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职业能力有关论文范文 与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职业能力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5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本文是职业能力方面论文范文跟课程体系和高职和教育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职业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职业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职业和教育杂志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

王正万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摘 要: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和就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核心.同时,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充分体现专业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抓手.本文经过深入行业企业、标杆职业院校调研分析,以及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应用总结,深化对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52-03

一、背景及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和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实施基于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与当前高职生源素质、教育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因素决定的,对解决高职教育当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目标

1.建设思路及原则.从以下几方面建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六平台+资源+保障机制”的课程体系:(1 )通识课程平台建设;(2)素质养成平台建设;(3)选修平台建设;(4)专业课程平台(含专业类基础课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工学结合平台)建设;(5)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6)质量保障机制.“以就业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面向企业及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建设原则要“四突出”:(1 )突出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用的标准要求,要突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通过政治思想课、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公众平台、讲座、校园网、宣传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2)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是职业能力的关键.重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程度,让学生从容的心态克服困难、对待挫折、面对风险、迎接成功.(3)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确保有效地实施和达到教学目标,这样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学校也会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4)突出终身教育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大众教育,而且也是一个终身教育,同时也适应了时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日新月异,对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学习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需求的对象不管是何种年龄、何种职业、何种目的、何种阶层,职业教育都是他们首选的目标,职业教育应承担起终身教育的社会责任.

2.建设目标.紧密对接社会经济、企业需求、教育对象需求变化,及时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形成一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可行性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1)建成突出学生“学业评价”和“素质评价”的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实现“学业评价”和“素质评价”的“双主体”培养模式,由教务处负责专业课程评价,由学生工作处和团委负责素质评价.按照通识课程、素质养成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工学结合和选修课“六平台”建设课程体系.(2)突出专业技能培养.①强化校内外实训条件的建设和改善,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优良的实习实训教学环境;②引入企业典型项目和案例进入实习实训课堂,实现实习实训内容对接企业真实需求;③专业课程实训学时必须达到50%以上,确保实训课时的充足;④建成专兼结合实习实训指导师资团队,确保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学习要求,建成“立体、共享、交互、开放四位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激励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技能大赛和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4)以推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目标,建立综合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和诊断改革体系,客观真实的评价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我发展潜能”.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起从学院→职能处室→系部或二级学院→教研室→岗位人员→学生的五层级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保障学分制改革实施有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三、构建“六平台”的开放课程体系

1.建成“六平台”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以职业岗位素质和工作任务为核心内容,整合优化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重构开放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学分制,把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打破传统管理方式的约束,建立一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六平台”开放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六平台”融合开放的课程体系对传统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消除课程和课时过多、过杂,学分偏多,技能训练课偏少等情况:(1 )重组职业化、综合化的专业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按通识课程平台、素质养成平台,专业类基础课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工学结合平台和选修课平台整合专业课程.(2)课程(模块)课时和时间安排合理,专业课程突出实践教学,实训学时总数不低于总学时的50%.(3)强化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确定各专业的核心职业鉴定证书,全面实施“*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毕业制度,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行业经济的发展为目标,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

2.构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平台”.立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课程体系的“高等性”,一方面为提升学生职业养成服务,另一方面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基础,开足开齐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课程,通识课程平台总课时和学分占比30%,主要培养学生职业的通用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构建适应社会能力培养的“素质养成平台”.立足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想表现、文明修身、职业素养、身心健康、国防时事、劳动实践、创新创业七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学分占比10%,依托技能大赛、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外交流等活动,构筑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入党入团、毕业和就业推荐的必要条件.

4.构建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选修平台”.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分占比5%—10%.实施学生自由选课程、选教师、选学习方式的选课制度,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交礼仪、国学、历史文化、金融理财、国防军事、创新创业指导、专业前沿知识类的人文和职业基础选修课程,形成了较完备的任选课教学资源库.

5. 构建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平台”.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首要任务,摒弃传统的按照“学科→知识→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的模式,按照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的理念构建“岗位→能力→课程”专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含三个子平台(专业类基础课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工学结合平台),总课时和学分占比65%.突出“职教性”,培养学生就业核心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其中专业类平台课程实施“3+1”课程设置,即3门专业类基础课加1门专业基础技能,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学习过程从“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课程平台紧密对接2—3个专业核心岗位,一般为5—8门课程或模块;立足锻炼学生真实职场的岗位能力,打造工学结合平台,深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跟刚实习和顶岗实习,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模式,产教深度融合.

6.建立职业能力培养数字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以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素质提高为核心,将教学资料管理、教学资源库管理、视频录播管理、计划教案管理、学生学习管理、网络教学平台有效融合,建成立体、共享、交互、开放的“六融合”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学生通过电脑、手机APP接入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多平台、多途径和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师生搭建一个方便、易用、实用的网上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7.建立职业能力培养导向的保障机制.以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为基础奠定综合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和诊断改革体系,客观真实地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水平、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由领导评价、校外专家、同行评价、在校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做好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就业待遇、就业满意度的.利用大数据全面分析评价数据,为学院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全面、有效的数据依据.学院将构建全面的教学整改制度,及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整改,不断检查和调整,并实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林春.高校一体化育人体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

[2]马武生,于智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

[3]郭跃,汤健.基于工作岗位流程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9).

[4]颜宏亮.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通关实务课程改革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5]焦安红.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0,(07).

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课程体系和高职和教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职业能力本科毕业论文职业能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五位一体模式下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叶贵清,潘毅,曹静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文章基于笔者所在学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衔接课程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课.

论高校主题班会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论高校主题班会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徐思师a,李 南b(广东药科大学a 药科学院;b 中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58)摘 要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中,培养辅导员职业兴趣、提升辅导员职.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初步
【摘要】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向医药行业输送药品生产、检验、营销……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自上世纪“能力本位”思想传入我国,我国高……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在真实.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中……职业学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时期的职业学校只有在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指引下,建立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