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散文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运用叙述视角解读叙事散文以邹韬奋《我的母亲》教学为例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散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运用叙述视角解读叙事散文以邹韬奋《我的母亲》教学为例,本文是散文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叙述视角和邹韬奋和散文相关论文范本.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教育叙事论文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散文以抒情见长,但有的散文特别是叙事散文则普遍存在着叙事因素.散文的叙事归根到底是服务于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叙事散文或侧重于叙事,把叙述事情作为重点,文章着眼点放在叙述的过程上,通过对某些生活片段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侧重于写人,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或者几个片段来写人,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散文.从叙述视角走进叙事散文,是读者解读文本意蕴和作家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以邹韬奋《我的母亲》为例,尝试从叙述视角的角度解读文本.

一、第一人称叙述,关注文本“空白”

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热奈特从“聚焦”的概念出发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类型:其一,零聚焦叙述,叙述者>人物,叙述者对人物无所不知,可以随意地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其二,内聚焦叙述,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只叙述这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其三,外聚焦叙述,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以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身份对人物的言行见闻进行叙述,视野小于人物所知道的.叙事散文一般是采用内聚焦视角进行叙述,即第一人称叙述.

吴伯箫先生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可见,散文注重写实性,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散文中呈现的多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选取第一人称叙述最能直接表现作家的内心世界.在叙事散文中,叙述者“我”或等同于作者自我,或是故事中的人物.《我的母亲》一文中叙述者“我”就是作者本人.选择这种叙述视角,从读者的角度看,读者直接把作者的心灵作为对象来体验、感受和认识,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和情感上的共鸣.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人称叙述是一种限制视角,叙述者是事件中的一个人物,参与事件的过程,作者视角受到人物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人物“我”所不知道的内容,只能呈现“我”视野领域内的见闻感受,给文本留下很多“空白”.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那里面包含着某些“空白”,只有读者才能填补这些“空白”.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发现潜在问题,引领学生浸入文本,与文本对话,领悟未言之意.

《我的母亲》第二个片段重点刻画母亲的“哭”.教师在解读这段文字时,更多地停留在母亲形象的分析上,归纳出母亲是一个情感丰富、有同情心、循循善诱、有文化有才能的人,却往往忽视了一处细节:“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看到母亲哭得“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能明白母亲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吗?从“莫名其妙”“无缘无故”两词可以看出,当时的“我”并不明白母亲痛哭的原因.究其原因,是母亲的情感体验与“孤女”“义妇”的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而产生共鸣,在本质上她们都是一类人,即封建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女性.这一点在原文多处可以得到佐证.比如,《我的母亲》选入教材时有删减,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还记得,父亲一天到晚不在家里,大概是到‘官场’里‘应酬’去了,家里没有米下锅;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母亲在家里横抱着哭涕着的二弟踱来踱去,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穷的景象,只诧异着母亲的脸何以那样苍白,她那样静寂无语地好像有着满腔无处诉的心事.”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家中一贫如洗,生活举步维艰.又如,第四个片段中写道:三个孩子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经常收到外面的一些女红来做.”可见,母亲的劳苦.回到最初的问题,母亲为“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痛哭,不仅仅是因为“情感的丰富”,更是为自己而哭,为自己艰辛的生活和苦难的命运而哭.所以,这一片段我们还应读出“我”对母亲苦难命运的悲悯和对母亲的惋惜之情.

二、复调式叙述,体味文本内涵

以回忆往事为题材的叙事散文中时常存在着复调式叙述,即过去时和现在时两种时态、儿童和成人两种视角两种话语系统,作家在过去的“童年世界”与现在的“成人世界”之间出与入.一方面,童年“我”正在经历当时发生的事,囿于经验和心理等因素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比较浅显、稚拙.另一方面,成人“我”担任叙述者,成长为成人的“我”已经摆脱了当初的稚拙与蒙昧,成人“我”的视角打破了儿童“我”在叙述时所造成的单一单调、近乎原初的画面,由一种叙述的中断和旁观的需求而从情绪之中跳出来,进入回忆、进入沉思和解剖.“我”表现出的赞美、歌颂、同情、憎恶等情感态度渗透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理性认识,借助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使文本主题达到反映社会、时代精神风貌的深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文本的叙述特点,带领学生探寻文本的深层意蕴.

