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叙述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二十年后》中的意料之外何以可能?基于叙述视角的一种解读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叙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0

《二十年后》中的意料之外何以可能?基于叙述视角的一种解读,该文是叙述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叙述视角和《二十年后》和意料之外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叙述论文参考文献:

叙述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十二章翻译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人生十六七杂志

姜毅胡根林

欧·亨利短篇小说《二十年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特点历来为人称道,也可以说是他小说创作中一个最为典型的特点,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甚至将该特点单列出来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充分关注.这个特点在《贤人的礼物》《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子》等短篇小说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本文拟以《二十年后》小说文本为据,从叙述视角分析出发,对作品“意料之外”这一表达效果何以能够实现的问题做一考查,以期更为深入地把握欧·亨利的创作特点,并为解读中学教材中的其他类似课文提供一点启发和帮助.

毫无疑问,“情理之中”的特点在课堂上是比较容易讲清楚的.《二十年后》“情理之中”的特点之得以呈现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①关于鲍勃逃犯身份的铺垫;②关于“高个子”不是杰米的铺垫.只要把这两方面的铺垫理顺、说透,小说“情理之中”的特点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事实上,这两方面的铺垫不仅教师容易教学,学生也容易理解,后者甚至在通读小说之后就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认识.与此相对的是导致“意料之外”的原因.尽管在读完作品之后,所有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意外的感受,然而这种阅读感受是如何经由对文本的阅读而产生的?换言之,小说文本究竟内含着怎样的机制和特点才导致了“意料之外”的阅读效果?这个问题却往往是难以讲清楚的.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比较明显的,即《二十年后》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①第一个竟然是杰米;②第二个男人竟然不是杰米.但“竟然”两字毕竟不能解释第一位巡警是杰米而第二位男子不是杰米之所以能够带来“意料之外”效果的原因.下面,笔者从叙述视角出发,开启一段揭开“意料之外”何以可能的思维旅程.

一、舞弄警棍的巡警:杰米形象的淡化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个巡警是杰米”这件事会让人感到“意料之外”?这个问题的解答取决于我们对下面一系列有趣的文本现象的解读.

1.尽管“杰米”的身份是在小说第32段才真正揭示出来的,但是,“杰米”这个名字本身却在小说第7段就已经出现了.“杰米”这个名字最初是由小说人物“鲍勃”用第一人称口吻说出的.“‘二十年前的这一天夜里,’那人说,‘我在大乔·布雷迪餐馆同杰米·威尔斯吃饭,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人.’”鉴于小说《二十年后》是一篇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小说,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重述鲍勃最初提及“杰米”名字的那段内容.如此一来,在确保文本信息不缺损的前提下,第7段中鲍勃提及“杰米”的那段第一人称自白就可以被转换成如下的第三人称表述:

那人告诉这个,二十年前的这一天夜里,他曾在大乔·布雷迪餐馆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杰米·威尔斯吃饭,他认为杰米·威尔斯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既然小说全文是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为什么在最初提及“杰米”名字的这段内容中,作品不采用这种统帅全文的第三人称视角,而要借助鲍勃之口将“杰米”这个名字说出来呢?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建立在对原文及改动文本中第三人称叙述者、鲍勃、杰米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分析这一基础上.我们看到,在原文中,“杰米”这个人物是由小说人物“鲍勃”告诉我们的,而“鲍勃”这个小说人物又毫无疑问是在第三人称叙述者视野之中的;简言之,原文中三者关系是:“杰米”在“鲍勃”之中,“鲍勃”在第三人称叙述者之中.改动以后,“鲍勃”的视角被弱化乃至取消了,“杰米”这个人物直接由第三人称叙述者告诉我们.随着改动前后第三人称叙述者、杰米、鲍勃之间关系的变化,读者与上述三者之间的审美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微妙变化,下面通过两个图示来比较改动前后读者与三者之间的审美关系:

如图所示,在原文中,当读者要接触到“杰米”时需要先后“穿透”叙述者和鲍勃这两层视角.然而,改动之后,读者接触到“杰米”时只需要“穿透”叙述者一层视角.显然,原文拉大了读者和“杰米”之间的审美距离,而这种审美距离的放大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淡化“杰米”这个人物形象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

2.在小说《二十年后》中,这种对“杰米”形象的淡化处理还通过另外一种微妙的形式得以实现.小说第6段是一组对鲍勃的肖像描写.表面上看,这是一段从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出发展开的描写,但是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理解,在这个第三人称叙述者视野下对鲍勃的观察之中其实还隐藏着巡警“杰米”对鲍勃的观察.这里,“杰米”的视角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隐含在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之中.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改动,在保持原有信息不缺损的前提下,将原本隐含着的“杰米”视角凸显出来.学生的改写内容如下:

这个巡警看到站在门口的人擦亮一根火柴点雪茄烟.巡警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一张方下巴的苍白的脸,目光炯炯,靠近右眉梢有一块雪白的疤痕.巡警还发现他的领带别针是一个大,镶得古里古怪.

