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地方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梁家河: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地方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0

梁家河: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本文是关于地方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和把心留住和梁家和梁家河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地方论文参考文献:

地方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河洛文化的论文心内科护理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离开梁家河好几天了,总想为那里写点什么.猛然想到那天遇到的一个片段,在梁家河一处知青窑洞的墙上挂着一张珍贵的文件影印件——这是一份手写的文件:“梁家河大队党支部:经公社党委1 974年元月1 0日会议研究决定接受你队石玉新、石风兰、三同志为党员.党龄即日起计算,特此函告.”

一群“90”后学生在窑洞中入神地看着信件,带队的年轻老师给学生说,他们之所以选择来到梁家河旅游,是为了让这些“90后”来接受教育来了,让他们感受一下曾经的那段岁月,学习那种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

在梁家河的石碾、草垛、知青井的平整土地上,经常能够看到一次次别开生面的党课正在进行.讲课的教授说,“我们要向知青学习理想远大、矢志不渝的精神;学习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情怀;学习为民务实、踏实苦干的做法;学习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精神……”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聚精会神地听课……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是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总书记回到梁家河,向乡亲们如是感慨.

梁家河一直向往着去看看.今年7月,我与北京作家协会首届老舍作家班的师生一起前去,我们过延川县,经文安驿镇……前往当年总书记下乡插队、奋斗7年的梁家河,.

让“把心留在了这里”的小山村,如今怎么样?

史铁生曾描写过延川当年的情景,“我们那个地方虽然也还算是黄土高原,却只有黄土,见不到真正的平坦的塬地了.由于洪水年年吞噬,塬地总在塌方,顺着沟、渠、小河,流进了黄河…--树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几棵什么树,老乡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有打新窖或是做棺木的时候,才放倒一.两棵.碗口粗的柏树就稀罕得不得了.要是谁能做上一口薄柏木板的棺材,大伙儿就都佩服,方圆几十里内都会传开.”……

我们在阳光的照耀下,走进村子.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仿佛穿行于黄土画派雄浑大气和勃勃向上的意境中.

在梁家河村口,一位村民介绍说:当初,村里的这条路只是条羊肠小道,曲曲弯弯,高低不平,是当上村支书后开始拓宽的,以便行驶手扶拖拉机,而今已经成为我们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了.

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到达了村口,换乘旅游观光车,远远的就看见挂着牌匾的梁家河村史馆.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的进到院子里.炎热的天气并未挡住我们的脚步,似火的骄阳更燃起胸中那份追寻初心的.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历史距离我们似乎已经久远.梁家河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最醒目的标记,就是高高耸立的一块大红标语牌,上书的话:“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标语牌对面一排整齐的二层楼房,是“梁家河教育基地”——村史馆.我们随着游人排队参观了村史馆,初步了解了这个村子的情况,看到总书记写给村委会的回信.

在村史馆里,我们能概括地了解了梁家河的沿革和现状:梁家河,因宋代时有梁姓人家依河而居得名;明代以后,陆续有石、王、张、吕等姓氏家族迁入,形成自然村落.2014年,梁家河村与附近的梁家塌、舍和沟、木瓜山3村合并,使土地面积达14777亩,管辖7个村民小组,农家364户,人口1 184人.它民风古朴,是典型的陕北黄土地上的传统农耕式小村庄.其村民勤劳善良,朴实热情,热衷于传唱信天游、陕北道情等具有独特魅力的古老民间艺术……

村史馆,还展现了梁家河村的不断变化、变迁,介绍了总书记当年打坝淤下的良田,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以及总书记先后居住过的3处窑洞——“知青1日居”.“知青1日居”就是“1日居”,那是我最敬仰和急切想看到的“景观”:1969年1月,刚来到梁家河插队时,住在村民张清源家的窑洞里,而后他得知“房东”要娶婆姨,就主动搬出;1970年,搬到村民吕侯生家窑洞居住了3个月;1971年10月,生产队为知青们建好了一座6孔窑洞的院落,人称“知青院”,就移居到“知青自己的家”,一直住到1975年10月回北京上学,离开梁家河……

我们沿着村里的小河边走着,缓缓的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向过往的游客诉说当年的故事.循着总书记当年的生活印迹去捕捉和感受着那个年代的气息:知青1日址、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我眼前仿佛看到一幅画面:一个16岁的北京青年响应号召,插队落户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群刚刚走出家门、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们,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同父老乡亲一起挥洒着青春与汗水.在这里,这群来自大都市的孩子们锤炼了意志,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也得到父老乡亲们的悉心照顾和保护,与他们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感情,梁家河也成了的第二故乡.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的文章中回忆说:几年中,我过了四关:

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

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天,我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

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我挣六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十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

时光流逝,这个村子的一些细节被保留下来.土窑洞、煤油灯、陈1日的摆设、简单的劳作工具、沼泽池……,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艰苦而又燃烧的岁月,看到总书记从到来时候的不适应到主动接近群众,最终克服困难;从沼气池到成立副业队,勇于锐意进取,使自己逐渐与群众融为一体,离开多年却依然牵挂这这里的浓浓鱼水之情.“我迈出人生的第二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这里”,多么朴实的感情……

水坝右侧立有一块大石碑,上书醒目的大字:“饮水思源”.其后面就是三间窑洞式石屋——“知青井”.那是在梁家河村任支书时为村民建造的第一眼机电井,解决了乡亲们历来吃水难的大问题.

