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校思政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的困境与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高校思政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的困境与,本文是有关高校思政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和文化教育和高校和困境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高校思政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政论文参考文献 思政论文政论文范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政论文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将其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改善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当前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困境,探索解决对策如下:高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探索红色文化体验式教学;加强红色文化“互联网+”建设.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

优秀文化总是有着较高的育人功能,而红色文化作为优秀文化的一种,其自身也有着很高的育人价值.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把红色文化融入进来,如果方法得当,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本文在探析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以期在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使红色文化能够更加发挥其育人作用.

一、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红色文化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建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的革命、战争,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在这过程中,党和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并且用多种方式去传承和歌颂这一红色历史及现实.”[1]

在中国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红色精神”,如“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克敌制胜的长征精神;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军民大团结的井冈山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2].

(二)红色文化的性质

一是政治性和人民大众性的统一.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总是蕴含着其自身相应的文化,因此什么样的阶级,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也就是说各政党和社会团体都具有属于它自身的文化,故文化具有政治性.红色文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其也具有大众性.

二是先进性和引导性的统一.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因此红色文化具有先进性.红色精神是中国自成立以来,在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时,所形成的一种特别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不断指引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其具有引导性.

三是永恒性和继承性的统一.在中国,每个地区都有烈士陵园,而每个烈士陵园里都会有一座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是对红色文化永恒性特点最典型的诠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字深层次的意思是表达对革命烈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种讴歌和赞扬,而且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新一代人继承了这一红色精神,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二、运用红色文化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形成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各式各样的文化构成,其中红色文化就包括在内.“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四个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优秀的文化总能给予人力量、使人奋进.因此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必须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高校在思政红色文化教育时,必须利用其丰富的内涵,强化价值认同,最终形成文化自信.

(二)形成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认同外来文化,那么其凝聚力就会丧失.相反,如果认同本民族文化,那么就可以为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红色文化孕育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中,集中表现在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于一身,因此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要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切实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同时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自觉抵制来自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不良文化.

(三)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将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相融合.中国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包括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中国诞生以来,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诸如井冈山、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精髓.要深入探求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且高校在思政红色文化教育时注意着重把握这些内涵,使广大青年学生从中得到深刻反思,将这种精神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使得高校成为宣传中国精神的主阵地.

三、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探求

在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中,要有敢于打破常规、刻苦钻研的改革创新精神去探索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更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

(一)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困境

红色文化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三观”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面临困境,这些困境应该从传授者的传授形式、高校重视程度、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四方面来研究.

1.传授者的传授形式单一

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历程,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但是目前在高校,传授者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授形式过于单一,使得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们的吸引力不大.

2.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一些高校只是一味地追求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而忽略或者说对学生思政教育不够重视,对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视而不见,有些高校即使有把红色文化教育运用在思政教育中,但是也是流于形式,应付各种检查,高校重视程度较低.

3.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低

当今社会,各种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各类网络媒体把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同时全球各国各种价值观相互融合.大学生们对各种使人眼花缭乱的价值观缺乏认识和识别能力,一些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理论产生怀疑甚至并不认同.把一些红色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当作耳边风,却对弄虚作假、安于现状、利己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予以推崇,甚至为了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择手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使大学生认同红色文化.

4.教育内容空洞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教育内容空洞乏味,使得红色文化教育目标很难达到.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注重形式,内容空洞乏味.很多高校为了应付检查、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总是注重形式,消极应对,大都做“面子工程”,实际操作效果可想而知.二是拘泥课本知识,而忽视扩展.教师在授课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赶进度,只讲授课本知识,却忽视对红色文化的扩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克服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困境的对策

1.高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重视程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机构,高校应对思政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响应国家号召,还没有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积极筹划,以尽快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应该以打造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切实为打造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奋斗.

