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考察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关于皆川淇园诗学思想的考察以《淇园诗话》为中心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考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关于皆川淇园诗学思想的考察以《淇园诗话》为中心,本文是考察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淇园诗话》和诗学和考察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工作杂志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摘 要:诗话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论诗体裁,传入日本以后受到了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创作了不少日本诗话.在汉文学兴盛的江户时代世上涌现了大量的诗话,汉文学者辈出,皆川淇园就是其中一人.本文将通过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对比从两个方面:新格调派、情景论对其诗话作品《淇园诗话》进行探究,考察江户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及皆川淇园的诗学思想.

关键词:皆川淇园;淇园诗话;新格调派;情景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一、关于日本诗话

诗话,这一中国独具特色的论诗体式传入日本以后,受到了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诗话之体实成于欧阳修《六一诗话》,其开篇称“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从此定下了诗话“以资闲谈”的创作基调.而谈到日本最早的诗话,不得不提到成书于弘仁十到十一年的空海的著作《文镜秘府论》.该书被评为日本诗话之首.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反映日本人对中国文学的关心和认识的日本诗话,是镰仓时代的禅僧虎关师炼的《济北诗话》,这是日本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著作.到了江户时代,出现了大量的诗论与诗话.这一时期的作品代表了日本诗话的最高水准.其中的诗话作者皆川淇园,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淇园诗话》是其三十七岁时所创作的诗话作品.据笔者调查中日两国目前对《淇园诗话》的研究很少,只有在部分论文中有零星的介绍,没有具体的分析其所含的诗学思想,本文将从新格调派,情景论探讨其诗学思想.

二、《淇园诗话》的新格调派思想

在松下忠所著的《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中,曾将皆川淇园的诗论命名为“新格调说”.所谓“新格调说”就是与“格调说”相对的一种新诗论.“格调说”是指在江户诗坛以荻生徂徠为代表的古文辞派的诗说,他们以明代李王为诗学的阶梯,主张学习古文辞,鼓吹唐诗.而皆川淇园将重视诗歌的精神与性情注入了格调说,在继承了古文辞的格调说的同时又对其弊进行了批判.

《淇园诗话》从开头就点名了全篇的主旨:“夫詩有體裁、有格調、有精神、而精神爲三物総要、蓋精神不缺、而後格調可得高、體裁可得佳、盛唐之詩、主興趣、興趣亦由此精神出”.“格调可得高”与“体裁可得佳”是“格调派”与“新格调派”共同的作诗理想,格调作为明代古文辞派的主要文学理论之一,其派别的代表人物胡应麟就曾在《诗薮》中提到:“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裁格调、兴象风神而已.”而《淇园诗话》的“体裁”、“格调”与胡应麟的“体裁格调”意义相同,这就说明了其格调派的主张.

皆川淇园在《淇园诗话》中多次提出“格”,“调”,“格调”等语,常常将“格”与“调”分开使用,其中他特别强调“格高”重要性.在中国诗论中,较早提出“格”是唐代释皎然的《诗式》中的“诗有五格”说.“格”就被赋予了衡量诗的标准的含义.而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务以精意相高”,我们可以理解淇园与这里“格高”就是指诗的风格之高妙.而“调”就是音律,《淇园诗话》中“押韻貴平易”,“捷作之詩、本唯所逐字逐韻而成”等评论体现了其对于声律的追求,并且他认为声律不可过严,“詩本吟詠情、略調聲律可歌、則可矣”即平易舒缓的押韵与音律.

而淇园的“新格调派”之“新”在于融入了诗的精神层面.他认为学习唐诗应“點化瓦礫作黄金”,即对诗的精神追求而非模拟剽窃唐人之诗,并且批判明代复古派“蓋風度雖類、而精神大遠”.并且其开篇第一句“精神爲三物総要”就表明了其精神总论说的立场.

三、情景论

诗论常以景与情作为评论诗歌创作的标准.《淇园诗话》中频出“象”、“境”、“景”、“情”等情景论的评语,细说了情景的关系.

《淇园诗话》中“應物而感、觸境而生”与中国古典情景论的物感说相一致,意思是诗人接触到景物有感而发、强调了客观外物对人情感的迸发所起到的引导作用.以此作为起点,淇园提出了“象”,“蓋凡作詩、未成一語之先、必立以象、象立則精神寓焉”,此处的“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外物,而是通过人脑的凝缩,由意志与情感加工后的“象”,已经进入了审美的范畴.淇园有深厚的易学知识,而在早在《周易》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其中所立之“象”即是淇园的“象”.但同时淇园也注重“象”与“精神”的协调性.他反对以景象的堆垛来达到诗歌精神(即情感)层面:“不欲以累象及精神也”.关于此论明代的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多则堆垛”,又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说“詩不患無景,而患景之煩”,都注重景象与情感的协调.最后是《淇园诗话》在情景方面的独创理论“心设虚象”.诗歌在创作时,常为客观事物所妨碍,此种情况淇园称之为“情爲景奪”,而要避免就必须“心设虚象”,即将所见之景物收归于心,“歸之冥想、而就冥想中、擇情所惬會、繼以文字寫之景象”的三步骤来完成.

在汉文学发达的江户时期孕育出的《淇园诗话》,在承袭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诗学思想.本文通过对《淇园诗话》的解析,可管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对日本江户汉文学的影响情况.

参考文献:

[1]池田四郎次郎 日本詩話叢書[M]. 文会堂書店 1921.

[2]祁晓明 江户时期的日本诗话[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3]松下忠 江戸の詩風詩論-明?清の詩論とその摂取 明治書院 1969.

[4]孙立 日本诗话中的中国古代诗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本文结论,这篇文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淇园诗话》和诗学和考察方面的考察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考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
李前进(河北霸州市城乡规划局,河北廊坊065700)摘要院园冶是中国第1 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被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专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重读园冶,对园冶中所体现的生态审美.

柏拉图诗学思想探究《理想国》第十卷中对诗与诗人的批判
柏拉图是西方诗学的开拓者,也是伟大的哲学大师和诗人 他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对诗学思想的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我们对柏拉图诗学思想的精心细读与探寻就犹如在他的诗意空间中畅行,带着一定的想象与心中的诗情,我们.

《和尚和飞鱼》中的中西方哲学思想
【摘 要】影片和尚与飞鱼讲述的是修士为抓鱼而与飞鱼的相斗相持相守直至隐入虚无的过程,所体现的关于与虚无的辩证性思维与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相契合 【关键词】鱼;欲;虚无中图分类号J905     .

《澹仙诗话》对如皋诗学的集成和性灵诗学的推进
聂欣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关键词澹仙诗话;熊琏;如皋;性灵诗学摘 要女诗家熊琏的澹仙诗话集成式地再现了清代乾嘉时期江苏如皋诗坛的区域性崛起与地域性主题特色,表达了诗坛.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