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诗歌教学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古代诗歌教学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诗歌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0

古代诗歌教学,该文是诗歌教学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诗歌教学初探和诗歌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诗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诗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外语教学期刊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强化古代诗歌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诗歌鉴赏自然成为每年高考必考的知识点.而在每年复习迎考的过程中,我们自认为已经把关于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和解题步骤都讲得很清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部分考生专业术语掌握得不够好,答题不规范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考生读不懂诗歌内容.

纵观全国历年《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这一考点,都要求达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无论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还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必须先读懂诗歌内容.通过仔细研究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大略整理了一下,发现要想读懂诗歌内容,就要做到“五读法”.

一、读题目

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春日忆李白》就直接点明在春天,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这一主要内容.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忆”就直接点出了对李白的思念.再如《春夜喜雨》《天净沙·秋思》.

作用3:题目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如《鹧鸪天·送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读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看到李白,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飘逸洒脱;看到杜甫,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沉郁顿挫;看到苏轼,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旷达豪迈;看到辛弃疾,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气势雄壮.

三、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诗歌后的注释一定不能忽略.如欧阳修的《临江仙》,通过对注释中的“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将赴任“的解读,我们大体可推测,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事实上,抓住了此注释,差不多读懂了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读意象

古代诗歌特别重视意象,我们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内容,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如:李白《送友人》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我们抓住这两句中的“浮云”和“落日”这两个意象.根据日常生活的积累,我们知道“浮云”行踪不定,让人联想到漂泊.“落日”徐徐落下,让人联想到对朋友的依恋.如此,我们也就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了.

五、读情语

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如愁、喜、客等.

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和点明感情的句子.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

3.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作缘由或奠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

六、总结及示例

1.看题目.看看从题目是否能够看出诗歌的大体内容、诗人的情感、诗歌的题材.

2.看作者.回忆有关作者的有关作品和相关风格,了解其所处时代的特点.

3.看注释.注释可能是对有些难懂字、词、句的解释,也可能是对作者的有关补充介绍,也可能介绍相关典故,这些对读懂诗歌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试着翻译为白话文(个别字词难以理解,可暂时搁置).

5.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6.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关键词、句,揣摩诗歌蕴含的情感.

7.看命题者给出的所有题干,看看是否有某种暗示.

8.综合以上各点,综合考虑诗歌所写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示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读懂这首诗歌的全程剖析:

1.从题目的“送”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从“山人”二字可以看出诗人要送别的友人是一位“隐士”,也可略见诗人的人生志向.

2.对于作者,平时没有多少了解,且注释没有介绍,虽能看出是宋朝,但对理解诗歌内容暂时看不出作用.

3.注释对词语的解释,能让我们轻松读懂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4.试着翻译全诗:春风吹来了,染绿了树林,孩子们看着柴门(①应该是何遁山人的暂居之处).远方山谷传来杜鹃的鸣叫,那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触痛了山南蜀客(②根据题目,应该是何遁山人,而不是诗人自己)似箭归心.(③根据一般送别诗的“套路”,以下四句应该是诗人设想友人回家之后的生活)你到家的时候应该遇到家乡的燕子,你跨下马儿浣洗沾满灰尘的征衣.从此以后每天独自面临溪水,应该可以认为你已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了一切世俗活动.

5.在初步翻译,理解了大体意思之后,进一步寻找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在这里我们可以抓住最后两句,可以推测出作者在写友人归家后悠闲生活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6.命题中“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的提问也明显暗示最后四句是想象友人到家后的生活.

7.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在美好的春日,诗人送别友人归乡,并通过想象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者通联:河南淮滨高级中学.

上文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诗歌教学初探和诗歌方面的诗歌教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诗歌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论古代书院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
张仲广,王梦亭,赵祥宁(哈尔滨广厦学院,哈尔滨 150025)摘 要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其在教育教学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的社会产.

高中诗歌教学的意象
刘冬伟(河北定州中学 河北 定州 073000)摘 要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美化学生心灵,开阔学生胸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意象解读进行.

诗歌教学策略
一、在诗歌的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们在语文的诗歌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更加注重考试的成绩以及学生是否能熟练的背诵所学的内容,对于诗歌的课堂讲解也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教学,单一枯燥的要求同学们去背诵课文.

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作为高职院校重要选修课程之一,古代文学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复杂社会思潮下,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是当前我国教育&.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