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特色小镇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浙江特色小镇理念下西北地区特色小镇产业 路径类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特色小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浙江特色小镇理念下西北地区特色小镇产业 路径,该文是特色小镇类论文范例与理念和西北地区和产业的发展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特色小镇论文参考文献:

特色小镇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西北药学杂志产业经济学论文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特色小镇作为推动城镇化建设的主动力,是当下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利用citespace对我国特色小镇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研究多集中在浙江地区,西北地区的资源丰富、文化悠久,但对特色小镇的打造力不强,品牌影响小,辐射力不足.由此选取浙江为参考对象,总结与分析我国行政划分西北地区(即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色小镇产业结构及产业类型,针对西北地区建设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业结构;新型城镇化;产业类型

引言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1].小镇的面积一般控制在10平方公里以内,人口控制在3-5万人的规模,其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围绕特色支柱性产业,同时发展旅游业,传承本土文化,拥有一定居民的小镇生活区域.自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正式提出要建设并发展特色小镇起,全国掀起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各种不同主导产业的小城镇类型相继出现.

产业的选择决定小镇的定位与未来发展的竞争力.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支柱型产业,但特色小镇不应仅以一种产业做支撑,应该是一个产业链或是产业集群,实行产业的联动发展,带动小镇的转型升级、经济集聚与人口回流等,为小镇的长久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1. 特色小镇研究热点分析

特色小镇全国范围的建设刚刚起步,2015年开始有关特色小镇的文献研究.通过文献发现此领域的理论相对滞后于实践,现阶段不能总结出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周期与生命周期.本文通过CNKI检索2015—2018年6月份特色小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有关特色小镇主题的期刊(共4162篇)进行检索,得出学术领域研究的焦点(如图1.所示).

图1特色小镇研究热点词可视化结果图

从图1.结果图显示关键词共现频率较高的是“小城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特色产业”、“产业集群”、等.学者们在特色小镇领域较多的是对城镇化、产业之间的研究,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色产业与产业结构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影响.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其发展的是整个非农业产业而并非只是工业,嵌入特定区域及其历史人文背景下的“产业生态位”是这些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持续提升的关键[2].

2. 城镇化率的发展2014年我国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导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市疏散人口、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注:甘肃省2017年城镇化率的数据缺失,2017年城镇化率假定与2016年持平,仍为44.69%)

近十年我国城镇化率水平保持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由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水平,而我国西北地区(下本将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五省份简称为西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水平.据国际经验显示,城镇化率达到50%是政府政策介入的佳切入点[3],我国城镇化率目前处于50%-70%的高速发展阶段,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有巨大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领驱力,而现阶段特色小镇的建设无疑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发展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何成功建设特色小镇为本地区带来经济的增长与人口的聚集,是目前西北地区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3. 产业的定位

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二、三产业比例是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本文对浙江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产业比重进行分析,针对西北地区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及发展提供建议.

三产业比重示意图

图22017年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二、三产业比重示意图

图2结果表明,浙江省其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达95%,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这也是浙江省多年保持较高城镇化率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及较强的产业关联度是小镇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当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时,第三产业以其灵活性高、吸纳就业能力强、辐射力广的特点成为推动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形成约有30多年的历史,结合本土特点逐步发展成如今的经济体.浙江省特色小镇分布相对均匀,各个地区发展较为平衡,并且产业类型多样化,支柱性产业规模相对较大,对本省乃至全国均有显著影响.特色小镇的打造周期长、产业定位明确、资源丰富、地域性优越和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力度较大是浙江省成功建设特色小镇的关键所在.西部地区特色小镇起步晚,同时没有形成强劲的产业支持、规模较小、产业定位不明确、产业单一、临近地区恶性竞争等现象,不利于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国外特色小镇的建设来看,特色小镇并非短期速成,需要明确的定位为小镇注入新的活力,长期规划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但从我国目前大部分省 (市) 特色小镇指导文件来看,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培育周期为3—5年.过短的培育周期不利于特色小镇孕育地方文化, 不利于特色小镇产业培育发展, 也不利于多功能的有机融合[4].

4. 西北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探索

现阶段我国特色小镇产业多集聚在旅游、农业、体育等方面,相比国外的成功经验,产业的范围还没有拓宽,产业辐射力度不足,对小城镇的利用、开发程度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西北地区可以通过对浙江省的借鉴参考,走出属于本省的独特路径及培育模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特色小镇数量之和为49个,仅为全国的12%,而浙江、江苏两省份的特色小镇数量高达45个,占全国比重的11%,由此现象也反衬出西北地区待开发的特色小镇空间极大,这会是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一个新的助推器.

