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材料浏览

交响曲类论文如何写 和又见刘滠:听合唱交响曲《战争和和平》随想相关论文如何写

主题:交响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8

又见刘滠:听合唱交响曲《战争和和平》随想,该文是关于交响曲论文例文和《战争与和平》和随想和合唱交响曲方面论文范文集.

交响曲论文参考文献:

交响曲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化战争论文

2017年3月6日晚上,苏州音乐厅举办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音乐会.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陈正哲执棒,演奏了西方古典音乐.从节目单看,头尾各有一首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前者是关峡的《第一交响曲》,最后一曲是刘湲的新作,合唱交响曲《战争与和平》.音乐会加演了刘湲的《火车托卡塔》.

初看《战争与和平》这个题目有点诧异.这个主题跟托尔斯泰的同题文学作品有关系吗?刘湲从音乐学院调到苏州科技大学3年,因何契机创作了这个主题的作品?如今创作手法是否有变化?带着这些问题听了作品.又见刘湲,亲切中有点伤感;熟悉中有点陌生.前者属于朋友之间的交情,不赘述;后者属于创作美学的思索,正是本文想要谈论的.节目单提供的线索除了对这个作品主题的常规性介绍之外,还有诗人小海作为歌词的7首诗.常规介绍体现了人们对“战争与和平”广泛理解的题中之意——战争残酷、反人性,和平温馨、充满爱.而诗,给人更大的感受空间,既对接常规理解,又超越具体指谓.音乐会之后,刘湲在小范围作了简短的阐述,这才表露了创作者的深意——除了狭义的战争与和平,还有广义的含意,后者即所有的挣扎、对抗与释解.第二天上午的研讨会,艺术基金项目当事人提供了更为清晰的题解.原来这个作品在申报艺术基金时,刘湲不在场.学院经过探讨以此题上报,获批后才让刘湲“依题作文”.依笔者看,这个主题无论在通常理解的意义上,还是在创作者引申的意义上,都具有深刻性.正如作曲家奚其明在会上所言,这个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高远的境界.世界上几乎所有作曲家都经历了多种磨难,刘湲也不例外.尽管具体磨难各有差异,但磨难给身心造成的难以愈合的伤痛却是共通的.这也是一种战争,是无可替代的个人承受的战争伤痛.但是作曲家通过作品给人提供了抚平伤痛的良药.即便像丹尼尔·贝尔所言,酒狂终将清醒,依然要面对凄冷的早晨,音乐的力量仍然会长久留驻内心,不断释放抚慰素汁,浸润灵魂和肉体.

在这次活动中,刘湲提出了一个新的逻辑:“艺术中,内心的时空是交叉的;美好并非只在顺时间方向出现,于是我构造了美的交叉;逆时间,恰恰符合内心的真实,比如怀念.”从这种隐晦或抽象的表述中可以看到作曲家内心的挣扎,希望通过作品产生释解,也就是和平.“逆时间”就是“过去”在“当下”的在场.这种在场,使作曲家可以拥抱以往活脱脱的生命.只要作品存在,就可以不断穿越时空,使在场的拥抱成为永恒.刘湲还指出一个简单的现象,即生命起伏曲线:高峰之后下降.他说这是普遍规律.如果将此“生命曲线”与上述“逆时间”联系起来,也许令人有点困惑,因为曲线起伏是顺时间的.作曲家在同一个时间里思考两种不同的逻辑,二者是否有内在关联?依笔者观察,生命高点之前,年轻人总是憧憬未来;生命高点之后,老年人总是回忆过去.前者生活在未来,后者生活在过去.对于前者,未来就在当下;对于后者,过去就在当下.这样看来,两种逻辑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可见,刘湲的这部作品阐述的是对生命真谛的追问,也是他对生命体悟的咏叹.题材凝重,声音厚实,充满深情,这是一部“正剧”特征鲜明的作品.

关于为何写作的问题,上述契机表明《战争与和平》是“命题作文”.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刘湲是典型的“保值派”,作品质量不好绝不拿出去,因此也就成了知名的“拖欠派”.当今,委约创作已经成为出道的作曲者重要甚至主要的创作契机,刘湲也不例外.名气愈大,委约愈多,这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刘湲为何总是或经常拖欠?对此他并没有什么托辞,有的是关于“想不出来”之类的只言片语,更多是关于要突破什么瓶颈、怎么突破的津津乐道.重要的是行为和结果.他每拿出一个作品都鲜明烙着“刘湲品牌”印记.正如研讨会上大家关于刘湲创作态度“认真”的共识.当然,“认真”这个词很难精准指谓刘湲的创作状态.笔者曾用“以交响曲创作为生存方式的人”来言说迄今华人交响曲创作数量最多的郭祖荣先生,他也是刘湲的启蒙老师,是刘湲非常敬重的前辈.这种敬重,不仅仅是礼教传统的延续和表现,更是刘湲追求纯净,或他自己说的“踏实”“童真”的反映.这不禁令人想起李贽的“童心”说.从技术上看,刘湲想要忽悠委约者是很容易的,而且相信拿出来的东西不会太次,甚至仍然能够博得喝彩.但是刘湲不这样做.他首先要过的是自己这一关,不仅是艺术关,而且是人格关.例如厦门宣传部委托刘湲创作“海峡”题材的交响曲,他写了15年,至今难产未完成.2008年厦门宣传部只好又委托吴少雄写作《我的海峡》,并在北京上演.像刘湲这样“做生意”肯定亏本.看来,很多人在“向钱看”的时候,刘湲坚持“向前看”.这些事例回答了刘湲为什么写作的问题:为自己,更为社会创作精品.他的行为正好契合了国家关于创作高峰作品的倡议.

