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调查分析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和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课程体系调查分析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调查分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课程体系调查分析,该文是关于调查分析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课程体系和师范生和调查分析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调查方法新课程导学期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摘 要]对某老牌地方师范院校高招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840名公费师范生的课程喜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费师范生最重视的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相对较喜欢文科方向课与操作性、实践性课程,期望学校深化核心课程改革并提供更多选修课程;男女生的课程喜好程度基本趋同,但女生更偏向文科课程;大理生比大文生更愿意同时学习跨方向课程.由此可见,“文理不分科,精开必修课,广开选修课”更能满足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课程需求.

  [关键词]师范生;课程;调查

  [作者简介]冯传书,湖南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应用语言学(长沙410000)

  自湖南省2006年试点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公费定向师范生项目在全国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与发展.对于地方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已有研究主要从“公费”角度分析其资助机制[1]、政策可行性[2],从“定向”角度分析其报考动机与农村从教意愿[3]等.关于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目前的研究多从培养者视角提供“我以为”的方案,而以“学生需求”这一核心对象出发所做调研屈指可数,仅一例以某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作为对象的研究[4].考虑地方师范院校与部属师范大学在公费师范生生源、就业及培养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各地方师范院校在公费师范生培养层次、学制、模式等方面的千差万别,我们对某老牌地方师范院校的高招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进行课程喜好调查,以期为地方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某地方师范院校,该院校在小学教育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全国性声望,其高招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在校生共35个班级,其中,大四8个班,大文、大理各占4个;大一、大二、大三各有9个班,各年级都是大文4个班、大理5个班.调查在春季学期展开,此时大四学生刚结束一个完整学期的顶岗实习,正着手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考虑数据分析工作量及这35个班级学生人数均为50名左右,笔者在每个班级各发放问卷25份(确保有3名以上男生填写问卷),共计发放问卷875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840份,其中,男生97人,女生743人;大文生434人,大理生406人;大四189人,大三224人,大二208人,大一219人.

  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年级、专业方向(大文或大理)、性别这3项人口信息;二是勾选出认为有价值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三是写出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课程.其中,第二题提供勾选的课程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除学校公共选修课和跨模块选修课外的所有73门课程.综合考虑课程性质与内容,可将这些课程划分为国家指定必修(11门)、教师教育公共必修(16门)、教育实践必修(4门)、大文方向专业必修(20门)、大理方向专业必修(17门)、自选通识(5门)等六个大类.

  二、调查结果分析

  统计调查结果时,我们采用了“被选率”这一概念来描述全部、某类或某门课程受到学生肯定的程度,“被选率=实际被选总人次/(课程数×被试数)”,课程被选率越高,说明越被认为具有开设价值.但由于被调查学生来自四个不同年级,且学校未向大文、大理两个方向学生统一提供互选方向必修课的机会,所以对于每名学生而言,73门课程中都有未学课程(未到开课学期或非本方向必修课).因此,对于已学课程的价值评价,可能主要归因于自我课程体验;对于未学课程的价值评价,则可能糅合了道听途说的各方反馈以及对课程名称的猜测.所以可大致认为,对已学课程、未学课程的选择与否,分别表达了学生的“课程效果评价”与“课程效果预期”.

  (一)课程体系总体认同度偏低

  认为所有课程都有开设价值的学生有3名,均为大三大理方向女生,但并非同一个班或同一寝室.所有73门课的平均被选率为47.9%,被选率各区段的课程门数如图1所示,其中,八成以上学生认为普通话训练与教师口语(86.2%)、教师书写技能(85.8%)、小学班级管理(82.3%)、小学教育学(80.1%)、小学生心理辅导(80.1%)这5门课有开课价值,但被选率超过70%的课程仅11门,超过50%的也仅29门,被选率低于30%的课程有14门,其中军事理论(22%)最低.可见,学生对当前课程体系的总体认同程度偏低.