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梁家河村生活用水很困难.村民饮用水,都取自河岸边上挖掘的渗水坑,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每逢雨季还经常被洪水淹没.担任支部书记后,首先考虑解决的就是村民吃水问题.他经过反复思考、多方调查,找到了水源,立即组建基建队,开始施工.村民们说,在打井工地上,既是足智多谋指挥员,又是吃苦在前的“排头兵”.他带领大家设法排除了一个个难题,并和壮劳力一样,轮班下到井底挖土、提土.经过艰苦的劳动,这眼水井终于出水了,并用水泵供给各家各户.从那以后,梁家河人祖祖辈辈饮用河畔浑水的历史宣告结束.至今,的“知青井”依然是梁家河村民的饮用水源.乡亲们感念于心,立碑“饮水思源”,以志不忘.

“知青井”水质好,出水量大,又考虑利用多余的井水来解决农田灌溉的事.他决定在水井下方河道上筑一道拦水坝,建成“蓄水库”.工程必须在河冰完全融化前完成,否则会耽误农时,增加施工难度.开工时,春寒料峭,河道冰水参半,村民站在岸边迟迟不动.这时,从人群中一跃而出,操起撅头跳进河道里,撸起袖子就开始刨冰、挖土……村民们被感动了,都纷纷跳下河道,一起动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沿着村路向前走,有一个“棚户”,许多人好奇前去观看.原来,那是村里的铁业社,打铁正忙……据介绍,以前地处黄土高坡深处的梁家河,沟沟坎坎,荒僻闭塞,交通不便,村民生活、生产极其落后.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农具,都必须徒步走到1 0多里以外的文安驿镇或者更远的县城去,特别不方便.1974年,时任大队书记的,组织大家自己建立了铁业社,制作和维修农具.而后还建立了便利店、邮电所,销售生活用品,邮寄信件,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在“知青1日居”的院子外面,保留着一口沼气池.那是1974年,时任大队党支书的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成的,这也是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沼气池旁边窑洞的外墙上,是一幅手绘的宣传画.上面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个大字.

走进一排窑洞,到了南边第二间,说是习总住过的窑洞,也就是1969年,他们6个知青在一起住的窑洞,有六床被褥,一个大通铺.从北京突然到这里住大通铺,而且是土炕,冬天若是没有财力烧炕,根本就扛不住严寒和冬天的干冷.

曾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经过这样一个时期的磨练,对世界观的形成和一生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财富,站在村宅的高处,看看地理和环境状况,当年的寂寞和环境实在是一种磨练.在知青中呆的是最长的一个,一般的知青都是二三年陆续当兵或其他走出了梁家河,到了第七个年头才在坎坷中由村里推荐,经过一系列的审查到清华大学读书.

在梁家河的村委会,我们在看着图片聊谈着当年,那时才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原在城里生活,突然到了一个半封闭的穷乡僻壤,出去一趟都不容易,真是一种磨练啊,也造就了一个人的坚强伟大和韧性品格……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虚心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就是梁家河精神!村民们感叹:“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1日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让人感到踏实,也充满力量.对此,说:“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站在山顶,目之所及,如今满眼皆翠,高原上纵横的山头像绿浪一样延伸,空气中,苹果香、枣香沁人,山脚下柏油路随着山势蜿蜒穿过村子,路旁白杨树挺拔而立,水坝像碧绿的宝石镶嵌在村子,盘踞在山腰的窑洞……岁月流逝,历史却在那里留下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让后人去回味.

我几次回首看望这个黄土地上“凤凰涅槃”的小山村,它没有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旖旎风光,也没有黄山脚下徽州古村落雕梁画栋的精美建筑和文化积淀,却能成为人们梦寐向往的“中国最美乡村”,实在是个奇迹.

今天的梁家河不仅仅是“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它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从历经磨难和贫穷,到解决了温饱,并不断走向富裕,步入小康生活,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作家路遥9岁时就来到延川,直到读完高中离开延川.他的作品中有段话令梁家河很多村民念念不忘:“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而今党的政策也对头了,现在生活一天天往好变.咱农村往后的前程大着哩”.走进梁家河,能深刻感受到,村子里发生的—切正好印证了这段话.:

(责编:张志国)

综上而言:该文是大学硕士与地方本科地方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把心留住和梁家和梁家河方面论文范文.

学习梁家河精神融入群众初心依旧
冀德荣(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 2015 年 2 月 13 日,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时,动情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

《梁家河》读后感:初心在这里练就服务群众
王小宁(延安市委党校 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传承红色基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梁家河插队的岁月里,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带领父老乡亲改善了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在实践中逐渐培育了理想.

弘扬延安精神领会《梁家河》大学问
摘要品读长篇纪实文学梁家河,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我为总书记的奋斗经历和伟大情怀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增添了当好排头兵、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力量 1969—1975 年,不满16 .

《梁家河》经历和对党的组织力
摘要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总书记人生经历中的重要阶段 这七年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提供了生动范本,为当代青年立心中志、成栋梁才提供了鲜活教材,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