“这是一部学术含量很高的作品”,此话出自李吉提教授谈论刘湲民乐作品《空山闻道》的结语.笔者在这里引用,是为了表明《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的复杂性.大家都认为这部作品绝不是听一耳朵就能“一杆见底”的,而是需要一听再听;只有反复聆听,才能逐渐听出刘湲埋藏在作品中的.笔者认为,“永恒美”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虚线.优秀的作品就像矿山,可以不断开采;人们在连续聆听产生审美饱和,停顿一段时间之后仍然愿意选择它.量的复杂体现为感性的丰富,质的复杂则体现“音心对映”深处的丰富.最纯真的东西也是最丰富的东西.道,淡而无味.刘湲的作品,几乎都是大体裁,量和质的复杂性兼而有之.《阿瓦山的记忆》之后的作品,再没有出现作品结构比例方面的争议(当然,这部作品本身的心理时间控制是节制、有效的,尽管有人觉得中间部分太大.那是算小节、算物理时间的判断).也就是说,后来的作品很好地处理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之间的关系,包括这部《战争与和平》.会议上有人呼应“建设中国当代音乐经典”(杨燕迪曾提议)说,刘湲的作品将成为经典.经典作品,具有量和质的复杂性,具有传世性.当然,经典需要历史来选择,需要一定时间的“事后”确定.这段时间要多长,经典的标准如何确定,谁来担当确定和选择的主体?这些问题需要作相关思考.

前些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召集若干业内专家选择了一批20世纪中国经典音乐作品乐谱予以出版;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曾立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器乐创作研究》,其上卷“作品导 读”选择了若干优秀管弦乐、室内乐、民乐和电子音乐作品.尽管有争议,但选择结果还是出来了.这里的标准有二:一个是审美标准,一个是质量标准.审美判断是主观判断,不易取得统一看法,因此选择“当代经典”主要靠质量判断.质量判断是客观判断,由专家作为判断主体.只有专家能把握技术标准和艺术标准,因而能够不仅仅依靠审美喜好来选择.所有专业赛事的评委都由专家组成,包括体育比赛,道理一样.第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刘湲的两个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那也是专家评出来的.刘湲作品研讨会的参会者都是专家,对《战争与和平》都做出了审美判断和质量判断.奚其明用“艺术”和“学术”来谈论,前者主要指境界,后者指技术.他认为艺术更重要,但是艺术需要好的形式,因此技术(学术)也很重要.顺着奚其明的话,本文也来说一点“音乐结构诗学”(贾达群语).诗人为《战争与和平》写了7首诗,作曲家做了如下安排:《序诗》《和平之翼》(无言诗)和《死亡之歌》为第一乐章,《反抗之歌》《新生之歌》《战争之灵》(无言诗)为第二乐章,《和平·田园之歌》和器乐段为第三乐章.题材逻辑由乐章所包含的诗歌标题显现,大轮廓是战争——和平.音乐逻辑是:帕萨卡里亚——大赋格——香颂;复调——复调——主调;无调性——无调性——调性.风格上造成奇异的逆向感:顺时间的复调——主调,逆时间的无调性——调性,二者重叠.也即历史早期的复调以现代无调性展现,古代在当下被现代化.这样的处理,造成更大的音心对映场的压力,最后蓦然出现调性的歌唱,加之赞颂和平的意旨,揪心的无形之手瞬间松开了,漫长而深重的压力被释解,听众的内心被深深触动.那是一种太极拳式的温柔而深邃的冲击,坚冰消融,战争的雾霾被祥和的光芒驱散.奚其明说,这种捕获人心的手法是刘湲的拿手好戏,压箱法宝.笔者又一次获得他律性作品的典型个案:听众正是在形式破缺之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调性的出现打破了无调性的一致性,以此表现“和平”.

