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城镇化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内涵与影响因素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城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内涵与影响因素,本文是关于城镇化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与资源型城市和脆弱性和城镇化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城市规划毕业论文城市规划杂志社论文查询系统

【摘 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推进其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内涵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系统脆弱性的内涵,阐述了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系统脆弱性的产生机理,指出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发展困难、城镇布局分散、各类矛盾频发是其城镇化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形成机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志码l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8)04-0037-04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8.04.008

城镇化是当代人类社会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城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2013年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资源型城市126个[2].占2015年全国地级衍政区总数的37.720/0.作为国家的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是转变其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发展路径、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从全局的高度积极稳妥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无论对其自身,还是全国均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要看到,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发展困境:矿产等自然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形势不容乐观,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粗放且转型缓慢,发展受国际资源波动影响敏感,社会负担沉重,加之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3]12-17,以及国际政治经济不稳定性上升,国内外因素相互叠加.新旧矛盾交织蓄积甚至集中爆发.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十分明显,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脆弱性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4].正如2002年世界经济论坛大会的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所言:“脆弱性是世界面对的一个现实,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减少发展的脆弱性”.

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脆弱性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多无性和动态性,尤其是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分析围.从脆弱性角度探讨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有助于找出其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出城镇化的症结所在,全面掌握城镇化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综述

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以及风险识别、经济脆弱性、人地系统脆弱性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李博以东北地区7个煤炭城市为例,建立了煤炭型城市脆弱性概念模型,得出了暴露、敏感和恢复力决定脆弱性的结论【q.王士君等分析了石油城市经济系统的特殊发展条件,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评估了大庆市的脆弱性程度同.单菁菁从物质空间、经济结构、社会系统、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脆弱性的特点罔.潘润秋等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脆弱性以及其格局变化【9].陈晓红等研究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的作用机制【10].学者还针对社会过程对资源地区所产生的胁迫和响应如对石油城市[.1]、资源衰退城市【12]、采煤矿区[.3]的社会一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由上可知,大部分研究仍然侧重于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系统脆弱性中的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等某一层面或某一领域的脆弱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少.在指标体系特别是敏感性指标的选取不严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仍有许多具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内涵分析

2.1城镇化系统内涵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该过程中,有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也有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还有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必须从人口资源集聚、经济结构转型、城市空间扩展、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人居环境变迁等多个方面来整体考察.显然,城镇化反映的是一个系统的概念【14].即城镇化系统是由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15].不同的城镇化系统,其遭受破坏的临界条件不同:不同的城镇化阶段.对系统内各要素的要求不同,各要素的在系统内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只有不断优化城镇化系统的结构.才能确保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推进.

2.2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内涵

虽然学者对脆弱性概念的理解还不一致[16].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其概念逐渐演变成包含“风险”“敏感性”“适应性”“恢复力”等相关概念在内的一个概念的集合[明.基于城镇化系统和脆弱性的理解,本文认为城镇化系统脆弱性是指暴露于内外扰动中的城市因对扰动的敏感性和不适应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而使其城镇化向不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变的一种内在属性.该属性源于系统内部,只有系统遭受扰动时才表现出来.

城镇化系统脆弱性包含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恢复力四个要素.暴露性指系统接近或暴露于扰动的程度,决定了系统的潜在损失:敏感性指系统对扰动的易于感受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系统结构的稳定性[.8]:适应性指系统对扰动的不适应程度或受损害程度.是脆弱性的外在表现:恢复力指系统的反应处理能力以及从损害中自我恢复的能力,即管理者、社会团体以及个体采取措施减轻、阻止、恢复以及补救扰动对城镇化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反映了系统避免危害的能力.

3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系统脆弱性成因分析

3.1脆弱性机理分析

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必然处于开放环境中.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其城镇化系统暴露于多重、多尺度、高强度的扰动中【19],必然会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这些扰动既可能来自系统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诸如资源型产品市场需求快速萎缩.资源型产品大幅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安全生产事件等.一般来说,扰动强度越大,脆弱性也就越大,危害也越大.扰动对城镇化系统的损害除丁与扰动强度有关,更与系统自身密切相关,即城镇化系统并非对所有的扰动均表现出脆弱性,只有对扰动表现出高度敏感时,引发系统的某要素首先发生变化,再通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传递到其它要素并发生变化,进而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冲击与损害时脆弱性才得以呈现.区域不同,城镇化系统的结构也不同,系统的复杂程度、要素间的协调程度以及对扰动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而系统结构越复杂,要素间越协调,就越有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稳定的能力也就越强.资源型城市特殊的发展路径决定了其城镇化系统结构相对简单,要素间缺乏协调,特别是过分依赖于区域外部对本地原材料等初级品的需求.推动发展的要素单一.对外部市场条件的变化极为敏感,受危害程度大.针对危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危害.资源型城市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取决于系统自身,城市不同.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同.相对于综合性城市,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生态环境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可选择的应对措施明显不足,城镇化系统脆弱性也就越大.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既是脆弱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又是系统能够采取应对措施的关键因素.

