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花卉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咫尺之间 花草精神读陈半丁《花卉册》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花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咫尺之间 花草精神读陈半丁《花卉册》,该文是花卉相关论文范例与《花卉册》和陈半丁和花草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花卉论文参考文献:

花卉论文参考文献 论中国精神的论文中国精神论文2000字大学精神论文读写算杂志

在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中,除了手卷、立轴之外,还有册叶、扇面等小巧精致的装裱样式.册页,这种受书籍装帧形式影响而生的装裱样式,所承载的作品受画幅所限,往往以精巧取胜.如何在咫尺之间传达自己的艺术语言,使观者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对创作者的考验.在此类小幅作品中,不乏精妙灵动之作.中国美术馆藏陈半丁《花卉册》就是这样的作品.

陈半丁(1876—1970),本名年,字静山,号半丁.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早年赴上海谋生,结识吴昌硕并拜其为师,在花卉、篆刻、书法等方面得其悉心教导,人物方面又有蒲华、任伯年等人的指导,获得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艺术创作日益精进.1906年,受金城之邀,陈半丁由沪来京,在北京艺术传统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个人艺术风格,成为“京派”代表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陈半丁将全部精力投入新中国文艺发展事业中,为中国绘画传统的延续大声疾呼,为中国画组织机构建设上下奔走,在北京乃至全国画坛都享有威望.

陈半丁《花卉册》共12开,虽题名为“花卉”,但其中所绘并非只有花卉类图像,还有如白菜、佛手、葫芦这样的蔬果.其12开分别为“秋海棠”“白菜”“天竺”“腊梅”“白莲”“牡丹”“女贞”“芙蓉”“佛手月季”“葫芦”“紫藤”“野菊”.

陈半丁作花卉,常以折枝花入画.

“折枝”是中国花鸟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画家画花卉不取全株而只采其中一枝或若干小枝,笔画细腻,构图别致.此类作品在宋代达到最高峰,其雅俊秀丽的审美品位为后人追摹至今.陈半丁作小幅花卉作品,多效此法.《花卉册》中“芙蓉”(图见封二)一开以低垂花姿取景,用没骨画法画芙蓉花,间杂花叶,观之仿佛可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与枝头颤动的动势.画幅右侧有行书款:“晚凉思饮两三杯,招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白居易诗.陈年.”文中所提“木莲”又叫木芙蓉,即作品主题的芙蓉花.文字的书写位置与花卉遥相呼应,作为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不仅在构图上起到了平衡作用,更为作品注入了文人性.“秋海棠”“佛手月季”“野菊”“女贞”(图见扉页)等开均与之类似,作品轻巧可爱,仿佛信手拈来,体现出艺术家轻松愉快的创作体验.

随心随性之作最能显现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在此套册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陈半丁在用笔、用墨之处,与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艺术风格的呼应.如“白莲”一开,陈半丁将主要笔墨用于荷叶的铺陈,以厚朴之貌着力表现的荷叶占据了画面最主要的空间,彰显出画家传统笔墨功底,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苍劲浑厚的笔墨韵味的着意追求.与之相应的是以书写性笔法勾勒的白莲和蒲草,种种皆是对“海派”风格的继承.不过,对比馆藏吴昌硕《书画合璧册十二开之四》中的“荷花”,陈半丁的笔墨尚未完全到达纯粹的抽象表达而依然保留着物象的基本造型,因而其画风是为“小写意”花鸟画风格,此类风格更能雅俗共赏.如“牡丹”一开,画面内容丰富热烈,山石之后两枝牡丹摇曳生姿,以一正一背之态相映成趣.牡丹笔简形具,叶片随彩勾形,山石墨气十足,间以墨点勾连画面整体,笔法淋漓尽致,设色浓艳如生.枝杈间、石面上适当的留白使整幅作品密而不塞,神完意足.作品与其题款“贵而寿”相应,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绘画图示.“葫芦”“紫藤”(图见封三)亦如此.陈半丁的艺术,虽然承继自吴昌硕的风格,但在笔墨挥洒中较吴昌硕少了几分奇俊而多了几分雅致,少了几分重拙而多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苍遒而多了几分秀润.由大写意画风格转变为小写意画风格,陈半丁对吴昌硕浑厚雄强式画面加以调和,逐渐显示出个人化风格面貌.