又见刘湲,觉得他心性无改鬓毛略衰,创作态度不变而采用了复杂的复调技法.用无调性处理复调,以此作为“逆时间”的隐喻,这是一招好棋.这些年刘湲经常去法国,也许接收到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利奥塔的脑电波.后者在《后现代转折》一书的最后呼吁:在传统棋局里走出一步好棋.这句话恰好注释了刘湲的创作观念和实践.作曲界几次研讨会,刘湲都曾受到个别作曲家的批评,意见的核心是他的创作没有往前走,不够现代.对此刘湲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回应.笔者具有多样审美喜好,中外新旧雅俗,凡精致者都愿收入审美之囊中,因此也能理解不同看法.作曲家的言论往往引起笔者长时间思索,除了思索理路,还考虑思索结果的语言表达.在随后的一些音乐创作研讨会上,笔者曾采取比喻的方式来介入交流:现代艺术创作有两种方式,一种不变传统棋类,希望在原有棋局走出好棋;一种改造传统棋局或开创新棋类,另辟蹊径出招.刘湲选择前一种方式.20年前笔者初识刘湲,就听过刘湲谈论自己的选择,包括音乐语言和写作状态的选择.后来他在私下场合还有相似的谈论.他自己在学院就读期间也玩各种现代技法,但是毕业后选择了在传统棋局里走出好棋的道路.他说:在原有乐器和传统演奏方法中发出新音响,这才算有本事.笔者由此联想到围棋、象棋,千百年格局、规则不变,从来没有人指责它们,也没有人提出要革新.这是一种既定的可能空间,却永远可以做出令人赞叹的选择.笔者认为技法新旧与作品良莠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两条道路都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和次品.关于创作状态,刘湲的理想是:封闭环境,关闭电话,只有一间小屋,一副桌椅,一盏台灯,一叠总谱纸,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过去还有一架钢琴,或者电子琴,而创作《战争与和平》时却没有借助任何乐器.这部作品除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之外,理性设计与感性效果之间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声部之间没有出现明显的声音遮蔽现象.合唱与乐队之间容易互相遮蔽,需要留出各自的空间;低音比较容易对中音产生遮蔽,因此二者之间要保持更多的距离.这些都是常识,但在唱队与乐队结合的实践中却经常出现问题.当然,就这场音乐会而言,如果合唱再优质些,效果将不同.

除了逆时间的隐喻之外,《战争与和平》还包含其他若干隐喻.其一,帕萨卡利亚.作曲家取其“永远不变”之原意,以此隐喻“战争与和平”的“亘古难题”;其二,赋格.以其“追逐”“飞翔”的意思,隐喻“不间断地反抗对生命的摧残和禁锢”的生命主题;其三,无言诗或无词歌.“和平之翼”与“战争之灵”均为无言诗,歌队静默,由器乐传达标题信息.笔者认为,除了内容的隐喻之外,还有表达方式的隐喻,即“语言终止之处即音乐的开始”;其四,类巴赫音集.会议间歇时,笔者在隔壁一个房间看到《战争与和平》的总谱.匆匆浏览了第一乐章,看到“bB—A—C—B”的旋律音集(此处为乐谱的移位),与“巴赫”名字的音集“B—A—C—H”相似(“H”即“bB”),二者结构都是[0123]集合(半音4音列).这一发现印证了听觉印象.据此可以获得又一个隐喻——严谨,像巴赫那样严谨.这部作品前两个乐章都采用传统复调写法,声部很多,结构庞大,从刘湲的“叫苦”中可以看出,他几乎使出了“洪荒之力”才笼住全局.由此他的事后感叹是“多做作业”“踏实”作曲.

这次活动出乎笔者意料的是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的实力,指挥、声乐都有高水平表现.当然还有中国交响乐团的实力.据了解这么复杂的作品只有1天的合成排练,首演还是呈现给听众一个比较完整的面貌.无论是行家还是普通听众,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震撼.《战争与和平》它给人带来的技术、艺术和学术的感知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索,将伴随听众的生命体验逐渐产生深刻的影响.体验愈深,影响愈大.接下来又是期待,期待这个作品进一步完善并不断上演,也期待作曲家下一个力作的问世.

宋瑾 博士,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

(特约编辑 于庆新)

此文结束语,本文是一篇关于《战争与和平》和随想和合唱交响曲方面的交响曲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交响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刘攽:不玩笑,不人生
刘攽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个爱开玩笑、耍贫嘴的高手 有些人对他的名字不熟悉,但如果提到资治通鉴就不会陌生 司马光在主编资治通鉴时,刘攽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 他的史学造诣很高,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再访唐德刚:听唐德刚说张学良几述纠纷始末
一  2001年,我们夫妇前往美国纽约探望儿子一家,已经预订了9月14日的机票,途经旧金山再到纽约 9月11日,儿子来电说,纽约出事了,世贸大厦被炸 接着就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知,9月14日的航班取消.

大山里的好媳妇刘十月:20年如一日撑起一个家
铜仁市碧江区六龙山乡牛场村有个媳妇,名叫刘十月,20多年来尽心竭力照顾婆家两个残疾哥哥、一个残疾二叔和年老多病的婆婆,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她从明眸皓齿的青春到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