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散文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章武散文两篇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散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2

章武散文两篇,该文是散文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和章武和章武散文和散文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一篇完整的论文武当杂志小学生科技小论文5篇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章武

海上环游鼓浪屿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 有成千上万只白鹭飞来栖息……

于是, 人们就把厦门岛称为鹭岛, 把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厦鼓海峡, 称作鹭江.

今天, 我们从鹭江出海环游鼓浪屿, 所乘坐的游船, 正好就叫“鹭江六号”.闽南人对六字特别喜欢, 说是“六六大顺”, 果然, 当我这位73岁的拄拐老人, 沿码头下方栈桥小心翼翼地缓步下行时, “鹭江六号” 的船员们立即推来轮椅, 一下子就把我抬进了船舱, 乐得我连声称赞: 好啊, 鹭江六号,满船都是活雷锋!

开船啦! 对岸的鼓浪屿渐行渐近, 日光岩、八卦楼、钢琴码头, 连同码头左侧岸边那一母二幼、活蹦乱跳的白海豚雕塑,全都历历在目.接着, 船头往左一偏, 按顺时针方向, 开始了360度的环岛之行.

正值早春时节, 风从海上来, 多少有点寒意.年轻的游客们不怕冷, 全都上了顶舱.我呢, 因腿脚不便, 就安然端坐在底舱温暖的沙发上, 隔着舱门和舷窗, 静静地听涛、观海, 赏读眼前徐徐展开的鼓浪屿长轴画卷.

这时, 一群海鸥从我眼前掠过.风声、涛声和海鸥的鸣叫声, 把我的思绪悠悠然带往半个世纪以前.那年, 大学刚毕业的我初到漳州工作, 第一个星期天就来厦门,为的是参拜心仪已久的鼓浪屿.此后, 50年来, 我不知多少次重上鼓浪屿, 或晨登日光岩观日, 或夜游皓月园赏月, 或漫步于菽庄花园的四十四桥之上, 远观海潮如千万匹白马从天际席卷而来……可惜每次都来去匆匆, 我所能观赏到的, 其实都只是海上花园的某一个小角落, 尽管玲珑剔透, 美不胜收, 但对全岛的山海大观, 却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致前些年鹭江出版社选编鼓浪屿散文集索稿时, 我居然羞愧地交了白卷.

好在到了晚年, 总算有这一次迟到的海上环鼓之旅.

今天, 由于人在船上, 船行海中, 呈现在我眼前的鼓浪屿, 全都是远景, 全都是在不断移动与变幻中的远景, 加上又是阴天, 能见度有限, 一切全都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但这样也好, 因为它省略掉许多局部和细节, 分不清团团簇簇的绿云中, 哪是榕树、木棉、凤凰木、柠檬桉或旅人蕉, 辨不出层层叠叠的楼厦里, 哪是罗马式、歌特式、巴洛克式或带有闽南红砖大厝建筑元素的东西合璧式……但与此同时, 全岛的海岸线及天际轮廓线, 反倒明晰起来, 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远景图, 便渐渐延伸、扩展成鼓浪屿立体式的全景图.

于是, 我从中第一次发现, 小小的鼓浪屿, 其实小中见大, 内里大有乾坤.就拿山来说吧, 全岛叫得出名字的山, 就有龙头山、鸡母山、笔架山、燕尾山、英雄山等等, 尽管它们海拔高度都不足百米,但层峦叠嶂, 高低起伏, 却也把全岛的天际轮廓线, 勾画得错落有致, 显得颇有气势.其中, 位于天际轮廓线的最高端, 自然就是龙头山了, 它与厦门岛上的虎头山隔海相望, 两山山势, 犹如生龙活虎, 民间因而有“一龙一虎守厦门港” 之说.龙头山的主峰, 就是大名鼎鼎的日光岩, 它原名晃岩, 据说1647年郑成功来此, 觉得此间风景, 远胜于他幼时在日本所见的日光山, 便把晃字拆开, 改称为日光岩.

