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活动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明代中叶私家藏曲群体与其藏曲活动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主题:活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4

明代中叶私家藏曲群体与其藏曲活动,本文是活动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检索跟中叶和私家藏曲群体和曲活动研究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活动论文

潘颖

(广州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23)

[摘 要]明代中叶以来,随着藏书事业及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私家藏曲群体逐渐壮大.私人藏曲家或出于典籍*,或更多源自曲学爱好,*了大量戏曲文献,且藏用并举,在家族姻亲传承、幕宾友人借阅传抄及群体曲学交游等藏曲活动中联系紧密,促进了戏曲文献的保存、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私家藏曲藏曲群体藏曲活动

[分类号]G255.1

明代中叶以来,伴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官府禁戏政策松动废弛,民间戏曲艺术逐渐走出了明初的黯淡冷寂,繁荣兴盛起来.传奇和各种声腔乱弹强势崛起,上自宫廷府邸,下至民间庙台戏所,鼓乐之声不绝于耳.尽管正统文学思想仍然认为戏曲小说等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但明初“士大夫耻留心词曲”的观念已发生了流变,戏曲逐渐被接纳进入文人文学的范畴,大批长才硕学的文人积极参与戏曲活动,大大提高了戏曲的社会地位和创作水平,各类戏曲创作和理论批评喷涌而出.图书出版市场上的各类戏曲文献数量众多,品类丰富,不少书坊以专门出版戏曲唱本闻名于世,戏曲刊刻出版蔚为大观.在明代藏书事业汹涌浪潮之下,越来越多的私人藏书家开始关注戏曲文献的*,尤其是在江浙吴越等戏曲艺术兴盛之处,藏曲之风尤盛.私人藏书家逐渐成为戏曲文献保存和传播的最重要的主体.

1 明代私家藏曲群体及其藏曲概况

明朝初期,朱有敦、杨循吉、叶盛等人摒除传统观念的障碍,较早关注到戏曲文献并广为*.步踵其后者如李开先、高儒、晁瑮、徐渤、汤显祖、吕天成、臧懋循、赵用贤父子、祁彪佳祖孙等,所藏的戏曲文献洋洋大观,几乎构成了整个明代戏曲文献遗存的主要内容.虽然少数的藏书家对自家藏曲秘而不宣,如赵琦美、于慎行等,但大多数藏书家乐于向外人展示其藏曲之富.在当时一些文人别集、笔记序跋等留下了不少私家藏曲规模与特点的记载外,甚至突破传统观念,开创戏曲文献的目录类属,将其著录于私家藏书目录中,如高儒的《百川书志》、晁瑮的《宝文堂书目》、徐渤的《红雨楼书目》、赵琦美的《脉望馆书目》、祁承爜的《澹生堂书目》等,为后世留下重要的戏曲文献史料.兹将明代中叶有史料确证,且较为重要的、影响较大的部分戏曲文献*家整理出来,详见表1.

2 明代私家藏曲群体的特点

2.1 藏曲动机多为好曲而藏

明代私人藏书家辈出,家藏汗牛充栋者多不胜数,但藏书之动机与目的却不尽相同,因而在整个藏书活动中所呈现出的角色类型也存在差异.明代的藏曲家当中,不乏有些人由于职业敏感,对当时极为流行的戏曲文献加以收集,并不一定是出于对戏曲艺术本身的热爱,而可能仅因为其可充盈家藏.但大多数的*者是源自对戏曲浓厚的兴趣和挚热之情,甚至很多*家是以戏曲著作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戏曲理论家.如嘉靖八才子之一李开先尤醉心金元散曲及杂剧,除创作《宝剑记》等优秀戏曲外,曾修亭园结词社,征歌度曲,以曲会友,互为赠答,一时名流汇集,成果丰厚.何良俊爱好戏曲,家蓄戏班,曲皆手自校订.于慎行也在其各类著述中频频流露对戏曲艺术的爱好,“他平居作梦,会是‘梦从化人游,虞我以奇巧’;游览峰山时,形容群石‘如角艇曼延,鱼龙百戏’;在假托被侯魏冉与客人对话的寓言中,借客之语,用傀儡戏来比喻稚侯在政坛的处境之危”.吕天成出身官宦世家,外祖母孙氏喜藏书,内多古今戏曲,因得饱览.父吕允昌好戏曲小说,与戏曲家汤显祖等交往.吕天成受家庭熏陶,也是幼即嗜曲.

