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才培养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文是关于人才培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数字媒体和人才培养和工作室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论文数字媒体论文动物医学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摘 要:传统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培养的学生缺乏社会适应性.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将工作室制引入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其在增加交流互动、增强行业适应性、促进校企合作等三个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此基础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双师型导师团队建设、提升“项目质量”等方面阐述了基于工作室制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策略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也日益丰富,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并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因此,社会对数字媒体类人才具有非常大的需求量,很多高校中也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类专业,以便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当前我国的高校中,对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还比较落后,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难以达到相关行业、企业对人员的要求,多年来被人才需求掩盖的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显现出来,促使我们不得不对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与教学进行反思并改革,以校企合作、真实项目参与为主要特点的“工作室制”与当前人才培养方式结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大有裨益.

一、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数字媒体专业

信息是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进入信息社会后,计算机在存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会将信息分解成为“1”与“0”的一系列排列组合.数字媒体就是一种通过对2进制数进行应用,对信息进行获取、记录、传播的媒体,其中包含音视频、图形、文字等逻辑媒体,也包含显示、存储等物理层次的媒体.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

数字媒体专业是指在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传播理论,结合现代艺术,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

2.“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作为西方艺术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一,是由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作坊式”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1919年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成立伊始,就以强化“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中注重与现实的实践项目结合的工作室制式的教学方式,影响着现代设计教育.具体来讲,“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具体是以学生为根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企业项目为引导,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以工作室为单位组织教学,以企业场所为标准装饰环境、添置设备,以项目实操为形式实施教学,以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为核心管理教学.该模式通过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在功能上能实现 “学(教师教学)、赛(学生竞赛)、研(项目研发)、培(技能培养)”四位一体,在目标上能满足“学校有工、教学融工、学生会工、教师能工”的培养要求.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

1.当前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定位模糊,学生学习泛而不精

由于数字媒体专业包含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方向,数字媒体技术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数学基础,将来才能够做好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数字媒体艺术要求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将来从事才能够从事设计、传媒相关的工作.有些高校学科定位模糊,将两个方向混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没有侧重点,在就业时发现自己技术不如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设计不如学广告学的学生,软件应用不如外面培训学校的学生,就业陷入被动的局面.

(2)课程设置落后,与市场脱节

只有当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学科特点和专业发展规律时,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数字媒体专业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专业的发展同社会技术的发展高度相关,是动态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影视、游戏、广告等行业展现出蓬勃活力,而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则收到了严峻考验.而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却很少变动,一直延续着十年代的电视节目制作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极度落后.同时,数字媒体高度依赖的数字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一般高校出于成本考虑,设备更新较慢,学生习得的技能滞后于社会企业所需的技能.

(3)实践模式单一,学生缺乏社会适应性

当前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大体上包含实验室练习和生产实习,在实验室中,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在固定的时间内按照课程实例进行技术的练习,最终上交作品由老师评分.这种方式一方面受制于实验室环境,学生之间很难相互交流协作,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展.生产实习往往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学习.但由于高校、企业两者相互独立,有着不同的诉求:高校希望学生通过进入企业后运用自己学校所学的知识、习得企业的专业技能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达到育人的目的;企业则希望借助“实习生”人力资源的优势,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生产,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两者的不同着力点使得学生处于学校和企业的“夹缝”中,找不到自身定位,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貌合神离.

(4)重技术轻艺术,缺乏实践性导师指导

伴随“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各高校不遗余力地引进人才,使得原本就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更加缺乏具有极强“技术”的老师,在数字媒体专业内尤为严重.国内大部分高校人才引进多为博士,数字媒体专业博士大都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科方向偏重于计算机编程和算法研究.而技术较强的广告类、影视类传媒人才由于学历原因无法进入高校,使得学生缺乏专业的指导,影响其技能的提高.