从船上远眺日光岩, 可明显看出它由一竖一横两大巨岩组成.其中, 竖者为峰,显得挺拔、雄伟, 大气磅礴; 横者为基,又显得浑厚、壮实、稳重, 底气十足.环岛一周, 日光岩时近时远, 时胖时瘦, 时而拔海而起, 高悬头顶, 时而退往远处,在群峰背后露出一头, 但它始终冠盖全岛,是全岛的核心和灵魂.如果说, 鼓浪屿是一个淹没在海中的石头巨人, 那么, 它就是巨人探出水面, 高高昂起的头颅! 正是它, 每天迎来朝旭的第一抹曙光, 每晚抖落夕照的最后一片晚霞, 给小巧玲珑的鼓浪屿增添了万千气象!

鼓浪屿的天际轮廓线以波澜起伏、气势不凡令人肃然起敬; 鼓浪屿的海岸线,则以凹凸有致、玲珑剔透而动人心弦.此次上船, 我随身带来一册《厦门旅游便览》, 其作者是我的学兄、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彭一万, 他在书中所公布的一组数字,显然带有权威性: 鼓浪屿海岸线全长6.1公里, 内含7处峭壁带、8个小海湾, 9个小半岛、10处礁石群, 大大小小40个景点……

真是不看不知道, 一看真奇妙! 小小的鼓浪屿, 居然像千手观音般向四面八方挥动玉臂, 让海岸线像轻柔的飘带一样,一会儿远远地抛了出去, 一会儿又轻轻地旋了回来.同时, 它又像璎珞一般串起了许许多多的红玛瑙、绿翡翠、蓝宝石!

如此曲折优美、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及海岸景观, 若要用移步换形的手法一一写来, 显然, 远非我的笔力与本文的篇幅所能承受.那么, 退而求其次, 就让我试说一下我印象最深的几处吧!

首先是峭壁带.过去, 鼓浪屿的海岸线在我印象中多为半月形的海湾、金的沙滩, 那是得天独厚的海滨浴场, 光洁而又平坦, 柔美而又浪漫.今天环鼓一游,方知鼓浪屿还有多处险峻的悬崖峭壁, 如刀劈斧削一般, 从山巅直插海底, 直挺挺、赤条条、光秃秃、硬梆梆, 其落脚处, 可谓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好一派水石相搏、山海交响的壮丽景观! 尤其是英雄山一带,连新建的环岛路到此, 也只能穿越长达百米的山洞隧道而过, 让载满游客的一溜电瓶车, 暂时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听说,此山原名旗尾山.1949年10月15日下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31军和29军,开始对厦门发动跨海之战.当日18时, 31军271团与277团各两个营的船队, 在支前船工的协助下, 顶着海上的险风恶浪, 冒着国民党守军明碉暗堡的密集炮火, 在此抢滩登陆.激战中, 271团团长王兴芳等指战员及张锦娘一家支前船工共560人壮烈牺牲.为了缅怀先烈, 解放后的厦门人民这才把旗尾山改名英雄山, 并在山上建起浩气长存的英雄园.同时, 作为历史的见证,山上的明碉暗堡, 也一律予以保存.由此可见, 人们并没有忘记: 和平宁静的鼓浪屿, 也曾有过战火与硝烟, 流血与牺牲.而忘记, 就意味着背叛!

