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问卷调查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关于中职院校建立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基于本校中本联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问卷调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关于中职院校建立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基于本校中本联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该文是关于问卷调查学术论文怎么写与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和问卷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问卷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问卷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答辩绘本教学论文

[摘 要]目前中职学历提升途径少,学位少,考试难,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只能选择就业,中职教育成为他们的终结性教育,这与国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发展方向不符.通过对中职学生、开放教育大专日班学生和中职教师队伍这三类群体进行初步调查发现“中本联读”有着很大的需求.“中本联读”即中专学生完成中专阶段学习可报读开放教育大专日班,完成后可继续报读本科日班.但建立“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及充分的准备工作,中职学校必须立足自身资源,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立足学生基础,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入手实施改革.

[关键词]“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学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2-0056-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1].而目前在广东省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三种:(1)“3+ 专业技能证书”的高职考试招生模式.(2 )高职自主对口招生模式,直接招收中职毕业生.(3 )中高职“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模式,先由中职学校培养3年,毕业后即由对口高职院校选拔进入高职读2年.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以上三种方式合计招生约9 万人,而2012年中职毕业生约70 万,升入高职的只占11.3%[2],能升上本科就更加少之又少.因此,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毕业后都只能选择就业,中职教育就成为他们的终结性教育.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立足学生升学需求、学校发展需要,笔者于2016 年对所在学校师生的“中本联读”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并对其实施提出若干思考.

一、“中本联读”的内涵

笔者所在中职院校是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下属的一所地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办学层次既包括全日制中专,也有开放大学大专日班、开放大学本科夜班.笔者所提到的“中本联读”,即中专学生完成中专阶段学习可报读大专日班,完成后可继续报读本科日班,在校5.5~6 年即可完成“中本联读”的课程学习,6.5年拿到本科,实现中专直升本科.

二、调查概况与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二三年级全日制中专全体在校学生,一二年级大专日班全体在校学生,以及本校教师队伍.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笔者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问卷Ⅰ即学生“中本联读”意愿调查问卷,主要了解学生的报读意愿,专业选择的倾向性等;问卷Ⅱ即教师问卷,主要收集教师对开展“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包括专业的选择、招生的定位、课程建设的意见等.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67 份,收到有效问卷1743 份,其中,问卷Ⅰ(学生)共发放1767 份,回收1720 份,有效问卷1643 份,问卷有效率为93%;问卷Ⅱ(教师)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收到有效问卷100 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关于学生对报读“中本联读”的意愿调查,结果如图1 所示,1643 名学生中有174 名(11.4%)学生表示一定会报读“中本联读”,1078 名(65.6%)学生表示会考虑报名“中本联读”,表明在校中职学生对升学有很大的需求,同时72.2%学生表示还想考取相应的学士学位(见图2).所以中职学生对学历进一步提升是带着强烈意愿的,只是中本直升的途径不多,中职学生理论基础也相对薄弱,所以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被拒在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门外.

2.在专业选择上各专业相对平均,如图3 所示,大部分学生都首选继续直升中专或大专所读的专业.但也有23.7%的学生选择其他专业,表明部分学生对现有专业兴趣不是特别浓厚.因此,在开展“中本联读”时应充分调查学生的需求,开办有吸引力的专业

3.在学生是否继续升学首要考虑因素见上图,主要集中在学费和专业吸引力,各占20%左右.另外还有37.6%的学生选择不知道,主要是由于对“中本联读”模式的不了解以及对自身学习缺乏明确的规划或思考,表明需要进一步的宣传,让学生更了解“中本联读”,更明确自身的学习需要,做好终身学习的规划.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教师问卷调查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每个学科抽取10 位教师,含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普通专任教师4 个层次,共100 人.调查结果见图4,教师团队非常关注中职学校的发展,有97%的老师支持学校建立“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

2.在招生对象方面,有92%的老师倾向于招收本校大专日班直升学生,因为他们一直在本校就读,能够较好地完成中专、大专、本科的课程衔接;有59%的教师也表示能够接受社会大专毕业生报读本科日班,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够较快跟上本科课程,但是也说明部分老师在对社会生管理上存在顾虑.