2.数字媒体专业应用“工作室制”的优势

(1)促进师生、生生交流,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室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班级的限制,进入工作室接受学习或训练的学生,可以有不同背景、不同专业、身处不同年级 他们往往是经过一定阶段的专业学习后,对某方面知识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愿望才加入工作室,因此有学习的强动机性和持续性.由于学习动机较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主动交流,逐步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工作室成员共同提高.在工作室中,教师是整个工作室运行的灵魂,管理工作室整个进程.教师的人文意识、人格魅力、职业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有的教师甚至能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在工作室积极的交流氛围下,学生的交流能力、协作能力、技术能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工作室向良性方向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行业适应性

由于课程设置的陈旧和实践环节的粗浅,当前数字媒体专业学生习得的技能同社会、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技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行业适应性较弱.在工作室制的培养模式下,学习内容及训练模式由教师根据学生基础和具体项目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来决定,可以用个性化的方式手把手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者个人的潜力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尽快达到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技能.正是由于企业导师的指导和真实项目的实施,学生长期身处职业氛围浓厚的工作室中,类似于“准就业”的状态,这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行业适应性.

(3)找到了校企合作的共赢形式和具体着力点

学生在毕业前夕进入实习基地或企业进行实习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由于企业追求廉价人力资本的目的同高校的育人目的存在矛盾,导致学生在企业只是疲于应付,很难学到专业技能.而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在高校中建立了专业“工作室”,则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缓冲地带”.学生在仿真“企业化”的工作室内,一方面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则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并接受企业导师的专业指导,实现个人综合技能的真正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项目也在低于企业成本下完成,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三、基于工作室制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策略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将工作室制应用于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将工作室制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相结合,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制定明确培养目标

为了解决当下数字媒体专业学科定为模糊,学生学习泛而不精的问题,高校要根据学科专家的建议确定学科属性.2012 年教育部颁布的9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数字媒体专业分为两大领域:一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归属到一级学科“工学”之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类”.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为:探索能够创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各种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进而研究设计出新的手段来更好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二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归属到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的二级学科“设计学类”之中.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如何利用已有的数字媒体技术和工具,发挥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具有艺术美感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

2.不断更新课程的设置

在工作室内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以后参与“项目”的基础,数字媒体专业是高度依赖社会市场的专业,高校培养的学生只有掌握与社会紧密相关的知识才能获得就业市场的青睐.因此,工作室在课程选择上必须顺势而为,不断更新.

3.组建双师型导师团队

教师在工作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甚至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工作室制”的指导教师一方面具备崇高的道德和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具有高超的技术能力、熟练的管理能力.为了提高工作室制的运行效率,高校应当积极建立了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合作的“双师”制度,建立双师型导师团队.在双师导师团队内,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校“效率高”、“成本低”和企业“项目多”、“技术新”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改进优化工作室项目

学生在工作室中,以参与“项目”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技能,因此项目的质量对学习者至关重要.学生参与的项目主要分为教师自定的项目、来自企业的项目、工作室和企业合作的项目,完成这些形形色色的项目所需要的技能各不相同.在项目设置中要注意遵从以下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在项目的设置中要考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一般是要从简单的项目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项目;多样性原则:项目设置应考虑适应不同专业侧重的学生,锻炼学生的各种节能,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基础,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有侧重地进行训练.

四、结语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专业多年来一直进行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工作室学生在参加的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特别是在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中成绩出色,连续三年获得国赛一等奖,且获奖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获得了用人单位好评.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数字媒体专业入了新的活力,为其在其他专业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黄秋儒,沈艾雯.基于艺工结合模式的数字媒体教学改革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10):60-62.

[2]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6):65-67.

[3]蒋新革,刘国生,陈选民,陈敏.高职现造专业群“三合一”教师工作室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5):13-15.

[4]徐健锐,杨新,龚婷婷,李婷,杨凌霞,张维,徐磊,廖维俊.信息技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6):73-77.

作者简介:

桑学峰(1988.2- ),男,山东泰安,汉,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教育信息技术.

总而言之: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数字媒体和人才培养和工作室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模具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模具专业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同时想要达成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具备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模具专业人才,其教学指向的是培养能够满足企业以及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这样的教育要求之下,传统以培养.

中职汽修专业双厂双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摘要】本文论述中职汽修专业“双厂双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中职学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实训基地、重构师资团队、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中等职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湄职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
摘要现代学徒制对当前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相应提出一些加强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AbstractIn this pape.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