鼓浪屿的石头, 不仅高耸为峰, 笔立为崖, 还以各种造型、各种色彩, 在紧贴岸边的海中, 组成大大小小的礁石群.它们之中, 以石相称的, 有鼓浪石、印斗石、剑石; 以礁命名的, 则有灯塔礁、鹿耳礁、江心礁、章鱼礁、将军礁……它们, 或孤峰独耸、砥柱中流; 或勾心斗角、聚合成群; 或光洁如镜、灿若云霞; 或遍体鳞伤,色黑如墨; 更有无数裂隙与沟槽、洞穴与孔窍, 迎送天风, 吐纳海浪, 弹奏起惊天动地的交响乐.大自然以其千万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 把它们精雕细刻成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 船行一侧, 如同进入水上的石雕艺术长廊, 令人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其中, 最著名的, 当数西南角的鼓浪石, 因为“先有鼓浪石, 后有鼓浪屿”, 整个鼓浪屿就是因它而得名的.据专家考证,唐宋时的鼓浪屿, 还只是个荒凉的小沙洲,洲上巨石满坡、绿草丰茂, 但却渺无人烟,人称圆沙洲、圆洲仔.宋代末年, 才有对岸嵩屿的渔民, 因出海捕鱼遇风, 到此暂避风浪.到了明代, 圆沙洲上的居民越来越多, 而且修了庙宇.人们发现海滩上屹立一块巨岩, 中间裂开一个大洞, 潮涨潮落时, 风吹浪打, 冬冬作响, 俨如击鼓,于是, 便称它为“鼓浪石”, 久而久之, 整个圆沙洲也就正名为“鼓浪屿” 了.如今,沙滩向外延伸, 这块鼓浪石已端坐在海岸之上, 虽然再也不能鼓浪扬声, 但却成为一处受人喜欢的海蚀景观.远远望去, 巨石中部那一人多高的岩洞, 有游人正在钻进钻出, 岩顶斜斜长出的一棵小松树, 在海风中飘动成一面绿色的旗帜, 更有一群白色的海鸥在那儿上下翔舞, 更让这一景点充满与浪漫, 难怪有好几对新郎新娘正在这里拍婚纱照呢!

至于鼓浪屿东南角覆鼎岩附近的礁石群, 其内涵就更丰富了.

覆鼎岩, 顾名思义, 其形状有如一只倒扣在海中的大铁锅, 闽南人崇古, 把锅称为鼎.它海拔29.5米, 三面临海, 一头靠岸, 地势险峻, 气势不凡, 并与海中的剑石、印斗石鼎足而立.传说郑成功挥师东征之前, 命士兵“拆除军灶, 掀锅鼎于海中”, 接着, 又把自己随身佩带和携带的一柄宝剑、一颗玉印相继抛入海中, 以示不逐荷夷誓不回师之壮志.于是, 人们就把这三块天然巨石称为覆鼎岩、剑石与印斗石.1985年8月27日, 正值郑成功诞辰361周年, 厦门人在覆鼎岩上建成了巨大的郑成功人物雕像.像高15.7米, 由625块“泉州白” 花岗岩精雕组合而成, 其设计者为美术学院女教授时宜.此番, 我从船上隔海瞻仰, 但见英姿勃发的郑大将军,身着盔甲, 手按佩剑, 身后的大披风随风飘扬, 如大鹏鼓翼, 凌空欲飞.我虽看不清他的脸部表情, 但其目光所注视的方向,不正是金门及其背后的台湾宝岛吗? 挥师东渡的雄图大略、驱荷复台的必胜信念,在这海阔天空的大背景中, 得到了最完美的艺术体现.

这时, 风浪大了起来, 千万朵雪浪花在礁石群中盛开怒放, 一群群鸥鹭逐浪狂舞,又有一架客机从头顶上轰鸣而过……忽然间, 我觉得眼前的鼓浪屿, 变成古代的一艘艨艟巨舰, 头顶上的日光岩, 是舰上帅旗飘飘的桅杆, 覆鼎岩则如同舰首的甲板,老船长郑成功正迎风伫立, 率领船队向台湾宝岛方向乘风破浪……我以为, 这是鼓浪屿环岛行中, 我所看到的最令人心驰神往、荡气回肠的一幅画面.

我要再次感谢“鹭江六号”, 因为它让我看到了鼓浪屿的另一面, 也可能是最本质的另一面: 秀丽中的壮丽, 阴柔中的阳刚, 婉约中的豪放!

鼓浪屿, 鼓浪屿!

海上环游一圈, 我终于明白:

你, 既是海上的一座花园, 更是一艘不沉的战舰;

你, 既是月光下的睡美人, 更是风浪中一往无前的堂堂大丈夫;

作为全国钢琴密度最大的琴岛、音乐岛, 你用千百架钢琴与千万年海涛所共同弹奏出的乐曲, 不光有温柔的摇篮曲、浪漫的小夜曲、欢快的圆舞曲, 更有气壮山河的正气歌、惊天动地的英雄交响乐!

