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材料浏览

少年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重温邂逅一个小说少年的喜悦(评论)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少年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重温邂逅一个小说少年的喜悦(评论),本文是少年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少年和喜悦和邂逅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少年论文参考文献:

少年论文参考文献 少年文艺投稿要求中华少年杂志少年文艺杂志少年大世界杂志

北 村

突然接到电话,电话那头传出久违的声音,称我作“康叔”.在记忆中,我平生唯被一人唤作康叔,这个人就是俞帆.俞帆乃我大学老师俞兆平先生之子.我和他结缘于我大学毕业成为文学编辑后重返母校对俞老师的一次拜访.老师向我诉说苦衷,儿子无心高考,终日纸上描画,写小说.我带走了他的一篇周记《阉猫记事》回去细读,这一读不打紧,把我惊得:这哪是周记,分明是一篇小说嘛.其体验之独到、描情状物之老道,让人完全无法相信出自一个十七岁少年之手,小说行文和语言运用之娴熟,一如经过相当程度的历练,我知道,这是大量阅读的成果.凭直觉认为:我发现了一个小说天才.

我几乎不加编辑地在我所在的《福建文学》杂志的头条位置刊发了这篇处女作,它旋即被《小说月报》选载,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我的判断.接着我又发表了俞帆的小说《永远的水仙》,仍是佳篇,一如既往地印象深刻.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一颗小说界的璀璨之星正在中国文坛升起,就像我看到评论界的另一颗星星谢有顺同时正在升起一样.这两个出自闽地的青年俊杰的横空出世仿佛是某种神秘召唤,分别在逻辑和体验的星空各司其职,我确实是把他们身上的才华视作一种使命性质的呼唤.

俞帆不久后出国去了新加坡及加拿大,这增加了我对他可能会远离文学的担忧.后来有幸在他工作的城市广州见过一面,他已经是大广告公司的策划.此后读到他的作品并不多,甚至某种程度上逸出了文学界的视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有限的经济自由化成果显现的时代,俞帆因职业的关系深入其中,和惯常读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文化机关工作的职业作家不同,他对急速流变的转型中国的体验也许更独特.这种猜测在这一次阅读他的小说集时已然感受到了.

除了我发表过的他的两篇小说,这个小说集子的大部分作品我尚是第一次阅读,久违的俞帆仍然才华横溢.选择的题材非常广泛,从青春困惑到爱情质疑,从存在之思到历史记忆,不似职业作家具有的题材相对统一性,能看出这个业余时间写小说的人的随性和自由.俞帆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仍然具有强烈的天赋特质,而不是在职业写作生涯中逐渐积累的成长轨迹.

我读着这些篇章的时候,重温了当年邂逅一个小说少年的喜悦,我仍然认为俞帆具有一个优秀作家求之不得的天然禀赋,包括四个方面:体验能力,就是对生命和人性重要母题的注意力;感受能力,就是对事物和情感特殊的敏感能力;结构能力,就是对笔下事物非人工的自然处置能力;语言能力,一种由天赋和阅读共同构成的表达能力.《无限纯净的天空》中的的尺度,《青春将逝》中爱情永恒性的限度,《四月之光》中信仰的困惑,《狼》中的存在之思,都表达出俞帆对一些重要母题的关注.在感受力方面,选集中的各篇都很均衡,作者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感受中把作者、叙述者和主人公成功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俞帆小说少年老成的原因之一.职业作家在不成熟的阶段往往在这点上割裂,从而失去小说“自然生成”的感觉.特别是在《青春将逝》中对友情和爱情之间以及爱情转化和发生时的细微描摹非常自然和成功.在结构上实际上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所以我们在观察本集中内容各不相同的题材时,会发现俞帆在处理小说结构时采取的也是这种“自然生成”法则,如《海边的维纳斯和少年往事》和《青春将逝》中对话带回叙的结构,《狼》的意识作为结构的元素等等.俞帆对小说语言的运用能力相对于他的写作量而言,不是积累而成,而来自于天赋及阅读,其叙述简洁明快且多变.《顶级会议》中对职场和官场语言的运用,《少年往事》中的对话式语言,有博尔赫斯小说之况味,《野老》则看出古典小说的踪迹.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狼》中胖鸟和鱼月光下跃出水面意象的运用.《剑兰》随笔式的叙述方式非常老道,将品格、人性和历史伤痕融为一体,给人以厚重感.

我不想指出俞帆作品的不足之处并非他的作品非常完美,而是因为俞帆并没有真正地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就是写得太少.真正的不足还没有彰显出来.就个人的看法:我更愿意看到俞帆更多更好的作品,也许出于职业原因他写得不多,我确实有些遗憾,这样说的原因并不是从职业选择角度说的,而是从使命角度说的,一个人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当然是一种个人自由,小说写作也完全是个人化的,但你的才能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从个人叫“才能”,从造物主叫“恩赐”,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独特个体各自会领受不同“才能”(恩赐)的原因.职业会有不同,恩赐只有一个,不加善用,甚至把它埋起来,就违背了“托付”.人命定在地上无论以什么养生,恩赐和托付却只有一个,独独属于你的.这是以“个人自由”名义也无法推卸的:因为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唯一的问题和困境恰恰是人与创造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投射到人性和社会面,相信或疑惑都与它有关,这恰恰是文学总的母题.

俞帆仍是当年那个少年天才.所以有理由期待:他将从这里出发,完成他的托付.已过并非蹉跎,而是如摩西放羊而已.

责任编辑 石华鹏

该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关于少年和喜悦和邂逅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少年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少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写真实的生活读杨玲的微篇小说(评论)
杨玲的父亲老羊是泰国著名的华文作家,我先认识老羊,再认识杨玲 用中国当行的术语,杨玲乃“文二代” 目前杨玲是泰国新中原报副刊部的编辑 20世纪90年代,新中原报副刊编辑是钟子美.

隐微和忠厚(评论)
曾攀,生于1984年,复旦大学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 官场之上,全是套路 摆上台面的武功,全是名门正派的招数 政治要正确,程序有正义,江湖中人也断不是邪魔歪.

宇秀的散文很小资(评论)
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澳门文艺特聘副总编,美国“汪曾祺世界华文小小说奖”终评委,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