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跟饕餮文化和饕餮大餐的由来有关论文例文

主题: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4

饕餮文化和饕餮大餐的由来,该文是文化本科论文怎么写跟饕餮大餐和饕餮文化和由来方面论文范本.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现实生活当中,人们习惯把奢侈豪华餐饮宴席称为饕餮大餐,豪华餐饮原本就是平民百姓平常难以企及的盛宴,加上“饕餮”二字又是极为冷僻的词语,因而越发使人对“饕餮”充满神秘感与好奇心.那么,“饕餮”究竟是什么意思?“饕餮”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近读史书,方知所以.

饕餮,传说中的怪物

饕餮,读音tāoti&egre;,是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山海经》中“狍鸮”指的就是饕餮.龙生九子,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椒图、蚣蝮等.

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另有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蒟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由于饕餮是凶猛的魔兽,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被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当作附身符.把它的图纹刻在器具、食皿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饕餮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后来就这样逐渐取代了原本吃人残忍的一面,成为了神兽.

饕餮形象

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像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因富贪欲故后世喻贪婪之人为“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饕餮被古人喻为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吕氏春秋·恃君》:“雁门之北,鹰隼、所鸷、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参见四凶词条,四凶者,以混沌、穷奇、檮杌、饕餮比喻人而已.

鼎与饕餮

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

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清唐孙华《发粟行》:“竟使官糈饫饕餮,诏书挂壁徒空文.”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

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六:“绍圣初,先人官长安府,於西城汉高祖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三代宝器.”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周鼎上寓有治身治国寓意的饕餮纹逐渐被人们淡忘,后人对饕餮形象中贪吃的部分加以夸张,苏东坡就曾写过一篇《老饕赋》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为饕餮增添了几分贪吃的可爱.至今,喜好美食的朋友被称做“饕餮族”.

饕餮贪食,比喻贪婪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唐杜甫《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清李渔《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贪残《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艾青《芦笛·马骞》诗:“它的饕餮的鲸吞,能使东方的丰饶的土地,遭难得比经了蝗虫的打击和旱灾还要广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饕餮与酒文化

《说文》中把饕餮作为酒文化的象征.主要标志就是以饕餮作为雕饰的酒具——尊.尊为专供祭祀或款待宾客所用盛酒之物.唐·李白:“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尊”指的就是盛酒具,相当于现代的酒壶.1912年在安徽潜山县出土的一件商代的饕餮纹铜尊,埋藏地下3 000多年,仍青光熠熠,纹饰精美.此尊高21.5 cm,口径19.4 cm,重2 kg.呈喇叭状,高颈、鼓腹、圆足,因器首饰以饕餮纹而得名.饕餮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的面形,商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图案多有变化.

又如牛首饕餮纹铜尊: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高30.5 cm,口径28 cm,1982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出土,为先民祭祀用具.其饕餮纹爵,在商代是五侯级贵族才能使用的酒器,爵为饮酒器,前有饮酒的“流”,中有杯,后有尾,一侧有耳,下有三足,“流”与杯的之间有柱,除能装饰外,还有饮酒时抵住鼻梁,有防止暴饮过量的作用.爵,西周早期以后逐渐消失.

饕餮大餐的由来

史料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辞海》在解释饕字时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正是因为“饕餮”本身的贪吃属性,欧洲著名诗人但丁也把“饕餮”列为《神曲》中的(人生)七宗罪之一,饕餮就是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不过,后来,随着演化,“饕餮”有了新的引申涵义.“饕餮”的本义是贪吃,但是在现代餐饮业中,饕被引申为“会吃”.例如在广州周记茗点居(茶楼)的月刊《老饕美食》中,“饕民”一词便是那些爱吃、会吃的食客的专属美称,而不少美食者也欣然自称“饕民”,甚至自称“吃货”.

如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周鼎上寓有治身治国寓意的饕餮纹逐渐被人们淡忘,后人对饕餮形象中贪吃的部分加以夸张,苏东坡就曾写过一篇《老饕赋》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为饕餮增添了几分贪吃的可爱.后来《辞海》中就把“饕餮”喻为美食大餐.至今,喜好美食的朋友被称做“饕餮族”.

点评,该文是一篇适合饕餮大餐和饕餮文化和由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文化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那些文学作品中的饕餮盛宴
从不起眼的玛德莲蛋糕到盛大的宴会,文学作品中,食物和节日往往能够记录那些最为难忘的时刻 塞满填料的烤火鸡、苹果酒和苹果酱、各种蔬菜、肉馅饼和“梅子布丁”…&hel.

行走De文化大餐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年度品牌活动2019泰国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
1 月22 日至31 日中国农历春节期间,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率领的中国美食文化代表团在泰国曼谷成功举办“2017 泰国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活动 本.

正是菊黄蟹肥时金秋饕餮赴蟹宴
“蟹老宋”源自荆楚,公元1886年,餐饮世家宋公在挖掘湖北地方饮食文化精髓后,研制出以香辣口味为基础的秘制酱料,用其炒制的各色香锅,其味、其汤,深受广大食客喜爱;再配以其独特的.

汇集和智慧,上演科技饕餮盛宴记2019年德国IFA展
本刊记者 李曾婷每年9 月,这座德国最大的城市都会因为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以下简称IFA)成为世界各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商、贸易商聚集和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所在,吸引数十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20.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