磨溪·磨房

常言道: 人不可貌相.其实, 山川亦如是.

就说眼前这条磨溪峡谷吧! 从鼓岭逶迤而下, 出马尾借闽江入海, 两厢的峰峦、悬岩与断崖, 虽颇有气势, 但哪有晋陕大峡谷的奇绝! 峡谷中乱石横陈, 虽不乏野趣, 但也欠缺张家界十里画廊的的宏阔;正值冬季枯水季节, 从石缝中渗出的涓涓细流, 与金沙江虎跳峡相比, 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了.

但世间万物, 不论大小, 往往各有妙处.况且, 它与闹市咫尺之遥, 对于福州市民来说, 偷得浮生半日闲, 来此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清幽, 倒也方便.谷口处那棵老榕树, 站在水边的大石头上, 像一位好客的乡村长老, 长髯飘飘, 正满脸笑容地恭迎你的到来, 也让人感到盛情难却.它的造形, 绝不比黄山的迎客松逊色, 若称之为迎客榕, 倒也名实相符.进了谷口,在龙泉寺的背后, 又有一大片相思林等着你, 这可是海峡两岸特有的树种, 它没有“青松挺且直” 的刚强, 却有“百炼钢成绕指柔” 般的柔韧, 任凭十二级台风来了,也能在风中俯仰自如.林中有一巨石耸立,上刻“南宫拜石” 四字, 我不谙翰墨, 也没学过“米家山水” 的绘画技法, 不拜也罢, 行个注目礼便擦身而过.崖下, 却漾漾然冒出了一角小水库, 虽没有长江三峡“高峡出平湖” 的浩荡, 但水质清纯, 水色澄碧, 倒也令人耳目为之一爽.

不久, 山路升高了, 库湖便沉了下去,渐渐淹没在丛林之中.峰回路转, 但见前方有一大片三角梅, 像紫红色的野火烧遍了半个山崖.传来了鸡鸣狗吠之声, 定睛细看, 花丛中竟出现了几幢小石屋, 依山就势, 参差错落, 与累累相叠的山岩连成一体, 难分彼此, 倒也独具天工造化素朴之美.

钻进石门, 方知这里是半山间的一家小店, 专供游客遮风避雨, 纳凉歇脚, 并尝点土鸡水鸭之类的农家风味, 倘若打电话预约, 来点时令海鲜也并非难事, 毕竟,这里靠近闽江口.有趣的是, 每幢石屋前都有小小的观景台, 台上搭着豆棚瓜架,台下摆着圆圆的大石桌———仔细一瞧, 那不是石桌, 而是石磨盘, 中间有孔, 周围有几圈浅浅的波纹, 大约因为年岁久远,快要被磨平了.

刚坐下来, 便有山姑奉上一杯清茶,热气氤氲, 让人感到心暖.正品茗间, 耳边又传来了哗啦哗啦和吱嘎吱嘎的声音,遁声寻路而下, 才看清是两架古老的水车在吱嘎吱嘎地旋转, 从峡谷中引来的渠水,被哗啦啦地旋进了一旁的磨房, 钻入一看,那巨大的石磨还在慢悠悠地转着, 一圈又一圈, 周而复始, 仿佛时间已在此凝固,没有开头, 也没有结尾.只不过石臼中空无一物, 显然, 这水车、石磨都是一种摆设, 供游客观赏罢了.壁上, 嵌入一方小小的石碑, 我戴起老花镜一看, 大吃一惊,原来这里还颇有点历史.据说, 此间石磨,始于唐, 盛于明清, 最多时, 整条峡谷上下, 石磨房凡三十六座, 福州城内市民舂米、磨面, 大都有赖于此, 怪不得, 这峡谷中的的山涧, 被取名为磨溪呢!

