重视国家和社会稳定,认同政府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这些内容都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经世致用,主张辩证、协调、统筹和平衡等思想也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前苏联斯大林模式提供了巨大的思想帮助.我们既要用现代经济观念引领中国经济建设,又要注意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历史价值.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分析和指引中国社会建设时,要结合中国的社会经济实际,在实践中既借鉴历史文化经验,也注意克服历史问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而这些道路和模式是别国不能模仿也不应模仿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推进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进行了社会主义实践,但是由于没有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被忽视,理论上缺乏创新,最终没有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得到坚持.而中国从中国实践出发,面对问题不断探索,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曲折时提出了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口号,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举世成就,为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社会的巨大体量和内在结构的多样性使中国始终处于问题层出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始终要把改革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把理论创新作为改革的先行,把对人民负责和国家负责作为自己执政的追求,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我们可以从理论和逻辑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并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指导下形成的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这些理论是在中国形成的,所以可以归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是,这样的发展创新还很难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因为这种发展只是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促进,而没有融入中国实践和中国的文化.而从中国实践来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直接的做法,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土壤中形成的中国成果.中国化的成果必然与经典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不同,也必然会带来是否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疑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对待经典论述与实践成果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优先问题.承认中国特色,就是承认中国实践优先,承认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方法与目标,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指南.只有立足中国实际,深挖中国社会的文化和社会资源,根据中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答案,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有效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有活力和生命力,也才能在现实中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相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出的新的理论,其成果体现在对中国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表述.之所以需要并能够在中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和社会.一个大国,有着众多人口和资源,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着复杂的社会结构,这样的一个国家从事社会主义建设,自然只可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会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实践超前于理论,而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则是实践的要求.坚持从实践出发,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路,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才能取得成功,也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坚持和发展.

三、创新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推动着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持续不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有着两个动力:一是理论动力,二是实践动力.在理论斗争和逻辑矛盾的推动下,面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挑战,从研究领域、方法和结论的突破来促进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但是,这方面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框架,突破这一框架,必然会产生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质疑,尤其当结论与经典结论不一致时,更会产生对这种发展和创新意义的质疑.如果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和世界观,而不是具体的结论时,我们才能突破传统的框架和体系.只有我们用科学态度来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科学的方法和追求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概念和结论硬套现实,才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实的经济问题研究最终会殊途同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努力解释和解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些问题是不可能从经典著作中获得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从经典作家处得到有效及时的指导,只能是在实践中去摸索总结经济规律,按规律办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确实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处,但是,对于这些不同之处的理解也不能在实践中去教条地套用,因为不同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是不同的,面临的经济问题也不相同,只能从各国实际,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中不断摸索去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而不能幻想只通过建立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描述后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指导思想,是主流意识形态一种存在,但是,不等于可以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描述作为现实经济建设问题解决的依据.经济发展中的多数问题是具体的,需要从现实的经济角度加以解决,而不是都上升到意识形态角度,将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坚持与否相挂钩.[4]在党的领导下,有法律制度的保障,经济问题要努力用经济方法来解决.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永远是实践要先于理论,而不可能是理论超前于实践,我们不可能事先设定或设想好一个完善的经济运行体系和格局,只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和谐为目标,把社会利益始终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把社会主义作为目标来追求,我们才会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3]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问题的解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用辩证法的两点论方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避免他们走过的弯路,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发展目标,在发展道路上找到一条既不同于经典作家描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道路和模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播来自于其理论的科学性,来自于人们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和必然消亡,工人阶级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科学论证,就无法说明工人阶级的存在价值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分配不合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和向社会主义制度迈进的逻辑就难以成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层层递进的分析和论证,其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经济分析方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才会使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得到广泛地认可.

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得到广泛传播的社会基础.在革命斗争中,需要不断从经典著作中寻求革命的依据,因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的翻译、介绍和研究,随着革命的深入,在革命影响的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实践检验,也扩大了他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的传播,从部分到整体,从部分观点到系统思想,从少数著作到主要著作,内容越来越全面,人们对其了解越来越深入.同时,从受众面来看,也从少数的关注和兴趣,转为群体的接受和主动传播,从处于社会中的非主流向主流方向发展.这些历程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播是社会革命和建设需要的产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产物.

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生活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的传播就更加广泛而深入,同时由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想广泛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社会的传播更深入,就需要能够从实践中问题和其解决的办法归纳与总结新的更加适合实践需要的理论.理论只有更加适应实践的需要才能得到广泛的实施和支持,因此,创新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必由之路.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考虑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现实经济困难,这种理论就不可能被广大群众接受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5]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成果的系统总结,这一理论成果的形成就是要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拥有更加成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和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来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经典作家的一种设想,只是一种长期的趋势和基本的形态,是一些原则或特征性的描述,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时,需要对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深入分析和总结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有的商品经济一般规律,也包括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特殊规律和独特经验,要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和逻辑框架,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承担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同历史使命,这些历史使命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需要强调和重视其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不可能用同一内容来表达不同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新的历史阶段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导思想,这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发展,才能使其真正发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晕].光明日报,2015-11-25.

[2]葛扬《. 资本论》认识逻辑转换、意识形态功能转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J].经济纵横,2015,(8).

[3]邱海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现实价值[J].改革,2016,(3).

[4]张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变———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贡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1).

[5]宫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议题与深化的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6,(5).

责 任编辑、校对:武玲玲

A Study on the Value and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upo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ia Houming

(School of Law & Politics,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Jiangsu,22405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s needed by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us, work hard to explore new rules and form a new political economics thoughtsystem with China-style,China-way and China-thought.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e socialist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evitably sup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socialist economy andals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And these problems can not be solved through the ready-made answers of Marx´s classicworks,only in practice would the economic rules be explored. Marxi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thod and wordview,rather than a specific conclusion,only doing so can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and system be broken,and make gooduse of Marxi to study China´s real economic problems under scientific methods.

key words: Sociali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olitical Economics;Marxist Economics;Sinicization;Innovation;SocialistConstruction;Historical Materiali

本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政治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构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的困境和突破路径
摘要在现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校教育已难以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知识学习需求,终身教育理念也应运而生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是奠定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也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 基于此,就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价值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 9,经济增速比2016年上升0 2个百分点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
十九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转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科学的论断不仅标志着.

新时代中国特色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
基金2017 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读本编写”(项目编号2017MZD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中国特色.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