通过对原文和改动文本的比较可以进一步明显看出,原文中隐藏在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中的“杰米”视角在改动后得到了强化,同时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反而相应地被弱化了.由于第三人称叙述者、杰米、鲍勃三者之间关系的这种前后变化,读者在改动前后同这三者之间的审美关系也必然发生了嬗变,现用如下图示表示:

如图所示,原文中被淡化处理的“杰米”视角,经过改动得到了强化,同时原势的第三人称视角反而被弱化了,改动后的文本因此使“杰米”视角和鲍勃之间发生了直接的关联.显而易见,原文将“杰米”视角隐含在叙述者视角之中客观上也起到了淡化处理“杰米”形象之效果.与此相似的例子还出现在原文第10段的肖像描写中,在那里,小说故伎重演,再次将“杰米”视角隐藏在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之内,同样起到了淡化“杰米”形象的效果.

小说《二十年后》在最后揭示真相之前,采取种种叙述策略,力图淡化“杰米”形象、隐藏“杰米”视角,刻意地将“杰米”的形象推到读者认知的边缘地带,加以弱化处理,让他只是作为一名公干的巡警出现在读者视野之中,尽可能不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重视.正因为如此,当小说第32段揭开杰米真实身份时,此前读者对杰米的忽视与这里的真相才能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导致了“意料之外”的阅读效果.

二、高鼻梁变成狮子鼻:关键信息的阙如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第二个男人不是杰米”这件事会让人感到“意料之外”?

根据掌握信息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读者视角和小说人物视角的关系有三种:①读者等于小说人物,读者和小说人物一起跟随情节发展逐步了解事件真相;②读者小于人物,读者所知比小说人物少;③读者大于人物,读者所知比小说人物多.小说《二十年后》文本给读者带来“意料之外”阅读感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读者小于人物.也就是说鲍勃所掌握的一项关键信息直到故事前都不为读者所知,这种读者和鲍勃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关系导致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实际上,从小说的推进过程来看,读者视角和鲍勃视角之间的关系是经历了一个从“读者等于鲍勃”到“读者小于鲍勃”的过程的.我们知道,男子为了能够证明自己就是杰米,从而强化鲍勃对自己的认同,先后抛出了三项有力的证据,这三项证据无论是次序还是内容都同前文鲍勃告诉第一位巡警的情况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详见下表:

通过这三项证据的验证,读者同鲍勃一起完成了对来者的身份认同.这个时候的读者视角似乎是等于鲍勃视角的.然而,当鲍勃在第30段的灯光中发现了关键性的外貌证据并进而否定来者身份的时候,读者和鲍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读者小于鲍勃.读者并不像鲍勃一样掌握着“高鼻梁”这一关键信息,这一信息的阙如颠覆了此前的所有证据,直接导致了“意料之外”的阅读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另外两种可能:①读者等于人物.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所知始终完全等同于鲍勃,读者视角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是被取消了,小说就会变成鲍勃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这样读者似乎也能和鲍勃同时发现真相因而感到意外,但吊诡的是,鉴于“高鼻梁”这个关键信息如果一开始就为读者所知,作者就必须另外再设想出一个不为读者所知的关键信息,否则就无法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而这样一来又与“读者等于鲍勃”的前提构成矛盾.这种根本性的悖论是由《二十年后》悬念小说的性质所决定的,在此类小说中,如果读者完全等同于小说人物,“意料之外”就很有可能无从谈起了.②读者大于人物.这样读者就会在鲍勃发现真相之前就发现真相(也就是说,在鲍勃看出“高鼻梁”和“狮子鼻”的区别之前就看出这种区别),那么此前所有的铺垫伏笔都会成为枉然,《二十年后》作为悬念小说就会变成十足的败笔.