钻出磨房, 往峡谷中望去, 从大大小小石头缝中渗出、冒出、旋出、漫出、奔涌而出、喷射而出的溪水, 或低吟, 或高歌, 或平缓, 或激越, 或温文尔雅, 或粗野狂放, 组成了多声部的男女声大合唱.苍松肃立聆听, 群山与之应和, 我的心弦也随之猛烈颤动起来———前些年, 我曾考察过黄河上游的诸多电站, 从青海的龙羊峡、李家峡, 甘肃的刘家峡, 宁夏的青铜峡到河南的三门峡……对黄河水的梯级利用曾使我叹为观止, 万万没想到, 就在我的家门口, 福州人的祖先也早就懂得了利用地势落差, 一水多用的道理.一条短短的磨溪水, 竟然从上到下, 从高到低, 连续推动三十六架大水车, 转动三十六个石磨盘, 这高山流水间层层叠叠的壮观, 上上下下的呼应, 是多么令人心驰而神往啊!孔子曰“智者乐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的善良, 水的灵慧, 岂不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可 惜, 自从有了电, 这一切, 全都烟消云散.今天的孩童, 只懂得从电饭煲里舀饭, 从烤箱里取面包, 哪知道当年秧怎么插, 麦怎么种, 米怎么舂, 面怎么磨,溪水搅伴着汗水的艰辛和快乐, 以及从中升华起来的诗情画意和哲理呢!

其实,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这人就是这家小店的主人林奕灿.他本在此间的水库边种柑橘, 常看见一些城里人来此远足, 或临流垂钓, 或攀岩健身, 饿了,或就地摊开一条塑料布啃干粮, 或用溪石垒灶进行野炊, 若是山雨一来, 便一个个都淋成了落汤鸡.为此, 他灵机一动, 便建起了这家半山小店, 既为游客提供方便,也为自家赢来了比种柑橘更为丰厚的收入.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磨溪的历史, 他又溯溪而上, 从乱石堆中寻找到一个个古老的石磨盘, 并在店里再造出当年的景观.他还特地打造了一方小石碑, 请人撰写了碑文呢!

可惜, 这位山间的有心人, 我们今天再也无缘拜会了.听他弟弟林奕淦说, 前些年的一个夏日, 山洪暴发, 他为了抢救两位游客, 在水库的坝上不幸被大水冲走了……

在福州市的百万市民中, 他只是很普通的一员.他不是文化人, 却为保存福州悠悠数千年的文脉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的灵魂已与磨溪的山水融为一体.因为有了他, 短短的峡谷显得更深邃了, 两厢的山峦、悬岩和断崖显得更峭拔了, 那不大的溪水也顿时浊浪滔滔, 在我的心灵深处奔腾激荡……

下山时, 途经水库旁边那片相思林,我深深为之一拜, 不为米南宫, 而是为他,为这位我来不及拜会的半山磨房的前主人.

【责任编辑陈志铭】

该文结束语,该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章武和章武散文和散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散文本科毕业论文散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郭理坝散文两篇
南溪牛肉面南溪文明门内,下正街南溪一中实验校对面有一家由南溪回族人开的牛肉面馆,生意兴隆 这是一家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 顾客到这家面馆来吃面,首先得在面馆门口的柜台买牌子,牌子上注明是一两还是二两 顾客.

第五章角色和职责篇
文 周海宏第三种,是对孩子一个方面能力的概括性否定(能力否定)第三种教育伤害,是对孩子某个方面能力的概括性否定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女儿,很聪明,不是一般的聪明,是属于聪明绝顶那一类的孩子,反应特别快,语.

春天短句(散文诗组章)
窗外,响起拔节的声音立春,窗外的竹子拔节,拔节的足音,穿透季节的皮肤 冰川的脚,颤栗、松动 狂啸的北方狼,逃窜而去,没了影迹 诗意的麦芒,撬开沉郁的雾霭,把一颗诗心袒露在睡醒的田园 山崖上,流淌的梅香.

回首往事章太炎不理细事等2篇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章太炎于1913年8月进京,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大加鞭挞,甚至不顾斯文,“破口大骂”,结果被袁世凯囚禁,在龙泉寺 被囚期间,章太.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