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维吾尔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旅游情境下的文化符号和民族认同以湖南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为例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维吾尔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旅游情境下的文化符号和民族认同以湖南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为例,该文是维吾尔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和符号和文化符号和旅游情境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维吾尔论文参考文献:

维吾尔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论文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以湖南维吾尔族历史境遇为切入点,以枫树乡民族旅游实践为例,探索民族文化符号的再生产,游客凝视对民族文化抉择的影响,旅游情境下民族认同的变化以及对民族关系的消解.

关键词:文化符号;民族认同;旅游情境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6)06-0081-04

明洪武年间,为平定南方叛乱,明太祖朱元璋封新疆哈密的哈勒·八十(湖南维吾尔族的始祖)为燕京总兵,因哈勒·八十“翦除敌对势力有功”,被赐“翦”姓,改“八十”改为“八士”,后朱元璋封翦·八士为荆襄都督府都督,晋封镇南定国将军,加太子太保衔,镇守湖南广东一带.翦·八士带着自己的军队定居湖南桃源,至今已在这里生活了六百多年,繁衍生息到27 代,人口达一万多人.

湖南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被誉为“维吾尔族第二故乡”,是除新疆外维吾尔族最大的聚居区.枫树乡位于桃源县东部,地理位置方便,距县城即常德市均为15 公里.全乡总面积58.95 平方公里,下辖12 个村32207 人,其中维吾尔族7883 人,回族1316 人.枫树乡以翦伯赞故居为名片,以花为媒,推广乡村旅游,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A 景区,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以前,湖南翦氏一直以“回回”自居,1956 年民族识别后,翦氏被识别为维吾尔族,也才有了维吾尔族的民族意识.六百多年的在地生活,湖南维吾尔族失去了民族语言,通用当地方言,穿当地居民服饰,还如汉人一样撰写了本族家谱、修建了翦氏祠堂,与周围回汉群众长期通婚后,民族体质特征也慢慢消失,但是每到民族节日或重大场合,维吾尔族干部群众就穿上民族节日盛装一起庆贺,遇到远道而来的维吾尔族朋友,仍会骄傲的宣称:“我也是维吾尔族”.

一、符号化景观的再生产

麦克康耐尔( Mac Cannell) 指出,现代人是朝圣者(pilgrim),透过旅行寻找当代的纯真(authenticity),有如朝圣者的游客寻觅引人入胜的“异族”古朴风俗或“异国情调”(exotici)[1]作为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意味着“文化展演、利益潜行”式的发展策略,以一个社区或一个民族的文化资产为建构材料[2]7通过各种形式的包装与文化内涵的注入,使文化资产成为旅游商品.旅游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上层建筑.[3]224 游客对旅游地的凝视,体现了游客的社会语境.英国社会学者厄里认为去思考一个社会群体怎样构建自己的旅游凝视,是理解“正常社会”中发生着什么的一个绝妙途径.[4]3

到枫树乡看什么?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特征不明显的乡村而言,现有资源的可看性、视觉性并不突出,隐含的历史人文资源尚待挖掘与整合.如何设计出一套异文化旅游策略,并同时维系其族群界限?东道主们开始了大生产.

(一) 东道主对文化符号的再生产

早在2003 年,枫树乡就确立了“打造桃花源边的西域风情,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的发展思路,规划了“中国维吾尔族第二故乡民族风情园”项目.但旅游业真正做起来到了2014 年.这一年,枫树乡规划了“枫林花海”项目,依托花海,以花为媒,已成功主办了“蝶舞金秋”旅游节(2015)、“郁金香”涂鸦旅游节(2016)、光影艺术节(2016).每次花海旅游节能吸引游客30 多万人,游客既有周边村民,也有外省游客,还有国际友人,带来的综合收入高达6000 多万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枫树乡许多贴上传统维吾尔族文化标签的文化符号被构建出来,伊斯兰风格尖拱造型的民居、气势宏伟的清真寺、民族骄傲的翦伯赞故居,维汉双语的商店招牌,身着民族服饰的景区工作人员,带着四方帽子的村民.一个曾完全失去西域文化情调的民族旅游区构建出来了.枫树乡标志性的民族文化资产要属清真古寺、哈勒·八十陵园、翦伯赞故居,都是湖南维吾尔族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追溯性表述,表达了本族对辉煌历史的骄傲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清真古寺已有600 多年的历史,传说是明太祖感念湖南维吾尔族先祖平定叛乱的功绩,亲旨敕建“讲经殿”,后改名为清真古寺,现已成为省级重点清真寺.清真古寺已是维吾尔族第二故乡文化旅游资源的标志,每当有重要客人来访,参观清真寺是保留项目.清真寺的活动状况虽不能表现当代湖南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但它在湖南维吾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清真古寺的符号能指即宗教场所,而它的符号所指即湖南维吾尔族的历史过程与文化象征.