2.2 藏用并重的*理念

明代的私人藏书家十分重视藏书的致用功能,在这种较为普遍的功用思想的指导下,加上强烈的兴趣爱好的发酵,私人藏曲家学藏并举,除了对所藏戏曲文献进行了抄校刊刻以广流传之外,更是将藏书作为戏曲创作和戏曲研究的养分,大量参与戏曲改编创作、选辑集本、理论研究等,使得大量的戏曲资料得到传播和利用,同时又进一步丰富戏曲文献.如于慎行对其藏本必有“题识”或校记,其在《谷山笔座》的《制典》《仪音》《杂解》《杂考》《杂记》乃至《夷考》等部分对饶歌、鼓吹、“缠头”、“倡优之优”、“旁集”以及宋元词曲的源头等多方面进行了精密考证.吕天成著有《齐东绝倒》等8种杂剧,校订过《荆钗记》《拜月记》《杀狗记》和《浣纱记》《还魂记》《义侠记》等28种经典戏剧,并得到沈璟的青睐,授与生平著述,将之悉付刊播,同时据其所藏所见,著成戏曲论著《曲品》享誉曲坛.吴江凌濛初亦集藏、著、刻于一生.他不仅撰刊著名小说“二拍”,同时编撰了《虬髯翁》等6种杂剧及戏曲论著《谭曲杂札》,并编选了《南音三籁》等.此外还有以通俗文学作品改编著称的戏曲*家冯梦龙,集戏曲*出版与戏曲创作于一身的汪廷讷,以及长兴臧懋循、山阴祁氏等,他们都将戏曲渗透于精神和灵魂中,寓藏于乐,又以藏养乐.他们都曾以浩如烟海的戏曲文献*为基础,参与到戏曲文献生成、传播、积累和传承的各个阶段,促进曲坛的繁荣局面,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戏曲资料.

3 明代私家藏曲活动与戏曲传播

明代大部分的藏曲家,是热爱戏曲、精于曲艺的藏书家,当中不乏文人学士,鸿儒巨擘,这些藏书家的藏书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个人行动.他们在藏书过程中,由于地缘文化、姻亲关系、政治幕僚及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或出于典籍*,或源自曲学切磋,进行了大量的交流活动,形成了交游紧密、关系盘根错节的藏曲群体,共同铺开一张庞大的交际网,以群体的形式在戏曲*活动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1 家族姻亲之间的传承和传播

家族渊源是明代私人藏书事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如常熟赵用贤、赵琦美父子,山阴祁氏祖孙,余姚吕氏家族,临川汤氏,常熟毛氏,闵凌二家等均是赫赫有名的藏书世家,在中国古代藏书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藏书大族除了*戏曲文献外,他们对于戏曲的爱好自来其有,家族渊源尤其深厚.

