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微信平台类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跟微信平台上健康类谣言传播的成因与有关论文范文集

主题:微信平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9

微信平台上健康类谣言传播的成因与,本文是微信平台方面论文例文跟微信和微信平台和谣言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微信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微信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微信营销论文微信投稿平台微信投稿机械类杂志

摘 要 微信作为目前使用最频繁的互联网平台之一,其快速发展为健康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其封闭性、“熟人圈子”的平台属性也使得微信平台成为健康类谣言的重要滋生场所.文章基于微信平台,对健康类谣言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微信平台中健康类谣言的治理提供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 微信平台;健康类谣言;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2-0022-02

1 微信平台上健康类谣言的特征

所谓“健康类谣言”,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所有涉及健康内容的虚假的健康信息”①.据微信方面称,目前微信辟谣*——“谣言过滤器”每天会接到多达1 万至2 万单的谣言投诉,其中包含大量的健康类谣言.经过搜索,“谣言过滤器”微信公众号2018 年1 月1 日—2018 年5 月15 日共发布辟谣文章39 篇,涉及健康类信息辟谣的为26篇,26 篇文章的涉及的健康类辟谣信息为67 则(存在一篇文章辟谣多个信息的情况).本文将以这67则谣言信息为样本,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来归纳出健康类谣言存在的普遍特征.

1)图文并茂,使人轻信.图文并茂的谣言形式会使接受者产生“有图有真相”的错觉.在本文统计的67 则样本中,图片+ 文字形式的有17 条,图片+ 文字+ 视频形式的有9 条.微信发布的《2017年度朋友圈健康类十大谣言》中有7 条都含有视频和图片,这种“眼见为实”的感觉会促使受众对谣言信息进行传播.

2)假借权威,虚构专家.由于健康类谣言一般具有专业性,为了使谣言更令人信服,传播者通常会借用专家的名号.在67 则样本中,有12 则谣言信息中出现了所谓的“专家”.以该公众号5 月11 日辟谣的一则谣言信息“空腹吃水果能抗癌”为例,信息中提到“北京301 医院田院长特稿,空腹吃水果能够有力阻击癌症”,而事实上301 医院自打1970 年以来就没有姓田的院长.这样打着“专家”幌子的谣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识别难度较大.

3)用词过激,夸大危害.根据《2017 腾讯公司谣言治理报告》显示,健康养生类谣言的两大主题之一就是编造或夸大健康危害,同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健康养生类谣言都提到了“癌症”,捏造“致癌”事实来吸引流量,或拿“防癌或抗癌”来做营销.“致命”“致死”“恐怖”三个过激性词汇在样本中出现的比率分别为26%、17%、8%.过激性词汇的使用会使受众产生恐惧心理,出于避免其他亲友受其危害的心态驱使下进行转发行为,扩大了谣言的传播.

4)新瓶旧酒,反复出现.新瓶旧酒是指一则谣言在之前甚至很多年前就已经被公众或证明是虚假的,被证明了是谣言,甚至已经正式澄清过、辟谣过的某些谣言,却起死回生、死灰复燃,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人们广泛传播的对象②.

本文的样本中有4 则中出现“旧谣言”,同时以2017 年度食品安全类谣言高居榜首的“塑料紫菜”谣言信息为例,此事件在各方联合辟谣逐渐平息之后,随着“肉松面包”“塑料面条”等谣言的出现被再次提起.谣言被提起的次数越多,越有可能使受众认为该信息是真实的,不断地以讹传讹,谣言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2 微信平台上健康类谣言传播的原因

1)传播者角度.(1)专业知识缺乏的盲目从众.健康类谣言大多涉及医学类等专业领域,普通公众对该领域的专业知识通常比较缺乏,在接触到相关健康类谣言的时候无法正确辨别真伪.出于对朋友圈中“意见领袖”的认同以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下,用户通常会对谣言信息产生点赞或转发行为,进而导致谣言信息不断流传开来.(2)涉及身体健康的过度恐慌.健康类谣言往往以食品安全、健康养生以及各种疾病为主题,这些话题往往容易引起恐慌.在恐慌心理的支配下,受众通常会将谣言信息传播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期获得安慰和帮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一行为反而助长了谣言的快速传播.(3)维系人际关系的社交谈资.微信平台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交平台,其用户好友大多自带“强关系”属性,用户对好友分享的健康类信息信任度也较高,出于增加聊天话题的考虑,在健康类谣言自带“谈资”的情况下,可能会将健康类谣言二次传播出去.