2.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

在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每个在校大学生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理论性较强、内容固化,正是出于以上特点,使得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大大降低,因此思政课教师也就很难完成其自身的教学目标.要改变现状,思政课教师就必须开动脑筋,积极地探究一些新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积极把红色文化引进课堂,创新红色文化的教学方法.

一是组织人手编写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介绍宣传本.高校应该组织和选拔一批具有历史、党史和文学背景的、以及高校所在地土生土长对本地情况了解的教师,组成编写组,共同探讨和参与红色文化介绍宣传本的编撰和写作工作.当然在编撰此书的过程中,内容不必只局限于革命红色文化,还可以扩展到本地区具有“红色气息”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旅游景点,力求使更多的大学生对本地区的红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是开展有关于红色文化的主题讲坛.在学校可以开展“红色文化讲坛”系列活动.由学校出面邀请在红色文化领域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以讲坛的形式跟同学们传授红色文化,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现场提出疑问,由专家、学者予以解答.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而先进的文化总是有较好育人效果,因此红色文化有着很强的育人效果,开展有关于红色文化的主题讲坛可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最终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是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刻不容缓,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我们都知道,形式单一容易使人厌倦、乏味.思政课的讲授方式如果是单一的,那么学生的接受程度一定很低,教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创新传授方式,避免单一的讲授使学生失去兴趣.

3.探索红色文化体验式教学

在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切忌形式单一,简单讲授,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使其参加一定的实践体验活动,以期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完成红色文化的教育.高校应承办、组织以“红色”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组成团队,重走红色革命道路,从而体验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4.加强红色文化“互联网+”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同时“互联网+”也被日益被人们认同、接受.互联网因为具有传播速度迅速、资费低、互动方便、信息超前的特点,因此青年就成了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我们可以运用一种“互联网+红色文化”的新模式推进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以改善思政教育的现状.

第一,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互联网+红色文化”素养.高校应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互联网+红色文化”价值应用的新理念.人人都知道,“互联网+”是一种新事物,它也有两面性,如果应用得当,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应用不当,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大学生心智还在发育期,对一些错误的价值观缺乏辨别的能力,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一些歪曲史实、甚至反社会主义的反动言论,大学生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出于好奇随手将其转发扩散,最终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警惕这一现象,提高自身“互联网+ 红色文化”素养,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红色文化”这一平台,最终培养成一种“互联网+ 红色文化”氛围.

第二,利用“互联网+ 红色文化”理念,建设红色“微文化”平台.微信时代、微博时代已经到来,而大学生则是使用微信、微博的主力军,我们要根据“思政教育对象在哪里,思政教育就在哪里”这一原则,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应该创立微博、微信公众号并设置专栏定期推送红色文化,也可推送一些正能量的人和事,切实将富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正能量引进校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5.学校应加强与本地区电影院合作

优秀的电影总是能够使人思考、给人以力量.优秀的红色主题影片也是如此.近年来一大批红色主题影片被搬上荧屏,如《智取威虎山》《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厉害了我的国》等,使得人们对党的历史、党史人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被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所震撼.红是红色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红、汲取红色养分,从而达到思政教育.这就需要高校和当地电影院沟通协商,定期开展大学生专场影院,观看完毕后,回去撰写观后感,从而更深地理解红色精神.总之,教育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育方法也不是单一固定的.所以在高校思政红色文化教育中,我们应该依据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创新方法,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结论,上文是一篇适合文化教育和高校和困境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高校思政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高校思政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以立德树人理念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一、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学生存在认知误区当前,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

体育德育资源和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现如今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塑造社会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校的德育思政引导也是培养综合性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 要培养知识文化、体育德育……方面综合进步的现代化人才,就必须抓住高校思政课教育理念以及体育德育资源.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原则的现实
摘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 理论教学是先导,实践教学是途径,思想育人是目标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要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

试析高校思政辅导员的沟通艺术
【摘 要】我们现如今所处的这个时代,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在思想理念方面都变革得十分迅速,尤其是高校中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理念 在目前诸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建设中,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在老师和学生的沟通理念.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