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期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媒体技术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从保护和推广的角度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以东巴木雕为例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媒体技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从保护和推广的角度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以东巴木雕为例,该文是关于媒体技术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手工艺和传统手工艺和东巴木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媒体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媒体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论文数字媒体论文参考文献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摘 要】以东巴木雕为研究的切入点,探讨数字时代下传统手工艺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保存和推广传统手工艺的解决提案,并对提案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保护;推广;数字媒体技术;传统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TP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3-0226-03

一、研究源起

在我国,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不同时代工匠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诸如东巴木雕等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冲击.那么,如何让我国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如何使其能在当下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更为广泛的传播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就传统手工业而言,数字时代带来的不止是冲击,随之而来的数字媒体技术还可能是机遇,是希望,甚至是让传统手工业自身得到进一步革新和发展的途径和动力.

二、东巴木雕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一)东巴木雕的文化背景

东巴木雕,以及东巴木牌画、木面偶,源自东巴教,是东巴文化的产物,也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缩影和见证.纳西族,旧称“么些”,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境内的纳西族自治县,有着集占卜、祭祀、字画、经卷、工艺、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东巴文化,其中,丰富多彩的东巴教仪式,不仅是民族文化特色的纽带,也是世界范围内典型的原始宗教“活化石”.纳西族的东巴教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宗教,介于原始巫教和发达宗教之间,在信仰上以万物有灵、多神崇拜为基础,又与道教、佛教、教等其他宗教的教义有一定程度的融合,因祭祀称为东巴而得名.在东巴教中,祭祀作为智者,是学问家也是艺术家,肩负着继承和传播着纳西古文化的重任,他们用纳西族文字所著的东巴经书,长久以来一直是学者研究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二)东巴木雕的艺术价值

纳西木雕、木牌画及木面偶,千百年来一直作为道具,应用于东巴祭祀和法事庆典活动,因制作时间为祭祀前,且大多数会在活动后烧弃,如要*,需请专人绘制,故*难度大.但这并不影响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东巴祭祀活动与日常生活时紧密联系的,每逢节日、活动,甚至婚丧嫁娶都要举行各种仪式.在这些仪式中,东巴纸牌画、木牌画、面偶、木面偶、木雕、牺牲等就会用来布置神坛和鬼寨,根据不同的祭祀和活动的内容,工匠们会选择制作不同的神像、鬼像,如战神“优麻”、鬼王“冷凑”等.可以说,东巴木雕诞生于纳西组悠久的历史之中,是纳西人对其所见所感高度凝练的产物,并贯穿于纳西人的祭祀活动及日常生活,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研究问题与解决提案

(一)研究问题

在探讨如何保护和推广传统手工艺的之前,我们不妨对传统手工艺的现状进行一个分析和梳理,并从中发现东巴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在当下存在的普遍问题.本人有幸于在校期间参加过多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活动,或分享,或创意,也与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有过多次探讨和交流,在学习上获益匪浅之余,也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结合之后从网上和书中大量收集和汇总的信息,先将结过罗列如下:

1.经营模式与消费人群亟待改变.这是我在与非遗传承人交流时提及最多的话题,其实,现在的非遗传承人,尤其是一些七零后八零后的新进传承人,他们虽然年纪轻轻便继承衣钵,头衔加身,但他们并没有年轻气盛、心骄气傲,相反的,因为有着比父辈高出许多的素质教育,他们的眼界、看法与老一辈的传承人有着质的飞跃,在坚守传统、精进技术的同时,他们更加强调与时代的贴合,尤其是在数字时代大环境下,如何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的大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自己的企业,这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以非遗活动期间我所跟随学习的寸姓银器传承人为例,他在消费人群上提出将银器分众化、普遍化、更强调银器的使用价值和佩戴价值,并希望以此作为消费热点,试图吸引实用至上、追求性价比的现代青年消费群体,将传统银器的受众年龄层降低,并且有所扩展和突破.用该传承人的话讲,就是:未来是年轻人的,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他们的喜好,知道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看法,明白他们的购买意图,这样我们才能有关于他们的改进方向和市场导向.

2.传统手工艺传承难.这是我在广泛阅读了传统手工艺及非遗传承人的相关文章后总结出的一个问题,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通过大量阅读和资料收集,不同的是我能开始抓住该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笔者将主要言论及问题罗列如下.

首先,有著作提及,东巴祭祀和开队本族东巴文化的传承持悲观态度,他认为,传承难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作为民间文化,东巴正在离开农村,正在失去原有的形态和社会功能;二是年轻一辈都接受了现代教育,很少有人对相对边缘化且更加辛苦的东巴文化产生兴趣,兴趣少了,愿意传承的人自然也少了;三是对市场导向的担忧,东巴祭祀和开谈及,即使有了传承人,也会担心他们被社会的物质牵着走.其次,有学者借钱钟书先生“围城现象”来比喻当代手工业的发展,认为当代的手工业不该是封闭和僵化的,应自主创新、积极转型,冲破“围城”,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东巴文化,甚至是以东巴文化为例的传统手工艺,可以尝试接触数字媒体技术,通过数字化的科学技术与网络平台,寻求结合点,在迎合时代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发展.

综上,只是笔者收集汇总的部分言论,不难看出,在当下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手工艺想要绝处逢生,谋求发展,就必须突破自身如何传承和发展的困境,但更重要的是能使本门手工艺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播.