  (二)教师教育公共必修课最受重视

  国家指定必修、教师教育公共必修、教育实践必修、大文方向专业必修、大理方向专业必修、自选通识等六大类课程各自的平均被选率如表1(大文、大理的方向专业必修课只分别统计各自方向学生的选择情况).其中,教师教育公共必修类课程被选率最高,教育实践必修类课程次之,自选通识课最低,最高者与最低者的选择人数之比将近2:1.另外,被选率50%以上的21门课程中,教师教育公共课有15门,方向专业必修课仅有5门,另有国家指定必修课程4门.这些都说明,学生最重视教师教育公共必修课与教育生产实践课,相对看轻方向必修课.这一喜好倾向,表明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素质的多面性、综合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对自身学科素养的要求不是太高.

  被选率独占鳌头的教师教育公共必修类课程平均被选率平均达到69.6%,所有课程中被选率前五的普通话训练与教师语言(86.2%)、教师书写技能(85.8%)、小学班级管理(82.3%)、小学教育学(80.1%)、小学生心理辅导(80.1%)等均为教师教育公共必修类课程,且大文、大理排前3名的课程——普通话训练与教师语言、教师书写技能、小学班级管理都归属于教师教育公共必修类课程.这三组数据,说明公费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强、教师职业意识牢固.

  (三)理科与理论性课程遭冷落

  小学教育公费定向师范生对理科课程和理论性课程的开课价值认可度较低.具体表现在:

  第一,被选率低于1/3的课程主要由理科课程和理论课程构成.由表2知,被选率低于1/3的课程共19门,大理方向专业必修课占了10门,其余9门中,除“军事训练”也许因为是吃苦训练而不受待见外,其他8门都具备很强的理论性.

  第二,被选率超过50%的课程基本偏向操作性或实践性.29门被选率超过50%的课程中,普通话训练与教师语言、教师书写技能、校园实用美术、音乐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形体训练、大学英语、写作、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班级管理、小学课堂管理、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毕业论文等都是教师技能课或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现代汉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7门课程偏向理论性质.

  第三,整体受到推崇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中被选率远低于平均数的也是两门理论课.教师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平均被选率为69.6%,但该类课程排名最末的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名家思想选讲,被选率分别仅为42.4%、39.5%.

  研究对象所表现出的重文轻理、重操作轻理论,前者可能跟师范院校女生多、男生少有关(下文将讨论的性别影响辅证了该观点),后者可能受到近些年小学教育回归“师范性”呼声高涨的影响,也与学生所在院校的发展历史有关.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经历了由中师逐步发展到本科或者由专科到本科的师范改制过程,该院校也同样如此,这种发展史给学校的课程文化、师资兴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四)男女生整体态度趋同但有文理偏好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所有课程的平均被选率男女生整体差别并不大,男生为44.4%,女生为48.4%,且被选率差异小于5个点的课程有21门课.按课程类别逐一比较性别对课程被选率的影响(如图2),发现男女生对各类课程的评判态度也总体趋同.以国家指定必修课为例,除“大学英语”男女生分别将其排在各自该类课程中的第六名(48.5%)和第四名(65%)外,其他10门课程的被选率排序完全相同.

  当然,性别对于课程价值的判断也表现出一些影响:第一,在大文、大理方向专业必修课上态度迥异.大文方向,女生选课率高于男生14.5个点;大理方向,男生选课率高于女生6.9个点.第二,选课率男生高于女生5个点以上的25门课程,除了理科,还有政治军事思想类和教育实践类;选课率女生高于男生5个点以上的27门课程,差异最大的是几门语文教育学与语言类课程,其次主要是一些音乐艺术与文学类课程(参见图3).女生对这些课程更感兴趣,也许说明女生更倾向于做语文等文科类教师.

  (五)大理生更愿意跨方向选课与开展教育实践

  所有课程的平均被选率,大理生整群(50.2%)高于大文生(45.9%),各年级大理的课程被选率也都超过同年级大文生3.7-5.4个点(见表3),表明大理生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满意度比大文生略高.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大理生更愿意开展教育实践和选择跨方向课程有关.首先,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平均被选率,大理高出大文9.3%,且该类每门课被选率都是大理高于大文(见表4).