3.在专业开设方面,如图5 所示,会计学获得教师较高的支持率,其他如学前教育、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都各占50%左右,无建议其他专业,表明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倾向于开设现有的或与现有专业相近的专业.

三、关于中职院校实施“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一)规范教学大纲,做好培养目标的递进衔接,保障学科延续性

要想实现专业的深度学习,“中本联读”必须重视学科的延续性.所以在教学体制中,从中专到本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等纲领性文件必须进行整体规划与完善,并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各专业做好标准规范,指导教学,保证各阶段教学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中专、大专、本科不同层次的学习中不断深入专业与提升专业技能.

如中专阶段以技术复制的培养目标为纲,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并且做出来;大专阶段以掌握技术原理的培养目标为纲,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能解释明白;本科阶段以创新技术的培养目标为纲,让学生能运用知识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理论,知道还可以那样做.

(二)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大学生的实践与应用,做学一体

在职业类院校实施“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特长的本科学历综合性人才.学生的特点是普遍理论知识较薄弱,但实践能力强.因此学校要立足自身资源,立足教学对象需求,首先要改革教学方法,设计符合课程需要的实践项目和组织应用课程知识的竞赛,给大学生理论转化为知识的机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实现做学一体.同时,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弥补学校资源不足,如引企入校、订单培养,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引企业专家入校同时又给企业输送师资,交换人力资源;再者,领大学生走出校园进企业,引企业项目走进大学校园.这样既可解决学校资源不足的困难,又可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学生又有了高价值的社会实践机会,实现多赢.

(三)课程建设应坚持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

“中本联读”是以满足学生学历提升需求为出发点的,但学历教育不是职业院校的唯一目标,职业能力的培训是重要的培养方向.职业类大学生对自身职业技能是否具有社会认可度是非常关注的,对她们而言,*与职业资格证书同样重要.而目前市场上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鱼龙混杂,且培训成本高,效果不好,学生普遍较难承受.职业院校可考虑在学历教育规定的课程外,根据专业特色、学生能力、师资力量等为“中本联读”的大学生开设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辅导课程,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发展,同时帮助大学生考取职业证书,为大学生开拓更多的就业选择,这是职业类院校的强大吸引力.所以坚持做好职业培训,培养技能人才,同时帮助大学生提升学历,才是职业院校“中本联读”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四)提升师资队伍,完善硬件配套,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建设开放、包容、多元化的职业大学校园

职业大学校园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及高规格的硬件配套.中职学校建立“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技能水平与理论水平都需要同步提升,可加强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同时,鼓励教师自身的学历提升与知识进修,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硬件配套方面,主要是基础性的场所,如不同类型的运动场所、社团活动中心等,还有发展性的场所,如各专业的企业校内实习基地、仿真模拟实训室、校内学生经营实训基地等.

(五)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大”带“小”,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大专及本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较强,应与中专分开管理,并成立大学生管理部.由大学生管理中学生,以“大”带“小”,既可锻炼学生能力,又可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另外还可以安排如“校内服务周”实践活动,每个班级轮值一周,大学生管理部收集各部门的需要,给每周的轮值大学生安排岗位进行一周的校内服务实践活动,体验工作,感悟生活,并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工作态度,学习待人处事的能力,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小结

职业院校开拓学历教育,提升毕业生学历层次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的,而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中职院校开办“中本联读”是具有很大市场需求的.但建立“中本联读”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及充分前期准备工作,学校必须立足自身资源,立足当地需求,立足学生基础,从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入手实施改革,“以点带面”或“联合转型”,深入调研,大胆创新,以抓住发展机遇.

总结:这是关于经典问卷调查专业范文可作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和问卷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问卷调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基于"第二课堂"的三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第二课堂教学是针对高校教育面临市场经济下人才培养问题而提出的,即传统高……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辅助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也就是“第二课堂”的概念 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第二.

高职院校地质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出,坚持“创新驱动、人才为本”,着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制造强国战略的实现与制造业人才的培养紧密相连,具有“创业.

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相应提出一些加强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AbstractIn this pape.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工业机器人是我国2025重点发展的领域技术 为适应人才市场发展需求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本文分析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对高职院校机器人专业人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