在《我的母亲》一文里,作者回忆了关于母亲或温馨或苦难的“前尘影事”,以儿童视角重新进入童年的存在方式,激活(再现)童年的思维、心理、情感,以至语言.比如,五六岁的“我”会对母亲的挥泪痛苦感到“莫名其妙”.八岁的“我”会对母亲同意我夜里起床陪陪她感到出乎意料;看到母亲深夜在灯下为“我”做鞋时心里感到“说不出的内疚”,于是想出用陪陪母亲来减轻内心不安的法子.这部分文字带读者走进作者童眸眼中的母亲,刻画了母亲慈爱、善良和辛劳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和童年“我”对母亲的情感.但由于童年“我”对母亲的情感体验还不够深刻,而且文本要表达的主题也不止于此,所以教师还应注意到文中成人视角的叙述价值.

《我的母亲》中成人视角的叙述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成人“我”对母亲的情感表达.比如,第一个片段写了母亲背“我”观灯这件事,当时作者只有两三岁,在“半睡半醒”中经历了这一切,稚嫩的脑袋自然不能体会什么是母爱.随后,文本以成年“我”的视角还原了当时的情形:“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当时的母亲希望“我”醒来背“我”去赏灯,和其他孩子一样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热闹,又生怕吵醒熟睡中的“我”.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时间让作者读懂了这份细腻、体贴、周到的母爱.又如,第三个片段写母亲因“我”挨打流泪,十岁的“我”已经能够感受到母亲内心的痛苦.“如今想起”,成年的“我”仍十分感恩和怀念母亲的慈爱.另一类是成人“我”对儿童视角的深化.比如,文章结尾段落写道:“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这是作者对母亲一生的概括.母亲去世时才二十九岁,正是生命中灿烂的年华.是什么原因导致母亲早早地离开人世?因为劳累,因为贫穷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位为家族生下三男三女的母亲,这样一位慈爱、辛劳、有才能的母亲,社会却给了她怎样的待遇?文章开头写道:“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可见,在封建家族中,母亲的地位竟然低微到连获得名字的权利都没有!母亲的一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母亲的缩影,更是身处封建社会的劳苦女性的缩影.删减前的原文结尾进一步写道:“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作者正是在对母亲的深情怀念中,对母亲的惋惜和遗憾中,表达了对埋没人才干的封建社会的批判与控诉,寄寓了对一个时代女性苦难命运的理性思考.

叙述视角是切入叙事散文文本的一条重要途径.叙述视角理论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文本意蕴,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学府中学]

该文汇总,这是一篇关于叙述视角和邹韬奋和散文方面的散文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散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运用演示法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以高中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
【摘 要】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论述运用演示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从直观教具演示、实验操作演示法、角色肢体演示、多媒体教学演示……方面进行实操,激发.

邹韬奋在华中抗日根据地
邹韬奋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出版家、杰出的新闻记者 在抗日战争非常困难的时期,他不畏,以笔代剑,怒斥敌寇,反对投降,勇敢战斗在民族解放第一线 1942 年11 月22 日,韬奋在上海地下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

真实的群像体现--解读安德里亚,阿诺德《美国甜心》
安德里亚阿诺德是英国独立电影新晋的中坚人物,虽然已年过五旬,但仍被称为英国影坛的明日之星 她的电影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题材大多集中于新时期的女性,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女性视角去观察生活面貌;在视听语.

儿童视角的叙事美学以电影岁月神偷》为例
一、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独特的视角诠释故事内容“儿童视角”是一种以儿童作为叙事本体,“以儿童的眼镜和心灵去观察、体味人生百态,它通过孩子另.