另一个极具符号化特征的是位于清真古寺内的湖南维吾尔族始祖哈勒·八十墓碑.一块朱元璋御笔钦赐“威震南方”的碑刻,彰显着墓主的身份.墓碑原本只是逝者埋葬地,符号能指即逝者的身份,但哈勒·八十墓碑的符号所指即湖南维吾尔族的起源,以及这个族群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

翦伯赞是湖南维吾尔族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出生并成长在枫树乡,是当地人的骄傲,也是民族的骄傲.翦伯赞故居是一幢湘西北建筑风格的木结构平房,于2014 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其原址修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翦伯赞故居的符号能指即一幢老房子,但它的符号所指即湖南维吾尔族的优秀儿女、湖南维吾尔族的代表.

枫树乡还准备恢复镇南堂(祠堂)、忠勇坊等古建筑,完成翦伯赞故居布展升级等项目.无论是清真古寺、哈勒·八十陵园,还是将建的镇南堂、忠勇坊,每一项都是单独的景物符号,每一项都构成了特定的符号信息,它们是这一区域上的组合要素,每个符号信息聚拢,构成维吾尔族第二故乡.这些文化符号因为突出了湖南维吾尔族文化的差异性而被强化彰显,作为民族的重要标志,被开发为旅游产品.

(二)文化符号与游客凝视

旅游的另一方,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而来,他们带着眼睛欣赏,带着耳朵聆听,带着嘴巴品味,用相机记录,将镜头对准那些他们认为独特有趣的事项,有些甚至在东道主眼中毫无新鲜感,那些片段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所以,游客将镜头对准了穿维吾尔族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发现浓眉大眼高鼻梁的村民后会按下快门,忍不住上前询问该村民的民族成分,对那些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村民充满了好奇.乡政府和清真寺在举行活动时免费为村民发放民族服饰.笔者对枫树乡的关注已有十年,深刻感受了这个村庄的文化变迁.十年前,这个乡村与周围乡村一样平常,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痕迹.十年后,民族风格的民居林立,维吾尔族服饰已是人们生活中的平常物.

游客凝视的目的是差异化的符号,获取象征意义.虽然在后现代旅游中,游客不再纠结于“马康纳”所指的真实文化所在,而追求旅游的体验与愉悦,但这会导致旅游目的地会丧失自己的真实性,成为一种虚假事件,而最终旅游者也将被隔离在当地人及其生存环境之外,其旅游体验全然来自旅游企业与当地人精心炮制的虚假事件.游客凝视将改变或构建游览对象,最终自己也陷入被构建的虚假事件中.游客凝视的主要表达是摄影.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人人都成为摄影者,通过图片将凝视的符号碎片化地记录下来,在自媒体时代,这些图片被及时无限传播,对旅游目的地起到了宣传推介,在这个过程中,游客凝视是对文化符号的一个再朔造.在网页上查阅与湖南维吾尔族相关的图片,除了自然风光,便是特色民居、清真寺,着民族服饰的儿童,跳民族舞蹈的少女及外貌特征具有西域特色的村民,在游客凝视中,这就是湖南维吾尔族的文化符号.

似乎,东道主与游客达到了共识.

二、旅游背景下枫树乡族群认同的变迁

(一)民族认同的泛起

民族旅游中,他者的关注激起东道主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也带来参照物,唤起东道主的民族自我意识.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村民认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文化特征以及生活习俗是一种社会资本,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民族认同泛起,民族意识增强.

由于远离传统居住地,传统民族文化的式微,湖南维吾尔族不断强化自身民族认同.“我们有自己的归属,我们有自己的特征,我们的祖先和历史在诉说它.”[5]60湖南维吾尔族借助“源”和“流”的历史记忆实现民族建构,强调历史使命和本源地,把碎片化的历史记忆加以拼凑,来满足其在异地的历史感和归属感.[6]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被强化,民族认同就越坚固.六百多年已经过去,祖先的故事、民族的历史依然清晰;民族迁徙属军事移民,湖南维吾尔族利用国家符号进行身份建构,证实本民族迁徙当地的合法性和历史贡献,同时用军事使命来表达离开故土的不舍,获得同族的认可.族群都有自身的历史记忆,湖南维吾尔族起源与迁徙的记忆,以文字为载体,保存本族家谱中.虽然历史记忆往往并非历史事实,但它是有特定指向的族群自识,亦是族群主观心理归属[7]521的某种反映.

