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学生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国际学生流动文献述评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学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国际学生流动文献述评,本文是关于学生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述评和文献和流动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国际眼科杂志论文中怎么引用文献书籍参考文献

一、国际学生流动趋势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为了国家发展、高校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并在将来持续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有些学者关于近年来发生的国际学生流动趋势总结了一些特点.例如,Junko Kawai(2005)把国际学生流动的特点归结为五个方面:① 在全世界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② 在来源国和接受国之间留学生交流数量存在不均衡;③ 大量的学生从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地区流动,如欧洲和北美等;④在欧洲内的学生流动增加;⑤ 在大洋洲也区域内学生流动增加.他认为传统的学生流动趋势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学生从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地区流动,留学生派出最多的国家是亚洲,其二是非洲,相反,美国是接受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其二是欧洲.大部分的亚洲学生向北美国家流动,而大部分的非洲学生向欧洲国家流动[1].

Line Verbik 等人(2007)把11 个主要国际学生流动国家从数量变化的角度分为了四大类:① 主要角色者(major players),包括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全球国际留学生数量中占45%;② 中层角色者(middle powers),包括德国和法国,占20%,主要是从有共同社会文化、历史圈的欧洲地区来的国际学生;③ 发展中的目的地(evolving destinations),包括日本、加拿大和新西兰,占13%,主要来源国只有一两个国家,如在日本的留学生中,中国学生占63%;④ 新兴的竞争者(emerging contenders),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这些国家虽然只占12%,但近年来迅速增加.这些国家树立着以周围国家向区域流动的发展目标[2].蒋凯(2010)提出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主要是四个方面:① 国际学生流动规模迅速扩大;② 流向逐渐多元化;③ 留学教育市场化的趋势明显;④ 招收留学生的竞争日益激烈.他认为,国际学生流动数据表明,全球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并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学生流向有三个类型: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以及在发达国家之间内部流动的同时,出现了新的流向,即向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流动逐步增加[3].

方守江(2010)关于国际学生流向的趋势提出了三个概念:① 从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缺乏、经济水平落后的亚太地区流向北美、欧洲大洋洲等经济较为发达、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较高地区的垂直流动;②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区域间的教育合作也日趋紧密,不断出台的学生交流项目,促进学生的区域流动;③ 各国政府和高校认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不仅积极招收国际学生,还鼓励本国学生出国留学,从而出现了国际学生从以往的单向流动到双向流动的变化[4].从上述国际学生流动文献中可以看出,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趋势可以归结为数量的增加和多元化流动层面.国际学生流向可以分为三大类:纵向流动;横向流动;区域流动.Altbach(1998)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不平等的环境中一直进行,就是存在从资源薄弱学校流向资源丰富学校的纵向流动.他把流动的轴心分为学术中心与学术边缘,那些发展中国家和力量薄弱的院校是学术边缘,北半球的领导型大学是主要的国际学术中心,尤其是使用通行语言的大学,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以及部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学术中心的富有资源,包括经费、基础设施与学术人员等,引领着流动方向.纵向流动还不能完全代表最近世界的不同形式的多种流动现象.有些学者关于国际学生流动,除了纵向流动之外,还提出了横向流动与区域流动的概念.横向流动现象目前主要以欧洲为中心存在,在欧洲人们的流动较为自由,没有政治上的阻力,因此,欧洲通过横向流动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增强文化的理解.为此,在政策上保障和推动学生跨国流动显得尤为重要,如,欧洲间的政府和高校制定出跨国认定学分制度,以及在跨国职业流动方面减少政治上的障碍等.此外,还有工业化地区的学生主要在工业化地区间横向流动:例如,欧洲和北美地区,这些地区的学生主要向其它工业化地区流动,并且很少有学生从工业化地区到发展中国家流动.作为区域流动最具代表的是在欧盟国家之间通过参加教育项目产生的流动现象.[5]