  另外,虽然大文生、大理生对自身所学专业方向必修课的开课价值,评价都不太高.其中,大理生对大理方向必修课的总选课率平均为46.1%,其中,科学类为40.8%,数学类为48.3%;大文生对大文方向必修课的平均选课率为49.6%,其中思品类为41.3%,语文类是51.7%.但是,当细致分析两个方向学生对自身专业方向必修课的喜好程度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大理生比大文生对跨方向课程的欢迎程度要高出很多(如图4).

  图4表明,大文生对本专业方向必修课的选择,排名依次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4.7%)、儿童文学(68%)、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65.2%)、儿童文学名著选读(63.4%)和写作(63.1%).大理生认为最值得学习的大文方向必修课前五也是这5门课,且他们虽然不开设大文方向必修课,但对上述5门课程的选课率也依次达到了52.2%、52.2%、47%、50.2%、51.2%,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一门课未达半数.但大文生对大理方向必修课的认可程度却远低于此.图4所列5门大理方向必修课位列大理生对该类课程的前5名,并且也是大文生对该类课程认可度的前5名,但从图中可知,即使这5门课程的被选率在大文生笔下也只有20.5%-35.9%.另一组数据与此呼应,即相对大理生对自身专业课46.1%的选课率,大文生对大理专业课的选课率仅19.4%.

  (六)年级越高越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践

  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被选率依次为44.1%、45.2%、53.8%、48.5%.就每一门课程而言,大部分课程的被选率也呈现出随年级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其中,升高趋势最明显的是教师教育类课程,16门课程中有11门的被选率大四大三高于大一大二10多个百分点,小学班级管理、小学课堂管理两门课程,大四比大一甚至还升高了30个点左右.此外,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与部分大理方向必修课也表现出同样趋势.课程被选率随年级升高,反映了课程预期与课程评价之间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低年级尚未开课,选择时只是顾名思义凭感觉,到高年级时已真正了解这些课程,评价态度随之发生变化;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年级升高,职业意识有所加强,或者面临马上到来的顶岗实习甚至毕业入职,是急用情况下迫不得已的重视.

  除上述原因外,授课教师的水平与风格也是影响学生选课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该因素过于复杂,本文略去不论.

  (七)学生希望宽化深化相关课程并增设兴趣课程

  调查问卷第三部分“写出你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课程”,有少量学生没有填写,还有少量学生明确表示目前所开设课程“够多了”“无需增加”,但当前一些课程“只是皮毛,在实践中不够用”,应将现有课程落到实处,增加重要课程时数,并适当删减理化生类课程.其他大部分学生都按照问卷的题意补充了一些课程或对某些课程提出了建议,主要是宽化深化相关课程,增加兴趣特长课程,具体包括:

  第一,增加教师技能训练时长,增设教学设计课程.如,教师书写技能课程开久一些,粉笔字可以开三年,增加见习次数;增设小学英语教学法、小学音乐课程设计、小学美术课程指导之类教学设计类课程,等等.

  第二,接触更多真实课堂情境,学习更多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开设名家课堂研究、经典案例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在线、外国课堂教学研究,大三时增加模拟课堂、微课制作、几何画板等学习内容.

  第三,加强各科基础知识或基本能力学习.所列举的这类课程,包括:小学奥数、初等数论、线性代数等数学课程,常用汉字基本笔顺、古典诗词、朗诵艺术等语文课程,音标、口语、小语种等外语课程,钢琴演奏、简谱、五线谱、童歌童谣、小学舞蹈研究、儿童合唱指挥、节目编排等音乐舞蹈课程,拉丁舞、古典舞等体育课程,书法、简笔画、剪纸艺术、手工、串珠、pop、板报、素描等美术课程.

  第四,学习教师交际与礼仪.包括社交礼仪与口才、人际关系、教师形象、IQ/EQ/AQ教育、家访注意事项等.