(二)重塑民族形象

民族旅游中,文化差异成为旅游期待,是旅游魔力的重要构成;也正是游客的需求,东道主获得了认识自我的新渠道.旅游情境下的民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游客凝视,社会对旅游民族有了新的期待.在这个期待中,东道主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复苏、重组,甚至再发明.用宗教信仰、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特色饮食来表达民族形象,是旅游情境中常见的族群互动,而对逝去传统的追溯性展演,则能通过多次的刺激,唤醒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归属,甚至潜移默化使用这种方式表达民族认同.

湖南维吾尔族民族精英已经走出“简单机械移植传统居住地的民族文化,按外界所想象的维吾尔族典型特征来着意展演民族文化,盲目仿效传统居住地”[6]的误区,借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部分文化符号,重塑民族形象.村民也开始改变对自身文化的态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旅游的受益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本族精英的文化改造.这个民族,从上到下,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标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整个民族文化也随之改变.

(三)强化族群边界

民族旅游情境下,对“异域风情”或“异族文化”的期待使东道主与游客形成“主一客”分野,两种身份对峙在旅游互动中相弈,最终回归于边界.民族文化符号的放大,对内唤起民族记忆,强化民族认同,对外突出文化差异,彰显民族边界.

枫树乡旅游开发中,政府和旅游部门把湖南维吾尔族民族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湖南维吾尔族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标识自己的身份,以形成一种边界而与周边他民族相区别.当地回族,六百年前与翦氏一起屯兵枫树,共同作战,共同屯田,相互通婚,即使翦氏被识别为维吾尔族,两族也认为“维回同源”,六百年来,这种认同未曾改变.在旅游情境中,当地回族文化相对式微,外来游客的凝视中也鲜见回族的踪迹,回族群众发现原来维吾尔族居然和他们真不一样.当地汉族,也曾认为维吾尔族和他们一样,即使是来自新疆,那也是六百年前的事.在旅游情境中,当地汉族群众发现自己被边缘化.在枫树乡建乡3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有两位汉族村民和笔者说:“我们卖了自己的民族,虽然户口本、上面写的是汉族,但现在乡里全是为少数民族服务,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得更久.”在旅游情境下,湖南维吾尔族不断建构,“同时解构了桃源各民族嵌入无异和谐交融的民族格局.”[8]枫树乡民族关系和谐共生,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旅游开发本是为了发展当地经济,让百姓受益,经济发展了,民族关系却出现解构,民族边界不断强化,这成了旅游开发的副产品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湖南维吾尔族形象将不断被定义与诠释,最终会有怎样的“自识”与“他识”我们不得而知.但枫树乡旅游开发带给当地村民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枫林花海,西域风情” 的概念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在这一场景,湖南维吾尔族无疑是焦点,而民族身份的优越感将内化为民族认同,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资源.维吾尔族文化成为枫树乡区域文化的主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名片,民族文化区域化强化了维吾尔族的民族意识,但消解了当地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虽说影响不大,但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要促进民族认同积极方面(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在各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繁荣的前提下,民族政策的有效调整,关键是做到公平合理,解决民族结构性差异问题;找到各类群体可以接受的各种资源重新分配的方法.”[9]

注 释:

[1] 赵树冈:《文化展演与游移的边界:以湘西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

[2] [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文化旅游与遗产管理》,朱路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

[4] 厄里:《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纳日碧力戈:《现代化背景下的族群构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 黄丽、袁波澜:《论传统居住地对湖南维吾尔族民族认同构建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

[7]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载《族群与族群文化》(徐杰舜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8] 龙晔生:《湖南维吾尔族的建构与枫树民族解构——<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评介与思考》,《民族论坛》,2016年第2期.

[9] 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蒋文艳

本文总结:本文是关于对写作符号和文化符号和旅游情境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维吾尔本科毕业论文维吾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中国电影民族文化符号表达刍议
一、 中国电影的文化迷失2016年,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以20 4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位列全球票房第一位,而排名前10名的电影均为美国电影 在2016年中国内地票房排名前10名的电影中,美国电影占了5部.

旅游开发对凤凰古城苗族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高婕(2009)认为,民族文化的关键符号包括民族服饰符号、饮食符号、器物符号、仪式符号、神话符号、歌舞符号、节庆符号和人物符号…… 而民族服饰符号作为表层文化符号,背负这向游客诉说&ldq.

宫崎骏动画个性追求和民族文化的统一鲜明个性中不变的文化符号
运用民族文化为武器将作品国际化,是宫崎骏动画标志性的成就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在创作风格上是鲜明的,但他的风格不管有多少个性化色彩,都是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 他在众多作品中所理解和表现的文.

旅游演艺中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刍议
旅游演艺,是依托于各地旅游区的文化资源,通过歌舞、音乐、戏剧和曲艺……演出形式创造性地表现特定区域内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以及民族特色的主题性商业演艺活动 早期的旅游演艺形式是根植于“原生境.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