由于1987 年以来欧洲通过ERAUS项目,世界上有了比较活跃的学生流动,在欧盟国家对国际学生流动的研究比较多,主要研究集中在相对短期的学生流动.此外,在大洋洲内的学生流动也增加了,与欧洲的学生流动现象类似,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岛屿等大洋洲国家的约50%的学生在大洋洲区域内流动.除了欧洲和大洋洲的区域流动之外,在亚洲一些国家也出现了区域流动且其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在经济增长迅猛的国家或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国际化优势的国家,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利用语言和多元文化等优势建立国际化策略,不断努力增加国际学生.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日本与韩国等东北亚地区之间逐渐增加了“区域流动”趋势.另外一种国际流动的趋势是双向流动.有些国家不只是为了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与贸易合作关系,还为缩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教育的差距,产生双方学生交流的现象.一直以来,在国际学生流动市场上占主要接受国地位的美国有了观念上的转变,美国高等学校接受留学生的数量在经过十多年持续增长以后,在2003 年-2004 年出现了2.4 %的负增长,与接受外国学生数量减少形成对照的是美国出国留学人员的数量却稳步增加.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 年访问中国期间提出10 万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方案,目前来华留学生中美国学生已占第二.美国大学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的现象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学生流动观念上有所改变,即从传统的以接受留学生为主的国际教育模式转向通过双向流动培养本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际学生流动的原因为了解释国际流动的原因,许多学者借助推拉理论提出了来源国和接受国的影响因素.例如,Altbach(1998)在《留学生的困境》一文中分析并总结了影响第三世界国家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地的因素,其为国际学生流动动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他将国际学生流动的动力分为了使学生离开国家的推力和吸引学生流入国家的拉力.他提出的影响因素诸如奖学金、教育质量、研究设施、教育设备、升学机会、学位优势、政治环境与社会歧视等.[6]关于国际流动原因的主要研究有田玲等人(2003)、李梅(2008)、朴恩京(2008)等.田玲等人(2003)选取清华大学本科生作为个案,调查本科生的留学原因和留学意向.该研究从访谈得出了影响留学意向的44 个因素,主要归结为教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六大类因素.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评价,对各类影响因素的总分做了平均值的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学生们的选择从重到轻依次为: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个人与政治因素.该研究把影响留学生选择留学地的因素进行了分类,具有参考价值.但是该研究只包括外部因素的影响,对留学生本身对外部因素的看法与决策过程没有提供足够解释.[7]

李梅(2008)基于田玲等人的研究结果,把国际学生的流动原因归结为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文化四大方面.政治因素包括接受国的政治稳定与安全、对国际学生的政策等;经济因素包括学费、生活费、往返旅游费等教育的成本、收益;学位在就业市场上的认可程度、就业竞争力、未来的工资收入等长期收益,以及求学期间的奖学金与资助等短期收益;教育因素包括课程、师资力量、学术水平、科研设备、图书、学术氛围、国际交流、学生服务与管理、学位与教育的声誉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的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社会的包容程度和对移民与外来者的容纳程度、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与保障.她在提出这些外部影响因素之外,还提出学生内部因素的作用.她提出,内因包括学生的学术能力与家庭的支付能力的客观条件;学生的出国愿望、对不同高等教育的观念与追求、学生的职业期望与生涯规划等主观因素[8].朴恩京(2008)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分析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她提出,宏观层面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诸如经济水平、就业机会、收入、工作条件等经济与劳动因素,自由、政治稳定性、晋升机会、生活水平政治与社会因素,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研究设备与氛围、文化传统、城市文化等教育与文化因素.微观层面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因素,内在动机包括学术需求、提高能力、提高社会地位的期待、期待有利于就业,外在动机包括父母、教师、朋友等周围人的建议、奖学金、留学博览会和*公司、地理上接近、高校知名度、打工机会、生活费.该研究显示微观因素的影响力比宏观因素更多.这表明留学生对个人动机的认识在决策流动国家时有更大的、更直接的影响.[9]

Dong Liu 与Jing Wang(2008)将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因素分为三个类别,即社会与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其中社会与文化因素包括教育机构的知名度、在接受国的移民机会以及地理与文化的接近;经济因素包括学费与生活费、在两国之间的汇率;政治因素包括对于外国人的政策、通过教育帮助国家的发展.研究结果发现,学费、相对的生活费和距离对流动有消极影响.相反,接受国的政府支援、经济全球化程度和青少年人口对流动有积极影响.该研究强调,其中来源国和接受国的就业率与移民政策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10]国际学生是原则意义上的临时流动者,在完成学业之后,国际学生再次面临是否留、是否回的两大流动的选择.Hazen、Alberts(2006)等学者研究国际学生毕业之后流动的问题.他们研究了在美国大学留学生的滞留决策、留学生的滞留计划是临时的或永久的,由此将流动的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留在美国的优点、回国的缺点、回国的优点、留在美国的缺点.他们指出,毕业后的流动决策受国籍、性别和专业等特点所影响.经济和职业是影响选择滞留的主要因素,反之,个人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留学生选择回国的主要因素(如下表1).[11]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影响个人选择国际流动的决策,上述国际学生流动的原因主要概括为外部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政策与家庭方面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价值观、需求、期待与压力等心理因素.如上所述,了解国际学生流动的原因是为了吸引留学生并对扩大留学生规模有重要作用.三、国际学生流动的收获追求境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投资,就学生流动个体而言,学生选择跨境教育,最根本的原因是期待境外的高等教育帮助其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容易就业的机会和较高的报酬等收获.各个国家为了适应21 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都把高等教育放在核心位置,培养适应新经济的国际性、创造性的人才.方守江(2010)指出,国际学生流动与国家经济与发展密切相关,是加强国家间文化、政治、贸易和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还指出,国际学生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会给流入国带来利益,因此,许多国家大力吸引国际学生,努力扩大国际教育市场.