如余姚吕天成,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母孙氏喜好藏书,收古今戏曲甚多,舅祖孙鑛通晓音律,爱好戏曲,与吴江沈璟私交甚好,亦藏金元杂剧300种.因而自小耳濡目染博览各家作品,兼长于曲学与声韵,此为家族传承之一例.又如,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上公认的明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其高祖、曾祖藏书好文,曾祖曾藏书4万余卷;祖父和父亲都是明代博学鸿儒,伯父汤尚质酷爱戏曲,还从事过戏曲活动,其父更是珍藏了千余种杂剧剧本.汤显祖天资聪敏,自小受家庭熏陶,博学多才,爱好戏曲,及其父之后也广藏曲本,成为藏曲大家,自言箧中*多世不常有,此又一例也.再如,祁彪佳亦出生于爱好戏曲的藏书之家,其父祁承爜的“澹生堂”藏书约10万卷,*戏曲小说甚多,母亲也是一个戏迷,胞弟祁麟佳、祁骏佳、从兄祁豸佳都是戏曲作家.祁彪佳不仅继承了其父的藏书事业,更发展了自己的戏曲事业.藏书方面建立了自己的藏书楼——“八求楼”,以大量*个人独好的杂剧传奇著称,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著成《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确立其在明代藏书家、藏曲家中首屈一指的地位.祁彪佳殁后,其子祁理孙继续发扬父祖之藏书,也建立了“奕庆楼”,以藏诗文集、元明传奇、戏曲、杂剧为特色,并编就《奕庆藏书楼书目》.祖孙三代近百年,藏书积累过万种,总十四五万卷,是中国私家藏书史的一项辉煌业绩.

3.2 幕宾友人之间的借阅传抄

通过借阅藏书,发现他家藏而自家未有之书,进行抄写或刊刻来补充自己的藏书,是明代藏书家藏书的一个重要来源.徐惟起在其《红雨楼书目·序》中明确表示“有罕睹难得之书,或即类以求,或因人而乞,或有朋旧见贻,或借故家抄录”.其经常和钱谦益、曹学佺等互相观览藏书,交流藏书之道.通过与其他藏书家互约对照各自藏书,然后互抄,能够使书籍更为广泛地流通,徐曾与钱谦益“约以暇日互搜所藏书,讨求放失,复尤遂初、叶与中两家书目之旧,能始(曹学佺)闻之,欣然愿与同事,遭时丧乱,兴公、能始俱谢世,而余颓然一老,无志于斯文矣.”赵用贤与于慎行为词林同僚,交情颇好.二人之子赵琦美与于小谷也同朝为官,私谊笃厚.赵琦美得以借抄于氏家藏曲本30余种,且多为珍秘之本,为其抄校《古今杂剧》做出重要贡献.赵琦美又与钱谦益交谊深厚,殁后所藏大多流入钱谦益之手.臧懋循在编选刊印《元选曲》时,动用了其与刘承禧、祁承爜等人的交谊关系,从刘承禧处借的内府曲本200种,祁承爜也出借手抄本戏曲文献几百种鼎力相助.至祁彪佳时,沈泰广泛搜求戏曲以辑录《盛明杂剧》时,经戏曲家王元寿介绍,把自己已经搜求到并拟编入《盛明杂剧》的戏曲目录,送示祁氏并求借所藏秘本.之后两人一直通过信函来往,互通有无.崇祯三年(1630),祁彪佳托沈泰向卓人月转索孟称舜的《眼儿媚》,又把自己搜罗抄录的孙钟龄的剧作《乌有生睡乡记》《温太真玉镜台记》等寄示沈泰.并由沈泰介绍,结识了孙钟龄的弟弟,直接向他求购孙的所有遗作曲剧.此外,祁彪佳在著作个人戏曲论集《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时,也曾从吕天成后人处借求曲本.