  第五,学习如何深入理解、关爱儿童.所列内容包括:小学生思维研究、小学生偶像观、儿童游戏指导与设计、性教育、儿童社团、留守儿童发展、特殊儿童教育、儿童营养与健康教育、小学生常见疾病与预防、儿童安全教育、急救防灾、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条例等.

  第六,学习设计与组织小学兴趣活动.如义工或志愿者行动、校外实践教育等怎样搞活动的课程.

  第七,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包括:农村现状剖析、劳动技术课、地方校本课程、农学、田园实践课等.

  第八,特长兴趣课程.比如,车辆驾驶、化妆美容、茶艺、街舞、吉他、跆拳道、摄影、游泳、女性学、宗教与哲学、机器人等等.

  三、建议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该地方师范院校高招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师范意识培育,所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为成功,所培养的公费师范生专业意识比较浓厚,值得继续发扬光大.但如何提升整个课程体系的受欢迎程度,让公费师范生在有限的四年大学期间获取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需要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以“优化课程体系,文理不分科,精开必修课,广开选修课”为导向的修订和完善.

  (一)优化课程体系

  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空洞、形式枯燥,这也是传统师范生课程体系一个重要问题:概念灌输多,联系实际少.优化课程体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顶天”又“立地”.学界同仁建议:“开设教育哲学课程和教育经典导 读课程,以强化理论学习,同时开设切近基础教育实践前沿的德育与班主任课程、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当精简学科专业课程,为教师教育课程留更多空间;加强教育学基础理论课程、学科教学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互通”[5].与此同时,突出教学理论指导和教学技能训练,避免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空乏,“要使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得以拓展,综合素质得以增强,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能得以提升”[6].

  (二)文理不分科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理方向的学生迫切呼吁学习一些重要的大文方向课程,加之小学教育的特质本来就不需分科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文科或理科知识学习,且免费师范生回到生源地后,不管是顶岗实习还是就业分配,县教育局安排教职的原则是“缺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课”,基本不考虑其所学方向究竟是大文还是大理.所以,地方院校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几乎没有必要文理分科.

  (三)精开必修课

  根据调查结果,虽然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73门课程外,该专业还可选修学校公共课与跨专业模块课,但四年中必修课程仍然有68门,即使每门课仅按一学期算,去掉近20门方向必修课,平均每学期开设课程数也达到6门,很难开展深入的学习.为改变必修课程“多而浅”的现状,必须精开必修课以培育高素质未来小学教师.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除国家指定必修课外,还应精开5类28门必修课程(见表5).

  (四)广开选修课

  除上述28门课程以外的所有想得到的课程,只要学校开得出,有学生选,都可以列为选修课,给学生提供广泛选择的可能性.

  最后,基于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男女生课程兴趣差异,建议各课程开展小组学习时,改变图方便以寝室为单位分组的惯例,分组时考虑男女搭配,以发挥男女性别在课程学习上的差异性优势.

  参考文献:

  [1]刘佳.我国地方高等师范生资助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曾艳,胡卓南.地方师范生实施免费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2):40-43.

  [3]付卫东,付义朝.地方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及农村从教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14-120.

  [4]滕瀚,时伟,梁支宏,王少云.免费师范生课程现状满意度调查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9):85-86.

  [5]刘铁芳,孙意远.高师院校增强教师教育基础理论课实效性的反思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6(6):97-103.

  [6]张俭民,朱健.问题与对策: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7(5):107-112.

归纳上文,上述文章是关于课程体系和师范生和调查分析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调查分析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安徽省体育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调查和
摘要通过调查和研究显示,安徽省体育舞蹈表演专业课程的数量繁多、艺术类课程相对较少、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不合理、课程设置的合理化、科学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体育舞蹈表演专业考核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

基于农村电商平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46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商的发展迅速,农村电商平台也在信息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在.

《雅乐训练》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雅乐内容之丰富,流传之久远,风格之独特,魅力之隽永,可谓精深厚重 高校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科研、文化传承……多方面的职能 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 从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摘 要】随着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对于精神上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扩大,这也使得文化事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音乐表演的专业类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 普.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