美国是留学大国,来美国的留学生不仅在财政方面,而且在美国高校的国际化与文化的多元化等方面为美国做出了贡献.这些留学生对流入国家的贡献从一些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G.Chellaraj 等人(2004)使用“idea generation 模型”评价了研究生以上留学生和技术移民者对美国创新活动的影响.他们从三个角度来做自变量分析他们带来的收获,即专利申请、美国大学授予的专利以及其它美国企业授予的专利.研究结果发现,留学生和技术移民者对这三个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在外国研究生数量增加10%时,专利申请增加了3.3%,大学授予的专利增加了6.0%,以及企业授予的专利增加了4.0%.相反,美国研究生的录取对此收益没有明显的效果.[12]Vladimír Baláz 等人(2004)研究关于国际学生流动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显示,国际学生通过海外学习流动可以获得一些能力,它把这些学生在国际流动中获得的能力称为“人力资本”.该研究通过访谈得出了国际学生在英国留学的收获,依次为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自信心、在工作上学会新的接近方式、具备更好的处理挑战性问题的能力、获得新的想法、学会新的技术、获得职业资格等.研究指出,国际学生的收获除了人际网络之外,还有学习、态度和人际方面的能力,其中在国际学生流动过程中获得的最主要能力是外语应用能力.[13]Irma Garam(2005)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国际学生流动的收获.他调查与分析雇主对留学生的需求和期待、雇主对海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看法,以及在工作中国际经验的优点等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雇主从职业技术、个人发展、国际化的观点提出留学的优点:即,国际经验使留学生提高在专业领域的能力;海外经验如何影响个人发展;在海外获得的那些经验和能力使他们适应国际环境.其中,对外语能力的评价最高,其他依次为生活能力(适应力、自主性、信心、问题解决能力和处理压力的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关于东道国文化的知识)、社会能力(一般的社会能力、与外国人接触能力)、忍耐心、宽阔的视野、对专业领域知识的领悟(对专业领域的视野、在工作上新的方法、新的主观知识),以及思想国际化.雇主对留学生在海外所提高的专业知识方面的期待较低,更重视需要具备一般能力(生活和社会的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外语能力、对文化的理解能力).该研究指出这些海外学习获得的能力在将来就业有很大帮助.[14]

蒋凯(2010)关于来华留学生在国际流动中带来的收获提出了如下观点:来华留学生不仅为中国经济收益增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更重要的是,来华留学生可以看作是增强中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他强调,为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不仅要开发和使用本国的人力资源,还要开发和使用外国的优秀人力资源.综上所述,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收获归纳为基础能力和一般能力:基础能力可以包括外语能力、专业领域的技术与知识等;一般能力可以包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信心和自主性等.国际学生是作为国际人才以及国家的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可以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从上述的文献梳理中发现,国外已有些学者关注和研究留学生在国际流动中所获得的能力.但目前在中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尤其是对来华留学生从来华到离华的整个流动过程与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人力资本与社会对来华留学生的需求等问题的研究十分缺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述评和文献和流动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国外消费者涉入度的实证文献述评以清真食品为例
王瑜1Mohammed Rawwas2(1 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中国银川750021;2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文献述评
庞永健(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首先,从理论成果和理论研究观点两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做了梳理 理论成果概述主要是收集汇总了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主要专著和学术.

旅游视角下对国内社区营造的文献述评
作者简介阮文奇(1992 ),男,江西九江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李勇泉(1977 ),男,福建安溪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我国幼儿教师流动现象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段
中图分类号院G615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14摘要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平台,运用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对涉及我国幼儿教师流动现象方面的70 .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