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批判性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正确分辨诗句的表达效果关于诗句语言的批判性审视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批判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正确分辨诗句的表达效果关于诗句语言的批判性审视,该文是批判性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诗句语言和正确分辨诗句和批判性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批判性论文参考文献:

批判性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文学论文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语言论文语言教学和杂志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初级中学 石晓琴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鉴赏诗歌就是要从语句入手理解诗句,领会诗义,从而完成对古代诗歌的学习.而要理解诗句,就要通过诵读与思考的方式进入文本,在对语句的思考、揣摩中领悟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诗歌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我在诗歌教学中,常常是通过对常用修辞方法的分析,来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表达效果.

事实上,由于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学生们甚至老师们对诗句的表达效果常常意见不一.因此,正确地分辨诗句的表达效果,对于理解诗歌尤其重要.对于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有的老师认为,诗句形象通俗,情感真切;有的老师认为,诗句生动活泼,十分形象.到底是“形象通俗”还是“生动活泼”?大家常常争论不休.

当年,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后,回到洛阳十余年,便写下了《忆江南·江南好》等三首题材相似的诗.这一首诗则是作者总写江南的美景,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立足点是江南的“风景”.而这“风景”又全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上.此句中,作者用了两个比喻来写江南的花、水,写花、水的色彩,一个是“红胜火”,一个是“绿如蓝”.笔者以为,大凡写景多针对景物的形象,如果用比喻来形容景象,则多是为了让景象十分“像”.《忆江南·江南好》中的比喻所产生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从“象”的层面看,《忆江南·江南好》中的景物应该是形象上的“象”,也就是形象鲜明或者说形象生动鲜活.我们知道,白居易是唐代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常常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但这里的两个比喻却不是为了通俗而是为了更加形象.因此,鉴赏《忆江南·江南好》,我们只可以说诗歌语言形象鲜明或者形象生动.

事实上,有许多诗歌只是在形象上鲜明或者说有特点.比如温飞卿的《商山早行》脍炙人口,全诗正文没出现一个“早”字,但通过选择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等六个意象,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就被细腻而又精致地描写出来了.这首诗是这样的——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的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中的景象,流露出了漂泊游子那种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词家尤其看重.但人们常常大赞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等诗句,也只是形象选择上的精致独到,并不能说是“生动活泼”.在鉴赏实践中,学生对“形象生动”还是“生动活泼”每每也区分不清楚.为了强化学生对诗句语言的理解,笔者列了四个选择项,让学生做练习——

下列鉴赏解说有问题的一项是(

A.颔联中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等意象,生动活泼地描绘出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

B.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C.“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便看天色、看月亮,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情景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D.作者看的是“槲叶落山路”,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杜陵梦”补出了夜间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相照应.

学生却认为应该选C,认为“鸡声茅店月”只有“声”而没有“色”.事实上,这道题的答案,我设计为A.我认为A中“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等意象”并非“生动活泼”地描写初春山村的黎明特有景色.由此看来,学生并不明白二者的区别.

正确分辨诗句的表达效果,关系到对诗歌情感与审美的准确定位.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古代诗词,要能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要通过诵读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而要达到这样的追求,就更加需要正确地分辨诗句的表达效果.

“生动活泼”是指富有生机与活力,意态灵活能感动人.鉴赏诗歌时什么时候可以用上“生动活泼”?我以为,是针对多用拟人的诗句.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借醉酒而大发牢骚,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其言语方式就是“生动活泼”的范例.

诗中写道:“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诗人通过比拟与树对话,词人醉眼中以松为友的耿介、旷达,的确是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我们可以说辛弃疾“生动活泼”地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而《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的描写,可以理解为作者在陈述“事实”——看到与听到的“事实”.作者用五个名词陈述了五种事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者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陈述性的文字.对于早行者来说,鸡声和霜上的人迹等都是很有特征的事物,作者只是“选择”了事物,并没有对事物开展细腻的描写,因此也就谈不上“生动活泼”.

针对四个选项,课堂上,有的同学提出了不是“生动活泼”,可不可以用“生动形象”?可不可以用呢?这要看诗句有没有“生动形象”的元素在.

一般来说,使用“生动形象”这个鉴赏术语的前提是作者用了“生动形象”的写法.什么是“生动形象”的写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是!常见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就是比喻.比喻这种修辞的特点就是形象性、生动性,它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形容抽象、难解的事物.比如,一位作者在谈到中美博弈时用了中国象棋作比,就十分“生动形象”.他说:“在这场博弈中,日本是车,菲律宾是炮,澳大利亚是象,韩国是马,中国台湾是兵.而俄罗斯、朝鲜、东南亚的新加坡等是看客,有的也不怀好意.”象棋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游戏项目,在谈话节目中这样比喻就显得形象而生动.而在诗歌鉴赏中,使用比喻更显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欧阳修的《踏莎行》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遥想的思妇的别恨,作者分别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作者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含蓄地制造出“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我们可以说这首诗做到了“生动形象”——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在“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中,“离愁”如“春水”什么?作者指向非常明确——“迢迢不断”,指的是春水的量多.

诗歌鉴赏,又每每因对“生动形象”诗句的不同理解而摇曳多姿.因为许多情况下,“生动形象”的诗句,我们并不能清清楚楚地判断出比喻所指,有时我们辨别出的只能是大致的方向.比如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其中“垆边人似月”,理解起来就比较麻烦,到底“垆边人”什么地方“似月”或者“垆边人”哪个方面“似月”?因此,对于“垆边人似月”,因比喻形象的含糊、多义、多解,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与理解.

正确区别诗歌鉴赏中的“生动形象”与“生动活泼”,有利于培育学生鉴赏诗歌的基本素养.诗歌课堂的确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比较,但更要养成正确分辨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审美品位.

本文汇总:本文是大学硕士与批判性本科批判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诗句语言和正确分辨诗句和批判性方面论文范文.

如何正确表达愤怒
大将军郭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容易激起我们的愤怒,一旦这种情绪冲上头顶,第一反应就是想发脾气 我绝对不会告诉你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它们就变成一片苦海.

冷香飞上诗句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扑面清香暑气消 你划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 从小跟着大人一起唱采莲谣,但是没什么感动 直到在儿童杂志上看到一个采莲的.

正确预防退休综合征
退休综合征,指的是人在退休之后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而出现的恐惧、抑郁、焦虑……情绪,甚至产生一种偏离常态的心理障碍 在这种心理障碍的影响下,容易诱发各种心理、生理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正确运用几种常用笔法
文/岳崇中锋与侧锋所谓“中锋”,就是在行笔过程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见东汉蔡邕九势 具体说,中锋笔锋尖端入纸运行时,笔尖所指的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