3.2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1)资源环境约束导致城镇化的承载基础不稳固.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城市发展的许多问题缘起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自然资本消耗的冲突【20],资源型城市尤为突出.先天自然资源优势并不能使资源型城市逃脱资源生命周期规律约束,且资源开发缺乏合理规划,存在“有水快流”的思想,致使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资源品位与开采条件也不如开发初期,并加速了资源枯竭,开采效率快速下降,资源约束不断增强,对经济发展产生强烈影响.其次,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活动使资源开发区域的土地低效利用与浪费问题突出,也增加了后期非农建设用地的供应压力.生态环境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理想的城镇化应该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资源开采导致地质灾害频发,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薄弱,且资源开采利用过程对周边土壤、水质、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21],依赖资源建立的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之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不够重视,生态环境恶劣.可见,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环境承载逼近“天花板”,只有将城镇化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和途径.通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改善能源结构才是正确道路.

2)经济发展困难导致城镇化的核心动力不持续.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国内外大环境看,当前我国碳减排的国际压力日益增大,国内煤炭、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规模庞大,去产能势在必行.与其他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更大,面对风险暴露度高、敏感性强、损伤面大,经济发展的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加,这必将对城镇化的速度与规模产生消极影响.从城市看,资源开采规模、加工能力、资源产品对外输出以及资源型产业人口的规模和构成演化直接影响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规模和水平[3].城市中资源型产业畸形发展并形成路径依赖,对非资源型产业形成“挤出效应”致使其经济发展迟缓,产业结构单一且关联不紧密,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弱,经济低效发展特征明显.由于过分倚重资源型产业,产业结构层次低且刚性强,经济转型缓慢,资源开发后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停滞倒退.从企业看,资源型企业对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些企业多为国企,其组织结构庞杂,社会负担沉重,加之国际资源与原材料剧烈波动,企业经营困难.另外,安全生产事故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显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赢弱的资源型经济无法自始至终推动城镇化进程.

3)城镇布局分散导致城镇化的空间动力不突出.

扩散力和集聚力交替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动力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多是缘矿建厂、缘厂建镇、连镇成市,城市地域扩展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松散型特征【24].这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大多地处偏远地方.居民点建设分布零散,城市中心区规模小.即使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城市地域结构也比较松散,“有市无城”“似城非城”的现象比较普遍,分散有余,集聚不足,不能充分发挥集聚经济效益.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资源型城市的各个区域单位多存在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而后期规划又多以新区为主.老区与新城联系松散,各部分之间缺乏协调,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设施建设上,资源型城市多是“先生产,后生活”,各种设施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开发展开.设施建设分散且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加之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投资环境差等原因,制约城市辐射带动效用的发挥.“集聚不足、辐射不强”的局面既不利于人口、产业、资源向城镇的集中,也不能产生强大辐射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制约城镇化的地域推进.

4)各类矛盾频发导致城镇化的社会关系不协调.

城镇化不仅表现为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还表现为“城市性”程度的提升内涵[25],最终体现为居民的行为方式[26],即城镇和乡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日趋现代化和便捷化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突发性,尤其在资源开发初期.城镇人口快速增加.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居民生活极其不便.其次,资源型城市在历史上通常是先有企业,后有政府,这些资源型企业多属于央企或由省级政府直接管辖,实行垂直领导,自成体系,与地方政府协调性差.大企业与小政府的格局极易产生诸多复杂矛盾,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存在事实上的二元结构,体制机制不畅问题突出.第三,资源开发虽然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市民增收作用突出,但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作用不明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发展脱节,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关系不协调.在社会救助上,资源型城市自身吸纳就业能力不足,企业减员使下岗职工激增,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差,社会救助不完善,居民生活困难.另外,因征地、农地绝产、地面沉陷等引发的件等也时有发生.各类矛盾频发,城镇化的压力陡然增加.口

综上而言: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资源型城市和脆弱性和城镇化方面的城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措施
郭海涛(天津学苑市政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350)摘要院城市绿化建设是近些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城市绿化工作要求提高,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意见,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城市绿化.

云南省主要资源型城市旅游
文章以云南省的六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弹性系数、旅游产业区位熵和集中系数……相关指标,揭示云南省主要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这些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

提升我国城市电力系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摘要配电网络的开发与利用,使我国对电力系统工程建设脚步逐渐加快,我国的电力系统网络系统已经基本形成 虽然我国在电力系统施工质量的控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过线路施工质量还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导.

黑龙江省:推动资源型城市以转型带就业
文 小康记者 郭煦创新创业是很多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黑龙江省的“双创”特别有亮点,2017年,黑龙江省将在供给侧生成更多市场主体,吸引留住人才,推动资源型城市转.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