(1) 区位的选择

特色小镇是承接大城市外溢产业和人才储备的城乡结合点.乡村偏远地区的交通不便利是形成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短板.结合目前的发展形势,先以城市为中心,选取1—2小时交通圈内小镇为重点建设对象,建立产业基础,逐渐成熟后再向偏远地区渗透,由点及面逐步实现区域的城镇化建设.对于间距很大且规模较小的村落进行区位整合规划较之实行村村通的道路设施建设更能挖掘发展的潜力.

(2) 政府的导向扶持

为响应建设特色小镇的号召,我国及各省份相继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与优惠政策.各省份需根据各市县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与政策,因地制宜,并做出合理规划统筹,从建设期开始就避免出现房地产化、临近地区产业趋同形成恶性竞争、对历史生态的破坏等不良局面,真正做到“一镇一品”,为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 资源的利用

西北地区荒漠广布,人口密度小,但国际边境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贯穿西北地区,极大促进了西北地区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消费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以及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有望使西部地区成为新的开放前沿.

(4) 森林的资源利用

我国目前还停留在净化空气质量,观光等层面.我国人口老龄化,亚健康使得健康养生成为主流趋势之一.国内目前在森林康养产业方面属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康养产业可同时盘活卫生、医疗、文化、旅游、养老、体育、娱乐等多种行业,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果规划合理,制度健全,这将是西北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5) 文化与创新

选择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的特色产业,错位发展产业差异、生态差异、文化差异、功能差异等,培育具有行业与区域竞争力的小镇.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在于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独特性吸引人才与技术资金,是否能够以“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西北地区历史悠久,积淀了浓厚了人文历史,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特色小镇的一张独特名片.西北地区可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教育、传统戏剧、曲艺、手工技艺、饮食、古文明、民俗、医药等文化,联动制造业,旅游业等成为特色小镇的造血产业链条.

(6) 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与先导,基础设施水平也是制约城镇规模发展的重要基础.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因素是地域的差异性,其地势的恶劣阻碍交通的发展.为带动西北地区的产业经济,相对完善的对外交通是人才流动与商品运输的先决条件.其次,小镇目前的通讯,能源,卫生条件均达不到较高水平,这也是小镇发展延缓,人口流失的重要因素.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人为中心,适合人民居住生活才是小镇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史云贵.当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功能与路径创新[J].国家治理,2017(14):18-27.

[2]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36-38.

[3]孙学涛,王振华,胡文君.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再归纳与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7(11):58-64.

[4]李文辉,郭丽娟.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特色小镇理论解释框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01):16-21.

[4]杨昌鹏.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尹俊.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57.

[6]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城镇化课题组.中国城镇化的未来:国际比较、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05):1-21.

[7]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03):28-32.

[8]方玮峰.西北地区在这一轮发展中要跟上全国步伐——关于支持陕西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7(10):38-39.

[9]潘家栋,肖文.深化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J].浙江经济,2017(20):42-43.

[10]唐德淼.“特色小镇”定位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17(27):137-139.

[11]罗翔,沈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思路与对策[J].规划师,2017,33(06):38-43.

[12]生,洪丽明.特色小镇众创平台运营创新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05):41-47.

[13]陈立旭.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2(05):14-20.

[14]赵佳璐.天津特色小镇创新发展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2):30-31.

[15]倪林浩.嘉善甜蜜小镇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OL].中国商论,2018(15):133-134[2018-06-06].https://doi.org/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8.15.133.

[16]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02):49-56.

[17]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规划师,2016,32(07):123-127.

[18]高志刚,杨习铭.乌鲁木齐周边文化商贸绿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8(01):25-33.

[19]鲜一,程林林.体育特色小镇业态选择——基于产业集聚与区位理论视角[J/OL].体育与科学,2018(03):60-68[2018-06-06].https://doi.org/10.13598/j.issn1004-4590.2018.03.010.

第一作者:徐伟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第二作者:王悦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主审:晓翰教授)

本文结论,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理念和西北地区和产业的发展方面的特色小镇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特色小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我国西北地区植树营造林的
浅谈我国西北地区植树营造林的对策研究石振武延安市志丹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陕西志丹7175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以提高,但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生态平衡的破坏.

如何打造特色苗木产业
经历了长达一年之久寒冬的苗木市场,何时能够迎来春天呢答案如同隐藏在城市的雾霾下,让人捉摸不透 但风来霾散,未来苗木行业发展的趋势也若隐若现 苗木市场低迷必将推动行业重新洗牌,而在寻求未来5年乃至10年.

木里藏区特色农业产业展望
黄续友(木里县史志办,四川木里615800)摘要 四川省木里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水能、旅游和文化……优势资源,优越的气候资源、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牦牛、藏香猪、藏香鸡、松茸、虫草和皱皮柑.

新疆特色果蔬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摘要新疆的特色果蔬产业已具规模,但与内地相比,果蔬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缺乏精深加工产品 本文主要对新疆特色果蔬产业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规划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特色果蔬;优势;发展前景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