2)信息源角度.据微信方面数据统计显示,微信用户平均每天在平台上阅读的阅读量为5.86篇文章,其中健康养生类文章排名第二.如此多的健康信息都从何而来值得我们探究.(1)专业的健康信息缺乏.为了解微信平台中健康类信息的专业性,本文在新媒体评估网站“新榜”中以“健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至2018 年5 月15 日),共检索到健康类微信公众号1 388 993 个,其中仅有14 734 个公众号为认证*,在大量*主体无法确认的情况下,健康信息的专业性也值得推敲.认证*的主体是否具有权威性也是影响健康信息是否专业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随机抽选了50 个认证*为样本,认证主体为企业的占38 个,政府部门的为4 个,媒体及出版社为7 个,健康协会1 个.企业占比超过70%,其*传播的健康类信息可能会出现为其公司利益服务的情况,*主体的非专业性也就势必导致健康类谣言的大量出现.(2)健康类谣言的信源无法追溯.在上文提到的14 737 个认证*中,标明为“原创”的*仅为6 482 个,占比不到50%.以“丁香医生”为例,在其5 月1 日—5 月15 日发布的74 篇健康信息中,表明为原创的为27 篇,占比约1/3.这些数据表明,在微信平台上日常充斥的健康类信息大多无法追溯到源头,受众在不明就里之间就将谣言传播了出去.

3)微信平台角度.(1)“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信平台中信息量巨大,用户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并不需要通过任何的审核,技术及隐私问题也使得平台无法对庞大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进行实时审核,传统媒体中“把关人”角色在微信平台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鱼龙混杂的各类信息当中,健康类谣言不断被滋生、传播.(2)“强关系”属性的信任.微信中的好友大多以关系比较紧密的亲朋好友为主,这种交往自带“强关系”属性.当用户收到一条谣言信息的时候,出于对现实中关系的信任,通常默认该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这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谣言的可信度,为健康类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3 微信平台上健康类谣言的治理对策

健康类谣言的广泛传播一方面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对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另一方面健康类谣言的传播阻碍了正确有益的健康类信息的传播有效性,在众多健康类谣言的狂轰滥炸下,公众可能会对健康类信息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影响真实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具有如此严重危害的前提下,加强对微信平台上健康类谣言的治理就显得愈发重要.

1)微信用户角度: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提升对谣言的批判能力.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每100 个15 至69 岁的公民中,仅有不到10 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从整体上看,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然较低.健康素养的缺失使得公众在接受到健康类谣言信息的时候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和甄别力.因此用户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在面对健康类谣言的时候多思考,不信谣不传谣,阻止健康类谣言的继续传播.

2)微信平台角度.(1)加强对内容的审核.2014 年8 月,我国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实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管理方式.实名认证之后,谣言的传播源头将有据可循,同时对微信公众号的认证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努力发挥好信息“把关人”职能,防止浑水摸鱼.(2)强化处罚力度.微信在为用户提供社交、分享信息平台的同时,也应当承担对信息的审核义务,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若发现虚假的健康类信息的传播,平台可以对公众号以及用户进行封号,禁止其再发布相关信息.传播范围较大引起严重影响的,可以对谣言的源头以及传播者追究连带责任.在严厉的惩罚措施下,势必能够对传播健康类谣言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震慑力.(3)提高健康*的知名度.在众多的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中,腾讯也拥有自身健康频道的微信号,由“新榜”预估的该公众号的活跃粉丝数为15 797 个,而同类型的微信公众号如“丁香妈妈”的预估活跃粉丝数则达到了1 005 207个.平台层面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大用户对*以及辟谣*的使用度,努力开源,促进正确的健康类信息的传播.

本文点评,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写作微信和微信平台和谣言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微信平台本科毕业论文微信平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项目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体重影响
作者单位510150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吴伟珍女,本科,护师通信作者李映桃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14A070711026)※妇产科护理微信平台健康教育项目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体重的.

微信平台在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413000益阳市益阳市中心医院(刘杉),益阳医学高……专科学校(李鹏,易淑明,郑晓妮),益阳市妇幼保健院(王乃妮)刘杉女,本科,护师通信作者李鹏,研究生在读,讲师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普通.

基于微信平台的航空科学传播以大飞机微信公众号为例
何 椿上海大飞机杂志社有限公司,上海 200126摘 要 国产大飞机C919 的成功首飞吸引了受众对我国飞机制造产业的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也让航空科普信息更利于传播 文章通过对“大飞机.

微信平台的公益传播特征
——以微信公众号“腾讯公益”为例周馨瑜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平台正成为新的公益传播渠道,在我国公益事业传播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微信公众号&l.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