(二)解决提案

通过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将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保存,并利用数字时代强大的网络和多平台联动的支持,为传统手工艺提供传播途径.借由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得到更好的保存与传播.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和优势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响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储存、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开放式的平台,主要包含场景设计、角色形象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交互技术,主要针对游开发、网站美工和创意设计类工作设计.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

数字媒体技术是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物.首先,相较于传统媒体技术,更便于记录、储存和传输.其次,更具包容性,可在不同领域间架设连接的桥梁,使跨界更简单方便,增加了不同领域的融合性.第三,应用面更加广泛,对所应用的领域及其产品能更具个性化和模块化.第四,强大的网络运营和平台搭建,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传播方式更加立体有深度.第五,随着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交互性和主观参与感也是数字媒体技术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五、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推广及案例分析

(一)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

数字媒体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科学技术和平台搭建,可以使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保护,笔者在此将保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图文影像资料采集和数字化整理.顾名思义,就是对所要保护的传统手工艺的产品进行拍照,制作过程进行录像,发展历史进行记录,现有传承人进行采访,在这个层面与传统媒体技术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所有的信息采集之后要进行数字化处理,简单地说就是格式的转换,成为可应用于数字媒介的通用格式.

第二阶段为三维重建和数字资料库构建.这个阶段便是通过二维、三维软件,按照第一阶段整理的资料对传统手工艺的产品进行建模,图案进行绘制,制作过程进行动画制作和视频再现,并搭建该传统手工艺专属的资料库,使传统手工艺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提高,便于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第三阶段为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资料库.在第二阶段数字资料库的基础上加入互动性和主动参与感,建立数字博物馆,使该传统手工艺模块化、平台化,能够更加完整地保存和更加真实地再现.

(二)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推广

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推广,可以基于数字时代强大的网络运营和平台搭建.前文提及保存传统手工艺最终呈现的数字博物馆便是一个平台,通过网络的推过,以及平台之间的串联,可以使传统手工艺的推广有质的飞越.但同时也会随之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引入数字媒体技术的资金成本问题,这需要与当地政府及相关组织的保护力度挂钩.

(三)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手工艺结合的案例分析

1.从平台搭建和应用的角度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6年9月21日至25日,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这是由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旨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众生活的距离进行拉近,展示的是来自全国的精品非遗项目.

在该博览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成果,以“学术研究与大众生活”为主题,展示了各地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保护、传承和利用的优秀项目,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其中,以《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为核心,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数字资源为收集对象的“中国记忆”数据库十分亮眼.该数据库在整合了三维建模、高精度影音媒体制作的同时大量使用交互技术,可以对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场景进行高度还原的再现和重建,并能打造带给受众沉浸体验感的新型互动式数字博物馆.在尊重历史的同时,集科技和创新于一身,是数字媒体交互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积极碰撞.

2.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存角度出发——圆明园的数字化重建.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园林博物馆2号展厅,《“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开幕.该展览在实体搭建和数字影片的基础上,广泛应用了VR、AR等多种虚拟体验技术,不仅将圆明园的盛世风光重现,更让游客能身临其境,与这座代表着中国古代最为奢华、最极尽当时中西方建筑风格和园林景观的古老建筑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互动.

其实,对于复原圆明园,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一方面,现存的残垣断壁,作为一种我国兴衰荣辱的见证,应该得到保持,并作为重要的历史瞬间时刻铭记,而另一方面,自康熙四十六年始建到公元1860年焚毁的150年间的圆明园旧时风光,又确实让人着迷.所以,通过增强现实基于圆明园史料的复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是人们对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又不会因重建而使历史被抹杀,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分歧,也是数字媒体交互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一次很好的结合案例.

3.从寻常百姓家的角度出发——AR增强现实技术冰箱贴.2017年昆明旅交会上,带有云南本土特色的AR增强现实技术衍生产品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以少数民族特色冰箱贴为例,只要在移动端下载相应的APP,或者通过已有的如微信等平台直接扫码,就能在手机上展示少数民族角色形象,并能与之互动,虽然已开发的功能还比较少,但极具冲击力的互动体验、简单易上手的操作模式,以及相对低廉的,都使该类产品能够在旅交会上脱颖而出,吸引游客的目光.

4.从大众娱乐的角度出发——古滇国大形舞台剧.2018年7月5日,伴随着黎明的曙光,七彩云南欢乐世界迎来了开园的日子,除了传统的游园项目,该游乐园的一大亮点就是古滇国大形舞台剧.剧中,除了几个吉祥物穿插节目始终,更重要的是在节目中广泛运用了AR等数字媒体技术,使节目更具感染力,节目效果更加震撼,短短几十分钟,观众得到的是全方位的视觉感受,每当舞台剧结束,游客都会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

六、总结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悠久历史的缩影,灿烂文化的凝练,应当受到保护和扶持.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顺应时展需求,将其应用于传统手工艺之中,无疑是为其注入一股新鲜血液,通过新旧结合,传统与未来交相呼应,不仅拓宽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更重要的是使传统手工艺得以保存和发展,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唐传谦,刘志强,刘晓静.AR 技术在青海历史古迹数字化重建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

[2]郭大烈.纳西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J].云南社会科学,2001(6).

[3]和金光.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发展趋势[J].民族文化研究,2007,1(24)1.

[4]马丽什.探究中国传统木雕艺术与数字化平面设计的关系--以仙游木雕的图案和工艺为例[J].艺术科技,2017.

[5]张云岭.纳西族东巴木雕欣赏[J].文化长廊,2015.

结束语,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工艺和传统手工艺和东巴木雕方面的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媒体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探析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时期,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并且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数字媒体技术更多的被运用到动画设计中去,所以数字媒体技术能够与动画设计密切结合到一起 .

数字媒体技术在当下传播环境中的应用
以互联网与网络传播媒介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传播模式,正在逐步占据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数字媒体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 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突破,同时也促进了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传播方式.

论数字媒体技术在交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人们将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设计产品的渗透与改良称之为数字媒体技术时代交互产品设计 建立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灵活的现实虚拟技术,有利于缩小用户与设计过程之间的距离 正如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一书所述强大的生命力对于.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