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浅谈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李碧华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浅谈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4

李碧华小说的艺术特色,本文是浅谈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李碧华和小说的艺术和特色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艺术导论论文领导艺术论文艺术教育杂志艺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46-01

李碧华作为二十世纪十年代香港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用她的惊世之笔写就了一篇篇绮丽的爱情故事.她的情爱小说不仅仅是香港商业化的都市爱情文学的写照,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情感.

一、古典浪漫与现*性

在文学创作中,李碧华偏爱以历史文化与古典文学中的奇情故事为原型,同时融入多元的香港文化.但她又是离经叛道的诉说者,在故事原型基础上进行“面目全非”式的颠覆创造.让她在迷离绚烂的驰骋想象中创作散发着浪漫的古典主义气息,同时也寄予着她作为现代人的理性批判.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神魔鬼怪,世俗小说都是她笔下的素材,通过浪漫诗意的想象呈现给我们不一样的男女爱情故事.《青蛇》中对中国传统的白蛇传民间传说移形换影,小青成为故事的诉说者,活在现代向我们讲述了几百年前发生在她和姐姐身上那段*佛之间相爱相杀、刻骨铭心的爱情,这富有古典韵味的故事,经过她奇幻荒诞的想象重组,更加散漫气息.此外,还有她信手拈来的古典诗词歌赋穿插其中,在《霸王别姬》中娓娓唱和的戏文曲调,节奏井然的鼓乐笙箫,“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仿佛置身于千年前,与历史一同感悟“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悲壮.另一方面,她的小说语言形式有诗歌化和散文化的倾向,大多数句子短小精悍,浓郁的地方口语融合多情的港味语调,让小说外在也富有浪漫之姿.

除此古典浪漫的风情之外,小说还有深刻的现*性的社会隐喻义.香港复杂的社会政治造就了日益多元化的文化语境,这给了李碧华的文学作品中更多渗透理性思考的机会.虽然她真正直面现代社会问题的作品极少,但是并不影响她对社会历史的反思,人性人生的思考.这也是她看似风花雪月的浪漫风情之下理性的显现.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波澜壮阔,通过她的鬼斧神工成就了段段荡气回肠的传奇历史.作者思考着历史存在的形态,历史是否真如典籍实录那样,还是本来就可以人人诉说.《秦俑》用秦末、民国、三个相当动乱复杂的历史缠绕起来,让永世长生的秦军将领与封存千年的兵马俑来相互关照.这也可能就是李碧华眼中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正如当时香港即将要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百多年如何重新寻找建构真正拥有香港本土意识的香港历史,是需要无数港人深切关照的.而她精心孕育的男男女女也是对当代人生存命运的反思.香港人在面临九七回归时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归属和个体存在问题,在中西置换中再次出现惊恐焦虑之状.所以《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与段小楼在真实人生与戏曲人生中虚实难分;《胭脂扣》中如花守望五十年,即使熟悉的石塘咀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她却相信环境变,人肯定不变,执着地等待寻找十二少.所以,港人在面对九七巨变时,潜伏已久的个人主体意识猛然惊醒,想要坚守香港永远是“我城”,开始回顾历史来寻找香港意识形态中与中国文化精神能够相生的契合状态,而不至于被同化后真的“失城”.而李碧华的《胭脂扣》则是对此时香港人民状态的最好展现,如花坚守与十二少的约定,凭着生前模糊的记忆苦寻旧时花楼,往昔爱人.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袁永定和凌楚娟这一对现代情侣不仅对爱情无所谓,而且对如花所说的历史无意识.其实这两者的对比与矛盾冲突正是香港人当时迷茫内心的呈现,他们原来物欲金钱至上的香港意识开始与中国文化发生碰撞,而后惊醒要努力找寻香港文化身份的建构.李碧华小说中对香港社会、人生的隐喻由此寄托.

二、女性叙事下的性别意识

作为女性叙事的代表者,李碧华首先塑造了无数奇女子形象.她们之中有淫妇、蛇妖鬼怪,甚至还有像川岛芳子这样的卖国贼.她没有从民族正义、*道德的制高点去约束批判她们,而是从她们每个人的悲剧爱情里探寻女性的存在意义及命运起伏,在女性的边缘生存状态下自觉反省女性本身的缺陷,从而开启了崭新的女性主义叙事.但是,其小说中不光有女性意识的强烈存在,更多情况下,向世人展示了存在状态下的矛盾与冲突.它包括两方面:男性与女性间的矛盾对立;女性或男性个体的性别意识冲突.《青蛇》中的叙事不再是白蛇感激报恩的故事,而是青白两蛇妖化身女性找寻与之相配的男性进而满足的过程,两蛇妖一开始只空有女人的外壳,而不知道何谓女人,到后来在与许仙、法海的纠缠中,逐渐意识到了什么是女人,并且明白了那叫女人伤心的同类——男人.

另一方面,男性与女性个体心理意识中的性别错乱也是李碧华着力抒写的.《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性别错乱:自小在“女娇娥”与“男儿郎”中的咿呀唱词中摇摆不定,长大后在霸王与虞姬的阙阙恋歌中渐渐迷失错乱,最后活成了“真虞姬”.李碧华对的发掘进入了生命个体之中.人性究竟缘何如此模棱两可,也许只有经历世俗的情与爱,学会了找寻自己存在价值,学会了理性审视自己的时才会明白清晰.另外,这也是李碧华对当时香港人普遍的人性审视后的诗意阐释.我们需要凝聚自己的香港意识,坚守自己的香港文化身份,但是不要因为过分敏感紧张,执着固守自卫反被侵蚀丧失了拥有鲜活个性的自己.

小结:关于李碧华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众多,而笔者只是从熟悉的两个角度探讨,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对此进行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稀方.小说香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黄维梁.香港文学初探[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3]仲萃萍.浮世红尘里的妖娆舞者——李碧华小说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9.

[4]刘瑛.李碧华的小说香港[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1).

上文点评:本文是关于对写作李碧华和小说的艺术和特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浅谈本科毕业论文浅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文妖李碧华:一言不合就吃小孩
这样的李碧华,大抵是细腻敏感的 有关自己的事不会多告诉你一分,却又妥帖周全的顾着每个人的心思 你说她温柔吧,她却冷酷到抹去所有自己来过的痕迹 究其原因不过是为了任意的在街上走,去小杨生煎去吃生煎包,去.

艺术理性和写给无限的少数李浩中短篇小说论
假若从代际的观念出发考察当下中国文坛,你就不难发现,在那批越来越引人注目的70后作家中,李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视为一种带有鲜明另类色彩的存在 李浩的另类色彩,一方面体现为他对于先锋写作立场的一贯坚持,另.

影像化语言的后情感危机以李碧华小说语言为例
罗钱军摘要李碧华的小说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模式,更多的是运用影视技法来架构小说,这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剧本感”和“镜头感”,此类小说可称之为&ld.

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张爱玲小说语言艺术综述
内容摘要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张爱玲小说语言艺术的研究一直不断进行,主要侧重如下四个方向一侧重语言修辞手法的研究,二侧重语言特色的研究,三侧重语言风格的研究,四侧重语言陌生化效果的研究 这些研究极大地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