3.3 戏曲爱好者之间的交流研究

明代的曲学爱好者通过结社、交游等进行集体文化交流活动,在交游中产生特殊的创作热潮,对戏曲繁荣和传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他们在藏书上常常互通有无,传抄流布,又或者唱和赠答,互为题跋,还有互相探讨曲艺.以嘉靖年间章丘李开先为例.李开先号召成立章丘词社后,一大批爱好词曲精于词曲的文人雅士活跃左右,李开先与曲坛名耆康海、王九思,文坛领袖王世贞等人均有词曲欣赏和赠答,与袁崇冕、乔岱、姜大成、张自慎等人的交往更为频密.他们以曲会友,或品鉴、创作词曲,或探讨词曲格律,或交流曲学思想,产生了众多优秀的序跋文辞及戏曲创作,成果丰厚.藉由群体性的交游活动,这些词曲家的戏曲作品和戏曲文献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李开先的散曲《傍妆台》完成后,“一时溢播里巷,士夫君子,以词名者,不远千里,寄书走觅,和着云集.其效仿而作者,称“中麓体”,成为嘉靖剧坛一幅壮观景象.此外还有其所选编的民歌时调集《市井艳词》,最后虽未付刻流布而最终散佚,然在其选编完成后,友人纷纷予以抄录,部分抄本使得这部民歌集得以初步传播.除此以外李开先整理的另一部乔岱散曲集成《乔龙溪词》也是如此,最终经由曲友的刊刻免于湮没而流传于世,在文献保存方面贡献甚大.

4 结语

明代私人藏曲家群体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戏曲艺术的繁荣逐渐壮大,他们对戏曲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戏曲典籍的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出于丰富家藏的动机,抑或是源自浓厚的戏曲兴趣,这些私人藏曲家秉持经世致用的理念,呕心沥血穷搜委巷,苦心经营,藉由家族传承、刊刻传抄、词曲交游等群体性的藏书活动,在增补家藏同时,促进了戏曲文献的流通、利用与传播,使得大量戏曲文献得到了抄校订正、刊刻流布、编辑传播,较大地保存了戏曲资料.同时藏书家的藏曲及群体之间的各类交游活动,又助力于他们自身的戏曲创作及理论研究,既促进了明代曲坛的繁荣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明代的戏曲*事业.这种相互循环的推动作用一直作用于私人藏书家与戏曲文献之间,促使藏书事业和戏曲艺术走向了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 张金吾撰,柳向春整理,吴格审定.爱日精庐藏书志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763.

[2]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337.

[3] 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179.

[4]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编.戏曲研究第55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73.

[5] 李玉安,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M].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264.

[6] (明)臧懋循撰.负苞堂集[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92.

[7] (明)吕天成.曲品[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16-17.

[8] (清)朱竹垞著,姚柳依编.静志居诗话:卷十六[M]//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009册.台北:明文书局,1991:554-555.

[9] 范知欧.于慎行的藏曲及其戏曲爱好[J].戏曲研究,2008(2):185-202.

[10] (明)王骥德.曲律:卷四杂论三十九下[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75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83-484.

[11] (明)徐·红雨楼书目:序[C]//晁瑮,徐著.晁氏宝文堂书目徐氏红雨楼书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44.

[12] 王小平.论徐的藏书活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13] 赵素文.祁彪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6-78,83.

[14] 谢东村.中麓小令跋语[C]//李开先全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04.

潘颖女,1987年生.硕士,助理馆员.

(收稿日期:2017-04-11;责编:徐向东.)

上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中叶和私家藏曲群体和曲活动研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活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舟曲织锦带:羌藏文化的活化石
锦带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藏族妇女用以束腰、扎靴、拢发乃至点缀服饰的花带,艳丽多彩、图案优美 传说古时藏族姑娘达玛看见美丽的孔雀、天空的彩虹、绚丽的秋色、可爱的鸟兽,十分喜爱,精心模仿编织为花带.

宁夏藏兵洞,神秘的明代地下兵城
兵者,诡道也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地道战,讲的是华北平原的游击队员利用神秘地道,把日本鬼子打得抱头乱蹿,伤亡惨重 不过现在看来,那些对付侵华日军的地道哪怕再诡谲,比起宁夏的明代藏兵洞,还是.

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两岸故宫所藏明代竹雕珍品
刘进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6),在他的天工开物中曾写道“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说的是明代工商业有了飞速的发展,那时江南工艺美术品的.

谭金土:把历史藏在相册里
72 岁的谭金土,收藏了近20年的老照片 “照片丢了,故事也就散了”,他经常这么说 他把散落的故事集起来,安置在他的“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里 招牌的字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