与这些作品相比,“白菜”一开显得尤为突兀.画幅之中描绘了两棵白菜,一棵短粗,一棵高细.粗者叶片散开,形态张扬,用墨较重以凸显其位置居前;细者菜身紧裹,高出画面之外,用墨较浅以表示其居于后.除了构图有别于折枝作品之外,该幅更为注重笔法和墨气的结合与表达,以中锋笔法写白菜筋脉,以泼墨法画白菜叶片,浓淡变换间尽显酣畅墨韵.画面有两跋,右侧为所录李东阳诗,左上方则写道:“随意写之极似苦瓜泼墨,蔼兄以为何如,年.”告知我们此作特别的艺术渊源—石涛(苦瓜和尚).

传统中国画教学离不开临摹的过程,通过精心临摹范本,体会先人的艺术成果.陈半丁的学艺经历中,除了遵从老师的教导,更多的还有临摹古人作品的学习过程.在现存的陈半丁摹古作品和拟古人意的作品中,所参照最多者为清代的石涛.陈半丁不仅*有石涛作品,更在一生中多次临写,作有《临石涛〈宋元人吟咏图〉》《临石涛山水册页》等,可谓是石涛的忠实学徒.这一开也成为陈半丁在山水创作之外,于花卉创作中追摹石涛艺术的代表之一.此外,画跋中所题“蔼兄以为何如”,这种询问式表达显示这套作品的受画人与陈半丁在艺术上有着共同的好尚,他们同样倾心于石涛的绘画造诣.陈半丁在“腊梅”一开中更为清楚地记录了作品的产生:“丙寅年夏六月蔼士宗兄属写正之.弟陈年.”此套为“蔼士宗兄”所作的册页绘制于丙寅年,即1926年的农历六月.“体薰山麝脐,色染蔷薇露.披拂不满襟,时有暗香度.”黄庭坚诗文与画面悦目的腊梅形象相呼应,后者作为诗意传达的载体,将绘画作品之“色”与诗歌之“韵”有机结合起来,观之不仅使人大饱眼福,更犹入芬芳之境,获得了综合的审美体验,由此显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欣赏方式.

“天嘉昌明,万物感宁”这句来自“天竺”(图见封二)册的题款,以四言古体格律揭示了世间万物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化育成长.对应的画面一派生机盎然,几枝天竺果红叶茂.画家以潇洒的笔墨图绘物象,叶片与枝杈看似不拘于条理,实则显示出自然生机与田野情趣,作品于平淡天真间别有一番韵味.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这咫尺之作同样可以用悠然的小景、微小的物象传递出人事万物的生命与精神.

王维的《山水论》、郭熙的《林泉高致》都曾阐述过绘画创作与四时节气的亲密关系,细致描绘自然界的四时朝暮,以至“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此处,此画之意外妙也”(《林泉高致》).这套陈半丁的花卉册可以让人产生同样的观感.春日的紫藤、夏日的荷花、秋日的芙蓉、冬日的腊梅,花卉之灵性与艺术家之性情相互生发,收获了如此一册满怀天真之作.

陈半丁的艺术,没有华丽的色彩,但能在温润之处引人遐想;没有兀立的格局,却能在典雅的气氛中给予美的观照.“从规矩中生变化,由范围内出个性,此之谓不失古意”,这是陈半丁在实践中得出的关于古今绘画的思考成果.在画坛流行风格和古代杰作之间找到契合点,作以借鉴和交融,以应对来自西画的挑战.这种由文化自觉走来的文化自信,使陈半丁成为20世纪传统派的画家代表.

归纳总结:上文是关于经典花卉专业范文可作为《花卉册》和陈半丁和花草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花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带着文化乡愁去寻找精神家园读张铭新书《洞见斯文》
薄景昕张铭的新书洞见斯文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二〇一七年六月版) 这是一本文化随笔集,作者知人论事,任意挥毫泼墨,从文学到美学,从美学到哲学,从哲学到佛学,洋洋洒洒,谈笑风生,显示了较强的书写能力与.

似曾相识燕归来读李晓润《宋词演义》有感
读中学时,先后接触了唐宋词一百首和唐宋词鉴赏辞典一薄一厚两本书,发现“词”竟然是魅力不逊于“诗”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宋词,脍炙人口的长短句如此令人反复.

得其气骨 独具风姿_从《写生册》沈周写生花鸟的双重性
即使将沈周(字启南)置于五代、北宋以来众多花鸟画大家中,依然璀璨夺目,其原因可从明代大文人王稺登的评论中得知“宋人写生有气骨而无风姿,元人写生饶风姿而乏气骨 此皆所谓偏长,能兼之者唯沈启南.

驴鸣和人声读刘亮程《捎话》
如果不是我们刚好生活在人类主导的世界,又碰巧知道刘亮程是人类中的一员的话,在看完捎话a这部长篇小说后,我很可能会怀疑作者是一头驴,因为这是一部以驴为主角也常常以驴的眼睛观看并讲述世界的小说   在小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