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学批评方面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和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文学批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30

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和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本文是文学批评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学公共领域和近现代和中国文学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文学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期刊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徐鹏 江苏徐州农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和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之间息息相关.中国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三大要素是报纸、期刊杂志和文学社团.中国传媒中所具有的一定的文化公共领域和批评空间具有反驳封建专制和启蒙民众的明显的时代特点.随着新式传媒和社团的产生,为群众参加文化再生产和整合社会提供了舆论空间和创造了批判文学产生的机会,随着其形成重点展现了发扬性文学、批评了文学专制性的制度,逐渐形成了文学批评生产领域和生产机制,其促进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也将文学批评变成社会各种综合力量,本文对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文学批判;现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36-01

前言:

清末民初,在开启民智的社会背景下,报刊、出版以及社团的一系列现代传播*逐渐展现在传播文化与思想的前沿,其不但加速了传统传播体制的解构,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交流方式,也为民众批评和自由言论提供了相应的“公共舆论”空间[1].中国近现代传媒中具有的独特公共文化领域和批评空间有着显著的中国特点,这是由于一系列的晚清文学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的,进而使现代传媒不再是封建士大夫的专权,而是成了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资源,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学的发展,同时加快了文学艺术的现代转型.

一、影响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因素

由于现代传媒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过程中有三大重要因素:报纸、期刊杂志和文学社团.

(一)报纸的出现及发展

报纸对现代公共领域形成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那些“睁眼看世界”的人.例如王韬曾在对泰西日报的评论就表明了泰西报纸已经开始具有接近基层民众的特点.在戊戌变法前后,办报就已经成为富国民强的重要内容之一.张季鸾将报纸的兴盛与时代的过渡性两者结合起来思考,他在《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中说到:“近代国家报纸负重要使命,而在改革过渡时代之国家为尤重,自甲午后而大兴,至庚子后而极盛.”这一观点有助于了解中国文艺过渡性的特点以及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白话报的产生及其兴盛在中国文学和文学普及在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白话报刊使用文白并用、白话专栏等将下层民众作为发行对象.最明显的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已成无法改变的局面,1920年,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也在其压力下命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全部使用白话文.

(二)期刊杂志的兴起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学术界,期刊杂志作为当时的时代产物,对普及文化与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的产生与兴盛是由中国留学生造成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留日学生创办的期刊杂志.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赴日留学生数量的增加.

近代以来的期刊杂志也将普通民众作为发行对象.其基本宗旨就是开化民智、改良社会,这在严复、夏曾佑刊登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中就有明确的体现.近现代期刊杂志的兴起对解构传统的文学观念以及形成中西文化宏阔的视野和一系列新观念、思潮、风格的出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文学社团的出现

中国古代文人就有结社之风,他们结社主要是为了逃避政治,而且受到“群而不党”的观念影响,结社大多都是有名无实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组织的社团与以刊物为中心,没有正式的团体名义.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来之时,结社的宗旨逐渐转型为救国图存.尤其是五四以来,使社团达到发展的[2].现代社团比近代传统的文学观念更加清晰,具有更强的文学倾向性,其主张也更加明确,同时这些社团也注重培养文学新人,其也具有明显的西方现代文学思想.

二、首创文学批判的空间以及现代转型

近代以来,随着新式传媒和社团产生,使普通大众的自由言论有了特定的舆论空间,其大大推动了文学变革和文学秩序的重建,使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步跟上现代化的潮流,其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发扬文学性和批评性的建设

新式传媒和社团主要遵循性的原则,突出公平公正,其运用选举的方式产生组织领导和职员,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全体成员的决定,所以其深刻影响着文学性的发扬和批评性的建设.

(二)形成制度化文学批评的生产场域和生产机制

逐渐形成制度化文学批评的生产场域和生产机制[3].其与传统文学批评活动相比具有更明显的制度化生产,这是在一些具有制度性保障话语的生产场域中形成的,从而使生产机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结论:

综上所述,在传统社会的转型中,文学批判已经成为社会综合力量参与竞技的场所,而不是以传统的个人意识观念为主体.随着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出现和一系列的传播*的产生,如报刊杂志、学术刊物等,使文学批判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展,使传统的文学批判活动具有了社会的公开性和代表性.随着这种空间的扩展,中国文学批评的生产领域不断变迁,在其背后隐藏的各种矛盾,如知识、、权利等也给近现代来的文学批判活动加入了复杂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黄念然.近现代之交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01):55-63.

[2]马家欣.大众话语视角中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J].现代交际,2013,(02):89-90.

[3]彭功智,曹辛华.晚清文学思潮与近现代词学批评的转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8):60-64.

此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文学公共领域和近现代和中国文学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文学批评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学批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视角下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
摘 要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媒体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取代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而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典型代表有网络、自媒体…… 如何促.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综述
【摘要】国内学者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领域的内涵与特征、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性、网络公共领域的前景与困境以及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问题而展开 虽然存在着很大分歧,但把公共领域理论运用到中国社.

公共领域语境下的博物馆旅游探析
摘要随着公众需求的变化,博物馆的休闲性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博物馆的文化休闲功能逐渐被认可,成为文化旅游市场的一部分 在公共领域的语境下,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动态的适应不同时代公众的需求,演变出文化休.

有助于善,方成其美论托尔斯泰的艺术理念和文学批评(上)
在欧洲,没有一个艺术家的心灵显示出要实现各党派和各种族的联合 我们时代最宽广的心灵就是托尔斯泰的心灵 在他的心中,我们,一切民族和一切阶级的人是彼此相爱的 谁像我们一样,享受过这博大的爱的强烈欢乐,那.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