作者在将故事情节推向的时候,突然抛出了“高鼻梁”这张出其不意的王牌,打破了读者视角和小说人物视角之间最初的等同关系,使读者小于小说人物鲍勃,从而造成了“意料之外”的阅读效果.当然,这种利用读者对某些信息的无知制造悬念的做法固然是作者的特权,但也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作者创作技巧和构思的捉襟见肘,难脱“胜之不武”之嫌.考查读者视角和人物视角之间关系的做法再次证明:叙述视角研究对揭开《二十年后》“意料之外”这一表达效果之成因具有积极意义.

(三)吐露真相的纸条:含混聚焦的运用

荷兰叙述学家米克·巴尔指出:在叙事性文本中存在着“双重聚焦”(doublefocalization)或“含混聚焦”(ambiguouocalization)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小说的某一个部分或整体同时处于两种或多种不同视角的观照之下,这种处于重合视野之中的部分被称为“结合部”(hinge).这种“含混聚焦”的现象出现在小说《二十年后》最后一段的纸条上.

就整体而言,《二十年后》是一篇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小说,但是小说结尾处的便条内容却是以杰米第一人称口吻来呈现的.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在保持原意不变的前提下,把纸条的叙述视角从第一人称转换成与全文其他部分相一致的第三人称.改动后的内容如下:

这张纸条是杰米写给鲍勃的,杰米就是刚才巡逻的那位.杰米及时到达了约定的地点.当鲍勃擦火柴点雪茄的时候,杰米看到一张芝加哥方面要的人的脸.杰米感到自己无法亲自下手,于是离开并找来一个来做这件事.

通过比较原文和改动后的内容可以看到:①原文中的纸条包含着三重视角的融合:首先是统摄全篇的第三人称视角,其次是杰米的第一人称视角;另外由于杰米的第一人称纸条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得以和鲍勃站在同一立场上获知真相并进而有机会体验鲍勃当时的内心感受,因此,原文的纸条实际上还预设和隐含着一层鲍勃的第一人称视角.②改动后的内容只融合了两重视角:统摄全篇的第三人称视角和隐含在第三人称视角中的杰米视角.在前后两种不同情况下,读者与叙述者、杰米和鲍勃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现用下图表示:

如图,在原文中,作为“结合部”的读者既了解了真相,又体会到了杰米的感受,还得以直观地揣摩和体验鲍勃的感受.而在改动后的内容中,由于取消了“纸条”这种杰米和鲍勃直接沟通的形式,读者只能了解真相并体会杰米的感受,而无从体验鲍勃的心态.

尽管纸条内容“含混聚焦”的手法本身并非导致“意料之外”效果的原因,因为仅用第三人称叙述者视角就能够给读者带来“意外”,但“含混聚焦”促使读者在满足好奇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自身的认知和感受推进到了情感价值层面,使读者不仅感受到“意外”,更感受到这种“意外”给每一个小说人物带来的心灵震撼,从而使阅读体验变得更为立体多维.可以说,“含混聚焦”使小说中的“意外”得到了升华,令这篇小说从以情节取胜的一般通俗作品中脱颖而出,凸显了小说三要素中“人物”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从叙述视角出发对小说《二十年后》中“意料之外”表达效果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毋须讳言,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探讨的确遇到过一些阻滞和困难,学生的回答也并不总是能够击中要害,但这种抽丝剥茧式的探讨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以及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这使笔者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并非表演,不必追求那些仿佛经过反复彩排所获得的表面流畅和富丽堂皇,而应当谋求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①米克·巴尔;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通联:姜毅,上海浦东模范中学;胡根林,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上文评论: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叙述视角和《二十年后》和意料之外方面的叙述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叙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为苦难立碑,为历史留影郭柯《二十二》
二十二,一个普通的数字 因为一部电影被赋予了极为压抑沉厚的内涵 它是截至纪录片二十二于2014 年开拍前,中国仅存的慰安妇数量 从1937 年七七事变算起,中日战争已经过去了近八十年 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纪录片《二十二》的纪实美学风格和多重价值功能
20世纪90年代,在纪录片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纪录片的国际化趋势……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纪录片逐渐从以意识形态宣传为主的政论纪录片和展现祖国山川的人文纪录片回归到纪录片本体.

纪录片《一十一》:最后一次深情凝视
初心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使命2012年,导演郭柯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一个慰安妇生下的日本孩子,这是介绍慰安妇韦绍兰老人生活的故事,他当时就被韦绍兰传奇般的故事和顽强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将她的故事拍成了纪录.

《二十二》:不仇于过往不忘于历史
“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自8月14日上映以来,得到了大批观众的支持和自发推荐 这部无解说、无历史画面、仅有片尾音乐的纪录片,从上映首日仅有1.5的排片量,到成为首部票房过亿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